体育教学心得体会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激发学习发展创新思维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少讲,使用权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
  一项活动创新可能导致另一项活动的创新。教师教会学生各种基本技能,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如:花样跳绳、套圈追拍、上摸下跳、赶小猪等。使活动在教材的内容上不断更新,得到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做有心人,发现肯定、积极引导,把他们的随意创新转变为有意创新。不仅全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同时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了动手的能力。寓体育于兴趣之中,学生感到无限快乐,从而积极参加,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陶冶美健。
  
  二、健康体育观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意识的确立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安排教学时往往选择一些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来进行教学,到最后的成绩评价也是参加这些项目的达标标准来进行评定学生的成绩。往往就造成那些天生身体素质就比较好和一些运动尖子他们考的成绩很好甚至超过最高标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之下,作为体育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从以往那种单纯追求运动成绩的框框里跳出来,树立健康体育观的意识,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来带领和引导同学们参加体育锻炼。使同学们身体素质和体质两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让他们的人人身体都“棒”起来,少生病或不生病。这也是我们上体育课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长期以来,学校体育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使身体变得更健康,而每周有限的二节体育课,往往是不能满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的。健康则是一个长期持之以恒的过程,也就是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通过短时间取得好的效果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人体机能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既是一场智力的角逐;同时也是一场体力的较量。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将是很难坚持到最后取得胜利。为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把着眼于怎样通过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与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地培养他们爱好和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他们在运动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找到真正的自我。慢慢的让体育运动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他们的一生。
  
  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互动教学
  
  众所周知,教师的讲解示范是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师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学生受自身知识体系的影响,很难准确的学习、理解、接受知识,会给学生以陌生的感觉。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课下不能及时复习,使其对所学的知识只能是一知半解,时间长了往往形成错误的定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果教会学生用理性的方法去学习,那么,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这样,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体现了教师主导性的教学思路,提高练习效果。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互动教学由“做→想→评”三步循环进行,体现了师生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思想。
  
  四、重视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
  
  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有所控制,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使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对教学来说,反馈信息可使教师掌握情况,找出不足,改进教法,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反馈,防止注入式等教学,逐步形成教与学的双边沟通,促进对教学不断地进行检查、评定、修改、调整、建立全新的教学体系,使教学能始终处于更科学,合理化的最佳方法和手段。从教学的某种角度和需要出发,有时需要尽量让学生暴露错误和不足,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引导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示范和练习等手段,找出教学中的优化和偏差的原因,让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通过对照、分析本取得经验和教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可以说教学成功与否,就在于对教学中各种信息的反馈。
其他文献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于是,探索语文审美教学便成为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美育,是语文教学应有之义。一方面,语文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审美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是他们在语文活动中伴随着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我们所设计的一切语文活动应该在学生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主动参与,积极探索;若没有兴趣,老师强压填鸭式的满堂灌,活动开展了不起作用,费时又费才,所以我们设计语文活动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事,乐此不疲,学习效果自然就好,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学习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不同时代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当前,要进一步推进教育现代化,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关键的一环。近多年来,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课堂教学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一、“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课堂教学目标任务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认识发展过程。以前只关注知识掌握和技能长进;后来开始关注开发智力 、培
期刊
歌唱是中学音乐课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美育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中学生处于变声阶段,学生的音色富有“个性”,缺乏优美标准的声音概念。他们往往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甚至声嘶力竭的喊唱。还有许多同学有很强的歌唱欲望,但他们都为自己“窜”不上去的低嗓音和难听的音色而不敢唱,并且逐渐失去兴趣。其实,歌唱的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我们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中学生歌唱的科学发声训练,让他们满怀激情地追求美妙
期刊
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而不是思维的源泉。人类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听说读写活动,但并非都是语文活动。一个人只有在面临与其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却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时,才是缺乏语文能力的表现。因此,语文能力应该是能够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毫无限制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凭借一定的思维内容,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但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不断增多,中小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不良心理行为,有的学生自私冷酷;有的学生嫉妒心理过重、经不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甚至患上严重的精神抑郁症;有的学生依赖性强、学习懒惰、不思进取。这些现象的出现呼唤着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更要求学校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体质健全、心理健
期刊
“活”的历史课堂,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不再被动。课堂“活”起来,有很多方法,但问题教学法却是不可或缺的良方之一。问题教学法,有两个关键:一是用好“疑”“思”二字;二是注重启发和互动。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中国的孔子等人的教学活动那里,不难窥见其要害,无须多言。  现在我关心的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如何开展问题教学。核心在于“问题”—从何而来(疑)、怎么解决(思)。古人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
期刊
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者,他们能深邃地见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给予点拨、指明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因而教师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重要环节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情感问题。因为人是富有感情的,情感在任何工作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何况对于教育工作者这一重
期刊
语文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才容易进入课文情境中去。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开门见山,先入为主    语文课教学之初,教师可用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情感世界之中。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教师可先放一段有关春天风光的录像带,花坞春晓、
期刊
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但一口流利的英语离不开大量的词汇积累,因此在小学英语中,单词教学既是基础,也是难点。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如果只是机械、枯燥的单词操练,会扼杀他们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那么在单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以下就是我在单词教学活动中用到的一些方法。    一、课前:做好预习工作。    积极和家长联系,使家长在单词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