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be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中的运用。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即大家所熟知的多媒体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结合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及任务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对教学的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巧设导入,为每节课的成功打下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大注重课堂的导入,导致学生一开始上课时,积极性并不高。然而,良好的开端,不仅有助于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设疑”即利用多媒体创新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疑”是指在知识铺垫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即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声、色、图、文等多种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具有魅力、引人入胜的学习世界。
  利用多媒体课件,不仅可以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吸引学生去学会思考,带着疑问和兴趣去探索学习内容。由于经过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时间,大部分学生上课以后不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状态,有的学生甚至十多分钟后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大影响了学习的效率,所以利用多媒體巧设导入,为每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信息技术,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运用语言的描述来完成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新授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结果,学生对于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背的很熟,但却并不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对知识缺乏真正的理解。所以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很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效率及学习效率都不是很高,因为学生只是机械的被动接受,并没有主动的参与其中,学习积极性并不高。
  教师在上课讲授知识时,由于语言的局限性,学生会感觉知识枯燥无味,从而容易放弃认真听课,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就克服了这个缺点,将知识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体,积极探索,学习效率大大增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下,才能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兴趣
  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英语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育教学信息的呈现、传递、处理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渗透德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上课以讲述为主,有些内容无法描述的情况。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将课堂上学习内容整合成一个高质量的课件,使上课内容秩序化,上课时教师会感觉轻松,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教师的主要精力可放在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上。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有很多教学内容,不能用语言形象直观的表述出来,所以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这类教学内容,然而借助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块学习内容,从而增大了课堂容量。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有求学生有更强的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而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科特点,制作高效的课件,动静结合,利用各种场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通过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总结结论并发现新结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应做课堂的主人,主动探究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锻炼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创设性的设计,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多样,使学生充分感受教学教学活动的氛围,让学生做一个真正的课堂小主人,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而去努力探索,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扩大学生的信息量,提高学习质量
  现代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现在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所以学生应该积极扩大信息量,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利用信息技术,传递大量的信息给学生们,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懂得内容多了,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会变强。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内容来拓展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扩大学生的信息量,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信息量,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中的网络教育,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从而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如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一些视频资料,从而对一些文学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理解,比单一的背诵要强很多。
  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是学生实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窗口,思维被激发的学生会给教师以启发,给教师有益的压力,有利于促进教学相长。当然,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而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于不顾。一定要将自身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 要: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会成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有机地运用情感的作用,有意识地进行情感交流。  关键词:情感;培养;积极;情感因素;物理教学;成功;师生关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积极的情感因素,用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的认知过程,增强学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它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重要反馈方式。  作业如何设计才能达到练习目的,广大教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无论作业设计如何创新或变化,都应该把握“三个维度”。  一、作业设计前的“三部曲”  1.理一理  语文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业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列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模式落后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一定的重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途径,旨在进一步提高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升入大学作好铺垫。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模式;学生兴趣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座熔炉,它陶冶着每个学生的思想、品行和作风,带动着每个学生进步。没有良好的班风学风,其他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抓好班风学风,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前提和基础。  一、狠抓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班风  2000年,我任一年级班主任。这个幼小的集体更牵动着我所有的思绪和精力。这些孩子任性霸道,挑吃讲穿,不讲节约,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贪玩怕累,处处依赖别人。他们带
摘 要:应试教育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自己从始至终讲个没完,学生只能认真的听讲,积极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从谈起,因而,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是很正常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技术设备进入课堂教学,这对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动力。多媒体技术等的具体运用,有效促進了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
摘 要:按照数学教学新课标要求,切实理解领悟“数学基本思想”和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重要意义,并以此为出发点,大胆探究教学,让学生经历、体会、感悟、积累,才能变成自己活生生的东西是该论文的基本观点,本论文以圆周长计算公式教学为案例,结合以往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法)加以比较,尝试到这种学习方式给课堂带来的异常效果,这样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使课堂成为“自主探究”与“人文交融
摘 要:作文需要表达真情实感,我们不妨利用有趣的实践,激发学生的感情;建立思维的乐园,推动情感的深入;尊重情感的指向,关注学生的兴趣。即让学生动情,体情,随情,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情感的激发,迁移,升华,使“情感”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出催化作用,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关鍵词:小学作文;情感  一、激发情感,力求习作的兴趣培养  作文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以培养表达能力的综合
摘 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着重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而体验式教学越来越明显成为了新亮点之一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西方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中国古代的孔子等教育思想中就已经初见了“体验思想的端倪,然而它还没有成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当代,关于体验式教学的研究也越来多,为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系统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