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的私家藏书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这一时期为藏书编写书目之风十分盛行,其书目编撰体例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自有时代特色。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便是时代的产物,其分类和著录都很随意,但也有独到之处,对后世书目有开启之功。
关键词:明清;藏书目录;《绛云楼书目》;分类;著录
关于书目的起源,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为《七略》、《别录》,而其体裁遂以完备。”①他指出,孔子为编辑整理《诗》《书》并为之作序是目录工作的萌芽,而刘氏父子则奠定了目录学基础。私家藏书目录的编撰无疑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术得以大规模应用,图书的生产出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刻书业走向繁荣。得书和流通的便利推动了私家藏书的兴盛,藏书家为了“定立储盛”“恐久常无据”②,纷纷编写私家藏书目录。
中国的私家藏书渊源有自。有文献可考的第一位藏书家是春秋时期的孔子③,但编写私人藏书目录的,据考证始自梁任昉④。一直到宋代,私家藏书目录才自成体系,形成了与官修书目和史志目录鼎足而三的局面。撰写私家藏书目录由于是藏书家个人行为,不受四部分类这一“永制”的制约,藏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设计分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私家藏书目录的编写不需要遵循一些体例原则。
总体来说,宋以后,私家藏书目录的编写出现了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多变的趋势,在类目设置上有删减也有增益。宋代私人藏书目录现存最有代表的有三家,分别是: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明清之际,中国的私家藏书业达到鼎盛,书目的编撰也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
清代乾隆时期的学者孙从添把藏书目录分为四种:第一种为大总目录,即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并按照传统书目行款,条分缕析地著录;第二种为宋元旧刻本、抄本目录,也称为善本书目;第三种为书柜书目,即为了便于取阅,按照存放的位置顺序来编写的目录;第四种为专门书目,即给未入库的尚处于装订、抄补状态中的书专门立目。⑤明清两朝是我国私家藏书走向繁荣和鼎盛的时期,也是藏书目录的编写走向成熟的时期。这四种目录体系在明代已经有所体现,到清代中后期已经发展得很完善。考察明清时代的目录书,还是要从分类和著录体制两方面入手。
在分类上,清代的藏书目录有四部分类和非四部分类两种格局,总体来说,仍然是四部分类占主导。比如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其形式上没有标明四部分类,但实际上还是按经、史、子、集的顺序来标目。只是私家藏书目录根据藏主的需要,采用了一些灵活的做法。以钱谦益为例,由于修明史的需要,他在四部之外,将“国朝”的若干图书分别著录于后。另外,书目的73类也与他的73个书架相对应,又与孙从添的“书柜书目”相符合,是为了便于取阅而设。
这一时期的书目分类既汲取前人分类的优良传统,又根据藏主的需要灵活取舍。在类目的设置上,出现了层次化的特点。有的书目在大类之外,分二级甚至三级类目,使得分类更加合理明晰,同时为适应新的图书门类大量涌现的需要,新增了一些类目。比如,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就首次设置了“天主教类”,这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产物,是以前所没有的新事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分类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分类琐细,新增类目不断出现。
