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等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艾 新
  
  没有哪一种病像糖尿病一样,给人们带来如此多的、危害其生命的并发症;也没有哪一种病像糖尿病一样,充分体现出知识对人类健康的至关重要。在国外,医疗机构一般都会鼓励病友和家属一起阅读专业健康期刊,随时获取方便实用的知识和信息,以便更好地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我们衷心地希望我国的病友也重视和参与进来,掌握更多的糖尿病知识,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中国糖尿病杂志》主编钱荣立教授指出,糖尿病的持续增长构成了世界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3亿,截至2006年底,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糖尿病正以蔓延之势迅速发展,对人们健康的威胁越来越大,给发展中国家劳动力造成巨大的损失。为此,国际糖尿病联盟将2006年世界糖尿病日的主题确定为“人人享有糖尿病保健”。
  
  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
  研究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血脂紊乱、高血压、超重和肥胖等人群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更大。肥胖发展为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证实由于体内脂肪的堆积,造成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肌肉和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最后发展为糖尿病。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高热量、高脂肪摄入在增加;另一方面人们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在减少。其结果是:营养过剩和胖人的增加。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近年来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都在增加,并成为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罪魁祸首”之一。而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养成的生活方式,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并且有相当数量的人不能忍受节食的“痛苦”或没有时间去运动。
  
  全球的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公布了一组令人吃惊的数字,拉响了糖尿病流行的警报:
  ★2005年,全球约290万人死于糖尿病,80%的糖尿病死亡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
  ★在全球范围内,每10秒就有1个人死于糖尿病,同时在这10秒内又有2个人罹息糖尿病。
  ★全球每30秒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而截肢。据估计,至少85%的截肢是可以避免的。
  ★每年患糖尿病的人数增加700万,而且多数集中在亚洲。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是成年人失明和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每年死于糖尿病的人数远远高于死于艾滋病的人数。
  ★在发展中国家,35~64岁的年龄段中,每10个人至少有一人死于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年轻化,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导致过早死亡。
  ★约50%糖尿病死亡人群年龄在70岁以下,55%的是女性。
  ★老年人(65岁以上)患糖尿病危险性,是20~40岁人群的10倍。
  ★到2007年,欧洲将有1/3人口的年龄将超过50岁,60~79岁人群将是糖尿病患者的最高发患者群。在其他一些地区,如南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40~59岁的人群也将承受糖尿病高發的猛烈冲击。
  ★糖尿病还对社会及家庭产生影响。到2007年,全世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将达到2150亿~3750亿美元,大多数费用均发生在发达国家之中。
  ★在发展中国家,患有糖尿病的贫困人群将25%的年收入用于糖尿病医疗费用,造成了经济贫困的人们更加拮据,他们不得不选择:要么因为看病而债台高筑,要么忍受病痛而面临残疾或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在接下来的10年间,中国因心脏病、中风及糖尿病所导致的早死而减少的国民收入总值估计为5580亿美元。
  ★老年人往往既经济上拮据(在发展中国家,80%的老年人没有固定的收入),又需要医疗和保健。更为突出的是,活动受限、信息匮乏、路途遥远等因素,更使得老年人群无法获得相应的糖尿病教育和卫生保健服务。
  
  我国的糖尿病流行现状与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也呈快速蔓延之势,并给国人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食物供应不断丰富的20年中,人们偏离“平衡膳食”的食物消费行为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肉类和油脂消费的增加,谷类食物消费的明显下降,食盐摄人居高不下。
  ★我国居民每周参加3次体育锻炼的比例不足30%,30~49岁的中青年人锻炼最少。
  ★我国有近3亿人超重和肥胖,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1992~2002年10年间,我国居民超重和肥胖患者数增加了1亿,其中18岁以上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上升40.7%和97.2%。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患者数为4千多万,另有近5千万人总血糖受损。我国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18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6.1%、3.7%和1.8%。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人群患病率上升40%。
  ★近10年来,我国治疗慢性疾病累计约花费5千亿美元。在未来的10年中,我国治疗各种慢性疾病的费用将达到5万亿美元。
  
  糖尿病教育:抗“糖”路上的“赶马人”
  李 经
  
  糖尿病的治疗好比“五驾马车”,拉车的五匹马比作治疗糖尿病的五个方面,其中驾辕的马是“科学饮食”,其余四匹马分别是:“自我监测”、“科学运动”、“合理用药”和“心理治疗”,跑在最前面的领头马是“自我监测”,五匹马要需要一个赶马人——“糖尿病教育”,以使马车走在科学治疗糖尿病的大道上。
  我们知道,单纯降血糖是不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延长其寿命的,还必须真正地预防和有效地治疗各种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而且“赶马人”必须用国家制定的“药法”及“循证医学”和“医疗经济学”这三件武器当作“马鞭”,才能把马赶得好,把巫医、假药、假仪器、假保健品、虚假骗人的宣传压个粉碎,绕过他们设定的邪路,平安驶向目的地。
  
