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意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p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结束后,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作了《深入领会课标精神,努力追求优质高效的语文教学》的报告,在报告中,王老师指出本次比赛一共12堂课,它们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语文意识。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意识是一个语文老师作为一种专业的重要标识,数学老师需要数学意识,音乐老师需要音乐意识,而语文老师毫无疑问、理所当然的应该具有语文意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语文意识”这个词汇,受王老师的启发,我对语文意识进行了一番深入地了解和研究。
  一、什么是语文意识
  朱光潜先生有过一段经典阐述:“从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所写的思想与情感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就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并非要求美丽的词藻,存心装饰的文章甚至使我嫌恶;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彩妥帖,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不含糊,也不夸张,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一个说法,稍加增减更动,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它需要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谨和积极艰苦的挣扎。一般人通常只是得过且过,到大致不差时便不再苛求。”
  王尚文先生针对朱先生的这段话,最早提出了“语文意识”这个词。所谓语文意识 ,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语文意识是指我们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布局谋篇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即对语文的自觉关注。
  二、语文老师怎样具备语文意识
  张中行先生指出:“读好文章,从两方面学:一方面是内容,要透彻了解它传播了什么知识,宣扬了什么思想;另一方面是表达,也就是在写法上或语言文字上有什么可取。就语文课说,这后一点很重要,因为读了以后,最好是能把写法的优点吸收到自己的笔下,取其所长,也写得好。这吸收要靠两个条件:一是熟读,把课文的笔调印入自己的头脑;二是识货,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张老先生虽然未用语文意识这一概念,但“透彻了解”“吸收”“写法上或语言文字上”的“优点”,要“识货”,均要靠着意揣摩的功夫,语文意识须臾离开不得。因此,语文老师的注意力应该更多、更自觉地分配到语言表达、语言形式上。
  三、正确选择确定教材中的语文意识点
  (一)玩味文章中的词语
  音乐用声音和旋律来表现,美术用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舞蹈用动作和姿态来表现,那么,文学作品靠什么来表现呢?那就是语言,正是精当、贴切的语言在造就着好的文学。所以,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而福楼拜也这样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过:“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来标志他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你必须寻求到迄今还没有找到的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能满足于近似的。”可见,语言,或者说词语、语词之于文学来说有多么重要。那么,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当然要去引领学生去体会这种语言的妙处,去比较为什么要用“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用王尚文先生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认真听听它的声音,辨辨它的色彩,掂掂它的分量,摸摸它的‘体温’ ”,还要“把它摆在它和整体的关系之中,摆在它和语境的关系之中反复审视、掂量、咀嚼、玩味”。
  (二)侧重文章的表达方法
  作为高段的学生,他们最有意义学习的是学段中的语言形式,还是学篇中的表达方法?《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第五个阅读目标是这么写的:“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就是说高年级更要学习的是布局谋篇的技巧,而不是再拘泥于段的学习。相对于布局谋篇来说,这个就是大语文意识,而三个叠词作用的体会则是小语文意识了,就像王崧舟老师说的“语文意识有大语文意识和小语文意识之分。”
  (三)侧重文章的体裁特色
  如《文成公主进西藏》。这是一篇民间故事,细读文本后,发现《文成公主进西藏》主要有两个语文意识点:“阅读导语”中的“简要讲述故事”和“感受民间故事的特色”。如果按照前面一个语文意识去教学,这课就会感觉枯燥,没味道。那么后面一个如何呢?阅读提示中第一个句子是《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两则引人深思的寓言故事。第2个句子是“下面这个故事,是一个民间传说,它又会让我们想到什么呢?”这两个句子特意提到了体裁!所以,让学生感受民间故事体裁的特色,就是一条有特色的语文意识。
  那么这民间故事的体裁特色怎么让学生感受到?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民间故事的构思:比如,路纳,这是个真实存在的地名,那里的牛羊也确实很肥美,这些都是事实,至于牛羊肥美是不是文成公主撒了羊毛的缘故,这谁也不知道,只能证明文成公主的功绩,让百姓都很爱戴她,所以把这些好事都归功于文成公主。用事实与美好的想象进行对比,这样去思考民间故事的构思能起到举一反三作用,对于学生今后创作民间故事这样体裁的文章有个引领的作用。
  这样的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特别体裁的文章,比如,议论文《为人民服务》,它的最大的语文意识点就是领悟毛泽东是怎么来写这篇议论文的,还有为什么这么写。还有如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通过换顺序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儿歌的节奏感,音乐性和诗的意境的正确性,这就是最大的语文意识。
  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应该既有良好的语感素养,又有良好的境感素养,既能够关注话语形式又能够关注话语意图。这才是圆融的、完整的语文意识,让语文意识渗透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之中,回归语文教育的本色。
