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喜欢用钢琴小品的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而以威尼斯船歌风格为基础创作的钢琴小品,肖邦之前最著名的就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的三首“威尼斯船歌”。肖邦不仅是第一个用“barcarolle”来命名他这首唯一的船歌体裁作品,而且把体裁原来的单三部曲式扩展为规模更宏大的复三部曲式,使其承载了更多的音乐内涵。
[关键词]钢琴教育;肖邦;《船歌》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077-02
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费雷德里克·肖邦(F.Chopin,1810—1849),其一生才华几乎全部倾注于他最热爱与擅长的乐器——钢琴之中,在他创作的十余种钢琴体裁音乐中,浸润着他的爱国之情与波兰之魂,也处处体现出他的突破与创新、个性与追求。肖邦的《船歌》创作于1846年间,由于当时遭遇其父亲及妹妹相继去世、与亲密恋人乔治·桑感情的破裂及自己身体健康的每况愈下等情况,肖邦已经失去了其辉煌时期的创作激情,所以在笔者听来,这首作品中充满了肖邦对往昔恋情的美好回忆和依依不舍,以及对个人命运的不甘与抗争。
一、《船歌》的音乐语言
作为肖邦晚期创作的作品,《船歌》带有其成熟时期的重要特征。在节拍上,虽然6/8拍是船歌体裁通常的选择,但肖邦用气息更加宽广的12/8拍,也许这更加“意大利”,但也更能营造舒缓平和的氛围。另外在乐曲中还运用了特殊的节奏对位,是肖邦创作中常见的即兴式的器乐性处理。(谱例1)
织体运用上,《船歌》在主调织体中大量运用复调性的旋律处理穿插其中,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位手法,但使音乐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加突出歌唱性的旋律。而左手的伴奏也非常独特,区别于普通船歌作品分解和弦式的伴奏,伴奏音型一(谱例2)16分音符的经过音巧妙地描绘出平静水面的小小涟漪,而伴奏音型二(谱例3),既像在水中上下浮沉的小船,又像诗人自身跳动的心脏,也暗示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这独特的构思不由让人惊叹其天才的创作思维。
《船歌》的旋律带着肖邦一贯的歌唱性特征,他的旋律经常引申于歌曲音调。旋律中连续的三度音程,不免让人联想到意大利歌剧中的二重唱。此外为了加强旋律的发展动力,在乐曲中运用了许多器乐化的旋律变奏,比如长颤音、华彩性的经过句,这种声乐性和器乐性的完美结合,堪称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典范。
在和声上,《船歌》中小七、减小七及九和弦、十三和弦等的运用,在浪漫主义时期也属于超前的手法。肖邦在承袭古典主义和声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音响色彩,给作品带来丰富的听觉感受和内涵,让人感受到其中的黯淡与迷茫、柔情与悲伤。
二、《船歌》的情感体验
《船歌》的引子中,用一连串三度、四度、五度、七度的不协和音程重奏,奠定了乐曲婉转悠长、蕴含淡淡忧伤的基调。A段(4-34小节), 采用升F大调,非常明朗的意大利民歌式的主题,描绘了“坐在船上,沉浸于自己天地的一对恋人”,这何尝不是肖邦对乔治·桑的绵绵情意,这位如姐如母的爱人,是流浪异国的青年天才的精神依靠,所有的情书都不及音乐所表达的爱意那样深切,音乐也许是最抽象的艺术,却是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
B段(第40-71小节)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中部,连接部(35-39小节)采用的是第二主题复调旋律中的第二声部音型,仿佛一个旁白,将人引入A大调第二主题的另一段往事之中,这个绵绵沉思,田园诗般的主题在发展中,通过右手八度音型的扩展和左手伴奏音型的改变,逐渐壮大,变得激情四溢。B段的第二素材(62-71小節)采用新的主调织体,新的节奏和情绪(poco piu mosso),情感表达转变为极致的浓情蜜意,如果船歌是一首情诗,一个爱情故事,笔者认为B段是最能体现爱情真谛的描绘,爱情本身就是甜蜜、柔情、迷惘、浓烈的复杂情感,这些都在肖邦的音乐中娓娓道来。
