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神秘与解构神秘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9494233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来在《尘埃落定》中使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而他在《大地的阶梯》中则采用了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其所叙述的西藏揭去了神秘的面纱。从其前后创作手法的转变中,我们可看出阿来对 “生命原乡”本色的追寻,看出其从神秘走向人间的过程。
  关键词:《尘埃落定》 《大地的阶梯》藏区 神秘 本真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阿来的小说《尘埃落定》和散文《大地的阶梯》都是以藏文化为创作原型的,藏区正是作者“生命的原乡”。前者写的是嘉绒藏区,后者写的是西藏。小说《尘埃落定》创作于1994年,其时阿来受到拉美马尔克斯等人的影响,在作品中大胆而成功地运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某些典型特征。时隔十年后,地理大散文《大地的阶梯》出版,阿来抛弃了早年的魔幻手法,启用现实主义手法叙写真实的藏区。阿来说:
  “在中国有着两个概念的西藏。一个是居住在西藏的人们的西藏,平实、强大,同样充满着人间悲欢的西藏。那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每天睁开眼睛,打开房门,就在那里的西藏。另一个是远离西藏的人们的西藏,神秘,遥远,比纯净的雪山本身更加具有形而上的特征,当然还有浪漫,一个在中国人嘴中歧义最多的字眼。而我的西藏是前一个西藏,而不是后一个西藏。”
  
  一神秘的地域与地理的地域
  
  西藏,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深沉高洁的沃土,古老热情的民族,原始自然的生活方式以及奇异的宗教信仰——这一切,都为藏文化增添了一种特有的幻丽与芬芳。自小就在故土耳濡目染的阿来,自然对藏民的习俗和文化怀有深深的依恋。阿来曾指出,他作为一个藏族人,更多的是从藏族民间口耳传承的神话、部族传说、家族传说、人物故事和寓言中汲取营养的。因此,在《尘埃落定》中他选择了康巴土司家族的兴衰作为小说的题材,借以描绘藏地的风土人情,阐述自己对其历史及人文的认知与思索。看似独特,实则必然。
  在《尘埃落定》中,阿来大量引入了藏族古老的神话传说、远古歌谣,追溯世界、人类、民族的神秘起源,演示民族历史的神话般的沧桑巨变,从而为小说故事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魔幻色彩。作品中的嘉绒地区也充满形形色色的神奇与怪异的事件,让人瞠目结舌。例如,人的耳朵里开花,有人被割掉舌头后能再讲话,大地摇晃、毒蛇出洞等怪异征兆,神巫们进行的奇异战争……这些神奇事件,均表现了生活的神奇与超乎想象,也展示了藏族地区强烈的异域生活色彩,同时充分显示了阿来受到拉美马尔克斯等人影响的痕迹。
  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对故土的感恩,阿来以长达数月的“故乡之旅”,完成了《大地的阶梯》这部长篇地理散文集的写作。在《大地的阶梯》中,阿来以旅行的方式从地理角度向人们展示真实的西藏。坐在飞机上的他把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当从空中慢慢品味和感觉故乡所拥有的那些由一座座山峰排列成的“大地的阶梯”时,确实有一种“灵魂踩着梯子会去到天上”的飞升的感觉;接下来他才从成都平原的边缘开始用双脚和内心渐渐丈量“大地的阶梯”,艰难地迎着大渡河的水系溯流而上,直到青藏高原上的磨梭河之源为止。
  阿来重游生命原乡是为了寻求生命的归宿,为重建藏文明做准备。因此,全书力求真实地再现一路上作者所见所闻的真实的人和事,力求揭去西藏神秘的面纱,用一种普遍性的原则来重新审视西藏,审视它真实的地理存在,审视它本真的民俗风情,审视它真实的宗教氛围。阿来以纯美的语言、超拔的意象表现了追风流云而又辽阔寂静的高原生活,他的旅程伴随着精神洗礼,从而顺利地完成其审视人生、审视历史、审视自然万物和审视自己的心路历程的。
  
  二僧侣的法力无边与真实的精神生活
  
  小说《尘埃落定》一开篇就告诉我们,在嘉绒藏区,不同的宗教可以同时存在:“我们家里养着两批僧人。一批在官寨的经堂里,一批在附近的敏珠宁寺里。”此处的两批僧人分别指的是苯教和藏传佛教僧人。苯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尘埃落定》大力渲染神巫、僧侣的法力,充满高深莫测的巫术、神秘离奇的预言……例如,门巴喇嘛的巫术可以呼风唤雨,被割去舌头的书记官又生出新的舌头。再如“傻子”对“罂粟花战争”中巫术大战的叙述:神巫们各显神通,呼风唤雨,“神巫们的战争比真刀真枪干得还要热闹”。