其他文献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推进下,各中小学的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和激情,各科教师的教学都意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被提上日程。而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外语教学不断得到重视,课堂教学也更加重视培养能力和发展个性。而作为外语之一的英语教学首当其冲,如何适应新课改,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对新课改初中英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进行阐述。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研究表明
期刊
一、教学内容解析  黄金分割是9年级上学期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课本所在位置是比例线段的第二课时。在实际教学中,教学参考资料上建议两个课时,而我设计为三个课时完成,第三个课时专讲黄金分割。因为黄金分割与勾股定理并称为几何学中的“双宝”,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美术及几何作图等方面,课本在后面专门设计了阅读材料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黄金分割及其作用(见教材)。所以结合这一内容,进行一个课时的黄金分割的教学非常
期刊
面对小学英语教学存在“耗时较多,收效较小”的局面,做为具有二十年教龄的我得出了改变这种局面的心得,那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整个教学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气氛。同时,在教学时,使学生进入语境,创造情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意思,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一些兴趣活动。如唱歌、游戏、饶口令等。运用这些灵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又在“学中乐”。在
期刊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建立以来,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确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奠定了本学术领域深入发展的基点,促进了本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然而,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面临严峻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期刊
一、介绍  背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帮助,同时,背诵在英语学习中也同样有着重大帮助。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下,背诵不失为学习外语的最好办法。在笔者多年的外语学习与教学实践中往往会发现:英语成绩较好的学习者背诵课文很轻松、简单;反之,擅长背诵英语课文的学习者英语成绩也不会太差。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和规律。这一现象和规律本身也表明了,背诵在英语学习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英语学习与背诵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英语教学活动的生命,是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优化课堂教学环节,高效地达到教学目的是摆在英语教学前的难题。本文试图从新课的导入,课堂活动的设计及课堂管理三方面入手探讨这一问题。  一、新课导入  新课伊始的导入属于热身环节,也是容易被授课教师忽视的地方。事实上,新颖、有趣的导入能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很好地调动学
期刊
作为新课改的小学一线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增长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这是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课堂的必经之路。  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古人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对学生新知识的获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重视
期刊
音乐的内在特性,决定了人类对它的喜爱,学生喜欢音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喜欢音乐的同时,是否会喜欢音乐课呢?这个答案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定论。在北京市2012年的五、八年级音乐学科学科质量监控的调查问卷上,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现在音乐课大部分是持喜欢的态度的,但同时也存在遗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呢。通过调查,我发现,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音乐课堂教学上,而产生的主要原因则是音乐教师在授课中,对如何准
期刊
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究性,数学推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的中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而是要经过多次反复的思考、深入探究、自我调整,即坚持数学学习的反思,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时,
期刊
“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步调自主选择课程去观看,鼓励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步调来调整播放教学视频片段,保证对学习内容的正确理解,也可以让教师从讲授中解放出一定的时间,来放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学习支持。相较与传统授课形式,有着鲜明的特色,更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从教师教学能建设角度来说,“微课”教学同样值得推广。  一、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