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敬爱的倪老——倪征同志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zhong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征 :把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送上绞刑架;在78岁高龄成为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法官;为提升祖国的国际地位、为祖国的不断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
  2003年9月3日,敬爱的倪老(倪征 同志)与世长辞了。他走得那么急促,是我未想到的。就在2003年年初,外交部条约法律司邀集原在条法司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老专家与全司同志欢聚一堂,共庆新年。倪老兴致勃勃地出席了这次集会,还在会上演唱了一段昆曲。“非典”前夕,倪老住进了北京医院,其间,我们通过电话,听得出,他精神还是很好的,我甚感欣慰。8月下旬,我从外地出差回京,偕爱人和儿子到医院去看望他。那时,倪老病情已经加重,说话十分困难,他用力睁开双眼望着我,并拱手作揖向我致意,我强抑泪水赶紧扶住他的双手,没想到这次见面竟成永诀。
  倪老生于1906年(清光绪32年)7月28日,伴随着国家从衰弱到兴盛,他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是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倪老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享誉中外的著名法学家、外交部原法律顾问、新中国在联合国国际法院首任大法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他的一生既具有传奇色彩,又真实地诠释着人生真谛。他忧国忧民、侠肝义胆、同情弱小、痛恨强权;他刻苦奋斗、锲而不舍、默默耕耘、学识渊博;他叱咤风云、爱憎分明、横眉冷对、不惧顽敌。他是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维护和平,正义勇敢的法律斗士!
  
  蓄志学法 寻找救国救民之路
  
  国务院前副总理钱其琛同志说:“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倪老抱定爱国主义的信念,始终如一地将个人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为寻找救国救民之路,他蓄志学法,继而赴海外深造。”1928年,倪老在东吴大学以优异成绩取得法学士和文学士的双学位后,获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出国留学。1929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和夫人张凤桢怀着拳拳报国心毅然回国。
  一些年长的人大概读过革命老妈妈陶承同志的小说《我的一家》。其中描写了1933年中共设在上海公共租界张家花园的机关办事处遭到破坏、陶承的女儿本纹受到牵连被捕的事情。在陶妈妈一家十分危难的时刻,正是倪老和夫人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强大压力下,冒死设法救出了本纹。
  
  铁肩担道义 直面危险处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盟国约定依法对日本战犯给予法律制裁,为此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并于1946年5月开庭。法庭依据的实际是英美法系的有关规则。第一批受审的是以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罪大恶极的甲级战犯,多为实施对华侵略的元凶。但是,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对东京审判不予重视,以为这是一场“战胜者对战败者的官司”,毋需提出什么证据,加之为战犯们辩护的美国律师蓄意制造障碍,越发助长了土肥原、板垣之流的嚣张气焰,使审判出现了大逆转。如果不能举出铁证,战犯们就不会认罪,难处极刑,这根本无法向受尽磨难的中国人民交代,更无法慰藉死于日本刺刀之下同胞们的在天之灵。
  1947年,倪老从国外考察回来,应邀担任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检察处的首席顾问,直面危难处境。他沉着应对,积极谋划,和中国检察处的成员在各地多方寻找可能提供证据的重要证人,并设法进入到已被封闭的日本前陆军省旧档案库,查找有关土肥原和板垣的罪证。倪老在回忆录中写道:“这里必须指出,审判日本战犯,从国际法的意义上来看,主要在于维护世界秩序、主持国际正义,而不是‘以牙还牙’的单纯复仇主义。但是日军侵华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达3000万,财产损失难以胜计,若对主要战犯不予严厉惩处,还能说是什么维护世界秩序、主持国际正义?我们还有何面目回国见江东父老?”正是出于维护国际法制和国际正义的严正立场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信念,面对土肥原和板垣使出的各种抗辩伎俩和不光彩的手法,倪老都给以迎头痛击,并义正辞严、依法据理、证据确凿地与这些侵华元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通过国际法庭于1948年12月判处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极刑,把他们送上了绞刑架。
  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纪录片《丧钟为谁而鸣》中,再现了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倪老大义凛然地质问战犯板垣征四郎的历史画面。回忆当时的场景,倪老说:“这时候我觉得好像有亿万中国同胞站在我后面支持我的指控,使我几乎泪下。”倪老的浩然正气完全压倒了战犯们的鬼蜮伎俩,使他们如坐针毡!倪老的这一辉煌历史功绩使人永志难忘。
  
