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熊要爬很陡峭的雪山跟上妈妈,虽然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却仍一次次奋力尝试,最终成功登顶——这段视频被竞相转发,人们纷纷为小熊的顽强和不放弃点赞。相信很多家长会拿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去教育自家的“熊孩子”,然而,你可曾想到,正是熊妈妈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才赋予了小熊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的意志和作风。
当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陷入难以名状的焦虑:砸锅卖铁“倒贴式”甩卖,只求有人把娃和作业一起接走;不陪作业,母慈子孝,一陪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是“危险工种”,会要命!凡此种种,看似戏言,实则吐露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面对孩子教育成长问题时的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甚至真有年轻妈妈因孩子写作业“磨蹭”被气到突发脑梗。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一幕幕与辅导作业有关的人间悲喜剧,在一张张书桌前轮番上演。一声叹息一滴泪,一声吼叫一声悲——每个窗口都投射出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不自律,管不好自己;担心孩子不如别人而自尊心受伤、自信心受挫;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立身之本、立足之地……父母的万般焦虑挤压了孩子身心成长需要的空间,大包大揽、严格管控只为许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违背规律地画地为牢,时时管、事事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长成了缺乏独立性的“妈宝”。
其实,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家长们不妨学学那只熊妈妈,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做、去体验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不放任、扶持不挟持、关爱不溺爱、宽容不纵容,着重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孩子终有独立生活的一天,与其替他遮风挡雨,包办一切,不如适当放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自食其力。只有这样,才能见证成长,收获幸福。
(选自2018年11月9日《新快报》)
【解 读】
从《教育“熊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这一标题看,本文是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的。何为“熊孩子”?“熊孩子”会带给家长哪些烦恼?如何教育“熊孩子”?想必这都是作者想要在文中解决的问题。
以正常的思维方式来构思行文,我们可以先定义“熊孩子”,“熊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或者先描述“熊孩子”种种令人烦恼忧虑的表现,再归纳“熊孩子”的行为特征与性格特点。然后列举家长面对“熊孩子”的种种无奈与烦恼,最后给出教育“熊孩子”的正确方式方法。这样构思,比较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行文显得严谨有序,但是这样写缺少形象性,逻辑性较强,趣味性不足。
有鉴于此,作者不循思维常规,先以被人“竞相转发”的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开头,小熊憨态可掬,喜感十足,小熊“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又“一次次奋力尝试”循环动作,令观众惋惜揪心,小熊最终“成功登顶”令观众喜悦欢呼。以这样一段小视频开篇,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作者由小熊爬雪山很自然地聯想到家长教育“熊孩子”的事上来了,由小熊登山成功指出熊妈妈教育小熊的方法“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之可取,因为正是熊妈妈的正确教育方法,才使得小熊能够“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
这样开头,自然会让读者想到这是一种类比手法,熊妈妈教育小熊的方法值得面对“熊孩子”的家长们学习、借鉴。
作者以熊妈妈教育小熊的视频为引子,引出了如今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很有现实意义。如果文章内容不作修改,那么标题改为“教育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将引号的“熊孩子”换成不加引号的“孩子”,那么文章内容就与标题完全相符合了。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四中]
当下,很多家长因为孩子的教育陷入难以名状的焦虑:砸锅卖铁“倒贴式”甩卖,只求有人把娃和作业一起接走;不陪作业,母慈子孝,一陪作业,鸡飞狗跳;辅导孩子是“危险工种”,会要命!凡此种种,看似戏言,实则吐露了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面对孩子教育成长问题时的身心俱疲、苦不堪言,甚至真有年轻妈妈因孩子写作业“磨蹭”被气到突发脑梗。
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中,一幕幕与辅导作业有关的人间悲喜剧,在一张张书桌前轮番上演。一声叹息一滴泪,一声吼叫一声悲——每个窗口都投射出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担心孩子不自律,管不好自己;担心孩子不如别人而自尊心受伤、自信心受挫;担心孩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没有立身之本、立足之地……父母的万般焦虑挤压了孩子身心成长需要的空间,大包大揽、严格管控只为许给孩子一个“幸福的未来”。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违背规律地画地为牢,时时管、事事管,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孩子长成了缺乏独立性的“妈宝”。
其实,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家长们不妨学学那只熊妈妈,放手让孩子独立自主地去做、去体验力所能及的事情,承担应有的责任。家长要做的就是放手不放任、扶持不挟持、关爱不溺爱、宽容不纵容,着重培养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
孩子终有独立生活的一天,与其替他遮风挡雨,包办一切,不如适当放手,让他学会在暴风雨中挺立,让他学会自食其力。只有这样,才能见证成长,收获幸福。
(选自2018年11月9日《新快报》)
【解 读】
从《教育“熊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这一标题看,本文是说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的。何为“熊孩子”?“熊孩子”会带给家长哪些烦恼?如何教育“熊孩子”?想必这都是作者想要在文中解决的问题。
以正常的思维方式来构思行文,我们可以先定义“熊孩子”,“熊孩子”有哪些性格特点与行为特征,或者先描述“熊孩子”种种令人烦恼忧虑的表现,再归纳“熊孩子”的行为特征与性格特点。然后列举家长面对“熊孩子”的种种无奈与烦恼,最后给出教育“熊孩子”的正确方式方法。这样构思,比较符合正常的思维逻辑,行文显得严谨有序,但是这样写缺少形象性,逻辑性较强,趣味性不足。
有鉴于此,作者不循思维常规,先以被人“竞相转发”的小熊爬雪山的视频开头,小熊憨态可掬,喜感十足,小熊“一次次失败滑下山坡”又“一次次奋力尝试”循环动作,令观众惋惜揪心,小熊最终“成功登顶”令观众喜悦欢呼。以这样一段小视频开篇,使得文章生动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富有感染力。作者由小熊爬雪山很自然地聯想到家长教育“熊孩子”的事上来了,由小熊登山成功指出熊妈妈教育小熊的方法“按捺焦虑、舍得放手、耐心等待”之可取,因为正是熊妈妈的正确教育方法,才使得小熊能够“放手一搏、永不言弃、愈挫愈勇”。
这样开头,自然会让读者想到这是一种类比手法,熊妈妈教育小熊的方法值得面对“熊孩子”的家长们学习、借鉴。
作者以熊妈妈教育小熊的视频为引子,引出了如今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很有现实意义。如果文章内容不作修改,那么标题改为“教育孩子首先学学熊妈妈”,将引号的“熊孩子”换成不加引号的“孩子”,那么文章内容就与标题完全相符合了。
[作者通联:湖南永州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