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8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优美的古诗文又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精华,是人文精神的底蕴,是塑造中华魂的优秀素材。教师在古诗文教学中,面对的又是这样一群可爱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情感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如果把古诗文教学和情感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会不会出现一种师生乐陶陶的喜人场景呢?会不会让学生在古诗文的洗礼下,心灵得以纯洁,情操得以陶冶?又或者会不会让一直困扰教师的德育工作柳暗花明呢?下面就浅述一下中学古诗文在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两点价值。
  一、陶冶性情,激发斗志
  一位语文教育老前辈曾说:“文言文还是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的确,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都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叙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它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座右铭;背诵着《孟子二章》,学生神情肃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
  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荀子的《劝学》、王安石的《伤仲永》、韩愈的《师说》、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等,这些文章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文言诗文具有无法估量的教育价值,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开发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
  格。
  学习了蒲松龄的《狼》,学生明白了智慧可以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文章教育他们对现实中的坏人、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习了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学生懂得了在集体中要顾全大局,要有团结合作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担当意识。《愚公移山》让学生明白了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使自然为人类服务;《陈情表》让学生体会到原来忠君和爱亲是可以选择的,心灵的抉择在于你的价值观;《岳阳楼记》则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人翁精神植入学生的思想深处;《谏太宗十思疏》以浅显易懂的比喻告诉学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在学完王勃的《滕王阁序》后,我要求学生课堂交流发言:王勃在处境困厄时能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勉,作为当代中学生,在物质条件优裕的情况下,如何面对学习、生活中遭遇的各种挫折呢?交流的时间到了,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跃跃欲试,似乎每个人都有话要一吐为快。有的说:“人生路上有喜也有悲,我们不应该患得患失,悲时要勉励自己,找出自己的出口;喜时要冷静面对,不能居高自傲,盛气凌人。”有的说:“人生难免有困境,我们不能因此而去钻牛角尖,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头脑灵活,开拓创新,另辟蹊径,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有的说:“我太欣赏王勃了,他是我的偶像,我要将‘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作为我的座右铭,在今后的道路上,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我都不气馁,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爱我的人和我要爱的人太多了。”这些讨论、交流,不仅关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能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整个课堂也因此变得其乐融融,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二、培养情趣,塑造心灵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品味作品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情感得以升华。
  好的诗歌散文,特别是诗歌,直接诉诸情感,节奏感强,语短意长,易于记诵,使人百读不厌,无形中受到熏陶。比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刻意描写了理想中的山水,用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情不自禁的喜悦之情。学生诵读这样的诗歌,会自然地被其中营造的清新空灵的意境所吸引,会自然地在心中构造人物活动的场景,并且对这种生活场景充满向往,会自然地明白“诗”是用来“言志”的,原来诗人喜好洁净纯朴的山间生活是为了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
  同样的,读《蒹葭》,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的高洁人格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豪迈的气势。杜甫《春夜喜雨》的“喜”与《春望》的“忧”带给我们截然不同的感受,《桃花源记》引起人们无限的向往,《小石潭记》带给人们不尽的留恋。同样是写水,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让我们看到了水一泻千里的气势。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淙淙的流水声,这意境,怎一个“清静”了得?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我们展现了辽阔苍茫的水天一色的美好景致。还有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水又是多么绮丽,多么可爱啊!试想,如果没有这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供学生玩味品读,我们的生活是否少了点色彩,我们的情感是否贫瘠了许多,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否少了些许途径?
  阅读古诗文,如品香茗,如饮醇酒,是那种沉浸在甜美之中的感受,那种情感得以瞬间升华的感悟。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摘 要]班集体是对学生开展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依照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工作应完成“四个育人”,坚持“三个原则”,实行“两个超前”,做好“一个着想”。  [关键词]班主任 班集体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109  班集体是对学生开展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作为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把它恰当运用在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之中,这也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作为一门传统人文学科,也有必要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递方式,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一、在初中历史课堂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教学导入历史新课,能有效集中学生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灵动的、活力四射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动态生成课堂。所谓动态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利用各种因素,及时有效地捕捉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努力给学生构建一个生成性课堂的教学模式。打造动态生成的课堂如今已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亦加入到其研究和实践当中。那么,究竟如何为初中生打造一个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呢?下面,我总结其中的几点论
不少学生说“我喜欢历史但不喜欢上历史课”。许多历史教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都把目光投向了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热闹了,考点知识好像也学到了,但是这样的历史课是不是值得
全国课标卷地理高考题型由两种类型构成,即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得分率不高。而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地理学科命题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综合题很好地体现了考纲要求。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如何提升学生综合题的解题能力。  首先,将审题放在第一位,讲究“慢审题,快答题”。审题包括审材料、审问题、审图。高考考纲要求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审题其实就是获取和解读地理
近日从京津冀协同立法工作会议上获悉,2017年京津冀人大立法协同项目将聚焦于道路运输管理方面,年内有望出台相关法律,这标志着京津冀人大立法项目协同机制正式确立。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求同存异,触类旁通,无疑是数学素质教育中的关键点所在,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何谓变式训练  数学解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解标准题,解变式题,解探究题.标准题来源于课本里的基本知识,能够解标准题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而变式题则是夹在标准题与探究题之间的一种题型,它实现了从数学基本知识的学习向探究活动的过渡.  【例1】有四个相同的球,要放进
身为语文教师,每到作文课,如此景象我们一定不会陌生:总有学生愁眉苦脸,东张西望,难以落笔;也有学生独辟蹊径,急搬“宝典”,临时拼凑;还有学生不假思索,动手就写,随意挥就……如此对待作文,质量可想而知。作文写不好,时间一长,学生们难免怕写,怕写就不想写,越不想写越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写作文也就似乎成为了学生们语文学习的一种负担!  作文真的那么令人生畏,让人烦忧吗?其实,只要我们
一、个人消费信贷款业务拓展情况目前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中出现了严重的银行"惧贷"现象.特别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只有部分银行开办了住房贷款,而助学贷款、汽车消费
当今对于在全球碳循环和碳收支研究中,容易忽视伴随各种能源开采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实际上煤炭开发过程中的碳排放是自然过程碳排放量中的重要一部分,而构建基于Web GIS的碳排放系统有助于实现碳排放数据的实时查询、更新、分析以及共享,为政府提供决策支持。该系统采用B/S设计模式,融合地理信息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技术,利用silverlight与oracle数据库相结合,采用分布式架构,进行Web 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