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xiang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学科是使小学生掌握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学精神的重要学科,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在科学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进而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素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方面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易扩大学生学习空间
  科学学科要告诉学生很多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知识,如宇宙星座、太阳和月亮的奥秘等。而这些知识学生又无法亲自去感知,只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理解的,比较抽象。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模拟性和启发性较强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打破时空局限,帮助学生清楚地看到并理解那些神奇的自然现象。如在教学《探索月亮的秘密》一课时,学生要完全弄清楚月亮的变化规律,就要利用一个月的时间亲自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不便。运用多媒体电脑播放月亮变化的教学软件,利用动感画面,把月亮一个月的变化规律演示出来,就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记忆月亮阴晴阳缺变化。此时学生对月球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进一步了解月球,于是就打开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并且提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课后同学们像刚从月球上遨游回来似的,有的学生还要求要更多的关于月球的资料,我给了几个网址让他们自学,网络内丰富多彩的资料给教学以巨大的帮助,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易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声、光、图像、动画、文字等形式,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生动直观,适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更加积极主动。如教学《水力的利用》一课,当讲到我国的水力资源时,播放了一段录像,只见黄果树大瀑布从天边奔腾而下发出虎啸龙呤的声响,再配以深情的旁白解说,使学生对黄果树大瀑布的宏伟壮美赞不绝口,纷纷表示长大了一定要去考察大自然亲身领略一下瀑布的动人风光,同学虽然不能身往,但都已经神往了。这时,我一边显示色彩鲜艳、画面优美的瀑布群图,一边说:非但你们对大瀑布叹为观止,就连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当年面对庐山瀑布也诗兴大发,留下了千古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随着教师抑扬顿挫的吟颂,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学生不仅受到了美的教育,也为我国有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而感到自豪。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易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新事物的基础,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观察又是想象的源泉,教学中可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对事物进行仔细观察,从而激发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如教学《叶的光合作用》时,由于无法直接观察,增大了教学难度,单纯讲授很难理解,这样就需要电教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了。我通过操作多媒体展示形象、生动、拟人化的光合作用图,只见屏幕中跳跃的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跑进叶绿体这个“食品”加工厂内,在阳光的照射下,摇身一变,淀粉分子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来了。这样生动形象的画面能紧紧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使之建立鲜明的表象,发展其想象力。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易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这不仅要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要使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才干。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靈活多变、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优势。如教学《导体和绝缘体》中,当老师已引导学生自行实验和讨论,掌握了导体、绝缘体的初步概念,并大略知道了身边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呢?我则运用多媒体展示:室外电线用木杆、水泥杆和瓷瓶架设起来,一个小朋友在电线下放风筝,一位姐姐在电线上晾湿衣服,用湿布抹电灯泡等。每播出一个画面,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教学软件引导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这种教学手段往往能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思维活跃,课后记忆较深,教学效果较好。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易营造氛围
  科学课教学应尽量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但是大自然的无限性与学习条件的局限性的矛盾很突出。有了多媒体网络,就可以借助它来尽量多地制造大自然的气氛,尽量多地把学生引进这种氛围里来,犹如身临其境地学习有关知识。如在教学《火山》和《地震》这两课时,我让学生看有关的软件,学生置身于火山和地震的氛围中之后,再辅以投影、动画来帮助解开疑团、归纳知识,就能收到满意的效果。营造探究大自然的氛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有科学启蒙教育的功能。这种科学启蒙的氛围可以影响学生的一辈子,让学生终身受用,终生难忘。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多媒体应用已逐渐成为信息发展的主流之一。而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教学更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巧妙地利用它,让它的潜能充分发挥,一步步引导我们的学生走进科学的殿堂。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美术课在很多学校一直都不被重视,而美术教学作用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从德育、智育两个方面讨论美术教学在学校教育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美术学科能够具有相应的地位。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只是成为应付素质教育口号的工具.  【关键词】美术教学 地位 作用 德育 智育    初中美术课特别是农村中学的美术课长期以来都处于一个相对较为尴尬的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初中美术课作为一门技能学
解决学习困造成差生学习成绩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习不得法,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差生往往思维不灵活,不会进行预习、复习,听课时不知道怎样抓重点、难点,不会记简要笔记。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数学课的特点,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指导学生怎样提高听课效率;怎样进行预习、复习;怎样自学;怎样培养数学能力等等。  一、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差生的主要特征  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
摘要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就应该马上改变这种现象。那么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关键是让语文教学“活”起来,寓娱乐于教学之中,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兴趣、知识、经验、思维参与学习活动,并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提高教学效果,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关
摘要: 面对紧张繁忙的初三学生,究竟该如何搞好复习阶段的工作,这是每一个毕业班老师都面临的问题。笔者从夯实基础、精做实验、巧抓落实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指导初三复课过程中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关键词:复课 夯实基础 精做实验 巧抓落实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面对紧张繁忙的初三学生,究竟该如何搞好复习阶段的工作,在多年从事毕业班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  初三学生,不同于初一、
摘要:提升学生知识灵活运用和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素质是现代地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以三生课堂教学为例,从笃实专业知识、利用教学媒介、采取假设教学手法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地理教学 学生 空间思维能力  空间思维能力属于想象力的一个小范畴,即人通过想象,将很多事物在自己头脑中产生虚拟的,方位与范围上的思维定位,其属于高级思维能力,涉及到这些内容的整个
对于低年级来说,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是1—2年级的识字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一千六百至一千八百个,其中八百至一千个会写。”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针对这个问题,《语文课程
目前,“新课改”的理念不断渗透和改变着我们的教学理念,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原来“填鸭式”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知识获取基本上没有经过大脑的思考,随之便是庞大的记忆“储存”,学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通过高强度的记忆和习题来巩固知识、应付考试,忽视对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  “活动教学”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是打
【摘要】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针对现阶段中学英语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课前准备,课堂训练及课后巩固多渠道地寻找和探讨了一些新的听力教学的策略与技巧。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技巧    英语听力在整个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很多老师头痛怎样才能把听力教好。听力是基础,是学生能为之交谈的基础。如果听不懂, 又何谈沟通呢?因此,教师必须采用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接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我们提倡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我们注重把学生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让学生充实生活,美化生活,创造生活,成为全面发展的“小能人”。首先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充实写作素材;其次广泛阅读,积累语言;再者鼓励学生自主习作,用
教育家、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一绿色教育”就是在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的前提下按教育规律来办教育,“引导”人的内在因素合乎规律地全面而主动地“发展”,营造一个“引导”与“发展”相适宜的“绿”色环境,并精心地使这两方面协调起来。绿色应充满校园,充满课堂,充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更应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