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学是一种艺术,欣赏文学不仅能增长人的才智,而且能陶冶人的情操。教师要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成绩。
关键词: 快乐阅读 提高素养 人文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开阔学生写作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著名文学家余秋雨说得好:“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说明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性、创造性地读书,就必须在语文新课改下,构建阅读情景,搭建让学生轻松、快乐阅读的平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活就是创作的情境,阅读就是阳光的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写作时的情怀,感悟生活的多变,感悟文章带给自己心灵的呼唤,震撼,感动、感化。下面具体谈谈如何追求初中生阅读的优美境界。
一、阅读是享受教学的最高境界
阅读,是心灵的探寻,是生命的呼吸,是灵魂安身立命的道途。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论证人的思想需要不断地吸收、消化营养。故此需要经常阅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诱导下,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寓情于阅读。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大篇,汲取丰富的营养,享受阅读的愉悦,体验阅读的快乐,这是阅读教学的至上追求,最高境界。
二、在阅读感悟中,实现了情感的迁移
新课标“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体会作品的美,就要“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语言文字需要学生亲自咀嚼、品读、感悟、揣摩。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多元解读方法,必须让学生掌握多种解读文章的方法,多元解读要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例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在简单介绍朱自清描写这部作品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引导讨论:“朱自清如何描写血浓于水的父子情的?”学生从父亲的衣着描写和火车站买橘子的各种动作描写,显示出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愧疚,望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情景交融,黯然落泪,此时使学生的情感发生迁移,想到自己背影中心疼的父亲、母亲,受到此文的影响,我发现许多女孩子脸上已经挂上两行晶莹的泪珠,使学生更加理解朱自清三次落泪的情怀,更深层次解读课文《背影》的内涵,同时在感动中学会感恩。
三、在阅读研讨中,感受阅读之美
对作品的欣赏,教师只能对阅读方法、理解方向等作引导,而与作品情感的碰撞,发现其中的美丽,则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研讨,让每一个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谈自己阅读的心得,展开适当的交流、讨论,争论,体味阅读之美,分享阅读的快乐。例如:《陌上桑》塑造了一个美女形象,作者从侧面描写罗敷的采桑工具之芳洁和服饰之美,并通过观者失态烘托人物的美丽。对罗敷的相貌虽没有直接描述,却引发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学生通过对这种美的讨论、交流,从而实现审美交流的双向性,再让学生对《陌上桑》和《诗经》对美的描述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更多文章美。
四、通过快乐阅读,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德国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他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时教育的核心所在。”通过阅读的人文渗透,加强对人生的追求,加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敢于担当精神,增强责任意识,追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通过快乐阅读不仅提高了文学素养,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提高人的个性修养。通过快乐阅读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90后”、“00后”天生患有“理想意志欠缺症”进行“意志补钙”和“精神扶贫”。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主人翁,劝喻尽管委婉,却充满不计个人安危得失,爱国忠君的情怀;阅读《焦裕禄》,使我们懂得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雷锋》使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大爱无声,真爱无形。”阅读《岳飞传》使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忠于社稷,精忠报国”的情怀,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使我们体会到血浓于水的父子情怀,懂得如何感恩等。通过这些充满人文教育的美妙的教材的阅读,涤荡着读者的灵魂,震动读者的心魄,使中学生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总之,阅读要想留下美好的记忆,就不能走马观花,而应该用心、用情地阅读。通过广泛、丰富、趣味性的阅读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感受文学中主人翁的高尚纯洁之美,鉴别审美意识,勇敢担当,敢于人先,树立远大理想,同时阅读赏析,理解文章的精妙构思与新颖立意,摘抄一些精美、华丽语句,为能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积累丰富材料。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2]王树清.唤醒生命力量塑造“语文阅读课堂”[J].华夏教师,2012(2):78-79.
