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学术声誉与经费资助获得的“马太效应”

来源 :现代大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xiu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促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的繁荣,而且还在大学内部成立了专门开展跨学科研究的“有组织的”研究单位。通过有效的跨学科研究,不仅服务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赢得并提升大学的学术声誉;学术声誉的提升有利于获得来自校外多渠道的经费资助,在跨学科研究、学术声誉与经费资助获得三者之间形成了“马太效应”,有效地提升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研竞争力。
  关键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学术声誉;经费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3)06-0085-07
  雄厚的师资力量、卓著的科研成果和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是当今世界一流大学的明显标志。目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130多个学术院系和80多个跨学科研究单位中聘用了1582名全职教师和500名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中有7位获得过诺贝尔奖,32位麦克阿瑟研究员,4位普利策奖得主,还有141名国家科学院院士和94名国家工程院院士,以及数百名其他国家级研究院的院士、学者,[1]学术声誉享誉全球,在美国高校综合排行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在美国公立大学中也是名列榜首。良好学术声誉的获得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30多个学术院系师资的科研工作紧密相关,同时,80多个跨学科研究单位更是功不可没。这些跨学科研究单位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与学科组织模式,基于服务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与政府、企业签订研发合约开展跨学科研究,将学术性与服务性有效结合,实现卓著的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社会提供强大的公共服务功能。在获得大量校外研究经费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
  本文通过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单位兴起与发展的研究,归纳其内在发展的本质,对跨学科研究、学术声誉与经费资助获得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以期对我国大学探索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和形式有所借鉴。
  一、知识生产新模式需要开展跨学科研究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美国科学研究和科学政策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大学开始成为美国政府关注的重心。在二战期间,联邦政府的科研经费以史无前例的程度源源不断地分配给了一些主要大学。当时加州大学从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获得合同106份,研究经费达到14,385,000美元。总耗资达20亿美元的原子弹研究工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就成为研究的主力,参与了原子弹研制的核心研究:电磁分离和钚研究。原子弹的成功研制,当时在美国成为大学教授和各类专家开展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以“大科学”的形式改变了知识的生产方式。
  二战结束后,由于劳伦斯辐射实验室这种知识生产方式变革取得的巨大成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内部一些有远见的领导和科研人员,为了发展新兴交叉学科或特定的研究领域,争取外部的研发经费资助,都纷纷成立以实验室、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研究院等形式的一种独立于传统院系结构之外的跨学科研究单位,又称“有组织的”研究单位(Organized Research Unit,简称ORU)。该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教授特加安(Robert.T.Tjian)认为,“学校里已经有350-400名老师从事生物学研究,因此我们真的不再需要什么了。我们所需要的是更好的组织。”[2]
  加州大学规定,要成立一个跨学科研究单位,首先要写成立申请报告,阐述成立这个组织的目的、意义、研究领域和功能,如通过跨学科研究探求新的智力合作、刺激新的资金来源、促进创新和原创性研究等。申请书要写明新成立的有组织的研究单位的研究人员组成情况,办公场地和实验仪器等情况,这些情况必须清晰明朗。在完成前期准备后,再报给校长审批。在有10所分校的加州大学系统内,如果由两个以上分校的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单位,则必须经过总校校长同意。如果是在一所分校内成立一个跨学科研究单位,则只需分校校长同意即可。加州大学还于1999年专门出台了《关于有组织研究单位的成立和管理政策》报告,该报告中强调:“如对于是否设置一个有组织的研究单位存在分歧的话,校长或指派学术参议长进行协商,但是,至于最终是否建立一个新的有组织的研究单位,权利在校长手中。建立一个有组织的研究单位必须有足够的办公场地和资金以实现新的有组织研究单位任务。校长再指定分管科研的副校长去具体执行落实组织的建立。”[3]
  文少保 :跨学科研究、学术声誉与经费资助获得的“马太效应”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内,这些“有组织的”跨学科研究组织与传统院系平行,一般不受传统院系控制,直接受主管科研的副校长管理,摆脱了传统学院和系一级的僵化的管理体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很少甚至不提供科研经费,一般只提供办公场所,其科研和运转经费主要依靠研究人员从校外寻找项目资金和课题研究经费,因此在资源和研发人员配置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研发人员配置中,有一大部分是本校的教师,还有一部分是通过招聘进来的“合同研究者”,这些“合同研究者”不参与大学的职称评定,当一个研究项目结束后,他们就得离开;如果不离开的话,就得转向另一个研究项目。