  耄耋之年赢盛赞
  
  1984年,第39届联大和安理会同时选举倪老为国际法院法官,倪老于1985年2月宣誓就职。尽管当时已届78岁高龄,但他渊博的学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敏锐的头脑和健康的体魄保证了他在任九年,直到1994年2月卸任。倪老作为新中国首任国际法院法官,他客观公正的立场和热情和蔼的为人博得了其他国籍法官的普遍称赞和尊重,同时也书写了他法律生涯中最高荣誉的一页。
  2003年9月3日,97岁高龄的倪老与世长辞了。倪老的辞世是中国和国际法学界的重大损失,举世震动。唁电、唁函从世界各地如雪片飞来。现任国际法院院长史久镛法官说:“倪老凭其渊博的学识,扎实的业务,勤奋的工作,和蔼的为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在国际法领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与其共事的同事们和朋友们当中,受到普遍的称赞和尊重,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其他在国际法院现任及前任法官们也陆续发来唁函、唁电对倪老倍加赞扬。函电中这样的赞誉比比皆是:“倪法官的敏锐智力,加上他广泛的经验和阅历,使他成为国际法院内倍受尊重的人物”;“他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在国际法方面有崇高素养的人”;“他确实是我一生中遇见过的最完美的人中的一个”;“他指挥若定的判断力、他的专业知识的权威性以及他的人格品德,使他不仅成为他当年在任时的后辈法官们、而且也是以后新继任的法官们产生灵感的源泉”;“他是一个卓越的人和伟大的法官”。国际法院后任法官佛朗西斯科·瑞则克在唁函中说:“虽然我和倪法官从未谋面,但我十分赞赏倪法官做的工作,并且从他在法院撰写的文书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唁电说:“先生作为海洋法学界的泰斗,在历届海洋法会议期间,以其渊博的学识有力地维护了我国的海洋权益,先生对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台湾东吴大学校友总会会长陆润康先生发来的传真中说:“倪公对国家之贡献多矣,今以90高龄安然长逝,福寿双全,留给后人的又岂仅是‘高山仰止’的崇敬而已。”国内东吴大学校友总会的唁电说:“先生为了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为了提升祖国的国际地位,为祖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贡献出了毕生精力。”
  