  而阿来在《大地的阶梯》中所描写的僧侣却是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和我们普通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尽管佛教强调释家弟子清除人世的七情六欲,然而他们也是有情感的真实的人,也都是富于人情味的真实的人。当作者从一座小寺庙里出来,主持让手下唯一的年轻喇嘛送他一程出山门,分别时,喇嘛的脸上流露出些许依依不舍的表情:“让我再送送你吧”。他的思维有点像诗人或哲学家的味道,“我看那些山,一层一层的,就像一个一个的梯级,我觉得有一天,我的灵魂踩着这些梯子会去到天上。”山峰由低向高延伸向远方,给人的感觉好像沿着这些山峰组成的大地的阶梯确实可以通向天上,这非常符合事理的逻辑,并不是神秘的思维模式。
  
  三藏族神秘的人性与真实的人性
  
  《尘埃落定》中指出藏人的性格本质是:“有个喇嘛曾经对我说,雪山栅栏中居住的藏族人,面对罪恶时是非不分就像沉默的汉族人;而在没有什么欢乐可言时,却显得那么欢乐又像印度人。”似乎复杂文化背景使藏族人天生就带有一种言说不尽的神秘。藏人的思维也很神秘,他们的思维往往同预兆、梦兆联系在一起。如“狗像猫一样上树”、“大地摇晃”等惊人事件使大家预感到不好的事情;另外,《尘埃落定》中的神奇人物,大都充满传奇色彩。除傻子外,翁波意西是个史诗般的英雄,他博学多识,信仰执着,敢于以身殉道, 有着普罗米修斯的智慧与勇敢;小尔依秉承家传,冷酷无情,是权力体制与专制制度下生成的怪胎;复仇者兄弟行踪诡秘,快意复仇……总之这些描写,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使小说显得神秘而又诡异。
  而到2000年,阿来写《大地的阶梯》这本书,目的就是破解西藏的神秘:“你去过了一些神山圣湖,去过了一些有名无名的寺院,旅程结束……你会发现,你根本没有走进西藏”,依然觉得它很神秘。“因为走进西藏,首先要走进的是西藏的人群,走进西藏的日常生活。”
  正是基于上述破除神秘,寻求西藏的原生态的思考,阿来在《大地的阶梯》中始终聚焦于崩溃的秩序和退场的人物,他在哀婉美好旧物的同时,也以犀利的笔锋展开了对毁灭旧物、破坏生态、践踏信仰的批判,因此作家笔下的许多藏人不再充满佛性悟性的神秘,而是在现代性浪潮侵蚀下的一个个贪欲的灵魂。行文中多次提及的消失的桦林明显隐喻着自然神性的消解,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性的堕落;而到处兜售松茸、虫草的小贩、倒卖文物的不法分子、县委招待所里势利的服务员、虐待熊猫的人们之类的描写,更是对藏人优良传统沦丧的痛心与批判……现代性的魑魅将人性中淳朴、善良、宽厚的这些最美好的品质都一同带走了。阿来目睹了森林与水土的流失,也看到了更加令人伤痛的人类精神的沉沦。他立足于世界文明的大背景中审视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用一种普遍性的眼光来评价当代藏民族因神性信仰的淡泊而在人性方面的缺失,在现代进程中努力而艰难地坚守着民族文化的根基。
  四结语:解构意味着重建
  综上所述,可看出阿来对藏区文化的表现手法上的极大的差异:阿来写《尘埃落定》是为了悲壮地怀乡,从某种意义上说,阿来是位怀着乡愁的诗人。正是这种力量让他的寻找变得更加神秘。他说,“阿坝那里是一大片原始森林”,“我们今天的生活舒适但很平庸,我用小说去怀念那生与死、铁与血的大的浪漫”,于是他用一种拉美马尔克斯式的神秘笔调来描述西藏的地理、人文、宗教,使藏文化更加充满了奇幻感。
  而他写《大地的阶梯》则是展示藏区真实的生活,虽然对于很多现代都市人来说,西藏不再是一个地理名词,而成了一个形容词:诚实的、自然的、超凡脱俗的西藏,是现代人洗脱尘俗之地,他们生活中所缺失的那些东西都可以叫做“西藏”的。但对阿来来说,西藏只是个名词,西藏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人们了解神秘圣洁的西藏。如果说阿来在《尘埃落定》中为我们建构起了一个神秘的“生命原乡”,那么他在《大地的阶梯》中则要解构“生命原乡”的神秘色彩。一“立”一“破”,彰显了作者对“生命原乡”本质的追寻以及民族命运的严肃认真的思考和深沉的忧患意识。
  《大地的阶梯》是阿来在走过了长达数月的“故乡之旅”后,缘自自我心灵深处的文化依恋情结和精神深层渴求而最终完成的。这部始创于2000年的地理散文集,没有去罗列一些文化现象,展示一些人类学资料,也没有以离奇的故事和地方色彩去迎合城市读者的猎奇心理,而是以最诚实的文字再现和解读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引领读者去领略藏民族独具魅力的精神气度。一位法国汉学家甚至认为,《大地的阶梯》的文学价值超过了他获茅盾文学奖的《尘埃落定》,读过《尘埃落定》之后,再展读《大地的阶梯》,就会明显地感觉到阿来在小说中因顾及艺术表现形式而未能较好明示的文化背景,在这部长篇文化散文中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得到了尽可能多地张扬和显示,正是由于阿来所进行的不遗余力的剖析与深刻思考,才使读者不断走出迷雾,满足了对嘉绒土司文化历史的求奇探秘的欲望。