  为了得到来自工业界的经费资助,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发展相应的跨学科研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先后成立了多个提升工业竞争力的跨学科研究单位,加强了和产业界的合作。如基于社会利益的信息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能源与环境、医疗保健、新媒体、智能基础设施和发展新兴经济体的技术等。当时,这类“跨学科研究中心”被哈佛大学校长普西(Nathan Marsh Pusey)描述成为“围绕共同的兴趣,用于从不同学科和学系聚集学者的管理策略。中心是推动对符合领域研究的跨学科攻关的手段”[4]。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为了提升美国工业界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在大学内设置跨学科研究组织,与工业界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承担政府和工业界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履行与政府和工业界签订的知识生产和服务合同,通过开展跨学科研究获取外部多渠道的经费资助,在竞争的环境中实现了知识的契约化生产。从1989到2010年美国科学基金会批准资助的科学和技术中心名单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就争取到了三个美国科学基金会批准资助的科学和技术中心,他们分别是1989年设立的粒子天体物理中心、2005年设立的普遍存在的安全技术中心和2010年设立的电子科学能源效率中心,而且还有很多中心是设立在加州大学其他分校中。   知识生产新模式的特点是知识在应用的背景下生产,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导向,具有跨学科性、异质性、多样性以及社会责任性。[5]跨学科研究本身就蕴涵着“解决问题”的诉求,将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与具体的现实重大问题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达到充分的相互促进、相互结合,实现创新诉求。“跨学科研究工作的组织主要是基于问题而不是学科。”[6]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跨学科研究发展进程中,从原子弹工程到大学自主成立跨学科研究单位为校外单位开展合约研究,到承担政府和工业界委托的重大研究项目满足工业界的研发需求,其知识生产方式的共同特征是以解决复杂而重大问题为导向。知识生产新模式要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展跨学科研究,以服务国家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实现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
  二、有效的跨学科研究能促进学术声誉的提升
  “当各大学寻找声望的时候,它们比较并建立在学者获得声誉并参与富有成效的团队和学系的‘自然的’努力之上。”[7]由于跨学科研究组织其成员在成立时都是自愿参与的,有着一致的成员承诺,这就为跨学科研究开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当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汇聚在一起进行跨学科研究时,他们会不断地进行交流和沟通,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创建一个合适的“交易区”,在这个“交易区”中,信息交流充分完全,有效沟通随时发生,自愿进行知识的共享和转移,让组织目标成为个人工作目标,保证跨学科研究组织目标的实现。这种情况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劳伦斯辐射实验室表现得非常明显,劳伦斯辐射实验室的工作开展基本上是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形式进行的。
  就跨学科研究单位而言,并不一定拥有足够的经费就能提升学术声誉。从科研能力角度看,跨学科研究单位必须具备拥有强大的新知识生产能力,才能提升其学术声誉。这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专业在全国排名能够证明。因为代表一所大学科研能力水平的就是学科,而在研究型大学,主要体现在博士专业及其学科在全国大学的一个排名状况。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在2005-2006年度在212所大学62个研究领域5000多个博士生专业中收集了数据。在2010年9月28日出版的研究报告中分析道,在专业排名行列内给每个博士专业进行范围排序,如排在第一和第六之间的天体物理。2010年9月28日,他们的分析,给每个博士课程的范围的程序可能行列,以下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48个博士专业(排名范围到52)在全国排名前10位的,涉及20个标准,进行回归分析。括号内就是数字范围(见图1[8])。
  图1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48个博士专业(排名范围到52)在全国排名前10位的专业
  注:由于表格所占页面关系,本图只罗列了一部分博士专业,但是这部分博士专业比较具代表性。
  从图1发现,物理科学、化学和工程/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课程排名美国的1到3位,其次是生物科学、健康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排名相当,处于美国2到10位的排序。这说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物理科学、化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生物科学、健康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等博士专业的学术声誉非常高,同时也说明这些专业和学科实力非常强。
  大学声誉的产生离不开各种有效资源的转化与组合。大学声誉提高了,对于教师和科研人员获得研发经费的概率就越大。“和每个人一样,他们也寻求经济报酬和名誉。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努力也部分地由这些目标所激发。人们因此可以与其用这些统一的目标激发大学:大学除了吸引学生、资助和回馈这一价值目标以外,还要以提高教师的经济报酬和追求声誉作为学校的一个最终目的。”[9]这样一来,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外部研发经费的资助与大学的声誉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发展。这种声誉主要是以组织的学术声誉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从可量化的指标看,主要反映为在高影响因子刊物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高水平的著作,这些学术论文和著作能够引领社会进步。从满足社会需求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承担国家大型科技攻关项目和重大发明成果上,是以基础研究为主且带有很大应用导向的科学研究,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科学研究。
  对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单位来说,自从开展跨学科研究后来自外部的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项目,在很好地完成这些项目后,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声誉。事实上也是这样。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接受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项目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是来自农业部、国防部、能源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加州大学、非营利组织和其他部门。而来自农业部、国防部、能源部、健康与人类服务部、国家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联邦政府下属的政府部门的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研究项目,基本上是进行联邦政府必须负责的领域内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从事全民需要而研究与开发成果不能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研究部门,如农业、卫生、环境保护等。这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跨学科研究能力是分不开的。“依靠外部资金的支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保持着高水平的研究和学术卓越。”[10]
