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安老师,您是如何读书,怎样读书最能受益?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读书让人心沉静。
第一,三心二意读书法。我们都喜欢说做什么事情要一心一意,但我读书却喜欢三心二意。我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同时打开五六本书。就像一桌美味佳肴一样,色香味都要俱全。诗歌散文小说童话传记随笔,一起打开。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心境里读不同的书。长久而又持续地阅读一种风格的作品,会让人感到沉闷,甚至是腻烦。所以,三心二意读书法,可以避免阅读的不适感。一下打开五本书,早晨读诗歌,中午读小说、散文,下午看一些童话。好处是可以体验不同的阅读快感。比如说,马上要吃饭,就那么一小会儿,可以读一首诗。晚上精力集中,可以读点理论书或者说有深度和硬度的书。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可以读小说,提神。短篇的东西可以多读,而长篇的,一般只打开一本。短篇可以随时中止阅读,长篇随时中止会破坏那种连贯性,无论是作者的文气,还是故事的连续性,如果遭到破坏,便不能很好地品味其中的美妙之处。这些年来,我加大了那些关于书的类型的阅读,也就是书话类的书,这些都是读书人阅读的心得和体会,阅读它,可以和自己阅读的体会以及认识进行比较。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比如说,哪一本好书值得一读而自己恰好没有读过。
第二,盘根错节法。读书无限拓展了解一个作家所有的东西,看他的日记、传记,看别人对他的评价。
第三,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己的藏书用笔把书里一些好词好句直接画下来;借来的书就准备一个本子,直接摘抄、记录你认为优美的词句。
第四,归纳法。把一本书概括几个字,抓住一个点一个词。小时候,我的家乡很穷,没有地方可以买书。即便有买书的地方,我也没有钱,所以,借书成了我主要的阅读方式。我像一只警觉的猎犬一样,无论大人和孩子,只要我能闻到那股特有的书香味道,我一定会软磨硬泡把人家的书借来不可。因为别人催得紧,所以我看书速度很快,差不多是一目十行,估计我的快速阅读法就是借书养成的。
Q:安老师,您都是用什么心情写作?您小时候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能给我们介绍您小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儿吗?
Q:安老师,您为什么要当作家?写作时常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您还记得小时侯喜欢的儿童文学是什么?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小时候写作文,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和挖苦。1995年认识了一些有名的作家,把目标改向了写儿童文学。一直写作,一直读书。写作很辛苦,遇到命题类的作文,脑子里常常是一片空白,没什么可写。焦虑,写完后发现非常糟糕,但不能放弃,好好修改,写不好重来,不要放弃。我对阅读的兴趣远远大于写作的兴趣,一个人假如不必为生计所累为事业所苦,我倒是愿意选择读书的生活。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这个甜头我算是尝到了。自从小学三年级读了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后,我就疯狂地迷恋上阅读。四十年,读了多少书?我没有计算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每天都在阅读,而且阅读的范围很杂。我喜欢叶灵风先生的“读杂书”,书读得越杂,所获的营养就越丰富。阅读正如人吃五谷杂粮,吃得越杂,营养就愈丰富。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建立自己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阅读的本质,是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的能力。这个质疑的能力,个人以为,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给我谈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如果是人云亦云的观点,那我是没兴趣听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专家和权威包括组织,都在向我们推荐书,但我需要的是充分的推荐理由。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推荐一个反映友谊主题的外国书,比如说《猜猜我有多爱你》,那我更喜欢《夏洛的网》。我小时候并没有读过儿童文学作品,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我童年所看的书都是《苦菜花》、《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红旗谱》等等。
Q:写作时,怎样抓住文章的主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指导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吗?真正好的儿童文学应该具备哪些标准?
每天读书一点点,古人有三上读书法:厕上,马上,枕上。其实这可不是什么读书的方法,而是如何利用时间去读书的劝勉和自勉之词。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在厕所阅读的习惯,我算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在厕所读书》的文章才在网络上很受欢迎。读者有共鸣,有同感。从小孩到成人,数量可不少。因为是在厕所,所以读文章一般适合比较短小的。比如说,我读一首诗,读一篇散文诗,或者一则古典笑话,或者看看欧美的漫画等等,心情自然很愉悦。我相信再忙的人,这个读书时间还是有的,只要他有兴趣。想要提高写作水平,那就大胆起手写。笨蛋法,死抠主题来写。像向日葵一样围着太阳转。写作的素材需要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来自生活,来自想象,来自思考。
我觉得儿童文学应该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标准。 第一,要有文学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具有文学性;第二,应该有独创性。一个作家的创造力,就是从独创性上来评判的;第三,应该有心理学和审美学的意义;第四,应该有生活的基础;第五,应该体现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六,有解读的价值。
