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合一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千年来独特的人文情怀和持续不变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中国人儒雅、温良、永葆青春的审美意识。中国传统绘画就是受其独特的审美意识而发展起来的。欣赏中国传统绘画,必须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有所认识。本文试图从体“道”、传“神”、写“意”、运“气”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作一尝试性探讨。
  关键词:传统绘画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 J20 文献标识码:A
  
  傅抱石在《中国绘画之精神》一文中写道:“西洋画是科学的,中国画是哲学的、文学的,所以中国画是抽象的、象征的”。中国的绘画艺术有着自己的发展体系,它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性。中国画家对生活中实体物象的表现,运用的不是摹拟的方法,追求的并非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而是将物象概括化和类型化,通过“传神”和“意似”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追求一种意切情深、理达而隐的画外境界。
  要了解中国画的特征,领味出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就要先来研究它独特的绘画观念、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而这一切又是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上形成、完善、发展的,并决定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特性。
  
  一体“道”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到:“圣人含道映物,圣者澄怀味象。至于山水,质有而趋灵……夫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王微在《叙画》第一句便指出,“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从中国传统山水画诞生之日起,古代画家就把它同地形图区分开,而提高到和圣人经典同体的地位。它并非是自然物象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处于理性与感性结合,同时又超越感性与理性的心理空间。这种空间存在于主体心灵中,体现在山水画图式中,它从自然的实景,经过心的改造而成虚幻的画境。再由实景—心与手—虚境的实现过程中,心起到决定的作用。“本乎形者融灵。而动者变心。”心是衡量现象世界的尺度,自然万物作为心的认识与表现的对象,进入与心识的结合后,便产生一种超然于自然万物的艺术境界。
  清方士庶在《天慵庵随笔》中更为具体地说明了造化自然与心的关系:“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景也。固心造境以手云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另构一种灵奇,或率意挥洒,亦皆炼金成液,弃滓存精,曲尽蹈虚揖影之妙。”实境是作为自在之物的自然客体之境,虚境是山水画本体蕴含的画中意境,两者之间的融合,归因于心的作用。唐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记载了张作画的情景,“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其有事,已知夫遗去机巧,意冥元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於心,应於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张作画之所以能如此,乃因所画之物先融于心中,在心中经过“动变”,去渣存精,所以他画的时候并不要临时到客观世界中用目耳去捕捉对象(“虚求幽岩”),而是以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这也就是所谓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夫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这种“物我同一”(或“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没有“物我为一”,就没有审美,所以,张彦远指出“不亦臻于妙理哉?”并把这种审美中的“物我同一”(或“物我两忘”)作为绘画中的“妙理”和规律——“道”。
  
  二传“神”
  
  “形”与“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核心范畴之一。《淮南子·说山训》说:“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生气者,人形之君”,“君形者,精神也”。貌美和眼大都属于外在的形;而可“悦”和可“畏”是内心状态、精神、心理特征。这里把“神”视为“人形之君”,正是强调了表现内在的“神”的重要。因此,中国的传统艺术从一开始就轻形重神,注重对事物内在本质和精神的表达,这种思想正是道家“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体现。
  “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中国的传统绘画艺术重神轻形,重视画家主观的审美感受。到了元代,文人画家作画更是“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画家们能够不滞于“物”,根据自己对物象的理解、感受,神会于物;通过主观情意,自由自在的进行,遗物之貌,取物之神。在对形与神、主与客的相互关系的把握上,清代布颜图的论述极为精到,“山川之存于外者,形也;熟于心者,神也。神熟于心,此心练之也。心者手之率,手者心之用。心之所熟,使手为之,敢不应手?故练者非徒手练也,心使练之也。”“神”是存在于“物”的内在精神,它是要靠画家去认识、感受和捕捉的,所以要“熟于心”。“熟”的过程就是“练”的过程。不仅要通过对“物”的取舍,去其繁冗、留其精粹,而且要能变“物”为“我”,主客统一,成为画家心灵化的东西。而这一主体化、心灵化的“物”之“神”,则是要靠画家去表现的。
  艺术形象的创造,是审美主体创造性的反映审美客体的产物。把握客观物象的精神特征,并表现这种特征,从而创造艺术形象,是要画家去认识、感受这一物象的内在生命、气息。在认识、感受过程中却不能没有画家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意识和想象,并运用它们去取舍、去表现、再造这一物象,使它化为艺术形象。
  
  三写“意”
  