在著录的内容上,清代较之明代也有了较大发展。明代的藏书目录著录简单,大多只限于著录书名、作者、卷数册数等项,较之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叙录体目录,反倒出现了倒退。清前期以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为代表,恢复了晁、陈的解题传统,并对尤袤的版本著录有所拓展。清代中期藏书目录出现了以吴骞《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和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为代表的题跋目录。确立了藏书目录解题内容的版本化特点,使得书目和题跋合二为一。藏书目录的编撰臻于成熟,以后再无大的发展和突破了。清后期的私藏目录主要在体例上修补,并在校勘和鉴赏上有所加强,别的并无创新。
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具有明末清初的藏书目录的普遍特点,分类琐细,著录极其简单。后世评价其书目文献学价值不高,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对他的《绛云楼书目》都十分珍视和好奇。清人叶德辉在《鄎园读书志》中记载:“当时好事者人钞一册,为按图索骥之资,故传本之多,半出名人手校。”这当然是因为钱谦益四海宗盟的学术影响所致,也足见《绛云楼书目》的影响。
《绛云楼书目》按四部顺序却不标注四部名称的一级分类形式,共设73个类目。可按四部法归为经部有16类,共收书343种;按四部法可归为史部的10类,收书315种;按四部法可归为子部的27类,共收书1 270种;按四部法可归为集部的14类,共收书659种;钱谦益为修明史而专门设立的专题书目,共收书617种。其类目设置体现了钱谦益的学术思想:
(1)经部体现了尊经汲古的思想。钱谦益将诸经之外分设经总类和经解类,经总类收诸经合刻,经解类收后世解说诸经,这种分离突出了诸经的独尊地位。钱谦益所尊的经并不唯独是“五经”。他将“四书”各自分类,一反他对程朱理学的贬斥,而将朱熹选定的“四书”跟“五经”并列经部,这也是明代八股取士将“五经”与“四书”同列为学子必读之儒家经典的反映。
(2)史部推崇纪传体,轻视编年体。《绛云楼书目》的史部第一类为正史类,收入从《史记》至《元史》纪传体史书23部,体现了钱谦益对纪传体史书的推崇。钱谦益认为《春秋》虽然开创了史书编年体,但却应该归入经部,而其体例并不适合撰修一国一朝之史。因此,他将编年类置于正史类之后。
(3)子部收书最多,这说明钱谦益阅读兴趣广泛,博闻强识。在此部中新增天主教类和伪书类。钱谦益所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初。《绛云楼书目》为最早著录天主教类的藏书目录,而这些书的写作出版都在明末,足见钱谦益超前的敏锐的学术眼光。 (4)集部中诗文分离。钱谦益一生于诗歌造诣颇深,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还为杜甫的诗歌作笺注(《钱注杜诗》),影响很大。这样的学养使得他一改历代诗文合一的传统,而把诗歌和文集各自单独设类。
(5)如前所述,钱谦益专设国朝专题书目,表现其藏书为用书的读书者藏书特点。这也是明清时期学者藏书为用书特点的反映。
《绛云楼书目》是在明末清初目录分类十分随意、混乱的背景下成书的,其分类也存在着部类失当、冗繁琐碎的缺点,也可谓之时代特色。这表现在分类没有层次,一级分类常常出现级别失当,不该并列的并列,本该包容关系的仍然并列,而且义界不明,有些书重复收录,表明在归属上作者也感到犯难,出现了“首鼠两端”的尴尬。如经部第一类的经总类当是诸经合刻,是对诸经的综合性研究著作,但在后面又设“经解类”,让人无所适从。
须知,中国的目录学是个理论稀缺而实践甚富的学问。从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实践以来,历经几千年的摸索,目录学关于著录的体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范,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一书中这样论述:“综其体制,大要有三:一曰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二曰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曰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三者不备,则其功用不全。”⑥也就是说,一个完备的目录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宋代雕版技术兴盛,始创版本的著录。因此,目录书的著录体制通常包括四项:篇目、叙录、小序和版本。
