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小夫妻,留学归来“云”放牧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俄罗斯留学
我们的草原

  牧马放羊,携手相伴,从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毕业后,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这对90后夫妻回到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当起了牧民。他们一改祖辈的传统畜牧方式,引进国外新品种、开拓全球新市场,在2000余亩的牧场上,书写着不一样的热血青春。

留俄归国:大草原就是我们的家


  28岁的敖木希勒从小在草原长大,2012年,他离开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家,前往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大学读书。
  四年苦读,敖木希勒不仅学业上收获满满,还赢得姑娘阿拉滕吉如格的倾心。这个同样来自大草原的女孩,比敖木希勒小一岁,花前月下,留下了两人携手一生的决心。
  2016年大学毕业后,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一起前往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大学留学,学习社会学专业。
  漂泊在外,两人聊得最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尤其看到俄罗斯发达的畜牧业,想到老家祖祖辈辈相对落后的畜牧方式,不约而同萌发了回归牧区的念头。“父母年纪大了,没多少精力照看牛羊,我们不回去的话,老人几十年的心血可能就没了。”结束两年的俄罗斯求学生涯,这对恋人回到家乡,当起了牧民。
  两人的父母虽然想不通,但更多的是担忧,放牧毕竟是个辛苦活。敖木希勒宽慰家中老人:“你们放心,我们读过书,会用科学的方法发展畜牧业。”说着,他拿出一沓厚厚的方案摆在他们面前。原来,早在学校,他和阿拉滕吉如格就给牧场做了一整套发展规划,包括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调整牲畜结构、建设牲畜暖棚等。
马背上的生活

  见儿子和准儿媳创业信心满满,父母稍稍安心,答应放手,让年轻人闯一闯。谁知,两人的第一个决定就让老人心惊肉跳。
  敖木希勒想把自己的500头羊卖掉,引进国外肉牛新品种。这个想法颠覆传统,又有很大风险,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但心中充满担忧。善解人意的阿拉滕吉如格帮忙安抚老人,给他们看在俄罗斯牧场拍摄的一些画面:碧绿的草原上,温室大棚连成一片,美得仿佛一座玻璃宫殿,成群的牛羊膘肥体壮,悠然漫步。
  “放牧的人呢?那些管道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的棚怎么这么整洁干净?”老人看傻了眼。阿拉滕吉如格说:“这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建立一个现代化牧场。”
  有了家人的支持,2019年开始,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着手调整畜种结构,用卖羊的资金,从澳大利亚等国引进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尝试进行牲畜改良。

引进“洋牛”:草原儿女的现代化牧场


  一时间,草原上来了这么多“洋牛”,牧民都来看热闹,好奇这些“洋牛”会不会水土不服。“洋牛”经过长途运输、环境改变及饲养管理变化等,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机体抵抗力下降等问题,从而诱发疾病。
  学校的知识暂时用不上,老牧民也没多少这方面的经验,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只能自学成才,从网上搜集知识,对“洋牛”采取隔离、分群、防疫、驱虫等措施摸索前行。
  西门塔尔牛长得非常漂亮,毛色为黄白色或淡红白花,皮肤呈粉红色。日落黄昏之际,在绿色草原的映衬下,牛群放牧的场面美得像一幅油画。
  “洋牛”度过适应期后,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又自学牛群冷配技术,陆续接出40余头牛犊。看着“洋牛”们在草原上顺利开枝散叶,这对小恋人松了口气,忙里偷闲,举办了一场简单而温馨的草原婚礼。像世世代代的牧民一样,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组建了小家庭,过起依水草而居、伴牛羊而行的草原生活。
  刚出生的小牛犊十分柔弱,而内蒙古的冬天异常寒冷,牛犊经常被冻得瑟瑟发抖,有些体质弱的还会拉肚子。拉肚子对牛犊来说可不是小事,一不小心还会危及生命,阿拉滕吉如格心急如焚。
  敖木希勒一边向老牧民寻求经验,一边从网上找资料,寻求对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有人用灯光给幼鸡取暖,按照这个方法,他花5000余元建起一个32平方米的小暖棚,里面用多支灯管组成一条条灯带,不仅暖和,看上去也很温馨。阿拉滕吉如格给丈夫的创意点赞:“有了这个‘取暖神器’,再也不怕小牛犊着凉拉肚子了。”
  放牧,成了夫妻俩的主要工作。儿时,他们没少跟在父母后面,赶着一群牛羊,在大草原上一走就是一整天。其实,马背上的放牧生活非常枯燥,早上起床,拿着一根长木棍和绳子,把牛羊放到草原肥美的地方,看似悠闲,其实肩上的担子并不轻,不仅要管好牛羊,确保没有掉队的,还要眼观八方,看水、看地形、看天气、看野兽出没。天黑之前,还得把它们赶回棚里。
“洋牛”又添新崽