  之所以说有效的跨学科研究能够不断提升学术声誉,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师资通过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获得的个人荣誉可以得到最好的证明(见表1[11])。
  为了保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声誉,就需要开展有效的跨学科研究,与别的大学展开竞争。正如德里克·博克所指出的:“大学应该正确的寻求这种机会,这不仅是为了大学自身利益,而且还因为任何一所依靠公众支持的大学都应该意识到为社会的合法需求服务的一种责任。”[12]
  三、学术声誉的提升有利于获得多渠道的经费资助
  “按照目前的制度,开展高质量研究的刺激主要来自出色研究工作带来的声誉。专业声誉反过来帮助获得更多研究资助,取得更大成果,建立更高声誉。”[13]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单位虽然在体制上突破了传统院系的管理束缚,具有很大的自主灵活性,但是要在竞争激烈的学术研发市场中获得生存和发展,这些跨学科研究单位必然要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如拥有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与周围的环境(如政府的经费资助、工业界经费资助及各种私人基金会经费资助的来源多样化)进行资源的互换和有效整合,通过与各种经费资助方签订研发合约,为对方解决实际问题而源源不断地获得各种经费资助,从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学术声誉也不断得到提升。“跨学科研究单位能够将大学外部的观点带进大学内,并从工业界、政府部门等获得经费资助,建立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能力。”[14]   目前,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每年管理着超过3000多项的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研究项目,这些研究项目受到联邦政府、州政府、外国政府、非赢利基金、工业投资者和私人财团的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经费资助来源多渠道。如2003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的总经费是462亿美元,到2012年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的总经费是714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55%(见表2[15])。
  从表2看出,在这些资助者中,联邦政府是外部经费资助的主要来源,因为“联邦政府对大学科学家们的研究有永久性的需要。”[16]其次是像基金会等各类非营利组织和州政府等非联邦政府。来自工业界的资助经费虽然不多,但是每年还是呈上升趋势。这表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跨学科研究单位新知识生产与应用能力在不断加强。
  为了得到来自外部的重大项目经费资助,就需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整合各学科力量,按照知识共享、学科交叉融合原则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进行合作研究解决问题,因此,不但在同一院系之间,而且在不同的院系之间,甚至在不同大学之间,研究者需要跨越各自学科的边界,以期成功解决某一重大研究难题。本文先考察1998-2006年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项目经费在学科间的分配情况(见表3[17])。
  从表3可以发现,物理科学和工程/计算机科学获得的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项目经费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生物科学、健康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占的比例相当,再次是教育和自然资源等学科研究。这与前面博士专业排名是相一致的。这说明,专业的学术声誉度高,其所在的学科获得的外部经费资助就越多。
  在大学里,大学外部经费获得与跨学科研究是否有效是成正比例关系的。当大学跨学科研究人员跨学科研究成果越多,解决问题能力越强,学术声誉也就越高,因此就越能从外部渠道获得更多的经费资助。事实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要想获得更多的研发经费,就需要在进行基础研究的同时,开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研究,调动不同学科领域的研发人才集中研究力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去解决一个社会需求迫切的合作研究项目(见表4[18])。
  从表4可以发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合约研究和捐赠资助项目经费中,基础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的主要部分,但是该校在开展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加强应用研究,还开展培训和社会服务等项目,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如拥有的跨学科研究能力)与周围的环境(如政府的经费资助、工业界经费资助及各种私人基金会经费资助的来源多样化)进行资源的互换和有效整合,通过与各种经费资助方签订研发合约,为对方解决实际问题而源源不断地获得各种经费资助,从而形成持续竞争优势。事实确实如此,“自2003年至201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私人捐赠基金也确实在不断增长,从最开始的209亿美元增长至314亿美元。”[19]
  事实表明,加州大学的有组织研究单位确实达到了预期的作用,其跨学科优势提升了其学术声誉,有利于争取科研经费。如,在2003年到2012年,伯克利加州大学的ORU每年争取到的科研经费都达08亿美元以上,占全校总经费的116%-468%(见表5[20])。
  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单位而言,要获得良好的声誉,为了长期获得研发经费,就需要在与政府、工业界等研发合作中自觉遵守研发合约的行为以及承担由此导致的社会评价。
  因为每年接受外界大量的研究资助经费,而有人担心大学学术研究价值观会发生变化,对此,校长博格纳(Robert.J.Birgeneau)曾公开表态,“外界的质疑是难以避免,重要的是大学自身要坚守公益性,确保资金的使用不受捐赠方所左右。”[21]事实上,从20世纪50年代到如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跨学科研究单位发展非常迅速,不但为大学获得了很多研发经费,而且解决了很多基于国家利益的重大社会问题和科技问题,同时也生成了诸如纳米科技、声光电子医疗等一批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极大地提升了大学的社会声誉,奠定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世界大学发展中的一流地位。
