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梳理这五回中相关情节
师:我们上个星期看了《红楼梦》的41回到45回,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5回,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和情节让你很感兴趣,翻一下前面的回目,回顾起来可能快一点。(学生翻看书目)
生:妙玉茶杯,宝钗审黛玉,宝玉祭金钏儿,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凤姐茄子——茄鲞,黛玉和宝钗互诉衷心……
师:我梳理出三个事件: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生日,金兰契语。中间有茄鲞做法、巧姐取名、怡红院貌、妙玉待客、宝钗审黛、宝玉祭钏、平儿理妆、李纨辩词、钗黛和好、宝玉探看、婆子送药等情节。
二、讨论展示为什么“现在写”
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情节中,比如茄鲞是道家常菜,为什么,在此时写这道家常菜?能不能在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写出来,或者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的时候就写出来?其他情节为什么放在这里来说,也很值得思考,我们这堂课就可以对此进行探讨。下面分组讨论,各组选一个或两个情节,讨论这些情节为什么一定要放在这里写?有了想法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凤姐生日这个部分,安插金钏的死说明贾府已经把丫鬟的死忽略了,这为凤姐的生日增添了悲剧色彩。
师:说得很好。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宝玉纪念金钏,因为凤姐和金钏生日是同一天,整个府里除了玉钏这个至亲记得,只有宝玉记得。宝玉是少爷,他去纪念金钏,提前让人备马,并告诉别人自己去北静王府。他出去要保证做各种准备让别人找不到自己,可以感受到贾府很强权。
师:那为什么把宝玉纪念金钏放在和凤姐生日的同一天呢?
生:一方面体现了宝玉对于这种类似权势场面的厌恶或者说是不喜欢,另一方面更说明宝玉对女孩子的喜爱,对金钏的愧疚。
师:说得不错。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钗黛和好,黛玉生病,宝钗来看她,劝说她换医生,并答应她送燕窝来,两人由对立变成好朋友,说明黛玉成长了。
师:要表现的是什么?
生:情感上的变化。
师:为什么她现在能变?
生:因为生病了。
师:前面生病也很多次啊。
生:因为宝玉在前面表白过了,两个人已经不再随便猜忌了;而且宝钗也比较好,特别会关心人,这里就能体现。
师:哪里有体现?
生:文中说“昨天看药方”,今天告诉黛玉,就是说宝钗一直记挂着这件事,还告诉黛玉用燕窝养身子才好。
师:还有呢?还记得前面有宝钗审黛的部分,宝钗告诉黛玉不能读杂书以免移了性情,记得这段吗?前面的这段和这次改变有什么关系?
生:说明她们两人有情感积淀了。
师:不仅如此,惜春画画的部分,宝钗还帮黛玉拢头发,这样两人的关系有了前面的铺垫就产生了這样的变化。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第八回宝钗宝玉金玉互看过后,两人的关系就密切起来。后来宝钗为宝玉缝东西,听到了宝玉说不相信金玉良缘,相信木石姻缘,从这之后,宝钗和宝玉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了,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才慢慢变好。
师:你觉得是宝钗的主动退出才导致了钗黛和好。可是我们在后面也看到晴雯说宝钗有事没事就来,烦死了。宝钗有没有就真的离开了呢?宝玉被打后,谁第一个托着药丸去看的?这个可能还要考虑。
生:我们组说的是茄鲞的做法,之所以放这里,因为41回之前,除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我觉得没有与贾府人身份地位差很多的访客进来过,贾府人对这道家常菜没有多大诧异,很难体现出贾府的奢侈。作者借贫困的农村人,写她看到家常菜后一些朴实的表现,更让我们感觉到贾府的奢侈。
师:实际上是作者让刘姥姥过来进行一次体验,是引出了一个人物来介绍,那么为什么刘姥姥第一次来不能介绍这道菜?
生:刘姥姥第一次来是有求于贾府,她就没办法特别友好地相处,贾府也没有想留她下来感受,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吃菜。
师:作者就是让我们透过刘姥姥的视角去看贾府。有没有哪个组讨论妙玉的?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但我的感觉妙玉出来得挺奇怪的。因为我们看贾母是怎么跟妙玉说的:把你最好的茶拿来。茶端过来了,她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说“知道,这是老君眉”。你看他们两个的对话很随意,像不像长期不交流的人之间说的话?不像,很熟。而且我们知道妙玉是居住在庵里的,她应该不会去打听贾母喜欢什么,这个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个人在之前就有很多的交流,那么为什么把妙玉放这里写?
