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开展集体备课 整体提升教学水平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vvuu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学校实施按级分班授课制度,如果学校各级平行班较多(超过6个),一名教师一般任两班的学科教学工作,同级教师之间如果不能进行集体备课,就会影响到学校的教学部署、活动安排及学生学业。譬如,教学目标设计不准,影响学生学习;教学进度不齐,学校就无法组织统一检测。针对学校教师中存在的发展意识不到位、自我发展目标不明确、协作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均衡的情况,为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组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要使集体备课有实效,学校应该统一规划,以健全制度作为有力保证,从而营造良好的集体备课氛围。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安排备教材
  
  进行集体备课,教师要做到“三有”,即“心中有标”、“心中有本”、“心中有生”。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本,研究课标,分析教材,体会教材编排意图,探讨本套教材如何体现课标要求。思想交流不是苹果互换,会让集体受益,从而提升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目前,各学校都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假期内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工作。学校如果能充分利用这样一个良好的机会,做好集体备课工作,将会达到一举两得之功效,既完成了校本培训任务,又提高了教师教研能力。在培训期间,学校教导处组织召开一次全局性的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单位,确定各年级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以备课组长和学科骨干教师为主,参考其他教师的建议,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讨论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时间调配等宏观性的问题。
  
  二、检查落实备过程
  
  1.一般模式
  各备课组根据制定好的年级备课计划,确定需要集体备课的章节内容,根据学校教师不同的实际教育教研能力,安排好本章节的中心备课人,让每个教师都有教研任务。一般来讲,科任教师按单元分配备课任务为宜,这样有利于体现教学的完整性,避免教学教研过于零碎,更好地体现教材编排意图。集体备课单元教学教案由主备课人完成电子稿后,由年级备课组长打印分发给各个任课教师。打印时注意留下一定空间,以便其他科任教师作个性化的修改。由年级备课组长确定具体的备课时间,按照“个人陈述——集体研讨——补充完善”的模式,形成组内较为成熟的、自己熟知的教案。
  2.检查要点
  (1)教案不雷同:看教案是否体现出了“标”、“本”、“生”,是否有思想交流的痕迹。集体备课虽然是备课组在统一的时间内对同一教材对象进行解读、分析、研究,从而进行教学策划,但是最后为个体所用的教学预案及教学过程应该是带有个性化痕迹的。对于个体而言,在集体备课中交流的是思想、理念、教法认识,而涉及实际的教学的具体细节应该是丰富而有变化的,应该是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的。因此,集体备课实行以后,要防止“一组一案”现象的出现,其他同科教师如持此案(没有任何修改痕迹的由主备课人书写的教学预案复印件),就可以肯定集体备课工作不够扎实,因为这里体现不出思想智慧的交流碰撞。
  (2)过程有差异:看备课教师参与性,课堂实施情况,具体来讲就是课堂教学设计差异与授课实施差异。单元主备人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按教学过程完整地叙述教学环节时,其他教师应就教学过程中某些部分或环节做一些讨论、评价、调整或重新设计。主要看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有没有差异,重难点有没有不同。因为具体的教学过程有其复杂性、不确定性,应充分考虑到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授课过程因人、因班而异。教学过程有其不确定性。教学预防的内容有时不一定会完全实现,要鼓励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相机行事,因势利导。只要能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产生新的更好的教案、学案都是可以的。并要求教师写好教后记,内容包括最满意的、最不满意的、课堂总体感受等,教后记的书写可帮助教师尽快成长,缩短教师成熟期。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学校应该要求备课组长梳理汇编,教师写好教后记,一单元一总结,打印装订成册,为今后学校教学提供借鉴。
  
  三、及时组织评价,交流积累经验
  
  每学期期中、期末时间,学校应组织各年级备课组长、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自查自评、互查互评,达到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目的。集体备课要出成效,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评议时,把集体备课的内容过程、考试检查内容、学生学业成绩几个方面综合起来,整体来衡量各学科年级组的集体备课工作。把各组先进有效的做法集中整理归类以后,由教导处形成书面材料,印发至各备课组,既能表现出学校对集体备课工作的检查评定,又能交流总结经验,达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学校在实行集体备课时,既要注重整体规划,以年级组为单位(学校行政领导担任年级主任),制定明确可行的集体备课计划,还应该注意过程监控,加强个体指导,由年级主任、备课组长深入落实备课过程以及上课过程,通过组织评议,相互交流,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校教师教学教研能力的目的。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而教材一直以来都很受重视,甚至被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事实上,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开发与利用。不少教师离开了教学参考书就不知如何备课了,不知该教什么、怎么教,这与依据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实现“用教材教”,而不是生硬地“教教材”的要求相去甚远。  如何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经常被人们贬称为生硬的“说教课”。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政治课变得鲜活而受学生欢迎呢?我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点体会。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
自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的推广和实施已经成为我国相关教育改革的共识。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其出发点在于遏制 “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其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素质教育实施的机构显然不仅局限于学校,近些年来,因其功能的多元性与整体性而见长的校外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更多地承担素质教育的任务,形式多样的校外教育机构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应该如何更有效地在校外教育机构
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里主要说说如何让学生动手。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教学生读书时动口,还要教学生读书时动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我曾给学生讲毛泽东等名人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意识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个阅读习惯的重要性。习惯的培养可以从摘抄、批注人手:让学生把自己赏识的词语、句子
我在农村中学任教初中数学课20年,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现在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乏味,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厌学的局面。如何改变这种教学局面,提高教学质量呢?我认为应该端正教学思想,贯彻新课程理念,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探究新方法,从而增强初中数学课的趣味性,提高教学质量。20年来,我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思考,并在教学实践中开展了有益的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
现今的社会,什么都讲个“快”字。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发展要快,连带着文化也趋向于“快餐文化”了。影视文化、网络文化形象而便捷,大脑的功能很多都被眼和手的功能代替了。这种急功近利型的“快餐文化”甚嚣尘上,甚至已经波及校园,影响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越来越少,更多地借助于多媒体教学,还美其名曰要少讲,让学生多思考。教师讲得少,学生在下面乱吼乱叫,这就是所谓的新课堂教学吗?有的听课教师是外行,认
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语文教改的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本人认为:我们不仅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要改变以往那种在作业布置上重机械重复、轻能力培养的做法。语文作业的设计不但要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本人在作业设计上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尝试。  一、设计“自助餐”式作业,培养自主能力  培养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比积累增加知识更重要。因为有
一、我国初中生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及其习惯养成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调  传统的体育课堂基本都被教师安排的固定教学内容“塞满”了,每次上课后,教师总是依照老方法带领学生做课前准备活动,然后按照最基本的教法授课。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通常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做什么,教学基本形成固定死板的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  (二)教学内容枯燥  
作文应该是作者心有所思,情有所发,内心深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通过自己的笔杆子,把真实的事情、真实的自我表达出来。然而,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只有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之下,才能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才能写出丰富多彩的词语、思想和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笔者总结几点论述如下。  一、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放学之后,总是很喜欢在
[摘要]面对学生不喜欢语文课,学校不重视语文科的尴尬处境,运用多种措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口语与写作实践活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体验语文世界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兴趣阅读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33  这些年,常常听到中学语文界同仁们的一些慨叹:语文越来越难教,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累,作文写得纠结,成绩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