  参考文献
  [1]UC Berkeley.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wards held by faculty[EB/OL].(s.d.)[2013-08- 17].http://www.berkeley.edu/about/honors.shtml.
  [2]Gershon, D.Pushing the frontier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 idea whose time has come[J].Nature,2000 (6775):313-315.
  [3]UC Board of Regents. Regents Policy 2307: Policy on Organized Research Units[EB/OL]. (s.d.)[2013-07-28].http://regents.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governance/policies/2307.html.
  [4]Geiger,R.L. Research & Relevant Knowledge: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since World War II[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51.
  [5]吉本斯,M.,et al.知识生产的新模式:当代社会科学与研究的动力学[M].陈洪捷,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
  [6]National Academies. Facilitat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M].Washingta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2005:174.   [7]Smelser,N.J.&. Robin Content. The changing academic market: general trends and a Berkeley case study[M].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7.
  [8]UC Berkeley. Rankings by Department[EB/OL]. (s.d.)[2013-02-18].http://www.berkeley.edu /about/ nrcrank. html.
  [9]Cohen,L.R.&, Roger, G. Noll. Challenges to Research Universities[M].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1998:31-62.
  [10]Pelfrey, Patricia A.. A Brief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M]. Berkeley,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 38-42.
  [11]UC Berkeley. Sponsored Project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R]. UC Berkeley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nd Compliance Office,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12]博克,D.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M].徐小洲,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89-190.
  [13]Partha,D &. David,P.A. Toward a New Economics of Science[J].Research Policy, 1994(5):487-521.
  [14]Clark, B. University Transform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R]. special lecture presented in World Conference for Higher Education, Paris, 1998:1-511.
  [15]UC Berkeley. Sponsored Project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R]. UC Berkeley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nd Compliance Office,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16]Geiger, R.L. Organized research units: 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research[J].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0 (1):1-19.
  [17]UC Berkeley.Sponsored Project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R]. UC Berkeley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nd Compliance Office,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18]UC Berkeley.Sponsored Project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R]. UC Berkeley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nd Compliance Office, 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19]UC Berkeley. 2011-2012 Financial Report[EB/OL]. (s.d.)[2013-08-16].UC Berkeley : 2011-2012 Financial Report[EB/OL]. (s.d.) [2013-08-16]http://controller.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2011-12_Financial.pdf.
  [20]UC Berkeley. Sponsored Projects Annual Report, Fiscal Year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R]. UC Berkeley Research Administration and Compliance Office,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
  [21]Berkeleyan. Chancellor Birgeneau speaks out on the budget crisis‘No silver bullet’ for campus financial woes[EB/OL]. (s.d.)[2013-08-16].http://www.berkeley.edu/news/berkeleyan/ 2009/08/26 _fuBirgeneau _Q & A.shtml.