  防治糖尿病的宣传教育还远远不够
  在糖尿病教育发达的国家,医生花在对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上的时间,是处方时间的许多倍,而且每一个患者都会免费得到有关糖尿病知识的手册。目前我国在这些方面的工作已经起步,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许多种可以使用的降血糖药物,基本上与国外同步,但为什么很多患者的血糖还是不能很好控制,并发症依然出现呢?这与糖尿病专业人员没有做好宣教工作、患者缺乏糖尿病知识有很大关 系。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要采取心理治疗、运动治疗、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疗法,并且要随时监测血糖等指标。这些方法都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如果患者对糖尿病了解不够,认识不到每种疗法的重要性,或对某种疗法存有误解,不能很好地按医嘱执行,就难以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比如饮食控制,有些患者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夫让他控制饮食是在和他过不去,在病房里,大夫和护士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到患者的柜子里“搜”食品,因为许多患者会把各种食物藏在柜子里,等医生和护士不在的时候悄悄拿出来吃。再如,许多患者不愿意使用胰岛素,认为胰岛素会“成瘾”,其实并非如此。相反地,如果能早期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可以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和延缓并发症的发展。还有,许多患者相信一些不负责任的宣传,企望服用某一种药后将糖尿病根治。另外,还有诸如对糖尿病的监测认识不够,出现问题后不知如何处理等等问题。
  要想让患者在治疗中少走弯路,就应该让他们真正懂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知识,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常见的各种紧急情况。要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配合,使各种治疗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通过糖尿病教育,还可以使患者家属多了解一些知识,从而对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帮助,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治疗糖尿病的“三步曲”
  多年来我们在治疗糖尿病的实践中形成了“系统教育——系统监测——系统治疗”的体系,我们称之为治疗糖尿病的“三步曲”。
  系统教育,包括各级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教育,是要使患者全面了解防治糖尿病的知识,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系统教育还包括受过教育的患者对还没受过教育的患者的教育,使他们也走到科学治病的大道上,患者对患者的教育作用往往比医务人员的教育面更大,传播得更广泛。
  日常生活中,患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同情况,病情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就是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不同阶段变化也不一样。尤其当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劳累、着急、生气、激动、生病、运动量忽大忽小、进食量忽多忽少、吃了特殊的食物等,病情都会敏感地相应变化,过节、省亲、出国、旅游、开会等,病情也会更加复杂化。因此,偶尔查查血糖或尿糖只能体现当时的病情,不可能反映出疾病整体的、真实的情况,只有通过系统监测,患者才可以发现哪些事对疾病有何种影响,以及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并以此作为调整生活的依据;同时,医生可以根据监测的结果分析出患者的真实病情和问题所在,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见,如果不做系统监测,医生的治疗方案也可能非常盲目。
  系统监测做得好,系统治疗也就做得好,通过成功的治疗实践对系统教育的内容会理解得更深更透,从而使系统监测与系统治疗更上一层楼,促进治疗糖尿病的“三步曲”形成良性循环。
  (编辑/李景仁)
  
  糖尿病教育需要注意的十大问题
  
  1 患者有寻求好药的心理,听人说哪种药好就去买来试,或看广告吃药,或是相信邮购药品,或经常问医生哪种药能根治糖尿病。
  2 总想比较,看哪个医生说得对,结果一个医生一个说法,自己对每一个医生讲的都将信将疑,转而按自己的想像去治疗糖尿病。
  3 自己读有关糖尿病书籍,以为自己已成为专家,结果往往是断章取义,曲解了本意。
  4 认为糖尿病太麻烦,不想检查,害怕知道事实,或是不愿承认事实,持放纵的态度,或只吃药不监测。
  5 不愿服西药,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太多,又太贵;认为中药无毒副作用,又便宜,只想用中药治疗糖尿病。
  6 认为注射胰岛素就像吸毒一样,易成瘾,一用就离不了,有一种抵触心理。
  7 许多患者只知道糖尿病是血糖高了,不知道低血糖更加危险。
  8 认为糖尿病就是糖類食物吃多了,就改吃肉食、鸡蛋;或是听人说养麦不会产生高血糖,就多吃养麦,不控制数量。
  9 认为糖尿病就是吃多了,什么都不敢吃或者吃得很少,导致营养缺乏。
  10 觉得糖尿病饮食在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不愿执行。
  