  当然,《大地的阶梯》并不完全是在解构,在解构的同时,阿来也试图去建构民族精神、意识、观念、心理层面的新东西。阿来在解构藏民族神秘性的语境下否定现代性下藏民族的一些劣根性,实际上是在用心坚守一种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坚守就意味着开放。阿来笔下真实的西藏并没有停留在现实的层面,而是穿越时空去回溯本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根脉,从而探寻更深厚、更本真的文化底蕴。
  《大地的阶梯》要告诉我们的是,要维系本民族在新时代的存续和发展,就必须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面对面地贴近、沟通,只有在水乳交融的境界中才会看清藏族文化中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最深厚的精神实质,由此而超越历史抵达未来。
  翁波意西曾说:“凡是有东西腐烂的地方都会有新的东西生长。”同样,凡是有尘埃落下的地方都会有新的尘埃飞扬。“落定”是一种暂时的特殊的状态,而“飞扬”才是事物的常态和本态。阿来关于文学创作的尝试永远不会落定,对人性本质的追寻永远不会落定,对臧文明重建的努力也永远不会落定。“破”并不是阿来对臧文明的最终态度,“立”才是阿来对本族文化的严肃思考后的抉择。解构神秘意味着阿来要在被自己拆碎的文明碎片的废墟上重建新的更接近藏族真实原生态生活的文明。
  阿来重建藏文明的努力在写作《大地的阶梯》后变得明朗起来,他解构神秘只是为了暴露和批判民族劣根性,而重建民族传统时他又赋予民族以神秘色彩,毕竟藏民族是一个充满神奇神秘的民族,藏文明中就不能缺失神秘。到2005年阿来写作《空山》机村传说时,为了重建真实的藏文明,虽然他尽量不写宗教,使得《空山》成为了距离我们更近的一部藏民“村落史”。但作者仍采用了强烈魔幻主义手法,赋予作品以神秘色彩。
  在2008年初,阿来已经开始了长篇小说《格萨尔王》的创作,与传统意义的《格萨尔王》不同,传统史诗更注重抒情性,而这部小说将具有更浓厚的现代意识,具有浓重的神秘色彩。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阿来和更多弘扬藏族文化的人们努力下,藏文明将被更充分地重新阐释,仍旧具有浓重神秘色彩的藏族文化在刨除民族劣质性因素后将会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阿来:《大地的阶梯》,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
  [2] 《就这样日益丰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年。
  [3] 王俊杰:《阿来谈〈尘埃落定〉》,当红网,2001年3月5日。
  [4] 阿来:《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作者简介:高宜增,男,1958—,河南省虞城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空白是一种无形的语言,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白”并非意味着“无”,有时“空白”比“有”更具有塑造力和想象力,它召唤着观者去丰富、去补充、去联想,让观者徜徉于“空白”故意设置的意境之中。空白的艺术运用,可以保持版面的整体感及协调读者的视觉平衡,从而使版面产生美感和魅力。适当地留出空白,能给人们提供许多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强化观者的感受,获得视觉上的轻松,从而体现设计“以少胜多”
期刊
摘要当代著名作家刘震云以表现人的精神存在为旨归,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人之精神特质进行着勘探,尤其是对其完满人格的缺失作了精确而彻底的展示,从而沉痛、深刻地检视和剖析了在客观外在物面前民众人格被撞成碎片的悲剧性特征:主体意识的奴化、理想精神的泯灭、内心和谐的失衡、情感世界的荒芜。从马克思主义的全人建构观来说,人格走向健全的标尺是“人在何种程度上对自己说来成为类的存在物,对自己说来成为人并且把自己理解
期刊
摘要韩少功作品想象奇丽,文体摇曳多变,追求精神激情,从容展示自己异常丰沛的人生体验和审美理想,其风格迥异于同时代作家。透过文本我们不难发现民族传统文化和巫楚乡俗文化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可以说,韩少功在文学之旅上留下的长长身影,不难在其故乡的巫楚文化中找到支点。  关键词:文化 “寻根”情结巫楚文化巫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韩少功的艺术追求总是风神高蹈,思考独特而深刻
