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一框《国家财政》教学设计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h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要求】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教材分析】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国家的政治活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支撑,因而国家必须直接掌握一定的收入。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每个人都与税收密切相关。了解国家的收入从哪里来、具体用到哪里,有助于我们理解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教学目标】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高一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和参与能力,联系生活,确定本课时需达成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含义,理解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及财政的巨大作用。能力目标:联系国家财政政策的材料,说明财政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事物内部联系、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难点】重点:财政收入、财政的巨大作用
  难点:我国的财政政策
  【教学方法l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分钟)
  观看视频:《物价之上》导人新课:拿什么来拯救你?——面对物价飞涨,分析原因、对策,引出财政。
  活动意图:通过诙谐幽默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根源。
  (讲授新课)(35分钟)
  (一)财政,通过导入,看出国家在履行职能。而要履行好职能,国家必须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从而引出财政的含义,国家预算、国家决算。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多媒体图片展示: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情况图表
  (阅读课本P66相关链按,详细了解我国的财政收入)
  (1)筹集财政收入的具体渠道,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的来源。
  思考并讨论:财政收入是不是越多越好?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财政收入并不是越多越好,财政收入的多少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分配政策也会对国家财政收入产生一定的影响。
  思考并讨论: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怎样?过少又会怎样?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出,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国民经济的运行。
  模拟活动;《假如我是财政部长。。。》,让学生来安排财政支出。(学生各抒己见,演绎财政部长)
  活动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亲身感受国家财政各项支出的用途,树立学生的国家观念。
  多媒体展示图片:2010年我国财政支出情况图表
  (3)财政支出的用途
  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三)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多媒体展示:国家保障房建设工程等)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四大工程”、“西部大开发”等)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多媒体展示: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国家财政收入的缩减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带来的积极影响)
  活动意图:针对每一个作用,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思考并讨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对比关系怎样?及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
  (4)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大干财政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课堂小结)(2分钟)让学生对本框内容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就《财政在我身边》为主题,寻找国家财政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国家财政收、支,以及财政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展开探讨,导入通过诙谐幽默的视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产生了极大地好奇心,之后通过教师的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并注重拓展学生,通过《假如我是财政部长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增强了学生的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教师要采取多种措施搞好英语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 理解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07-01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参加高考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
期刊
【摘要】本文对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效率有一番独到的见解,是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高效 兴趣 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12-01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提高课堂效率已经成为教育者们的共识。我们需要构建的是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成就感、新鲜感的课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只要我们用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衡量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大多数学生对它情有独钟,但并非每个人都取得优异成绩。许多学生小学时数学成绩优异,进入中学后,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而另一部分学生却能保持优秀。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两极分化?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1 造成分化的成因  1.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
期刊
【摘要】材料解析题是以材料形式提供设问情景,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观点和能力的题型。学生感到做材料题比较困难,得分也不高。下面我结合自已教学的体会,从材料题的特点,类型及解题技巧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给大家以启发。  【关键词】知识考察 材料题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09-01  材料解析题的特点:1、材料取材广泛。众多的
期刊
【摘要】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决定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锻炼和提升。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现研究结果如下。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存在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期刊
初中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而且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英语学习不断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实际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好坏与融洽,直接关系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兴趣。从一定程度上讲,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和前提。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除了努力做好教学方面的各项常规工作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感情投入,把师生情感培养当做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去对待
期刊
数学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一个高中生能否学好高中数学的一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每一个高中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然而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需要长期的进行培养与训练。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每一节课的过程中,都不应该忘记给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下面我就讲讲我在上《3.1.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北师大版)这一课时给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
期刊
【摘要】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目的,都是在于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跟各种教学手段与课堂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将知识点与学生实际需要有机联系起来。而且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掌握好难易程度。  【关键词】生物教学 时效性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a)-0110-0
期刊
1 说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  该课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4课。它既是土地革命战争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一部分,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同时还是国共关系的一部分,学好它可以为学好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打好基础;可以为正确地处理好日中关系,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提供历史依据,还可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主旋律提供实现的借鉴作用。  2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对中国
期刊
“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这是学习规律的真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一个人如果对其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迸发出惊人的热情,迫切的想去了解它,弄懂它,学会它,从而创造奇迹。所以,面对大多数学生头疼的学单词问题,我认为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使其自然而愉悦的,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进而享受知识。为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