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渎神精神在中西神话中体现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ap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神话是东西方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们爱戴神、敬畏神,但中西神话中都有一定的渎神精神的体现,这是一种矛盾而又奇特的文化现象,必然引起我们对这种现象的重新审视与解读。
  【关键词】中国;希腊;神话;渎神
  大自然和人类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这几乎是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的一个问题,因为人类的祖先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生存的问题。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向大自然索取,与大自然斗争。在人类与大自然关系上,中西方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观念,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对立”,但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中西神话中都有渎神精神的体现。
  一、希腊神话中的渎神精神
  西方的文明,导源于古希腊,因为“没有希腊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就没有现代的欧洲”。[1]希腊神话是西方政治、经济、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第二章第一节第一句中就说到:“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2],黑格尔也表达“一提到希腊整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当我们中华民族已经进入到了尧舜时代的时候,当印度河文明比较发达的时候,当尼罗河文明在繁盛的时候,希腊民族还过着近似半人半兽的比较原始的生活,可是,超乎我们预料的就是到了公元前15世纪左右,希腊文明就突然崛起了,及至公元前6世纪左右,希腊文明已经与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中国的文明并驾齐驱。因此,要了解西方文明,探索西方人“天人对立”观念的由来,必须从古希腊神话说起。
  在古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首的诸神在奥林匹斯山上纵情欢乐,不但不同情过着蒙昧饥寒生活的人类,还常常捉弄甚至三番五次地想毁灭人类。正如《荷马史诗》所说:“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自己则幸福而无忧地生活着。”特别是主神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当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为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时,宙斯竟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山上,让神鹰残酷地啄食其肝脏,震怒的雷神还派了潘多拉来到人间,潘多拉的盒子给人间带来了灾难和瘟疫,甚至为了继续泄愤,宙斯又发动奥林匹斯山上诸神企图消灭全部人类。又如在《荷马史诗》的上部《伊利亚特》中,出现了人神对立的场景,在帕里斯拐走了美女海伦之后,希腊联军和特洛伊进行的十年战争的过程之中,神参与了人间斗争。当希腊联军和特洛伊两军相遇后,经历了一番鏖战仍然不分胜负的时候,众神之主宙斯拿出金天平,在天平两边放上了两个死亡的砝码,代表希腊人的一边立即垂下,于是宙斯拿起霹雳火惩罚希腊联军,神的参与虽然是《荷马史诗》的一条副线,但却彰显了神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人神对立的故事在希腊神话中比比皆是,这表明希腊神话本身就存在渎神因素。所以,当人类进入到奴隶制社会,宙斯演变成专制王权的象征后,在希腊神话这块沃土上,立即产生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在剧中,这位被马克思誉为“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旨和殉道者”的普罗米修斯,气贯长虹地宣告:“我痛恨所有的神灵!”这种彻底渎神的斗士形象,这种除了理性和正义之外不承认任何权威的精神,吸引了西方后世无数先进的文学家、艺术家,如卡里德朗、伏尔泰、赫尔德、雪莱、歌德、贝多芬、李斯特等等,他们都不断地以普罗米修斯为题材进行创作,并从他身上找到新的时代精神的胚胎。
  以希腊神话为代表的希腊文化中这种人神对立精神,使专制的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把本土的希腊文化视为异端,而把外来的基督教尊为国教,倡导基督教的“原罪说”,以便让凌驾于人类之上的上帝来帮助地上的人君维护专制统治。以后的中世纪历代统治者亦起而效尤,欧洲遂进入黑暗的中世纪时期。按照《圣经》的说法,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因为不听上帝命令,偷食了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所以,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在上帝面前犯了罪,犯罪就得赎罪,就须拜倒在上帝脚下,俯首听命。但君士坦丁终其一生也未皈依基督教,可见他强行推行基督教并非出于自身的宗教偏见,而是出于帝国政治统一的需要。在长达一千年的中世纪时期,一直与教会势力有矛盾的各国封建君主也不得不对多神教做出若干妥协。
  在欧洲的民间,自古以来就深入西方人心的人神对立观念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因此,整个中世纪时期,西方在嫉妒一神教的笼罩下,古希腊人的传统意识只能成为潜流。文艺复兴后,希腊神话与希伯来神话、希腊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基督教文化中的崇神精神与希腊神话中的渎神意识相互浸润与改造,使二者成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泉,但希腊文化的独身精神时有表现。比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坛三杰的作品: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末日审判图》,虽都取材于《圣经》,但他们却都把神从天上降到人间,把神变成了人,把神性化为人性。特别是英国诗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把《圣经》中渎神的撒旦写成了反叛的英雄,却把至圣的上帝写成了暴君,这一切都与希腊神话中的渎神精神一脉相承。
  二、中国神话中的渎神精神
  与古希腊神话中人神对立的情形相反,中国古代神话则多写神对人的赐福和人对天的顺应。我国古代的大神多是爱人类的,对人也很友善。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他们纷纷为人造福,替民除害,盘古为人类开天辟地;伏羲教民结网捕鱼;神农尝百草,播百谷。因此,在我们祖先的眼中,神是造物的圣者,救民于水火的英雄,是“某种手艺的能手,人类的教师和同事”[3],而不是处处与人人类做对的凶神恶煞。
  这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对大自然总是怀有亲切的感情,尊敬它,但不惧怕它;感激它,却又不唯它而行。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搞“郊祀”“封禅”等大典,正说明了人与自然这种关系。诚如歌德所说:“在中国,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听,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也总是月白风清。”[4]在这种“天人合一”观念的支配下,神灵并不像古希腊人那样被视为世界的主宰。所以,《诗经·小雅·何人斯》才有“不畏于天”之言,《左传·桓公六年》才有“夫民,神之主”之语,就连孔子也是“不语怪力乱神”。[5]
  因此,中华民族的祖先,以至生活在漫长封建社会中的人们,在神灵面前一般都没有犯罪感。他们对神灵往往是“敬而不畏”,这种“信则灵”的实用的理性精神,使中国人自古以来就缺乏西方人那种狂迷的宗教精神,也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执着、虔诚、真正意义的宗教文学。所以范文澜说:“两周以后,宗教在华族里即使有盛行,却不曾获得绝对支配的权威。” [6]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古希腊人的“天人对应”思想和古代中国人的“天人合一”观念,都有其社会思想根源,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古希腊民族对神的谱系的认知,对神话故事的不断完善,乃至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都表达了该。民族对神的敬仰,也体现了他们的渎神精神。我们中华民族也是如此,爱戴神祇但并不完全痴迷,尚有理性精神贯穿其中,这都是渎神精神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22页。
  [2]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册)[M].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82:24.