  (责任编辑曾山金)
其他文献
摘要:市场“蓝海”越来越难找。北京大学出版社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融入市场打拼中,再次细分高校图书市场。最后在人文社科领域中的教育、专业、大众方向均形成一批具备品牌的产品系列,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形成合理的布局,最终树立了长期的公共关系活动品牌。  关键词:市场细分;大学出版社;营销策略  市场细分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指企业根据消费
期刊
一、效益是主要考核目标  美国管理专家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的概念。[1]目标管理属于结果导向性的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实际产出为基础,重点考评工作成效和劳动成果。企业管理必须为各部门和员工设定目标,使部门和员工被“目标”管理。出版企业追求“双效益”,这决定了出版企业中编辑部门的工作目标是打造一流的产品,“坚持高质量、特色鲜明、成
期刊
摘要:民族出版承担着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但民族文化流失、出版业转型、文化功能单一使我国当代民族出版面临困境。当前做好民族出版工作需充分调动各方面社会力量、应用新技术手段并优化出版业务。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出版;民族文化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早在上个世纪,鲁迅先生在其《且介亭杂文集》中就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但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
期刊
为还文债,写了《〈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编辑学案分析》(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真没想到会获第二届百盛—清华学报优秀论文奖,更没想到与名学者大学者的论文一起获奖。直接或间接的同行反应倒略有所闻。  王蒙在2012年7月2日给我回信说:“我给您提到的文章作者之一的崔建飞先生,转去了尊作,他回信中有所反应,附上,仅供参考。我未必有什么说法了。”崔建飞曾在王蒙的“熏陶下写成”《毛泽东五谈
期刊
摘要:在iPad市场表现日益强势的情况下,成长于网页形式的网络文学、图书销售等网站纷纷推出了配套于IOS系统的图书阅读APP。云中书城、当当读书和豆瓣阅读这三家各有特色的APP在使用体验、资源建设、定价情况以及版权建设几方面各有不同。在内容资源区分不够明确的前提下,对于图书阅读APP建设,拥有鲜明特色是基本前提,良好的使用体验是不竭动力,重视版权建设是立足之本。  关键词:中文IOS系统;图书阅读
期刊
扬之水新著《〈读书〉十年》问世以来,在知识界广受关注。一者,作者的经历委实非比寻常,不惟可称传奇,简直算是“离奇”(张中行语)。年轻时开卡车、卖水果,而立后做职业编辑,年逾不惑又归宗学术志业。步步走来,活脱脱一个20世纪80年代自学成才者的经典形象。再者,作者在知识界的风向标——《读书》杂志担任编辑十年,可谓阅尽了那一时段的风云激荡。书中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知识界世相人情的真实摹绘,与学界名流钱钟
期刊
摘要:大众媒介发布的图书排行榜对图书市场具有风向标作用,而媒介的运行机制、受众定位、媒介形态等自身因素对其图书排行榜的功能定位、评价体系、上榜书目等方面具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图书排行榜;大众媒介;传播效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图书排行榜作为行业的风向标,日益受到读者、大众媒体及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图书排行榜已出现于图书报刊等传统媒体及网络媒体等多种形态的大众媒介上。 
期刊
导言:今年以来,如何推动出版教育紧跟行业发展成为产学研各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2013年4月,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主任蔡翔教授应邀做客北京电视台《人才·焦点对话》节目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呼吁出版教育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根据该电视节目引发的话题,中国传媒大学两位2011级研究生(编辑出版专业博士生汪曙华、出版专业硕士生张玥)与导师蔡翔教授就当前的行业发展形势及出版人才培养与成长等相关问题进
期刊
摘要:中国的私家藏书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这一时期为藏书编写书目之风十分盛行,其书目编撰体例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自有时代特色。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便是时代的产物,其分类和著录都很随意,但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书目有开启之功。  关键词:明清;藏书目录;《绛云楼书目》;分类;著录  关于书目的起源,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
期刊
摘要:言论机关的兴起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士大夫的“清议”传统,这给士绅阶层介入新式出版业提供了文化上的依据。科举的废除斩断了士绅阶层“集道统与政统于一身”的生存模式,并由此逐渐发展出一种专业化的思路,新式出版业成为士绅阶层转型之后的首选。在“清议”传统和专业化思路的影响下,新式出版人在启蒙和商业两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这给当下出版业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传统士绅;新式出版人;“清议”传统;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