Q:安老师您怎样看待莫言老师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不言,这个名字低调,我喜欢。他知道文学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无限的事业,所以,他在努力。我始终怀有对他的敬仰之情。我觉得,一部《红高粱》已经写尽了中国的乡村文化、农民文化,但在此之后他还写了那么多与此有关的作品。我在河南,在《检察日报》举办的笔会上第一次见到莫言,我从很多细节上解读他。此时,我感到他获得诺奖太正常了,就像春天的后面是夏天一样。
阅读是最好的教育,读书让人心沉静。
第一,三心二意读书法。我们都喜欢说做什么事情要一心一意,但我读书却喜欢三心二意。我在开始阅读的时候,同时打开五六本书。就像一桌美味佳肴一样,色香味都要俱全。诗歌散文小说童话传记随笔,一起打开。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心境里读不同的书。长久而又持续地阅读一种风格的作品,会让人感到沉闷,甚至是腻烦。所以,三心二意读书法,可以避免阅读的不适感。一下打开五本书,早晨读诗歌,中午读小说、散文,下午看一些童话。好处是可以体验不同的阅读快感。比如说,马上要吃饭,就那么一小会儿,可以读一首诗。晚上精力集中,可以读点理论书或者说有深度和硬度的书。精神不集中的时候,可以读小说,提神。短篇的东西可以多读,而长篇的,一般只打开一本。短篇可以随时中止阅读,长篇随时中止会破坏那种连贯性,无论是作者的文气,还是故事的连续性,如果遭到破坏,便不能很好地品味其中的美妙之处。这些年来,我加大了那些关于书的类型的阅读,也就是书话类的书,这些都是读书人阅读的心得和体会,阅读它,可以和自己阅读的体会以及认识进行比较。这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我可以从中获取一些知识和信息。比如说,哪一本好书值得一读而自己恰好没有读过。
第二,盘根错节法。读书无限拓展了解一个作家所有的东西,看他的日记、传记,看别人对他的评价。
第三,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己的藏书用笔把书里一些好词好句直接画下来;借来的书就准备一个本子,直接摘抄、记录你认为优美的词句。
第四,归纳法。把一本书概括几个字,抓住一个点一个词。小时候,我的家乡很穷,没有地方可以买书。即便有买书的地方,我也没有钱,所以,借书成了我主要的阅读方式。我像一只警觉的猎犬一样,无论大人和孩子,只要我能闻到那股特有的书香味道,我一定会软磨硬泡把人家的书借来不可。因为别人催得紧,所以我看书速度很快,差不多是一目十行,估计我的快速阅读法就是借书养成的。
Q:安老师,您都是用什么心情写作?您小时候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能给我们介绍您小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事儿吗?
Q:安老师,您为什么要当作家?写作时常遇到的困难是什么?您还记得小时侯喜欢的儿童文学是什么?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小时候写作文,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批评和挖苦。1995年认识了一些有名的作家,把目标改向了写儿童文学。一直写作,一直读书。写作很辛苦,遇到命题类的作文,脑子里常常是一片空白,没什么可写。焦虑,写完后发现非常糟糕,但不能放弃,好好修改,写不好重来,不要放弃。我对阅读的兴趣远远大于写作的兴趣,一个人假如不必为生计所累为事业所苦,我倒是愿意选择读书的生活。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这个甜头我算是尝到了。自从小学三年级读了人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后,我就疯狂地迷恋上阅读。四十年,读了多少书?我没有计算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每天都在阅读,而且阅读的范围很杂。我喜欢叶灵风先生的“读杂书”,书读得越杂,所获的营养就越丰富。阅读正如人吃五谷杂粮,吃得越杂,营养就愈丰富。在大量的阅读中,逐渐建立自己的欣赏和鉴别的能力。阅读的本质,是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批判精神和质疑的能力。这个质疑的能力,个人以为,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给我谈一本书的阅读感受,如果是人云亦云的观点,那我是没兴趣听的。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的专家和权威包括组织,都在向我们推荐书,但我需要的是充分的推荐理由。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人推荐一个反映友谊主题的外国书,比如说《猜猜我有多爱你》,那我更喜欢《夏洛的网》。我小时候并没有读过儿童文学作品,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我童年所看的书都是《苦菜花》、《林海雪原》、《保卫延安》、《红旗谱》等等。
Q:写作时,怎样抓住文章的主题?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指导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吗?真正好的儿童文学应该具备哪些标准?
每天读书一点点,古人有三上读书法:厕上,马上,枕上。其实这可不是什么读书的方法,而是如何利用时间去读书的劝勉和自勉之词。
我知道,很多人都有在厕所阅读的习惯,我算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在厕所读书》的文章才在网络上很受欢迎。读者有共鸣,有同感。从小孩到成人,数量可不少。因为是在厕所,所以读文章一般适合比较短小的。比如说,我读一首诗,读一篇散文诗,或者一则古典笑话,或者看看欧美的漫画等等,心情自然很愉悦。我相信再忙的人,这个读书时间还是有的,只要他有兴趣。想要提高写作水平,那就大胆起手写。笨蛋法,死抠主题来写。像向日葵一样围着太阳转。写作的素材需要多阅读、多观察、多积累,来自生活,来自想象,来自思考。
我觉得儿童文学应该具备一些最基本的标准。 第一,要有文学性。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都应该具有文学性;第二,应该有独创性。一个作家的创造力,就是从独创性上来评判的;第三,应该有心理学和审美学的意义;第四,应该有生活的基础;第五,应该体现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六,有解读的价值。
Q:安老师您怎样看待莫言老师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不言,这个名字低调,我喜欢。他知道文学是一个充满想象的无限的事业,所以,他在努力。我始终怀有对他的敬仰之情。我觉得,一部《红高粱》已经写尽了中国的乡村文化、农民文化,但在此之后他还写了那么多与此有关的作品。我在河南,在《检察日报》举办的笔会上第一次见到莫言,我从很多细节上解读他。此时,我感到他获得诺奖太正常了,就像春天的后面是夏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