  搞好教育,医患双赢
  王建华
  
  国外一位糖尿病专家直言不讳地说:单就临床治疗水平而言,中国与国外没什么差距,说到差距,主要体现在糖尿病教育方面。这从中国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比例偏低,以及虚假广告大行其道等现象上可以略见一斑。
  
  教育滞后,贻害无穷
  这位外国朋友的谏言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时下许多糖尿病患者,不去接受正规治疗,盲目轻信虚假广告,到头来不但“根治”泡汤,甚至搭钱送命;还有些患者,将胰岛素与毒品画等号,当用而不用,结果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落得个并发症缠身的结局;有些患者只顾闷头吃药,忽略定期监测,结果治疗长期不达标;还有些患者用保健品代替药品,或者光依赖药物而不注重饮食控制……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无一不是缺乏糖尿病教育的恶果。
  
  综合防治,教育为本
  糖尿病教育是综合治疗的核心和统帅,只有先把教育搞好,让患者明白“为什么”、“该怎样”,才能真正驾驭疾病。举个例子,有位中年妇女,在查出自己有糖尿病以后,非常注重饮食控制,肉、蛋、奶从此不碰,一日三餐只吃点粗粮和少量青菜,也不知道应当加餐,整日饥肠辘辘,头晕目眩。不到半年,体重由原来的100多斤降到不足80斤,但血糖控制得并不理想,老是忽高忽低,还多次出现低血糖,体质明显下降,感冒发烧成了家常便饭,甚至还出现了营养不良性贫血。后来,她听了我院的糖尿病教育讲座之后,才弄明白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学会了科学配餐,吃得既不单调还有营养,彻底告别了过去苦行僧式的生活,重新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血糖比以前更平稳。再举个例子,有位老年糖尿患者,吃了一年多的拜唐苹,血糖老是降不下来,于是到专家门诊让我给他开点“好药”,我一问才知道,原来患者的用药方法不对,拜唐苹本应与第一口饭一起嚼碎服用,而这位患者每次都是饭后整片吞服,患者改正了原来的错误用法之后,血糖很快就降下来了。因此说,“五驾马车”,教育为先,没有良好的糖尿病教育,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授人以渔,终生之用
  糖尿病宣教的形式应多种多样,例如在门诊或病房设置糖尿病防治展板、向患者赠阅宣传材料、定期举办糖尿病教育讲座、组织糖尿病病友交流防治经验并现场答疑、组织患者现场观摩糖尿病如何科学配餐等等。采取何种方式,要根据患者和医院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当今医学模式的角度来看,我们每天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同时身患疾病的人,这就要求我们应以人为本,一切从患者的需要出发,用爱心、耐心和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是在门诊看病还是病房查访,每次都尽可能地多留出点时间,用于回答患者的问题,并宣传有关糖尿病防治的知识,这也是人性化服务的一种具体体现。许多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都控制良好,出院不久病情就一塌糊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育不到位。古语日:“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糖尿病教育工作就是授人以渔,让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成为驾驭自己病情的主人。
  