生:刘姥姥来了有了一个契机,妙玉就出来了。
师:这样可以写出妙玉怎样的形象?
生:看不起贫苦的乡下人,洁癖到极点。
师:这个时候的宝玉对刘姥姥是什么态度呢?
生:宝玉把杯子要来给她卖钱。
师:那么两人就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知道宝玉最后成佛了,而妙玉呢?最后沦落,这里就埋下了种子,两人的修行是有差别的。
生:我们组说巧姐取名,这里写名字是为在贾家落魄时候巧姐被刘姥姥救出埋下伏笔,很巧妙。
师:很好,还有没有哪一个情节没有说到的?
生:平儿理妆。平儿被凤姐和贾琏打了,到宝玉房里去理妆。
师:是直接就到了宝玉房里吗?谁把平儿拉到大观园的?
生:李纨。
师:在李纨那儿能不能理妆呢?为什么一定要拉到大观园去?
生:是想形成强烈的对比。
师:怡红院和平儿理妆在一个地方吧?通过平儿理妆看到宝玉的什么?
生:宝玉对聪慧女孩的关心。
师:对的,同时也展示了宝玉的梳妆台。平儿看到了梳妆台,前面刘姥姥看到怡红院,都是作者借用了一个视角,详细展示了宝玉房间的陈设。
三、总结归纳“现在写”的原因
师:在这些情节中我们看到:恰切的视角,巧妙的时机,铺垫照应,形成了变化,而且是适时进行的变化。这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写在当写的时候”。曹雪芹在大事件中巧妙地穿插了各种小的情节,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事件的时间轴,但在事件穿插中我们更看到了贾府对外对下和自己内部的庞大生活网络。不时穿插,不时变化,才成就了文学史上的大观园。
(作者单位:南京市燕子矶中学)
师:我们上个星期看了《红楼梦》的41回到45回,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5回,你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有没有什么新的故事和情节让你很感兴趣,翻一下前面的回目,回顾起来可能快一点。(学生翻看书目)
生:妙玉茶杯,宝钗审黛玉,宝玉祭金钏儿,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凤姐茄子——茄鲞,黛玉和宝钗互诉衷心……
师:我梳理出三个事件: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生日,金兰契语。中间有茄鲞做法、巧姐取名、怡红院貌、妙玉待客、宝钗审黛、宝玉祭钏、平儿理妆、李纨辩词、钗黛和好、宝玉探看、婆子送药等情节。
二、讨论展示为什么“现在写”
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情节中,比如茄鲞是道家常菜,为什么,在此时写这道家常菜?能不能在黛玉进贾府的时候写出来,或者在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的时候就写出来?其他情节为什么放在这里来说,也很值得思考,我们这堂课就可以对此进行探讨。下面分组讨论,各组选一个或两个情节,讨论这些情节为什么一定要放在这里写?有了想法和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分组讨论)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凤姐生日这个部分,安插金钏的死说明贾府已经把丫鬟的死忽略了,这为凤姐的生日增添了悲剧色彩。
师:说得很好。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宝玉纪念金钏,因为凤姐和金钏生日是同一天,整个府里除了玉钏这个至亲记得,只有宝玉记得。宝玉是少爷,他去纪念金钏,提前让人备马,并告诉别人自己去北静王府。他出去要保证做各种准备让别人找不到自己,可以感受到贾府很强权。
师:那为什么把宝玉纪念金钏放在和凤姐生日的同一天呢?
生:一方面体现了宝玉对于这种类似权势场面的厌恶或者说是不喜欢,另一方面更说明宝玉对女孩子的喜爱,对金钏的愧疚。
师:说得不错。
生:我们组讨论的是钗黛和好,黛玉生病,宝钗来看她,劝说她换医生,并答应她送燕窝来,两人由对立变成好朋友,说明黛玉成长了。
师:要表现的是什么?
生:情感上的变化。
师:为什么她现在能变?
生:因为生病了。
师:前面生病也很多次啊。
生:因为宝玉在前面表白过了,两个人已经不再随便猜忌了;而且宝钗也比较好,特别会关心人,这里就能体现。
师:哪里有体现?