《绛云楼书目》著录十分简单,依据通行的丛书集成初编本统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只著录书名。这种情况在《绛云楼书目》中最普遍,如礼类:“三礼注疏”。(2)著录书名和册数。这种情况也很多。如纬书类:“杂抄诸纬一册”。(3)著录作者、书名,如编年类:“竹书纪年沈约注”“荀悦汉纪”“袁宏汉纪”。(4)著录作者、书名、册数,如编年类:“刘道原通鉴详解一册”。(5)著录版本、书名,如正史类:“宋版史记”“元版史记”。(6)著录版本、书名、册数,如书类:“宋版尚书正义二十册”。(7)著录版本、作者、书名,如礼类:“宋版卫湜礼记集说”。(8)著录版本、作者、书名、册数,如诗类:“宋版诗经毛郑笺三册” ;礼类:“元版吕东莱礼记详解四册”。
以上分类在《绛云楼书目》的著录中呈递减的趋势。据简秀娟《钱谦益藏书研究》一书统计,《绛云楼书目》未注明版本的有3 402种,著录版本的比例不到全书的4%。⑦
《绛云楼书目》尽管因为著录草率,不能代表钱谦益的文献学水平,但却是现存的关于钱谦益藏书的第一手资料,正如严佐之先生在《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一书中所说:“人赖书传,书赖目传。钱牧斋开清季虞山藏书风气之先河,他藏书为读书、藏书讲究版本的特点,对虞山几代藏书家的藏书乃至目录、版本研究都有深刻影响。虽然《绛云楼书目》没有体现他的特点,但它作为绛云楼藏书的表征,自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⑧
况且,《绛云楼书目》在类目设置和著录体例诸方面还是有所创新,对后世目录学也有所启发和开拓。其著录版本(尽管只限于部分宋元版及抄本等)直接影响了钱曾的版本目录学,对清代版本目录的发展有开创之功;并在类目设置上也有所开拓,如前述的“天主教类”和“伪书类”,在藏书目录中都是首创,反映了钱谦益敏锐的学术眼光,为后世书目所继承。
绛云楼大火烧掉了许多珍本秘籍,许多版本从此失传于世,人们正是有赖《绛云楼书目》才得以知道这些秘籍,其于保存典籍信息上功不可没。
(李光杰,大象出版社编辑)
注释:
① 余嘉锡. 目录学发微:含《古书通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30.
② 高儒. 百川书志序[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2.
③ 周少川. 藏书与文化:古代私家藏书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9:13.
④ 余庆蓉,王晋卿.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47.
⑤ 孙从添. 藏书纪要:编目[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⑥ 简秀娟. 钱谦益藏书研究[M]. 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1:150.
⑦ 严佐之. 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
关键词:明清;藏书目录;《绛云楼书目》;分类;著录
关于书目的起源,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中有这样的精辟论述:“目录之学,由来尚矣!《诗》《书》之序,即其萌芽。及汉世刘向、刘歆奉诏校书,撰为《七略》、《别录》,而其体裁遂以完备。”①他指出,孔子为编辑整理《诗》《书》并为之作序是目录工作的萌芽,而刘氏父子则奠定了目录学基础。私家藏书目录的编撰无疑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术得以大规模应用,图书的生产出现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刻书业走向繁荣。得书和流通的便利推动了私家藏书的兴盛,藏书家为了“定立储盛”“恐久常无据”②,纷纷编写私家藏书目录。
中国的私家藏书渊源有自。有文献可考的第一位藏书家是春秋时期的孔子③,但编写私人藏书目录的,据考证始自梁任昉④。一直到宋代,私家藏书目录才自成体系,形成了与官修书目和史志目录鼎足而三的局面。撰写私家藏书目录由于是藏书家个人行为,不受四部分类这一“永制”的制约,藏书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设计分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私家藏书目录的编写不需要遵循一些体例原则。
总体来说,宋以后,私家藏书目录的编写出现了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多变的趋势,在类目设置上有删减也有增益。宋代私人藏书目录现存最有代表的有三家,分别是: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明清之际,中国的私家藏书业达到鼎盛,书目的编撰也在总结前代的基础上,呈现出独特的时代特色。
