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文化,也肩负着传递文化的重要使命。如今,“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这一理念已为广大的语文教师所接受,于是,语文课堂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为了创造“文化气息”,制作大量精美的课件,设计大段精美的语言,使用多个精彩的教学环节,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收获甚微。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进行教学,所以,我们应该把重点聚焦到“学生”身上,为学生编织文化的课堂。下面笔者以最近所听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为例,谈一些想法。
一、巧用教学媒体,濡染学生心灵
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设置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丽与浪漫,教者在课前让学生欣赏了许多“荷叶与荷花”的图片,接着在课堂上,每讲一段文字,教师都要出示一种甚至几种画面或声音,让学生看图欣赏,品悟语言,感受画面。一堂课下来,只见画面、声音轮番上阵,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师因控制课件而手忙脚乱,学生也因视听饱和而疲惫不堪。这样过于浓烈的“文化气息”,挤占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完全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个性和灵性被窒息,课堂成了一朵美丽的然而却没有一点生命气息的人工花。
是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独特优势,为教师控制学生注意力、创设情境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个“度”,也就是说要在必要的环节才使用它,让它在“出场”时能够真正起到“震撼”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视听疲劳,提高课堂效率。笔者以为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多媒体可以重点呈现这样几个环节:
①“小河”的画面。通过画面,让学生对“清凌凌”这个词语得到直观的感知,有助于学生体会小鱼在这样的小河里游玩时的愉快心情。
②“蝈蝈”的声音。聆听“蝈蝈的声音”,拉近学生与蝈蝈的距离,产生探究的心理,想象蝈蝈在歌唱什么,感受蝈蝈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③“夏夜星空”的画面。通过对“夏夜星空”的欣赏,感悟夏天的神奇浪漫。
④“静静举着的荷叶”以及“叶下嬉戏的小鱼”、“唱歌的雨点”的大幅动画。将荷叶“静静地在荷塘举着”与“小鱼在荷叶嬉戏”、“雨点在荷叶上唱歌”进行对比,感受荷叶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课件精化后,学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看、听、读、想、议,这样,学生们的心灵与精神就会完全融入美丽的夏景之中,被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所震撼,从而心向往之,言表达之。所以说,教学媒体不在于太多太华美,关键在于能扣住文章中心,用浓浓的文化氛围濡染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受到文化的陶冶。
二、提炼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确实如此,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巧妙概括和提升文本思想与精神,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使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但是,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华美语言的展示会,教师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心心相印。仍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我们来看看教师的引导性语言:
“看,这透明的雨滴,像水晶一样晶莹,像珍珠一样圆润,像钻石一样闪亮,多可爱啊,啊,绿叶也变成了雨滴的摇篮啦!”
“荷叶是夏天一首清凉的小诗,是阳光下跳动的音符,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蝴蝶、小青蛙带来快乐……”
“夏天的景色是五彩斑斓的,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中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雨滴、蝴蝶、小鱼、蝈蝈的快乐心情吧!”(齐读全文。)
很显然,这样的语言显示了教师一定的文学修养,透出一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这么精美的教学语言却没有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没有让他们沉醉到教师语言所营造的文化氛围里。因为这样华美的语言,与学生的心灵世界相距太遥远了。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八九岁的儿童是天真单纯的,儿童诗是浅近明快的,不言而喻,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朴素的、自然的。笔者以为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
“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舒服吗?”
“荷叶不仅长得美丽,它还给小鱼、蜻蜓……带来欢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大大的荷叶们,赶快把你们的快乐告诉夏姐姐吧!” (齐读全文)
这样寥寥数语,语言简洁易懂,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简洁通畅,语文课堂真正洋溢着文化的、生活的气息。
三、精设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心理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师的使命只有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上演绎教学,才能在孩子们心中演奏出动人的音乐。如果不能做到关注学生心理,紧扣学生心灵,再多的教育环节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走过场”。
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教学中,品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①读这段话。
②让喜欢这段话的一名学生做蝴蝶,其余学生做花丛,表演“穿梭”。
③师引:啊,这么多花呀,真香,我都陶醉了,前面有一朵月季花,开得真艳啊,我要去尝花粉呢。
④问表演蝴蝶的学生:心情怎样?
⑤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乍一看,这样的环节确实有趣,情境创设也很美。但课堂实际并非如此,我们看到表演“蝴蝶”的那位学生面无表情地在教室里“穿梭”,做“花丛”的学生们机械地说着“高兴”,最后是完成任务式的“情感朗读”,更谈不上文化氛围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表演应该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冷清”的场面呢?问题就出在教学环节的拖沓,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这样设计:
①读这段话,说说哪个词写出了蝴蝶飞舞的样子?
②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会干些什么呢?
③你能表演表演吗?哪些小朋友愿意做美丽的花儿?