期刊
摘要 本文讨论了书籍装订的含义及由不同装订形式导致的中式古籍到现代书籍的演变过程,总结了书籍装订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装订 装订形式 演变 工艺流程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印刷术的传入,我国机器印刷代替了雕版印刷,产生了以工业技术为基础的装订工艺,出现了平装书和精装书的西式装订。然而,我们仍有必要去探讨中国古代的书籍艺术,因其仍是指引中国书籍设计进步的航
期刊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童话。  2003年,亚拉哈巴德来的印度大使、未来的作家维卡斯·史瓦鲁普,部分因为受到“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中的名主持人——查尔斯·英格拉姆的启发,在英国上任的最后日子里将一生的雄心倾注在一本小说中。  在笔记本电脑上奋战了两个月后,史瓦鲁普完成了一本关于电视有奖问答大赢家被疑作弊的故事,名为《问与答》(Q&A),小说在2005年出版后广受好评,观察家报称其为“精彩的故事,正如印度
期刊
摘要《黑骏马》以其独特的诗性艺术魅力感染了读者。其诗化的人物形象、跳跃性的结构和洗练的剪裁手段、极具诗味的意象以及充满诗意的语言使这部小说彰显出诗歌的特质。  关键词:人物形象结构剪裁艺术意象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张承志在《黑骏马》中深入描写了草原凝重的民族文化,使作品具有了深厚的历史纵深感和深刻的现实感。这篇唯美的作品,以舒缓的节奏,优美的笔法,巧妙的运用传统诗歌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的刘御,他的儿歌创作艺术主要体现在其作品中成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和儿童叙事话语有着审美特质的冲突、也有着自然的结合。在成人理性的思想意识的浸染和裹挟中,在形式与内容、情感与思维、审美与功利的矛盾对立中,他将儿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发展到了极致。  关键词:刘御儿歌儿童叙事话语成人思想意识  中图分类号:I287文献标识码:A    在上个世纪云南儿童文学崛起的新山脉中
期刊
摘要分别发表于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小鲍庄》与《白鹿原》,相隔近二十年,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家族文化和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内容,二者对两部作品的内容的构建和思想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鲍庄》《白鹿原》家族文化神话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鲍庄》与《白鹿原》分别是王安忆女士和陈忠实先生创作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以往的评论文章基本
期刊
摘要都梁是当代文坛上具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善于把大的历史背景与小的人物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叙述特殊时代的历史故事,刻画特定时期的个色人物,从而表现他崇尚和平、健康、文明的审美情趣。小说中质朴、幽默、哲理、诗意的语言,又充分体现了都梁所追求的小说意境之美。  关键词:都梁小说语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也就是说文学作品的成功首先要
期刊
摘要在女性文学创作领域里,毕淑敏以其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独特的生命关怀视角塑造了众多意蕴丰富的女性形象,通过客观再现真实的生活面貌将目光凝聚在女性的生命意义和生活的困惑,这些形象代表了女性话语世界的多样性,深度表现了作者对女性生存和内心世界的探索。  关键词:女性话语 生命关怀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女性文学创作的逐渐繁荣把女性话语的感触和魅力尽情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