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极致,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uguiyu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有诗意,要有理想,要有品味,要有追求。语文教学是审美的,语文教学是智慧的,语文教学是宽容的。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欢快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意识,追求人文精神。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极致”呢?
  一、诱发兴趣,营造极致氛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决条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快快乐乐地去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自觉钻研,加以克服,并把它当成乐事来做。所以,从各个角度,各种途径积极诱发学生的兴趣,是营造极致氛围的关键所在。
  (一)导语激趣。在教学杜甫的诗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设计了以下导语:一提到“秋”,硕果累累,天高气爽,风霜高洁,落叶萧萧等景象仿佛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像,也会给人愁苦、萧条的感觉。请大家回想一下,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秋景的?比如说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郦道元在《三峡》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王绩在《野望》中是如何展现秋天生机的?而何其芳在《秋天》中又如何展现秋天的景象的?随着这一串暗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看诗人又是如何描绘的。
  (二)演讲激趣。举行课前两分钟演讲,按号次每天上两位同学,演讲的内容不限,但一定要健康。对这项活动,同学先是有些怕,继之,就大为感兴趣,每一位同学都想使自己在同学中有好感,所以,演讲前,他们都认真搜集资料,积极准备,尽量使自己演讲水平力挫群雄,独占鳌头,他们的演讲内容,演讲水平往往都很精彩,自然使课堂气氛一开始就处于活跃、兴奋的状态。
  (三)延伸激趣。上课时,对课文中提及的一些出处、故事典故、尽量作些发挥,引申出去,增加可听性。甚至有时可暂且放开课文,留出一两分钟上些与课文看似无关的内容。比如猜一些有趣味的谜语,讲一个寓言故事,叙述一幅漫画说说隐藏的含义,还可以抽出几个动脑筋栏目中心的小题目,叫他们猜。还可以抽出适当的时间作这样一些活动:写出上句,对出下句;生动形象的歇后语大荟萃;古诗词佳句欣赏;对联集锦;文章病院;歧义王国等等,所有这些引申活动,一个目的,增加语文课的感染力、可听性,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
  (四)巧引激趣。将中央电视台的经典栏目引入教学之中,我的学语文“广告词”是:“开心辞典”,你准备了吗?“新闻调查”,你思考了吗?“精品一刻”,你赏析了吗?“梦想剧场”,你表现了吗?“实话实说”,你参与了吗?快乐语文,“精彩十分”!全班同学自由组成若干栏目组,集体策划、组织、实践、总结。这个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创新的过程,也是快乐的过程。
  (五)吟唱激趣。在教学时,可以采取教师吟唱,教学生演唱、师生共同吟唱的形式。这样把词的内容变成演唱,能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演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
  二、披文入情,创设极致意境
  披文入情,说到底就是借助教材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每篇课文都有其明确的思想内涵,也就是作者要说的情理,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以情动人。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这段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动人。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声情并茂地给学生示范性的朗读,让学生如同亲身感受“口技”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聆听光未然那发自肺腑的对祖国的热爱之声,沉醉于朱自清的充满生机勃勃的春景里。做到以情传情,从而在教师、学生、作者之间创设感情共鸣的良好气氛,教之动情,学之生情,这真挚浓烈的情感将产生动人心弦的魅力,活泼的富有灵性的课文不再是肢解后索然无味的提纲和图表了,真正充分发挥了语文教学的感染力,这必定是又一个层次的愉悦和极致。总之,在语文教育的世界,“情”是流淌在心灵上的音乐。
  三、注重激励,拨动极致琴弦
  凡是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语文教学中要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注重运用激励的机制,拨动极致的琴弦,使学生产生乐学的心境。
  语文教师要学会关注,关注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成绩暂时不够理想的后进生,更要关爱他们,施以及时必要的鼓励,常常让他们有成功感。语文教师还要学会发现,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弘扬自己的个性。即使有些见解显得有些稚气、愚钝、偏激,但只要是经过学生思考后提出的,我们都要给予肯定表扬,并且像呵护露珠一样地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放下心理负担,舒展筋骨,放飞自己的思维,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自然而然,语文课堂就会步入极致的天堂。
  四、多彩课型,奏响极致情歌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让人明白一个道理,课堂模式不能太单一,太呆板,要力求做到形式多样,姿态各异。既有以“自主”为主的阅读课,以“独创”为主的美文欣赏课,以“求真”“求异”为主的作文课,也有以“情趣”为主的语文活动课。如模拟记者采访课,语文论辩课,模仿“实话实说”的真情交流课,动手改编课本剧登台亮相的表演课等。教学活动不只在于教室课堂内,也可以是学校阅览室、图书馆,还可以是户外大自然,社会大课堂。
  总之,丰富多彩的课型会让学生永远保持对语文的新鲜感、神秘感、亲切感,很容易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使语文教学走向极致。
其他文献
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是培养和造就现代科学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现代科学的四大支柱──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它们无一不与化学紧密联系,说明化学本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世界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联系社会和生活。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把化学教育上升到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现我就自己在化学教学中的教法发表
期刊
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中,我们每一个教师应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探索了创设各种不同的情景:  一、创设质疑情境,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期刊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感受数学的力量和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体验数学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那么,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
期刊
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当做数学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学数学,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增强自身素质,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与新要求。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
期刊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可见,口头语言的发展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农村小学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夯实基础,做足准备  莫里哀说过:“语言是赐予人类表达的工具。”语言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基本载体。对于农村小学生而言,首先要攻克的关口便是普通话的训练。新课程标准在第一
期刊
每一门学科的教学,都必须让学生掌握知识。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但体育教学除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外,主要是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所谓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主要是运动表象的视觉表象与动觉表象的紧密结合。就一堂体育课而言,学生获得运动知识主要以运动表象和动作概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运动表象是关于所学技术
期刊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高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如何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课堂导入是关键。在教学中巧妙的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乐学的内在动力。那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好课堂导入技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呢?  一、把握导入环节,精心组织实施  (一)引起注意。人的注意力在高度集中时,大脑皮层上的有关区域便形成了优势兴奋
期刊
长期以来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过于偏重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却忽视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苦学英语多年的学生在英语运用中因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甚至陷入尴尬境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强化教师自身知识素养  教育界曾流行一句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在知识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并快速陈旧的今
期刊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园地一块难啃的“骨头”。它以文章教学为中心组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活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阅读教学根本任务是训练阅读技术,培养阅读能力,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程,要在长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实现。现行初中阅读教材内容丰富,涉及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下进行学习,借助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发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