再现段之前的连接段(72-77小节),B段一开始那心跳般的节奏又出现了,仿佛又回到了内心的沉思,而之后的插部(78-83小节)是一段非常美妙的华彩,右手飞翔的旋律要用肖邦独特的“rubato”方式演奏,左手的伴奏要像控制风筝的引线,遵循严格的节奏,这段音乐的色彩如孩童般纯净无瑕,预示着再现部情感的转变与升华。
再现段(84-102小节)第一主题与伴奏的八度扩展变奏如同“交响曲一般凯旋式地进入”,赋予其激昂、有力的全新形象。这种“主题新变体”的创作手段,“将音乐从抒情性转化为充满巨大力量的悲剧-戏剧性”,是肖邦早期形成并一直延续的创作风格之一。在1945年的肖邦传记电影《一曲难忘》的故事中,肖邦最后为了祖国的命运,舍弃了爱情甚至生命,虽然是一种对作曲家的美化情节,但是肖邦对祖国和波兰民族的炽热情感从未冷却过,哪怕是在《船歌》之中,依然可以听到这个“波兰孤儿”的爱国豪情,乐曲体裁的运用和曲式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归作曲家的内心,这是非常“浪漫主义”的表达。
长达14小节的尾声(103-116小节),运用了固定低音的精心构思,复调织体与丰富的和声呈现忧郁的悲情色彩,最后四小节的华彩是肖邦擅长的即兴创作风格,由弱到强的疾驰音群及强奏的八度和弦,为整首乐曲安排了一个华丽的结尾。
三、《船歌》的演奏处理
船歌体裁来源于意大利的歌曲,再加上肖邦非常注重创作和演奏的歌唱性,所以如何“歌唱般”地演奏是弹好乐曲的关键。首先在旋律三度、六度音程进行的演奏中,要注意二重唱式的层次处理,突出上声部的旋律。其次在演奏和弦时,不要发出尖锐、僵硬的声音,而要放松手臂,让手指触键时力度下沉,使和弦发出富有共鸣、泛音丰富的音响。第三在演奏复调部分时,注意区分相近音区的层次,使上声部清晰地呈现出歌唱线条。
另外踏板也是表现乐曲不可或缺的部分,波兰著名钢琴家、肖邦国际比赛评委杨·艾凯尔曾说“肖邦是关于踏板说明最详细的作曲家”。在此曲中尤其要注意跟随音乐表现的情景与情绪使用踏板。如在左手伴奏部分(谱例2),两次十六分音符的踏板都需要放开,就像小船在水面上下浮沉一样;在右手旋律中的琶音和倚音(谱例4)踏板需要把全部的和弦音留住,因为这是旋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段的复调旋律部分(例39-41小节),为了保持左手伴奏音型清晰的律动性而不能使用踏板,所以尤其要注意右手上方声部旋律的连接。
和肖邦创作的其他钢琴曲体裁,如圆舞曲、马祖卡、波洛涅兹等相比,船歌仅此一首,且很少有肖邦传记提到这部作品和当时作曲家生活之间的关系,但在波兰小说家耶日·波罗什凯维奇1956年撰写的《肖邦的故事》中,描述了肖邦在1748年2月16日,他生前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上弹奏了这首《船歌》,并在音乐会结束后希望能再见到乔治·桑一面。虽然感情终是留有遗憾,但在这首独一无二的船歌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肖邦特有的音乐语言,在钢琴音乐的旋律、和声、织体方面超出时代的天才创作,以及对乐曲注入的“绝望的强烈情感”,肖邦对祖国的忠诚、对故土的思念、对爱人的不舍,都转化为绚丽多彩的音乐,就像于润洋先生所说:“真正的音乐应该是生命体验的真实袒露,是心灵、情感的一面镜子。”
[参 考 文 献]
[1]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杰里米·尼古拉斯.肖邦传[M].路旦俊,王姝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3] 耶日·波罗什凯维奇.肖邦的故事[M].施国威,陆鸣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 陈桦.肖邦《船歌》的音乐语言[J].音乐创作,2014(04).
