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炭开采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供给能力持续过剩,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市场竟争秩序混乱,导致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对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加强煤炭供给侧的改革十分紧迫,势在必行。只有加强煤炭供给侧的改革,“去产能,调结构,提品质”,才能凸显煤炭产业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1
一、严格调控产能过剩问题
1.淘汰落后产能
要采取市场倒逼的办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开采方式落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质较差,不具备环境保护要求;成本倒挂,扭亏无望的煤矿要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坚决关闭淘汰,彻底封闭井口。
2.严格控制煤炭总量
要强化政府调控力度,限定煤炭开采总量。国家要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严格控制新建煤矿、新增产能技术改造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增项目,制定严格的煤炭产量限额指标,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坚决遏制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超能力生产的冲动,保证煤炭市场产销量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维护煤炭市场的良性竟争机制。
3.建立煤炭企业退出机制
要研究建立煤炭企业退出机制,推动煤炭产能优化。国务院已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逐步淘汰9万t/a及以下小煤矿,并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淘汰30万t/a以下煤矿。全国小煤矿数量目前约5600个,占全国煤矿总量的一半,但年产量却仅有5亿t,规模有限,仅靠关闭小煤矿,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地方政府不可能也不会完全关闭小煤矿。要解决产能过剩,根本上还是要让一部分成本奇高,质量低劣,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炭企业退出。目前,中央财政已准备拿出1000亿元资金,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问题,安置分流下岗职工。落实以上去产能举措,必须强化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责任,从规划、政策的制定,到去产能全过程的落实督导,都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革
1.产业转型找准切入点
这几年,煤化工产业在陕西省乃至全国一些产煤地区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各地纷纷建立煤化工产业园,煤炭转化成为行业共识,发展煤化工成为新潮流,方兴未艾,给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但是一个传统行业向另一个行业的转型,也面临诸多障碍和巨大风险,如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逐一解决。目前,不少地方一哄而起,抢上煤化工项目,投产就停产,上马即亏损,企业旧债未除,又添新愁,背上了沉重的融资负担。原因主要是对煤化工的市场准确定位和科学发展决策做得不到位,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讲经济效益盲目建设,上马后人才不足管理不到位,运营不善亏损严重等,严重挫伤了煤矿行业转型的积极性,制约了发展步伐。因此,煤炭行业必须有的放矢,做足前期文章,科学决策,择机上马,重视人才引进,吸收国内外最先进技术,力求不做则已,一做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牢牢把握产业的主导性,前瞻性,千万不要走步人后尘的老路子。
2.因地制宜找准结合点
各地煤炭企业由于规模、煤质、生产成本、运输距离、市场状况千差万别,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发展煤炭转化工作,必须根椐各自不同的条件和优势,找准结合点,适合搞煤化工的搞煤化工,适合搞煤电的搞煤电,适合搞深加工的搞深加工,不要一刀切,搞同类重复建设,避免形成新的煤化工产能过剩。
3.讲求效益找准盈亏点
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不能再走老路,特别是在煤化工的建设上,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实施“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十”,坚持高起点、智投入、高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于市场饱和、技术落后、长期亏损的煤化工产品项目坚决不上,新上的煤化工项目必须保本盈利,不能再干赔钱赚吆喝的傻事,更不能图虚名,招实祸,盲目铺摊子,给行业转型发展留下一堆新难题。
4.拓展思路找准增长点
煤炭行业转型发展不要局限于煤化工、煤电等产业。不仅要向与煤临近的产业如建材、水泥、非煤矿山转移过剩产能,还可以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物业物流、休闲养生、现代农业等产业; 不仅要抓住国家对化解煤炭产能政策扶持的机遇,努力做好家门口的文章; 还要搭上“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班车,引导行业过剩产能和人才,加快国际化项目合作,以并购参股、技术和人才输出等方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三、以高效生产清洁利用观念推动产需改革
1.推动企业创新
要积极推动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煤炭的洁净化、液化、气化、成品化、精细化上做足功课,创造新的有效供给。推行原煤或劣质煤液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新技术,就地把劣质煤转化为电能或可清洁利用的水煤浆、煤气等。加强型煤研究,尽量给用户提供清洁环保高热值的成品煤,杜绝二次污染。多出洗精煤、环保煤、洁净煤,彻底杜绝劣质煤流入市场。
2.加强煤炭科技转化
要加强煤炭供给侧科技转化,加强井下气化技术、煤炭环保燃烧技术、劣质煤提质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成果的研究、使用、推广。尽早实现煤炭供给侧环保低排放利用,煤炭潜在价值综合利用。
四、结语
政府层面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随着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优质资源和先进产能将会加快向少数优势企业转移的步伐,煤炭工业发展优势将更加凸显,前景十分光明。所以要认清优势,看到前进中的困难,抓住难得的机遇,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加大供给侧的改革。加强地方协同作战,形成全国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加快改革步伐,使煤炭工业重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宁新民.如何做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J].陕西煤炭,2016(02).
[2]李芳.浅议煤炭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J].科技与企业,2013(19).
[3]石吉金.基于产业渠道的煤炭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传导机制研究[J].中国煤炭,2011(08).
[4]孟凡生,孙亚诺,刘丽.我国煤炭资源供给情景分析[J].中国能源,2016(01).