清代乾隆时期的学者孙从添把藏书目录分为四种:第一种为大总目录,即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并按照传统书目行款,条分缕析地著录;第二种为宋元旧刻本、抄本目录,也称为善本书目;第三种为书柜书目,即为了便于取阅,按照存放的位置顺序来编写的目录;第四种为专门书目,即给未入库的尚处于装订、抄补状态中的书专门立目。⑤明清两朝是我国私家藏书走向繁荣和鼎盛的时期,也是藏书目录的编写走向成熟的时期。这四种目录体系在明代已经有所体现,到清代中后期已经发展得很完善。考察明清时代的目录书,还是要从分类和著录体制两方面入手。
在分类上,清代的藏书目录有四部分类和非四部分类两种格局,总体来说,仍然是四部分类占主导。比如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其形式上没有标明四部分类,但实际上还是按经、史、子、集的顺序来标目。只是私家藏书目录根据藏主的需要,采用了一些灵活的做法。以钱谦益为例,由于修明史的需要,他在四部之外,将“国朝”的若干图书分别著录于后。另外,书目的73类也与他的73个书架相对应,又与孙从添的“书柜书目”相符合,是为了便于取阅而设。
这一时期的书目分类既汲取前人分类的优良传统,又根据藏主的需要灵活取舍。在类目的设置上,出现了层次化的特点。有的书目在大类之外,分二级甚至三级类目,使得分类更加合理明晰,同时为适应新的图书门类大量涌现的需要,新增了一些类目。比如,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就首次设置了“天主教类”,这是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的产物,是以前所没有的新事物。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分类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分类琐细,新增类目不断出现。
在著录的内容上,清代较之明代也有了较大发展。明代的藏书目录著录简单,大多只限于著录书名、作者、卷数册数等项,较之宋代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的叙录体目录,反倒出现了倒退。清前期以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为代表,恢复了晁、陈的解题传统,并对尤袤的版本著录有所拓展。清代中期藏书目录出现了以吴骞《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和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为代表的题跋目录。确立了藏书目录解题内容的版本化特点,使得书目和题跋合二为一。藏书目录的编撰臻于成熟,以后再无大的发展和突破了。清后期的私藏目录主要在体例上修补,并在校勘和鉴赏上有所加强,别的并无创新。
钱谦益的《绛云楼书目》具有明末清初的藏书目录的普遍特点,分类琐细,著录极其简单。后世评价其书目文献学价值不高,但无论当时还是后世,对他的《绛云楼书目》都十分珍视和好奇。清人叶德辉在《鄎园读书志》中记载:“当时好事者人钞一册,为按图索骥之资,故传本之多,半出名人手校。”这当然是因为钱谦益四海宗盟的学术影响所致,也足见《绛云楼书目》的影响。
《绛云楼书目》按四部顺序却不标注四部名称的一级分类形式,共设73个类目。可按四部法归为经部有16类,共收书343种;按四部法可归为史部的10类,收书315种;按四部法可归为子部的27类,共收书1 270种;按四部法可归为集部的14类,共收书659种;钱谦益为修明史而专门设立的专题书目,共收书617种。其类目设置体现了钱谦益的学术思想:
(1)经部体现了尊经汲古的思想。钱谦益将诸经之外分设经总类和经解类,经总类收诸经合刻,经解类收后世解说诸经,这种分离突出了诸经的独尊地位。钱谦益所尊的经并不唯独是“五经”。他将“四书”各自分类,一反他对程朱理学的贬斥,而将朱熹选定的“四书”跟“五经”并列经部,这也是明代八股取士将“五经”与“四书”同列为学子必读之儒家经典的反映。
(2)史部推崇纪传体,轻视编年体。《绛云楼书目》的史部第一类为正史类,收入从《史记》至《元史》纪传体史书23部,体现了钱谦益对纪传体史书的推崇。钱谦益认为《春秋》虽然开创了史书编年体,但却应该归入经部,而其体例并不适合撰修一国一朝之史。因此,他将编年类置于正史类之后。
(3)子部收书最多,这说明钱谦益阅读兴趣广泛,博闻强识。在此部中新增天主教类和伪书类。钱谦益所生活的时代,正值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初。《绛云楼书目》为最早著录天主教类的藏书目录,而这些书的写作出版都在明末,足见钱谦益超前的敏锐的学术眼光。 (4)集部中诗文分离。钱谦益一生于诗歌造诣颇深,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还为杜甫的诗歌作笺注(《钱注杜诗》),影响很大。这样的学养使得他一改历代诗文合一的传统,而把诗歌和文集各自单独设类。