④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穿来穿去,蝴蝶心情如何?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这样的教学环节紧紧扣住“穿梭”一词,先讨论,再想象,接着表演,然后想象,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文本的文字与学生的精神充分交融,使学生的情感高度投入,由此,一股充满生命活力的气息随之扑面而来。所以说,教学环节不在多少,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学生才能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学生幼小的心灵才能充分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到文化语文的乐趣。
(责编韦淑红)
一、巧用教学媒体,濡染学生心灵
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设置浓郁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夏天的美丽与浪漫,教者在课前让学生欣赏了许多“荷叶与荷花”的图片,接着在课堂上,每讲一段文字,教师都要出示一种甚至几种画面或声音,让学生看图欣赏,品悟语言,感受画面。一堂课下来,只见画面、声音轮番上阵,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师因控制课件而手忙脚乱,学生也因视听饱和而疲惫不堪。这样过于浓烈的“文化气息”,挤占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完全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个性和灵性被窒息,课堂成了一朵美丽的然而却没有一点生命气息的人工花。
是的,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等独特优势,为教师控制学生注意力、创设情境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但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应该掌握一个“度”,也就是说要在必要的环节才使用它,让它在“出场”时能够真正起到“震撼”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视听疲劳,提高课堂效率。笔者以为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中,多媒体可以重点呈现这样几个环节:
①“小河”的画面。通过画面,让学生对“清凌凌”这个词语得到直观的感知,有助于学生体会小鱼在这样的小河里游玩时的愉快心情。
②“蝈蝈”的声音。聆听“蝈蝈的声音”,拉近学生与蝈蝈的距离,产生探究的心理,想象蝈蝈在歌唱什么,感受蝈蝈对幸福生活的热爱。
③“夏夜星空”的画面。通过对“夏夜星空”的欣赏,感悟夏天的神奇浪漫。
④“静静举着的荷叶”以及“叶下嬉戏的小鱼”、“唱歌的雨点”的大幅动画。将荷叶“静静地在荷塘举着”与“小鱼在荷叶嬉戏”、“雨点在荷叶上唱歌”进行对比,感受荷叶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课件精化后,学生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来看、听、读、想、议,这样,学生们的心灵与精神就会完全融入美丽的夏景之中,被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所震撼,从而心向往之,言表达之。所以说,教学媒体不在于太多太华美,关键在于能扣住文章中心,用浓浓的文化氛围濡染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让学生受到文化的陶冶。
二、提炼教学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通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的。”确实如此,好的教育教学语言,能够巧妙概括和提升文本思想与精神,打动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智慧,使课堂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但是,课堂教学绝不是教师华美语言的展示会,教师语言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精神世界心心相印。仍以《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为例,我们来看看教师的引导性语言:
“看,这透明的雨滴,像水晶一样晶莹,像珍珠一样圆润,像钻石一样闪亮,多可爱啊,啊,绿叶也变成了雨滴的摇篮啦!”
“荷叶是夏天一首清凉的小诗,是阳光下跳动的音符,荷叶不仅自己美丽可爱,还能给小鱼、雨点、蝴蝶、小青蛙带来快乐……”
“夏天的景色是五彩斑斓的,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中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雨滴、蝴蝶、小鱼、蝈蝈的快乐心情吧!”(齐读全文。)
很显然,这样的语言显示了教师一定的文学修养,透出一定的文化内涵,然而,这么精美的教学语言却没有激起学生内心的涟漪,没有让他们沉醉到教师语言所营造的文化氛围里。因为这样华美的语言,与学生的心灵世界相距太遥远了。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八九岁的儿童是天真单纯的,儿童诗是浅近明快的,不言而喻,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朴素的、自然的。笔者以为可以这样设计教学语言:
“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舒服吗?”
“荷叶不仅长得美丽,它还给小鱼、蜻蜓……带来欢乐。所以,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大大的荷叶们,赶快把你们的快乐告诉夏姐姐吧!” (齐读全文)
这样寥寥数语,语言简洁易懂,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简洁通畅,语文课堂真正洋溢着文化的、生活的气息。
三、精设教学环节,关注学生心理
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说过:教师的使命只有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上演绎教学,才能在孩子们心中演奏出动人的音乐。如果不能做到关注学生心理,紧扣学生心灵,再多的教育环节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走过场”。
在《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的教学中,品悟“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①读这段话。
②让喜欢这段话的一名学生做蝴蝶,其余学生做花丛,表演“穿梭”。
③师引:啊,这么多花呀,真香,我都陶醉了,前面有一朵月季花,开得真艳啊,我要去尝花粉呢。
④问表演蝴蝶的学生:心情怎样?
⑤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
乍一看,这样的环节确实有趣,情境创设也很美。但课堂实际并非如此,我们看到表演“蝴蝶”的那位学生面无表情地在教室里“穿梭”,做“花丛”的学生们机械地说着“高兴”,最后是完成任务式的“情感朗读”,更谈不上文化氛围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表演应该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学习方式,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冷清”的场面呢?问题就出在教学环节的拖沓,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果这样设计:
①读这段话,说说哪个词写出了蝴蝶飞舞的样子?
②蝴蝶在花丛中穿梭会干些什么呢?
③你能表演表演吗?哪些小朋友愿意做美丽的花儿?
④在五颜六色的花丛中穿来穿去,蝴蝶心情如何?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这样的教学环节紧紧扣住“穿梭”一词,先讨论,再想象,接着表演,然后想象,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让文本的文字与学生的精神充分交融,使学生的情感高度投入,由此,一股充满生命活力的气息随之扑面而来。所以说,教学环节不在多少,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心理,围绕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扣住学生的心弦,学生才能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中,学生幼小的心灵才能充分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享受到文化语文的乐趣。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