  尽管如此,敖木希勒依然乐在其中,放牧归来,人还没到,歌声先传了回来……循着歌声,阿拉滕吉如格迎出来,和丈夫一起把牛羊赶回棚,兴致好时两人还会对歌一段。

在家放牧:延续马背上的梦想


  随着通信网络在牧区的普及,敖木希勒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在自家牧场上安装监控设备,只要手指轻轻滑动,就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360度无死角查看草原和牛羊的情況,还可以查看回放。
  后来,敖木希勒进一步改进监控设备,不仅实现了自动对焦调节,还支持夜视功能。夫妻俩再也不用出门放牧,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避免了风吹日晒之苦。阿拉滕吉如格感慨:“要是我爸那一辈都有监控,他就不用骑着马、拿着望远镜追着牛羊跑了。”
  坐在家里就能放牧?牧民刮目相看,纷纷来取经:“有文化就是不一样,把整个牧场都装进了手机里,哪怕出远门,也不用担心家里的牛羊了。”
  听完这话,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深深感到,现代科技不仅能给传统畜牧业带来极大便利,还能改善牧民的生存状态,被牛羊牵着鼻子走的日子,将一去不返。两人暗下决心:等自家的现代化牧场上了轨道,就带着乡亲的牧场一起走上科技放牧之路。
  如今,敖木希勒和阿拉滕吉如格心目中的现代化牧场已初具雏形,他们按照草畜平衡要求,在2000余亩牧场上,把牲畜数量定在20余头优良西门塔尔牛、20余头安格斯牛和200余只羊的范围内,按照草原承载力和牲畜膘情,走上少养精养、保护生态的高效益畜牧业发展道路,并在国内国际市场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世界已变成一个地球村,在哪里生活工作并不重要,关键是不能落伍。”谈及未来,敖木希勒打算和妻子一起去经营效益明显的现代化牧区走走看看,继续改善自家牧场的基础设施,更新现代化设备,推动畜牧业产业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日复一日,这对草原夫妻没有太多浪漫,但飘着青青草香的空旷星夜下,粗犷的敖木希勒也会说上几句贴心话:“谢谢你,跟我一起回到草原。”阿拉滕吉如格依偎在丈夫身旁,满脸幸福,草原不仅是她的家,更是她实现抱负的地方。
  编辑 周晓序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在网上购买了陈慧的新书《世间的小儿女》,收到时已是晚上十点,我还是抓紧时间看了第一个故事。陈慧文如其人,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几乎不用成语,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都容易看得进去。陈慧经历独特,是浙江余姚市梁弄菜市场的流动摊贩,摆摊之余进行写作,被称为“菜场作家”。  《养母》一文中,养母时常抱怨养父,因为他抽烟、喝酒、不上进,但就是离不开他。因为他在养母剖腹产遭遇劫难时,对着医生重重一跪,跪出了千山万水
期刊
崔道植  今年6月2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颁“七一勋章”时,87岁的崔道植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叫“三八石”的村庄,那是他出生的地方。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从那里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勋章的最高荣誉。从孤儿到痕检专家  崔道植是个孤儿,4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他而去,是政府给了他温暖,资助了他上小学、中学的学费。之后,他参军入伍,22岁转业到黑龙江省公安厅工作。  在单位的支持下,崔道植被选送
期刊
认识良宽,要从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说起。1968年,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在颁奖典礼上,他做了“我在美丽的日本”主题演讲。其中,引用了多首良宽的和歌,最打动我的是那首:“作为纪念/留下什么好呢/春是樱花/夏是杜鹃/秋天是红叶。”  在这首和歌里,良宽于冬天处戛然而止。冬天留什么好呢?我在旅日学者苏枕书翻译的新书《良宽歌句集》里找到了答案。冬日里,良宽最爱的应是雪与梅花。而雪,是留不住的。  良宽是
期刊
