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其重要。粗放型管理是指建立在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协调管理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自主管理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运用好这种方法,能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形成一个理性健全的班集体。
关键词:班级管理;粗放型管理;方法探讨
“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其重要。管理是有目的的,有什么样的目的就应选择或变革相应的管理模式。我们往往轻视目的性,而过分强调的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不利于目的实现。我主张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扬弃束缚学生创新思想的框框,给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支点,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这个支点就是班主任不要“事必躬亲”,而应间接去调控、去完善,即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粗放型的管理是指建立在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协调管理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自主管理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为了实现粗放型管理,需明确以下三个方面:
一、班级组织结构的建立。首先,要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设计好组织结构中的能级和跨度(管理幅度)。你可以采用直线型、职能型、或者是直线职能型;其次是结构内部的责权划分和统一,做到责权清晰统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以达到管理的高效运作;再次是组织制度的确立,如采用任期制和轮换制,以激励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以及更早地认识社会和将来适应社会。再如,层级的控制、职能地协调等。
二、管理对象的认知。当前我校学生的特点是:自主意识强,创新精神足,有独立去完成某一事情的愿望,正处在转型时期,能量巨大。伴随他们的,应该是行为上对与错的交错,思想上的改正与认识的完善和定型。作为管理者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环境和机会,约束太多不利于培养个性,把成长的体验和创新的动力给压制了。这个环境和机会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组织结构,使学生的成长与组织结构的设计相统一。
三、管理要达到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现在很好回答。“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需要能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是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自我约束、主动奋斗和创新的新型人才。若还是采用“保姆式”的管理,就会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我们的目的是不能实现的。
明确了上面的概念,再来看看粗放型管理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方面,有利于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成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这样,即使班主任不在现场班级管理也不会出现“真空”。设想一下,如果班主任万事躬亲,学生形成了依赖,一旦班主任不在身边结果会怎样呢?另一方面是班主任基本上退出班级的具体日常事物,不再插手班级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负责“大政方针”的制定,通过间接管理来实施自己的计划。通过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来保证组织的协调,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减少了工作量,增加了管理效率,不至于使自己整天感到忙碌和身心疲惫。即以最小的劳动得到最大的收获。历史中的唐朝李世民就是任贤用能,放手让权,拱手而天下大治,形成了唐初盛世(贞观之治),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粗放型管理并不是粗而不细,放而不管,关键是选择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度。管什么,管理的力度多大,管理者应很清楚。我不主张“保姆式”的,有的人称为“诸葛亮式管理”。这种管理就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事必躬亲,事无大小,都一一过问,一一安排。当然这种管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立竿见影的,短期内效果明显,符合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标准。但这种管理与时代不合拍,与当前学生的特点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整天喊苦喊累,虽然保持了“师道尊严”,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学生养成了惰性,不思进取,更重要的是忽视了我们的目的——“培养创新人才”。从管理学的层面上讲也是一种越级管理,架空了干部,如果是这样我们花费精力建立班委有何意义呢?粗放型管理方式方法与保姆式是不同的,遵循的是下列的管理循环:放手-实践-总结(认识)。放手让学生去做,体会实践的过程,得出相应的结果。引导学生去认识对与错、好与坏,找出好的方法再去做,再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知的确立和处事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样的管理思想定位,做到目的明确,管理有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形成一个理性健全的班集体,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关键词:班级管理;粗放型管理;方法探讨
“管理是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其重要。管理是有目的的,有什么样的目的就应选择或变革相应的管理模式。我们往往轻视目的性,而过分强调的是为了管理而管理,不利于目的实现。我主张在班级管理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现实社会的需要,扬弃束缚学生创新思想的框框,给学生一个自主管理的支点,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这个支点就是班主任不要“事必躬亲”,而应间接去调控、去完善,即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粗放型的管理是指建立在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协调管理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形成自主管理达到管理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为了实现粗放型管理,需明确以下三个方面:
一、班级组织结构的建立。首先,要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设计好组织结构中的能级和跨度(管理幅度)。你可以采用直线型、职能型、或者是直线职能型;其次是结构内部的责权划分和统一,做到责权清晰统一,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以达到管理的高效运作;再次是组织制度的确立,如采用任期制和轮换制,以激励组织内部的创新活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工作能力,以及更早地认识社会和将来适应社会。再如,层级的控制、职能地协调等。
二、管理对象的认知。当前我校学生的特点是:自主意识强,创新精神足,有独立去完成某一事情的愿望,正处在转型时期,能量巨大。伴随他们的,应该是行为上对与错的交错,思想上的改正与认识的完善和定型。作为管理者应该给予他们相应的环境和机会,约束太多不利于培养个性,把成长的体验和创新的动力给压制了。这个环境和机会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组织结构,使学生的成长与组织结构的设计相统一。
三、管理要达到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现在很好回答。“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需要能与时俱进的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是我们管理的最终目的。我们培养的学生就应该是自我约束、主动奋斗和创新的新型人才。若还是采用“保姆式”的管理,就会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我们的目的是不能实现的。
明确了上面的概念,再来看看粗放型管理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方面,有利于学生参与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的培养,发挥学生主人翁精神,学生在很大程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成熟,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自我约束和自我服务能力的发展。这样,即使班主任不在现场班级管理也不会出现“真空”。设想一下,如果班主任万事躬亲,学生形成了依赖,一旦班主任不在身边结果会怎样呢?另一方面是班主任基本上退出班级的具体日常事物,不再插手班级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负责“大政方针”的制定,通过间接管理来实施自己的计划。通过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来保证组织的协调,发挥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减少了工作量,增加了管理效率,不至于使自己整天感到忙碌和身心疲惫。即以最小的劳动得到最大的收获。历史中的唐朝李世民就是任贤用能,放手让权,拱手而天下大治,形成了唐初盛世(贞观之治),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粗放型管理并不是粗而不细,放而不管,关键是选择管理的内容和管理的度。管什么,管理的力度多大,管理者应很清楚。我不主张“保姆式”的,有的人称为“诸葛亮式管理”。这种管理就是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中,事必躬亲,事无大小,都一一过问,一一安排。当然这种管理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立竿见影的,短期内效果明显,符合传统中国人心目中的优秀班主任标准。但这种管理与时代不合拍,与当前学生的特点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相违背。整天喊苦喊累,虽然保持了“师道尊严”,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但学生养成了惰性,不思进取,更重要的是忽视了我们的目的——“培养创新人才”。从管理学的层面上讲也是一种越级管理,架空了干部,如果是这样我们花费精力建立班委有何意义呢?粗放型管理方式方法与保姆式是不同的,遵循的是下列的管理循环:放手-实践-总结(认识)。放手让学生去做,体会实践的过程,得出相应的结果。引导学生去认识对与错、好与坏,找出好的方法再去做,再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知的确立和处事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样的管理思想定位,做到目的明确,管理有度,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形成一个理性健全的班集体,管理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