关键词:煤炭企业;供给侧;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1
一、严格调控产能过剩问题
1.淘汰落后产能
要采取市场倒逼的办法,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对开采方式落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质较差,不具备环境保护要求;成本倒挂,扭亏无望的煤矿要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坚决关闭淘汰,彻底封闭井口。
2.严格控制煤炭总量
要强化政府调控力度,限定煤炭开采总量。国家要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严格控制新建煤矿、新增产能技术改造和煤矿生产能力核增项目,制定严格的煤炭产量限额指标,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坚决遏制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超能力生产的冲动,保证煤炭市场产销量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维护煤炭市场的良性竟争机制。
3.建立煤炭企业退出机制
要研究建立煤炭企业退出机制,推动煤炭产能优化。国务院已多次下发文件,要求逐步淘汰9万t/a及以下小煤矿,并支持具备条件的地区淘汰30万t/a以下煤矿。全国小煤矿数量目前约5600个,占全国煤矿总量的一半,但年产量却仅有5亿t,规模有限,仅靠关闭小煤矿,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煤炭过剩产能。而且由于各种原因,地方政府不可能也不会完全关闭小煤矿。要解决产能过剩,根本上还是要让一部分成本奇高,质量低劣,扭亏无望的国有煤炭企业退出。目前,中央财政已准备拿出1000亿元资金,化解煤炭过剩产能问题,安置分流下岗职工。落实以上去产能举措,必须强化各级政府的组织协调责任,从规划、政策的制定,到去产能全过程的落实督导,都要建立健全目标考核制。
二、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改革
1.产业转型找准切入点
这几年,煤化工产业在陕西省乃至全国一些产煤地区如雨后春笋,发展迅猛,各地纷纷建立煤化工产业园,煤炭转化成为行业共识,发展煤化工成为新潮流,方兴未艾,给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希望和光明。但是一个传统行业向另一个行业的转型,也面临诸多障碍和巨大风险,如政策、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逐一解决。目前,不少地方一哄而起,抢上煤化工项目,投产就停产,上马即亏损,企业旧债未除,又添新愁,背上了沉重的融资负担。原因主要是对煤化工的市场准确定位和科学发展决策做得不到位,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讲经济效益盲目建设,上马后人才不足管理不到位,运营不善亏损严重等,严重挫伤了煤矿行业转型的积极性,制约了发展步伐。因此,煤炭行业必须有的放矢,做足前期文章,科学决策,择机上马,重视人才引进,吸收国内外最先进技术,力求不做则已,一做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牢牢把握产业的主导性,前瞻性,千万不要走步人后尘的老路子。
2.因地制宜找准结合点
各地煤炭企业由于规模、煤质、生产成本、运输距离、市场状况千差万别,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发展煤炭转化工作,必须根椐各自不同的条件和优势,找准结合点,适合搞煤化工的搞煤化工,适合搞煤电的搞煤电,适合搞深加工的搞深加工,不要一刀切,搞同类重复建设,避免形成新的煤化工产能过剩。
3.讲求效益找准盈亏点
煤炭行业结构调整不能再走老路,特别是在煤化工的建设上,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结合实施“中国制造 2025”、“互联网十”,坚持高起点、智投入、高效益,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对于市场饱和、技术落后、长期亏损的煤化工产品项目坚决不上,新上的煤化工项目必须保本盈利,不能再干赔钱赚吆喝的傻事,更不能图虚名,招实祸,盲目铺摊子,给行业转型发展留下一堆新难题。
4.拓展思路找准增长点
煤炭行业转型发展不要局限于煤化工、煤电等产业。不仅要向与煤临近的产业如建材、水泥、非煤矿山转移过剩产能,还可以发展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物业物流、休闲养生、现代农业等产业; 不仅要抓住国家对化解煤炭产能政策扶持的机遇,努力做好家门口的文章; 还要搭上“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班车,引导行业过剩产能和人才,加快国际化项目合作,以并购参股、技术和人才输出等方式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三、以高效生产清洁利用观念推动产需改革
1.推动企业创新
要积极推动煤炭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在煤炭的洁净化、液化、气化、成品化、精细化上做足功课,创造新的有效供给。推行原煤或劣质煤液化、气化等综合利用新技术,就地把劣质煤转化为电能或可清洁利用的水煤浆、煤气等。加强型煤研究,尽量给用户提供清洁环保高热值的成品煤,杜绝二次污染。多出洗精煤、环保煤、洁净煤,彻底杜绝劣质煤流入市场。
2.加强煤炭科技转化
要加强煤炭供给侧科技转化,加强井下气化技术、煤炭环保燃烧技术、劣质煤提质综合利用技术等技术成果的研究、使用、推广。尽早实现煤炭供给侧环保低排放利用,煤炭潜在价值综合利用。
四、结语
政府层面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措施,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有序退出过剩产能,随着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优质资源和先进产能将会加快向少数优势企业转移的步伐,煤炭工业发展优势将更加凸显,前景十分光明。所以要认清优势,看到前进中的困难,抓住难得的机遇,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坚定不移加大供给侧的改革。加强地方协同作战,形成全国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加快改革步伐,使煤炭工业重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宁新民.如何做好煤炭供给侧改革的几点思考[J].陕西煤炭,2016(02).
[2]李芳.浅议煤炭企业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J].科技与企业,2013(19).
[3]石吉金.基于产业渠道的煤炭供给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传导机制研究[J].中国煤炭,2011(08).
[4]孟凡生,孙亚诺,刘丽.我国煤炭资源供给情景分析[J].中国能源,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