  中国画所以重“神”,因为“神”是主宰形貌的精神本质,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所以“神似”、“神韵”是塑造形象的最高表现。中国画除重“神”之外,还更注重表“意”,因为“神”多在物“意”之中,写“意”既是中国画的绘画观,又是创作方法。“意”的内涵在中国画论中是比较宽泛而多义的。“意”除了指画家的主观意志、情思意绪,还指神似、神韵、意趣、生意;也指艺术表现上的含蓄和精练概括,当然,更指意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神”、“意”概念在绘画中似无严格界定,却正表明了中国画在追求“意”的表现上,是从对具体形象的表现,发展为对作品画意的表现。谢赫在评宗炳的人物画时说:“迹非准的,意可师效。”正是指这种富有神韵的“意似”。米芾说他自己作画,“意似便已”,这都是说的表现物象的“意似”。宋人已妙悟出“意”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的重要。所以说,“巧者以意绘画”(苏轼)。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画呢?即欧阳修说的“画意不画形”,也就是要创造具有“意”的特征的艺术形象,而不是客观物象。“意”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呢?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到之到”。清人查礼在《画梅题跋》中说:“画梅不要像,像则失之刻。要不到,到则失之描。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
  表“意”从艺术方法上说,需要的是“删繁就简”和“精而造疏”。中国画是讲究“笔”的(即线),以“笔”作为造型的基础。不仅重“笔”,而且有严格的用笔笔法。用“线”(笔)本身就是一种“不到之到”,因为实体物象并没有线,就表现物象而言,“线”已经是对物象的一种简化,并具备了表意的特征。中国画在形象塑造上具有“画见其大意,而不为刻画之迹”的特点。一幅画可以不着背景,处理为一片空白,但它却可以产生“音流弦外”的效果。
  中国的工笔画往往在绵密、工致的表现中,也流露一些疏放的笔意。花鸟画中如石头的皴笔,花卉的枝干;人物画中的衣着和衬景等,都在粗与细、疏与密的对比机趣中造成一种画意,在形有未备中,表现其“意”犹未尽。
  在绘画创作中,随着主观描写的增强,从表现形象的写神、表意和追求自然浑成的机趣,进而又产生了表现画家自己主观思想、情意和主题内容的“写意”。但是无论是表现具体形象的神、意,或是为表达画家思想感情和画中主题的“写意”,其基本方法则是相同的,这就是元人汤在《画鉴》中所说,“以意写之,不在迹象”。“不在迹象”,并非脱离客观物象的那种纯主观的描绘,而是指不受客观物象所拘牵,化客观物象为主观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正是画家所要表现那一物象的“神”和“意”。表物象之“意”,是画家在他创造性想象的过程中,为了创造足以“达心”、“适意”的艺术形象,可以不为客观对象所拘,而且既可以“运实入虚”来创造“画内意”,又可以“运虚入实”创造“画外意”。“以意写之,不在迹象”,这里的“意”即包含着画家审美感受中,对物象精神特征的把握,这种感受中的物象,早已不再是客体物象的原形,而是主客相契的艺术形象。
  
  四运“气”
  
  中国山水画完全不同于西方的风景画。西方的风景画偏重于现实生活的客观描写;中国山水画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仅为了再现自然美,而是为了表达某种哲学观念和玄理,所以它是以表现人的精神世界为主的。在山水画中最早论及“气”的是五代荆浩的《笔法记》。荆浩为适应山水画表现的需要,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六要”,并把“气”放在了第一位。“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气”就是指画家从有创造冲动、意象经营直到落墨的整个过程中所应具有的一种无比郁勃的生气。“兴之所至,毫端毕达,其万千气象,都出于初时意料之外”,“机神所到,无事迟回顾虑,以其出于天也。其不可遏也,如箭弩之离弦,其不可测也,如震雷之出地。前乎此者,杳不知其所自起;后乎此者,杳不知其所由终。不前不后,恰值其时,兴与机会,则可遇而不可求之杰作成焉。”绘画创作的这种情形,看起来具有突发的、非预期的特点,其实,它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它是人们精神活动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正是画家从丰富的生活积累中经过筛选概括后,陡然得之时的那一瞬间所反映的那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正是一种气和精神的统一。
  “气”随着人的感情、情绪的激越或平稳在运动,而气的变化又不能不形诸于笔墨。“昔人谓笔才能扛鼎,言其气之沉着也。凡下笔当以气为主,气到便是力到”。中国画用笔的力度,通常表现在笔致的沉厚和深度方面。中国画注重用中锋,正是追求笔致的沉厚、劲力。所以龚贤说“中锋锋乃藏,藏锋笔乃圆,笔圆‘气’乃厚。”“笔”中有无沉厚、深透的力量感,就要看“笔”有无精神,即“气”。随“气”而运的笔,由于“气”是一气贯通的,所以自然“笔”是连绵相属的,即使笔断,因为“气”没有断,仍被视为“一笔”。这种相连不断的“气”,就是“气脉”。
  “气”在中国画中,不仅被视为画家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本源,也被视为画家精神世界的总体。画家用自己的笔墨去表现客观事物本体的“气”的时候,气和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气脉不断”的运笔会形成轻与重、疾与徐等节奏感和运动感,这就是韵律。从笔墨看,笔“韵”多在用笔的虚实变化、“升降之变”的逸宕之趣中,或在意到笔不到的虚灵意趣中。为了求得画中的“韵”,就要在用笔、用墨、表现形象等方面去追求含蓄、虚灵、逸宕、疏简、萧散的审美境界。
  心灵是一切美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瑞士思想家阿米尔(Amiel)说:一片自然风景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中国大画家石涛也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生命与自然的融合,成就出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
  