[5] 刘丽娜.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J].世界文艺,2016(12).
(责任编辑:郝爱君)
[关键词]钢琴教育;肖邦;《船歌》
[中图分类号]J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8)06-0077-02
19世纪波兰最杰出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费雷德里克·肖邦(F.Chopin,1810—1849),其一生才华几乎全部倾注于他最热爱与擅长的乐器——钢琴之中,在他创作的十余种钢琴体裁音乐中,浸润着他的爱国之情与波兰之魂,也处处体现出他的突破与创新、个性与追求。肖邦的《船歌》创作于1846年间,由于当时遭遇其父亲及妹妹相继去世、与亲密恋人乔治·桑感情的破裂及自己身体健康的每况愈下等情况,肖邦已经失去了其辉煌时期的创作激情,所以在笔者听来,这首作品中充满了肖邦对往昔恋情的美好回忆和依依不舍,以及对个人命运的不甘与抗争。
一、《船歌》的音乐语言
作为肖邦晚期创作的作品,《船歌》带有其成熟时期的重要特征。在节拍上,虽然6/8拍是船歌体裁通常的选择,但肖邦用气息更加宽广的12/8拍,也许这更加“意大利”,但也更能营造舒缓平和的氛围。另外在乐曲中还运用了特殊的节奏对位,是肖邦创作中常见的即兴式的器乐性处理。(谱例1)
织体运用上,《船歌》在主调织体中大量运用复调性的旋律处理穿插其中,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位手法,但使音乐层次更加丰富,也更加突出歌唱性的旋律。而左手的伴奏也非常独特,区别于普通船歌作品分解和弦式的伴奏,伴奏音型一(谱例2)16分音符的经过音巧妙地描绘出平静水面的小小涟漪,而伴奏音型二(谱例3),既像在水中上下浮沉的小船,又像诗人自身跳动的心脏,也暗示着音乐情绪的发展,这独特的构思不由让人惊叹其天才的创作思维。
《船歌》的旋律带着肖邦一贯的歌唱性特征,他的旋律经常引申于歌曲音调。旋律中连续的三度音程,不免让人联想到意大利歌剧中的二重唱。此外为了加强旋律的发展动力,在乐曲中运用了许多器乐化的旋律变奏,比如长颤音、华彩性的经过句,这种声乐性和器乐性的完美结合,堪称浪漫主义音乐创作的典范。
在和声上,《船歌》中小七、减小七及九和弦、十三和弦等的运用,在浪漫主义时期也属于超前的手法。肖邦在承袭古典主义和声功能的基础上,探索全新的音响色彩,给作品带来丰富的听觉感受和内涵,让人感受到其中的黯淡与迷茫、柔情与悲伤。
二、《船歌》的情感体验
《船歌》的引子中,用一连串三度、四度、五度、七度的不协和音程重奏,奠定了乐曲婉转悠长、蕴含淡淡忧伤的基调。A段(4-34小节), 采用升F大调,非常明朗的意大利民歌式的主题,描绘了“坐在船上,沉浸于自己天地的一对恋人”,这何尝不是肖邦对乔治·桑的绵绵情意,这位如姐如母的爱人,是流浪异国的青年天才的精神依靠,所有的情书都不及音乐所表达的爱意那样深切,音乐也许是最抽象的艺术,却是情感表达最直接的方式。
B段(第40-71小节)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中部,连接部(35-39小节)采用的是第二主题复调旋律中的第二声部音型,仿佛一个旁白,将人引入A大调第二主题的另一段往事之中,这个绵绵沉思,田园诗般的主题在发展中,通过右手八度音型的扩展和左手伴奏音型的改变,逐渐壮大,变得激情四溢。B段的第二素材(62-71小節)采用新的主调织体,新的节奏和情绪(poco piu mosso),情感表达转变为极致的浓情蜜意,如果船歌是一首情诗,一个爱情故事,笔者认为B段是最能体现爱情真谛的描绘,爱情本身就是甜蜜、柔情、迷惘、浓烈的复杂情感,这些都在肖邦的音乐中娓娓道来。
再现段之前的连接段(72-77小节),B段一开始那心跳般的节奏又出现了,仿佛又回到了内心的沉思,而之后的插部(78-83小节)是一段非常美妙的华彩,右手飞翔的旋律要用肖邦独特的“rubato”方式演奏,左手的伴奏要像控制风筝的引线,遵循严格的节奏,这段音乐的色彩如孩童般纯净无瑕,预示着再现部情感的转变与升华。