  教育先行,医患双赢
  有位下岗糖尿病患者,曾到多家大医院就诊,每次看病时间都不过三五分钟,开点药就完事了,可是药费动辄好几百元,患者经济上无法承受,一度想放弃治疗。后来经人介绍来到我院,我在仔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之后,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对他原来的用药作了调整,换成效果相当、价格相对便宜的国产药,另外,对患者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都作了详细交待,并建议患者定期参加糖尿病教育讲座。后来,这位患者从中尝到了甜头,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每月的花费也不多,还成了糖尿病教育的义务宣传员。
  糖尿病教育使患者避免走弯路,少花冤枉钱,不仅减少了医疗开支,而且真正帮患者解决问题,实实在在为患者减负;糖尿病教育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控制达标率显著提高,大大减少了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尿病教育拉近了患者和医生的距离,增进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医疗纠纷明显减少;糖尿病教育成本低,回报丰厚,可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编辑/艾新)
其他文献
时光荏苒,《糖尿病之友》已经创刊五年了。  为了感谢几年来读者的殷殷诚意,杂志社策划出版了五周年纪念刊,也就是您现在拿在手上的这本。  纪念刊总共有160个页码,其中有领导的鼓励,社长、主编的叮嘱,也有专家的支持,读者的厚望,厂家的祝福,更多的,则是我们对糖尿病知识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出版时间紧,工作量却是日常的一倍。为了出版这本纪念刊,杂志社上上下下都付出了很多心血。從组织选题、邀约专家到策划
期刊
继2004年首次进行读者调查活动后,2006年岁末,本刊再次推出了大型读者调查活动。调查活动得到本刊读者及广大患者的大力支持。通过患者的反馈,我们不仅看到了患者对本刊的热诚关爱。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两年来患者健康意识的大幅度提高。  本刊将从2007年第1期起。分期刊出报告中关于教育、血糖检测、口服药、胰岛素、并发症等方面的分析性文章,相信会对您的日常生活和治疗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背景资料  
期刊
1.美国    美国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  美国国家糖尿病教育计划(NDEP)由美国慢性病预防及健康促进中心(CDC)和美国卫生研究院(NIH)自1997年起制定并实施,是美国影响范围最广泛的群众性糖尿病防治活动。截至2003年,已有10亿读者通过印刷品和广播传递的信息而受益。该计划向糖尿病患者及其亲属、卫生保健专家、教育者、社区组织等广泛分发的出版物已达200万份,电视和广播的公共广告价值超过30
期刊
昨天——单纯胰岛素治疗阶段    从1921年发现胰岛素,到1956年第一个磺脲药甲磺丁脲用于临床之间的30多年,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惟一药物。1922年,班廷医生为14岁的汤姆森打了第一针胰岛素,他是应用胰岛素后活下来的第一位1型糖尿病患者。  第一个用胰岛素的女病人是20年代美国国务卿查尔斯的女儿艾兰斯。她1907年出生,12岁患1型糖尿病,15岁时身高152厘米,体重20公斤,骨瘦如柴,不能
期刊
Q:怎样才能让肾功能不再恶化?  我61岁,患糖尿病多年,今年又并发了肾病,肌酐为166.0mmol/L,尿素氮为11.2mmol/L。听说肾病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发展到需要透析,不但要花很多钱,还会危及生命,所以我现在心理负担很重,四处求医,吃了好多药,肌酐也不下降。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肾功能,使之不再恶化呢?    黑龙江 闫 某    答:该病友已经存在糖尿病肾病和肾功能不全,应采取综
期刊
拜唐苹可以替代二甲双胍?  李 经    吴女士今年68岁,患糖尿病4年多,一直坚持服用二甲双胍。自从患病后,她很重视生活方式的干预,每天坚持去公园锻炼身体,也因此结识了很多病友。前两天她听别人说用二甲双胍疗效不好,现在她有了并发症,就问病友什么药好。有人说拜唐苹好,就自己去药店买了拜唐苹服用,还把原来服用的二甲双胍私自停掉。结果,前些天在公园跳舞时,吴女士突然昏迷,被送入医院。解读  吴阿姨犯了
期刊
“闲人”马大姐的戴泵生活  悠 悠    熟人都称马阿姨为“马大姐”,退休后的她也真有着《闲人马大姐》中马大姐的那种热情如火、爱人如己的性格,而且她的“闲”也是那种闲不住的闲。马阿姨患2型糖尿病十几年了,刚开始几年,通过药物控制效果尚可。后来因为看外孙比较劳累,血糖有波动,就改用胰岛素治疗。但去年年底,马阿姨生活在上海的小女儿又给她添了一个外孙女,这下可忙坏了马阿姨,又是看小的,又是照顾大的,心里
期刊
做好血糖自我监测的8点建议  李 经    监测强调的是“自我”,意思是检测要自己做,不要靠别人。只要有能力。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必依靠。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  检查强调的是“定期”,依照生理和病理的变化,对疾病的监测与检查必须定期、有计划地进行,有些检查需要天天做或随时做.有的检查需要2~3个月做一次,有的检查需要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每种检查各有不同的特点和目的。    1.早餐前血糖(指早晨6:00
期刊
糖尿病教育细则  武宝玉    开展糖尿病教育,医务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成立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统一认识,统一教育内容。  目前糖尿病治疗达标率较低,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医生缺乏对糖尿病全面控制和达标的观念,缺乏对新药物的认识;未针对基本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治疗方法落后;基层保健系统不完善;患者缺乏规范的糖尿病管理,不合理的饮食及运动,恐惧不良反应,恐惧低血糖,治疗依从性差等。由此可见
期刊
有人把骨质疏松症形象地称为“无影的窃贼”、“无声无息的疾病”。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由子骨密度降低、骨质变得脆弱,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造成骨折,甚至造成残疾。而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这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异常有关,与钙、磷、镁等矿物质代谢关系也很密切。据统计,约半数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内分泌科冯晋光主任医师指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