(5)如前所述,钱谦益专设国朝专题书目,表现其藏书为用书的读书者藏书特点。这也是明清时期学者藏书为用书特点的反映。
《绛云楼书目》是在明末清初目录分类十分随意、混乱的背景下成书的,其分类也存在着部类失当、冗繁琐碎的缺点,也可谓之时代特色。这表现在分类没有层次,一级分类常常出现级别失当,不该并列的并列,本该包容关系的仍然并列,而且义界不明,有些书重复收录,表明在归属上作者也感到犯难,出现了“首鼠两端”的尴尬。如经部第一类的经总类当是诸经合刻,是对诸经的综合性研究著作,但在后面又设“经解类”,让人无所适从。
须知,中国的目录学是个理论稀缺而实践甚富的学问。从刘向、刘歆父子的目录学实践以来,历经几千年的摸索,目录学关于著录的体制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范,余嘉锡在《目录学发微》一书中这样论述:“综其体制,大要有三:一曰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二曰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曰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三者不备,则其功用不全。”⑥也就是说,一个完备的目录至少要具备三个要素。宋代雕版技术兴盛,始创版本的著录。因此,目录书的著录体制通常包括四项:篇目、叙录、小序和版本。
《绛云楼书目》著录十分简单,依据通行的丛书集成初编本统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只著录书名。这种情况在《绛云楼书目》中最普遍,如礼类:“三礼注疏”。(2)著录书名和册数。这种情况也很多。如纬书类:“杂抄诸纬一册”。(3)著录作者、书名,如编年类:“竹书纪年沈约注”“荀悦汉纪”“袁宏汉纪”。(4)著录作者、书名、册数,如编年类:“刘道原通鉴详解一册”。(5)著录版本、书名,如正史类:“宋版史记”“元版史记”。(6)著录版本、书名、册数,如书类:“宋版尚书正义二十册”。(7)著录版本、作者、书名,如礼类:“宋版卫湜礼记集说”。(8)著录版本、作者、书名、册数,如诗类:“宋版诗经毛郑笺三册” ;礼类:“元版吕东莱礼记详解四册”。
以上分类在《绛云楼书目》的著录中呈递减的趋势。据简秀娟《钱谦益藏书研究》一书统计,《绛云楼书目》未注明版本的有3 402种,著录版本的比例不到全书的4%。⑦
《绛云楼书目》尽管因为著录草率,不能代表钱谦益的文献学水平,但却是现存的关于钱谦益藏书的第一手资料,正如严佐之先生在《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一书中所说:“人赖书传,书赖目传。钱牧斋开清季虞山藏书风气之先河,他藏书为读书、藏书讲究版本的特点,对虞山几代藏书家的藏书乃至目录、版本研究都有深刻影响。虽然《绛云楼书目》没有体现他的特点,但它作为绛云楼藏书的表征,自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⑧
况且,《绛云楼书目》在类目设置和著录体例诸方面还是有所创新,对后世目录学也有所启发和开拓。其著录版本(尽管只限于部分宋元版及抄本等)直接影响了钱曾的版本目录学,对清代版本目录的发展有开创之功;并在类目设置上也有所开拓,如前述的“天主教类”和“伪书类”,在藏书目录中都是首创,反映了钱谦益敏锐的学术眼光,为后世书目所继承。
绛云楼大火烧掉了许多珍本秘籍,许多版本从此失传于世,人们正是有赖《绛云楼书目》才得以知道这些秘籍,其于保存典籍信息上功不可没。
(李光杰,大象出版社编辑)
注释:
① 余嘉锡. 目录学发微:含《古书通例》[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3,30.
② 高儒. 百川书志序[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2.
③ 周少川. 藏书与文化:古代私家藏书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1999:13.
④ 余庆蓉,王晋卿. 中国目录学思想史[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47.
⑤ 孙从添. 藏书纪要:编目[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⑥ 简秀娟. 钱谦益藏书研究[M]. 台北:汉美图书有限公司,1991:150.
⑦ 严佐之. 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