有些書适合读完收藏,比如《故宫宴》,从美食视角切入神秘的故宫,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点。清代是中国近现代美食的起点,《故宫宴》着重介绍的就是紫禁城里的清代宫廷美食文化。  读正文前细读目录,有助于厘清书的脉络。《故宫宴》以十二个月份为章,每月以荐新食材为线,结合史料《膳底档》的记录,以八十篇文章复原了鲜为人知的皇家美食,唤醒了“紫禁城六百年”的文化记忆。  何为荐新?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礼法仪
期刊
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存有众多独具特色、极为珍贵的红色文化印记。这份弥足珍贵的红色文化家底,蕴含着我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密码,也成为我们“走向何方”的精神路标。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江苏各地红色场馆、民间组织、个人纷纷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展览。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史料档案,成为我们学习党史的入口,让我们走进英雄人物的心灵世界,了解党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体悟今天幸福生活的
期刊
袁定阳  2021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袁隆平的小儿子、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袁定阳在悲伤中,坚定不移地担起袁老“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两大梦想,继承父亲衣钵,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跟随父亲,跳入“农门”种稻  袁定阳1970年3月出生于湖南,他出生时,父亲袁隆平正值不惑,杂交水稻育种进入攻关阶段。冥冥之中,袁定阳与杂交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袁定阳
期刊
徐光华  “从经济走向艺术,是理性的思考。光华的执着不是单一的,他将练字和思考始终联系在一起,以后会带来更大的正能量……光华以自己的生命为基准,从逻辑思维到意向思维的过程里,为生命带来别样的色彩。”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在南京崇正书院举办的徐光华书法展上如此说道。  从经济走向艺术,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对于一个完整的生命而言,总有交汇点和平行线。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徐光华说,其实管理学与书法艺术一直并行在他
期刊
在航天领域做科研很辛苦,來自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八五一一研究所(以下简称8511所)的韩婷婷却甘之如饴。作为航天科研战线的90后女设计师,韩婷婷肩负国家级项目,躬耕于集成电路的方寸之间。工作5年来,她一路打怪升级,在“卡脖子”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结缘航天,执笔方寸之间  从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毕业时,面对十余家企业抛来的橄榄枝,韩婷婷不为所动。无论是外企、民企的高薪岗位激励
期刊
遗失的包被送上门  1969年春节后下乡途中,小苏在镇江长途汽车站丢了一个灰色的人造革旅行包。包里面有换洗衣服、几本书、日记本以及母亲熬的一罐肉酱。买票时,人很多,她把旅行包放在几个知青的行李附近,挤着去排队,等拿到票回头去找旅行包时,那些行李都不在了。找了一圈也没有看到那些知青,小苏急哭了。  第二天下午,两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男知青拎着小苏的旅行包找上门来,其中一个叫亚平。原来昨天他们买好票上
期刊
2005年,日本京都的伊藤信吾接手父親的豆腐老店。他不满足于“三块豆腐100日元”的卖法,打破几十年做“标准豆腐”的传统,将豆腐造型进行了改良,并取了一个非常不像豆腐的名字:男前豆腐店,意即“男子气概豆腐店”(又译“美男子豆腐”)。了不起的豆腐  伊藤信吾从改变豆腐传统的四方形状着手,对豆腐的造型进行了改良,将豆腐放入瘦长型、水滴型或琵琶型的塑料容器里,做成了不同的形状。  软软的豆腐变成了男子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