再现段(84-102小节)第一主题与伴奏的八度扩展变奏如同“交响曲一般凯旋式地进入”,赋予其激昂、有力的全新形象。这种“主题新变体”的创作手段,“将音乐从抒情性转化为充满巨大力量的悲剧-戏剧性”,是肖邦早期形成并一直延续的创作风格之一。在1945年的肖邦传记电影《一曲难忘》的故事中,肖邦最后为了祖国的命运,舍弃了爱情甚至生命,虽然是一种对作曲家的美化情节,但是肖邦对祖国和波兰民族的炽热情感从未冷却过,哪怕是在《船歌》之中,依然可以听到这个“波兰孤儿”的爱国豪情,乐曲体裁的运用和曲式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归作曲家的内心,这是非常“浪漫主义”的表达。
长达14小节的尾声(103-116小节),运用了固定低音的精心构思,复调织体与丰富的和声呈现忧郁的悲情色彩,最后四小节的华彩是肖邦擅长的即兴创作风格,由弱到强的疾驰音群及强奏的八度和弦,为整首乐曲安排了一个华丽的结尾。
三、《船歌》的演奏处理
船歌体裁来源于意大利的歌曲,再加上肖邦非常注重创作和演奏的歌唱性,所以如何“歌唱般”地演奏是弹好乐曲的关键。首先在旋律三度、六度音程进行的演奏中,要注意二重唱式的层次处理,突出上声部的旋律。其次在演奏和弦时,不要发出尖锐、僵硬的声音,而要放松手臂,让手指触键时力度下沉,使和弦发出富有共鸣、泛音丰富的音响。第三在演奏复调部分时,注意区分相近音区的层次,使上声部清晰地呈现出歌唱线条。
另外踏板也是表现乐曲不可或缺的部分,波兰著名钢琴家、肖邦国际比赛评委杨·艾凯尔曾说“肖邦是关于踏板说明最详细的作曲家”。在此曲中尤其要注意跟随音乐表现的情景与情绪使用踏板。如在左手伴奏部分(谱例2),两次十六分音符的踏板都需要放开,就像小船在水面上下浮沉一样;在右手旋律中的琶音和倚音(谱例4)踏板需要把全部的和弦音留住,因为这是旋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段的复调旋律部分(例39-41小节),为了保持左手伴奏音型清晰的律动性而不能使用踏板,所以尤其要注意右手上方声部旋律的连接。
和肖邦创作的其他钢琴曲体裁,如圆舞曲、马祖卡、波洛涅兹等相比,船歌仅此一首,且很少有肖邦传记提到这部作品和当时作曲家生活之间的关系,但在波兰小说家耶日·波罗什凯维奇1956年撰写的《肖邦的故事》中,描述了肖邦在1748年2月16日,他生前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上弹奏了这首《船歌》,并在音乐会结束后希望能再见到乔治·桑一面。虽然感情终是留有遗憾,但在这首独一无二的船歌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肖邦特有的音乐语言,在钢琴音乐的旋律、和声、织体方面超出时代的天才创作,以及对乐曲注入的“绝望的强烈情感”,肖邦对祖国的忠诚、对故土的思念、对爱人的不舍,都转化为绚丽多彩的音乐,就像于润洋先生所说:“真正的音乐应该是生命体验的真实袒露,是心灵、情感的一面镜子。”
[参 考 文 献]
[1]于润洋.悲情肖邦[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杰里米·尼古拉斯.肖邦传[M].路旦俊,王姝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3] 耶日·波罗什凯维奇.肖邦的故事[M].施国威,陆鸣权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4] 陈桦.肖邦《船歌》的音乐语言[J].音乐创作,2014(04).
[5] 刘丽娜.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J].世界文艺,2016(12).
(责任编辑:郝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