   参考文献:
   [1] 宗炳:《画山水序》,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2] 王微:《叙画》,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3] 李来源、林木编:《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实》,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4]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5] 彭莱编:《古代画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版。
   [6] 布颜图:《画学心法问答》,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7] 郑午昌编:《中国画学全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8] 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俞剑华编:《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作者简介:周旭,男,1962—,河南南阳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工作单位:中南大学土建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试图对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过程做一简单梳理,并聚焦小说《黑暗的心》的其中一个中译本,从这个中文译本中选取一些翻译实例,来探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若干常用手法,并进而对译本的处理效果作一简单评价。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 黑暗的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英籍波兰裔作家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1924)以其非凡的创作成就与艺术主张
期刊
摘要传统诗教内涵的生成,实则经历了周代礼乐诗教、孔子“言语”诗教、汉儒经学政教、刘勰的文体诗教等,一系列开放式的建构过程。这其中,诗教文本,即“诗”,经历了由“散诗”到结集的《诗三百》,而《诗经》,而“文学诗”这样的发展过程;“教”的内涵同样经历了礼乐为教、“言语”为教、政治为教、情感为教的演变重构过程。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传统诗教是政治、文学与教化的综合性人文存在,其存在特征则是动态与开放,顺应与
期刊
摘要地名的由来,与民族的文化遗产、文化影响和文化发展等息息相关。剖析美洲地名这块历史文化的“化石”,我们可以领悟到美洲印第安民族特有的文化风貌。  关键词:印第安语 美洲地名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一定时期的产物。它通常能反映出当时的某些自然特征和历史背景的状况,甚至史事本身的某些侧面或具体细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该地的历史地理特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语言、文化与思维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写作中的习惯性迁移的主要情况,以Schachter(1983)的迁移理论为基础理论,将迁移视为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一种习惯性策略,结合教学法、教育心理学、对比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介绍了对比分析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 对比分析 习惯性迁移 困难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期刊
摘要跨文化语用失误从两方面分析了语言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对避免翻译中的亏损提供了理论依据。旅游翻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日趋重要。英文景点介绍的准确、详细,是提高涉外旅游服务质量不可或缺的因素。本文将从语用失误的角度分析旅游翻译。  关键词: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 旅游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原文语言)组织成文的材料(textural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及翻译方法,指出大陆,香港和台湾地区三地由于文化背景、政治制度、思维习惯等不同,在电影片名翻译标准、策略上存在差异,并探究其原因。  关键词:片名翻译 大陆 香港 台湾 差异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电影是传播最快最广,具有国际性的艺术形式。随着世界范围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欧美电影涌进中国。而电影片名,作为影片的眼睛,它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文化大省与美术教育构成关系的解析,阐释了美术教育是文化大省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自由与人文的美术教育对文化大省的贡献,体现在学科本体和教育功能两个方面。美术教育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拥有美术知识与技能的人力资源,也提供了拥有一定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文化受众。从人的教育角度思考,美术教育能激发创造潜能,形成完美人格,催进自由与人文观念的生成,使人具备了无限的可能性,从而去创造无限可能性的伟大文
期刊
摘要美国经典影片《死亡诗社》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以基丁老师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派教育者强调个性发展和精神价值而不是升学率,这种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仍有很大的启发。  关键词:《死亡诗社》 诗歌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死亡诗社》(Dead Poets’Society)(又译《春风化雨》)是一部反映美国教育思想的经典影片。它以严谨的威尔顿
期刊
摘要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本文结合当下中国实际国情,以贵州湄潭抗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例,试图将地方小城镇原有文化资源和当地经济产业相结合,以达到拉动和巩固地方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 湄潭 抗战文化教育资源 旅游经济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C34 文献标识码:A    一    2007年以后,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发展,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理论界和教学实践中往往忽视了文化性这一特性,从而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很好地回应了这一现实不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理论问题作出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探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生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