生:文中说“昨天看药方”,今天告诉黛玉,就是说宝钗一直记挂着这件事,还告诉黛玉用燕窝养身子才好。
师:还有呢?还记得前面有宝钗审黛的部分,宝钗告诉黛玉不能读杂书以免移了性情,记得这段吗?前面的这段和这次改变有什么关系?
生:说明她们两人有情感积淀了。
师:不仅如此,惜春画画的部分,宝钗还帮黛玉拢头发,这样两人的关系有了前面的铺垫就产生了這样的变化。
生:我有不同看法,我觉得第八回宝钗宝玉金玉互看过后,两人的关系就密切起来。后来宝钗为宝玉缝东西,听到了宝玉说不相信金玉良缘,相信木石姻缘,从这之后,宝钗和宝玉的联系没有那么密切了,宝玉和黛玉的关系才慢慢变好。
师:你觉得是宝钗的主动退出才导致了钗黛和好。可是我们在后面也看到晴雯说宝钗有事没事就来,烦死了。宝钗有没有就真的离开了呢?宝玉被打后,谁第一个托着药丸去看的?这个可能还要考虑。
生:我们组说的是茄鲞的做法,之所以放这里,因为41回之前,除了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我觉得没有与贾府人身份地位差很多的访客进来过,贾府人对这道家常菜没有多大诧异,很难体现出贾府的奢侈。作者借贫困的农村人,写她看到家常菜后一些朴实的表现,更让我们感觉到贾府的奢侈。
师:实际上是作者让刘姥姥过来进行一次体验,是引出了一个人物来介绍,那么为什么刘姥姥第一次来不能介绍这道菜?
生:刘姥姥第一次来是有求于贾府,她就没办法特别友好地相处,贾府也没有想留她下来感受,就不能心平气和地吃菜。
师:作者就是让我们透过刘姥姥的视角去看贾府。有没有哪个组讨论妙玉的?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但我的感觉妙玉出来得挺奇怪的。因为我们看贾母是怎么跟妙玉说的:把你最好的茶拿来。茶端过来了,她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说“知道,这是老君眉”。你看他们两个的对话很随意,像不像长期不交流的人之间说的话?不像,很熟。而且我们知道妙玉是居住在庵里的,她应该不会去打听贾母喜欢什么,这个可能性不大。所以我认为他们两个人在之前就有很多的交流,那么为什么把妙玉放这里写?
生:刘姥姥来了有了一个契机,妙玉就出来了。
师:这样可以写出妙玉怎样的形象?
生:看不起贫苦的乡下人,洁癖到极点。
师:这个时候的宝玉对刘姥姥是什么态度呢?
生:宝玉把杯子要来给她卖钱。
师:那么两人就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知道宝玉最后成佛了,而妙玉呢?最后沦落,这里就埋下了种子,两人的修行是有差别的。
生:我们组说巧姐取名,这里写名字是为在贾家落魄时候巧姐被刘姥姥救出埋下伏笔,很巧妙。
师:很好,还有没有哪一个情节没有说到的?
生:平儿理妆。平儿被凤姐和贾琏打了,到宝玉房里去理妆。
师:是直接就到了宝玉房里吗?谁把平儿拉到大观园的?
生:李纨。
师:在李纨那儿能不能理妆呢?为什么一定要拉到大观园去?
生:是想形成强烈的对比。
师:怡红院和平儿理妆在一个地方吧?通过平儿理妆看到宝玉的什么?
生:宝玉对聪慧女孩的关心。
师:对的,同时也展示了宝玉的梳妆台。平儿看到了梳妆台,前面刘姥姥看到怡红院,都是作者借用了一个视角,详细展示了宝玉房间的陈设。
三、总结归纳“现在写”的原因
师:在这些情节中我们看到:恰切的视角,巧妙的时机,铺垫照应,形成了变化,而且是适时进行的变化。这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写在当写的时候”。曹雪芹在大事件中巧妙地穿插了各种小的情节,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事件的时间轴,但在事件穿插中我们更看到了贾府对外对下和自己内部的庞大生活网络。不时穿插,不时变化,才成就了文学史上的大观园。
(作者单位:南京市燕子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