关键词: 快乐阅读 提高素养 人文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开阔学生写作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著名文学家余秋雨说得好:“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说明一本书就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如何引导学生科学性、创造性地读书,就必须在语文新课改下,构建阅读情景,搭建让学生轻松、快乐阅读的平台,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生活就是创作的情境,阅读就是阳光的境界。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作者写作时的情怀,感悟生活的多变,感悟文章带给自己心灵的呼唤,震撼,感动、感化。下面具体谈谈如何追求初中生阅读的优美境界。
一、阅读是享受教学的最高境界
阅读,是心灵的探寻,是生命的呼吸,是灵魂安身立命的道途。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为:“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论证人的思想需要不断地吸收、消化营养。故此需要经常阅读。”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诱导下,让学生快乐地阅读,寓情于阅读。让学生在欣赏名家大篇,汲取丰富的营养,享受阅读的愉悦,体验阅读的快乐,这是阅读教学的至上追求,最高境界。
二、在阅读感悟中,实现了情感的迁移
新课标“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倡导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体会作品的美,就要“倡导学生的感悟体验”。语言文字需要学生亲自咀嚼、品读、感悟、揣摩。在阅读教学中,倡导多元解读方法,必须让学生掌握多种解读文章的方法,多元解读要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促进新知识建构的教学策略,较好地体现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迁移。例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在简单介绍朱自清描写这部作品后,让学生自读课文,再引导讨论:“朱自清如何描写血浓于水的父子情的?”学生从父亲的衣着描写和火车站买橘子的各种动作描写,显示出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愧疚,望着父亲蹒跚的背影,情景交融,黯然落泪,此时使学生的情感发生迁移,想到自己背影中心疼的父亲、母亲,受到此文的影响,我发现许多女孩子脸上已经挂上两行晶莹的泪珠,使学生更加理解朱自清三次落泪的情怀,更深层次解读课文《背影》的内涵,同时在感动中学会感恩。
三、在阅读研讨中,感受阅读之美
对作品的欣赏,教师只能对阅读方法、理解方向等作引导,而与作品情感的碰撞,发现其中的美丽,则需要学生独立完成。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研讨,让每一个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谈谈自己阅读的心得,展开适当的交流、讨论,争论,体味阅读之美,分享阅读的快乐。例如:《陌上桑》塑造了一个美女形象,作者从侧面描写罗敷的采桑工具之芳洁和服饰之美,并通过观者失态烘托人物的美丽。对罗敷的相貌虽没有直接描述,却引发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学生通过对这种美的讨论、交流,从而实现审美交流的双向性,再让学生对《陌上桑》和《诗经》对美的描述进行对比,从而发现更多文章美。
四、通过快乐阅读,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德国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他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时教育的核心所在。”通过阅读的人文渗透,加强对人生的追求,加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敢于担当精神,增强责任意识,追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通过快乐阅读不仅提高了文学素养,而且在待人接物方面提高人的个性修养。通过快乐阅读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90后”、“00后”天生患有“理想意志欠缺症”进行“意志补钙”和“精神扶贫”。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主人翁,劝喻尽管委婉,却充满不计个人安危得失,爱国忠君的情怀;阅读《焦裕禄》,使我们懂得什么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阅读《雷锋》使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大爱无声,真爱无形。”阅读《岳飞传》使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忠于社稷,精忠报国”的情怀,阅读朱自清的《背影》使我们体会到血浓于水的父子情怀,懂得如何感恩等。通过这些充满人文教育的美妙的教材的阅读,涤荡着读者的灵魂,震动读者的心魄,使中学生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人文教育。
总之,阅读要想留下美好的记忆,就不能走马观花,而应该用心、用情地阅读。通过广泛、丰富、趣味性的阅读提高中学生的文学素养,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感受文学中主人翁的高尚纯洁之美,鉴别审美意识,勇敢担当,敢于人先,树立远大理想,同时阅读赏析,理解文章的精妙构思与新颖立意,摘抄一些精美、华丽语句,为能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积累丰富材料。
参考文献:
[1]岳二平.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2]王树清.唤醒生命力量塑造“语文阅读课堂”[J].华夏教师,2012(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