  外交部任职40余载
  
  纵观倪老一生,他在新中国外交部的任职时间最长,从1956年入部,到在国际法院卸任回外交部办理离职退休,前后历经40余载。在外交部工作期间,他参与处理了大量的重大涉外法律案件,并以中国代表团成员或法律顾问的身份参加过一些重要国际会议。他还结合外交工作的实际需要,及时地、高水平地发表了大量有影响的论著,并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和指导了许多年轻的国际法工作者和外交工作者。“他不为名利,不求闻达,埋头钻研,为新中国的外交和国际法事业呕心沥血,贡献良多”。这是钱其琛同志对倪老恰如其分的评价。
  倪老作为一代著名法学家,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2000年,倪老的母校———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决定设立以倪征 名字命名的奖学金,鼓励学习国际法和中国法最优秀的学生,并于10月9日举行仪式。倪老以94岁高龄远渡重洋,回到了阔别70年的母校,受到热烈欢迎。
  倪老离开我们已有一年了,但他辉煌的业绩和高尚的人品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无价财富。
其他文献
11月14日,在华盛顿的英国驻美大使家中,举办了一次着装正式的晚会。参加晚会的自然都是政界名流,美国总统布什也穿着晚礼服盛装出席。那是一次生日晚会。而晚会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布什最信任的助手,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  在50岁生日晚会上,赖斯从布什总统那里获得了一份最特别的生日礼物———她将被提名为下届布什政府的国务卿。站在一边的赖斯,眼中有泪光闪烁。一旦这一提名获得参议院批准,赖斯将成为美
期刊
真正为巴勒斯坦民族利益考虑的国家很少  巴勒斯坦问题是一张重要的牌,时常被一些阿拉伯政客利用  巴以问题一旦得以解决,阿拉伯各国政权是否会面临空前大的压力  能真正为巴民族利益考虑吗   李绍先 巴勒斯坦建国事业非常悲壮。巴勒斯坦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每个阿拉伯国家都要举巴勒斯坦这面大旗,但实际上,在阿拉伯国家中,真正为巴勒斯坦民族利益考虑的国家很少。  1947年联合国通过分治决议时,是要在巴
期刊
韩叙(1924~1994):杰出外交家,对新中国礼宾事业及中美关系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曾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世界知识》的编辑约稿,希望我谈谈写《韩叙传》的感受,因为觉得的确有话可说,就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可谈的东西确实很多,但我最想谈的是韩叙的品格。    一个内心纯净的人    在为写这本传记搜集素
期刊
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也越玩越冒险。日本已成为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二大外部因素。  2004年10月底,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台湾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访问”。石原称此行的目的是“促进台湾与日本观光交流”,但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掺杂在其中的政治味道。石原不仅受到了台方高规格的接待,还与一批台湾政要举行了会谈,台“行政院长”游锡堃和“交通部长”林陵三始终陪同。实际上
期刊
他是否始终不愿意放权,他没能解决接班人问题  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  他不想去控制内部的激进势力  他从骨子里是不是不愿意放弃武装斗争    三个局限性     李绍先 首先,传说他的政治遗嘱要交权给卡杜米,如果这一政治遗嘱属实的话,就带有个人发泄的性质。阿拉法特用传位给政治上更强硬的卡杜米的方式,报复以色列在最后几年中对他的有意忽视和排斥。这在事实上造成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他死后顺
期刊
在人们眼中,非洲历来是个多事之地,部族矛盾、冲突,国家间摩擦似已成家常便饭。但这次法国与科特迪瓦的冲突多少出乎人们意料,而且似乎已走到了战争的边缘。人们闹不明白,一向是“好兄弟”加“亲密盟友”的法科关系为何一夜之间反目成仇?法科关系究竟怎么了?法国在非洲又意欲何为?    突如其来    11月6日下午(当地时间),科特迪瓦政府军出动两架战机对法国驻科特迪瓦维和部队的营地进行了轰炸,导致至少九名法
期刊
愛德华兹集豪华与廉价于一身  当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克里宣布,五十岁的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成为他的竞选伙伴和副总统候选人之时,美国股票市场正处在风声鹤唳中。爱德华兹是以代表小人物在法庭上挑战大公司而闻名。他的竞选,令华尔街感到一丝寒意来临。   爱德华兹浑身充满矛盾:他是代表美国劳工阶层的百万富翁;他头发梳理得考究花费昂贵,可手腕上却是廉价电子表,且足登旧皮鞋;他拥有四幢楼房,有佣人打理杂事,可每年
期刊
●进入新世纪,日本政府的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逐年减少,2001、2002、2003三年的降幅分别为24.7%、24.9%和20.2%。  ●11月14日,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暗示要停止对华经济援助。   ●既然利用日元贷款已无明显的好处,中国不再接受日元贷款还可争取外交上的主动。  日元贷款是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中的一个部分,
期刊
55年前,新中国诞生仅四天,罗马尼亚即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罗马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谈起中罗友谊,有许多传颂的佳话。早在17世纪,一位名叫斯帕达鲁的罗马尼亚人来到中国,撰写了《中国漫记》一书,成为史料记载中与中国交往的罗马尼亚第一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名罗马尼亚医生来到中国,支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去年5月,在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特殊时刻,罗马尼亚总理讷斯塔
期刊
住在美国加州的工程师新唐人、北京学者王文峰,都提笔写出了对布什和对这次大选的看法,但两人的观点截然相反。让我们把两篇文章对照来读吧。    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    与国内的朋友谈起这次美国大选,常常被问及:为什么大选的结果会是这样?  在布什第一任期的四年间,美国在财政和经济方面一团糟,目前的赤字竟达天文数字般的4500亿美元,可以说史无前例。要知道,四年前布什上台之日,克林顿政府为他留下了2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