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是高中学习任务最重的一年,生物学科更是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获得较好的复习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构建好学科知识网络,逐步达到高考能力要求,同时在各学科都有均衡的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其中的措施之一。
一、复习巩固陈述性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涉及大量陈述性知识,对于学过的知识,怎样处理才能让学生乐意去记忆,促进知识的理解和保持。
1.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原有知识
在复习课中要善于设疑,适时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原有知识。例如,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时可以设计话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生态农业”,同时提示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原理设计农业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学生就会调动原来储备的知识“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种间关系”等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自然也就激活了原有的知识,最后总结出设计生态农业系统的具体措施。
2.多种归纳总结方法并用,对知识进行深加工
高考复习中除了注重单一知识点的落实,还应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零碎知识点通过网络结构法、比较整理法、流程图式法等进行深加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解题时能从多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生物教学的目的之一。任何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都是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这也是高三生物复习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1.透彻分析教材经典实验,完成技能定型
技能学习的过程最关键的是“定型阶段”。以实验设计为例,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是建立在对课本经典实验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模仿课本经典实验的设计原则进行的。如果仅是背一道道实验设计习题的答案,那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相当低。
2.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模糊词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课本中所概括的是生物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律,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也就有了基本规律之外的特例,课本在描述有关的规律时就出现大量的“模糊词语”,如“最重要”、“绝大多数”、“最基本”等。在考纲要求的范围内,以这些模糊之处对学生进行质疑,让模糊之处变清晰,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有效方法。
三、程序性知识使用熟练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学习程序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使用的熟练化是需要大量的针对性训练的。根据有关的实验统计,一项技能学生大约是练习24次才能达到80%的掌握水平,才能准确而迅速地使用这项技能。要反复地使用一项技能,又要让学生乐于不断地使用这项技能,变式练习应该是技能熟练和提高的最有效的练习。
练习后的反馈也是影响复习课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堂上习题训练最佳的反馈时机应该是训练后立即给予,并且对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
总之,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三复习课的教学确实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有关课堂教学策略起到的效果并不一致,有些原来相当有效的策略,对于高中扩招后的学生甚至难以实施。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一、复习巩固陈述性知识的课堂教学策略
高三生物复习涉及大量陈述性知识,对于学过的知识,怎样处理才能让学生乐意去记忆,促进知识的理解和保持。
1.创设问题情景,激活原有知识
在复习课中要善于设疑,适时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激活原有知识。例如,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时可以设计话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生态农业”,同时提示学生根据能量流动的原理设计农业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学生就会调动原来储备的知识“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种间关系”等相关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自然也就激活了原有的知识,最后总结出设计生态农业系统的具体措施。
2.多种归纳总结方法并用,对知识进行深加工
高考复习中除了注重单一知识点的落实,还应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将教材中的零碎知识点通过网络结构法、比较整理法、流程图式法等进行深加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解题时能从多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二、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掌握基本的概念、原理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生物教学的目的之一。任何一种技能的学习过程都是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这也是高三生物复习中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1.透彻分析教材经典实验,完成技能定型
技能学习的过程最关键的是“定型阶段”。以实验设计为例,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是建立在对课本经典实验理解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模仿课本经典实验的设计原则进行的。如果仅是背一道道实验设计习题的答案,那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就会相当低。
2.引导学生分析课本中的“模糊词语”,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生物课本中所概括的是生物最本质、最普遍的规律,由于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也就有了基本规律之外的特例,课本在描述有关的规律时就出现大量的“模糊词语”,如“最重要”、“绝大多数”、“最基本”等。在考纲要求的范围内,以这些模糊之处对学生进行质疑,让模糊之处变清晰,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有效方法。
三、程序性知识使用熟练化的课堂教学策略
学习程序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使用的熟练化是需要大量的针对性训练的。根据有关的实验统计,一项技能学生大约是练习24次才能达到80%的掌握水平,才能准确而迅速地使用这项技能。要反复地使用一项技能,又要让学生乐于不断地使用这项技能,变式练习应该是技能熟练和提高的最有效的练习。
练习后的反馈也是影响复习课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堂上习题训练最佳的反馈时机应该是训练后立即给予,并且对题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释。
总之,将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应用到高三复习课的教学确实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有着比较显著的效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群体,有关课堂教学策略起到的效果并不一致,有些原来相当有效的策略,对于高中扩招后的学生甚至难以实施。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状况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仍是一个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