  [3]高尔基:《苏联的文学》。
  [4]《歌德谈话录》,第112页。
  [5]《论语·述而》
  [6]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第149页。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显著,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日渐频繁。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各个国家竞相推销自己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广手段就是广告。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尤其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别具一格,幽默中见智慧,平淡中显新奇。本文主要分析广告英语修辞的常见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活译法。  【关键词】广告英语;修辞;直译法;意译法  一、直译法  直译是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生态环保意识的研究,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哈萨克族的环保意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哈萨克族的优良传统,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哈萨克族;生态环保意识;风俗习惯;法典  一、前言  地球是人类居住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生存的摇篮。生活在地球上各民族依偎于大自然,贴近、认识、了解大自然,并在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中,树立起了保护大自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有关于徐永昌的学术研究成果不断增加,但至今还没有对徐永昌研究现状的梳理。本综述收集了现有的关于徐永昌的研究,大致包括综述性的,回忆、日记性的,断代性的,专题性的四大类研究成果,以期对学界关于徐永昌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徐永昌;研究综述;《徐永昌日记》  徐永昌,字次宸,室名求已斋,生于1877年(清光绪十三年)卒于1959年,山西崞县(今原平市)沿沟村人。徐永昌曾任绥远、河
期刊
【摘 要】《嘉莉妹妹》是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代表作。主人公嘉莉妹妹从一个简单、淳朴的乡下女孩变成一个城市欲望的追随者,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本文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分别从三个方面:地志空间、社会空间和文本空间来分析《嘉莉妹妹》的空间叙事。《嘉莉妹妹》是一部长盛不衰的经典作品,对它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批评界关注的焦点。论著研讨的内容呈现多样性,主要涉及到主题、象征和叙事技巧、语言风格等;批评方法也是多种
期刊
【摘 要】商标,是指用于区别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名称、图案、符号或其组合,主要包括商标名称和商标标志。从传统意义上说,商标的作用在于保证商品质量,刺激消费者的感官从而留下印象,产生联想和触动,便于消费者选择,维护知识产权;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标的作用已不仅限于此。好的企业及商标翻译不仅能拉近其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体现自身产品的独有特色,同时还可以展示自身的企业魅力。因
期刊
【摘 要】前景化理论为理解诗歌提供了依据,能帮助读者更好的鉴赏诗歌。通过分析《秋颂》中的前景化特征,从而深入领会诗歌内涵——秋可谓是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是淡泊的季节啊,充分表达了他的乐观主义精神。  【关键词】前景化;诗歌;文体分析  英国诗人Thomas Nash曾经说过:“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的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纵观英国文学史的历程,从民族史诗《贝尔武甫》直到
期刊
【摘 要】竹内好似乎一直在极力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可又怕偏离自己的初衷,于是又一遍遍地否定,始终处于痛苦之中。竹内好在书中提到很重要的“回心”,这代表作者对鲁迅研究的独到理解,因此有探讨的必要,了解作者这个观点是怎样形成的。  【关键词】鲁迅;回心;文学;自由  《近代的超克》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如果加上序言和后记则有六个部分。如果按照每篇论文的写作或发表时间安排,那么现有的秩序将被打乱,或许我能够
期刊
【摘 要】如今,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英语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甚至用英语来进行学术研究。但是,即使是英语水平精湛的英语语言学者在与老外进行交流时,也难免会误解对方的意思。跨文化交际的实现之所以困难,除了交流者之间所存在的语言障碍外,还有非语言交流所引起的沟通障碍。本文所研究的即是非语言交流行为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流  西方学者把人们之间的沟
期刊
【摘 要】80后青春文学的兴起已经成为中国文学界的大事。辛夷坞作为其中一名网络作家,却能使其作品受到广大青年读者的青睐,比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我在回忆里等你》等,其作品无不畅销。所以本文从辛夷坞的作品入手,分为几个方面,详细分析其作品的风格特点。  【关键词】暖伤青春;现实性;哲理性  一、暖伤青春的特色  何为暖伤?辛夷坞给的定义是:小说
期刊
【摘 要】文字是记录口语的书面符号系统,而传统的汉字却违背了这一原则,没有记录口语。《汉语拼音方案》是记录口语一种书写工具,然而却仍有改进的余地。本文针对汉字表音化改革,从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方面进行了论述,并且提供了改革的客观和主观方法,从而为汉字表音化改革构建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表音化改革;必要性;可能性;主客观方法  1.改革的必要性  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有人提出进行汉字改革,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