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叙述了任教班级中进行了“以课本插图为内容,适当拓展一些”的课后特色作业尝试,与课堂上的插图教学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插图 特色作业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翻开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教材,就会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这些精美的插图有些是生活场景的再现,有些是生物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有些描述了生物的形态结构,有些阐明了生物学的原理。它们不仅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又将教材中一些用文字无法表述清楚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直观手段。因此插图教学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生物教师的关注。
在生物课堂上,教材插图的作用被教师们发挥得淋漓尽致:(1)运用插图,创设情境,激趣引入;(2)运用插图,传授知识,培养能力;(3)运用插图,理解概念,训练思维;(4)运用插图,复习巩固,提高记忆。与之相反,离开了生物课堂,教材插图的作用却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忽略,仅仅成为复习功课的一个工具,一项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作业而已。
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把作业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笔者在任教班级中进行了“以课本插图为内容,适当拓展一些”的課后特色作业尝试,与课堂上的插图教学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特色作业的内容
1.1做一做,平面的插图立体化
不可否认,教科书中的插图在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结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的插图都仅仅是二维的平面图,缺乏立体感,不利于学生理解物体的空间位置和立体形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物体空间特性的感知是以视觉为主,多个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想要让学生领会生物的三维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多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所以让学生依图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生物模型是帮助学生理解插图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学过花的结构后,笔者布置了制作花的结构模型的课外作业,材料任选。作品交流的时候,学生拿出了用卡纸、橡皮泥、塑料泡沫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朵,互相观赏,互相点评,没有任何负担,分享的是制作的快乐。
学了细胞的结构后,笔者布置的作业是“寻找身边类似的物品讲解细胞的结构”,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得让人叹为观止。有人拿出了一个鸡蛋“蛋壳相当于细胞壁,里面的那层膜相当于细胞膜,蛋白像细胞质,蛋黄相当于细胞核”;有人用果冻讲解“外面的塑料壳相当于细胞壁和细胞膜,果冻相当于细胞质,里面的果肉相当于细胞核”;有人用塑料袋装了些水,塞了一个乒乓球:“塑料袋是细胞膜,水是细胞质,乒乓球是细胞核”……可以开展类似活动的还有“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制作小肠结构模型”、“组装呼吸系统图”、“组装消化系统图”等。
1.2画一画,枯燥的插图变漫画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插图的兴趣仅仅表现在拿到新书的那段时间,新鲜劲过后往往就不再翻看了。但是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对漫画却情有独钟,百看不厌。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对比插图和漫画,不难看出,漫画中可爱的造型、幽默的语言都是吸引学生眼球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随意注意虽然有进一步发展,但他们的不随意注意仍然起较大作用,直接兴趣和客观对象的鲜明特点对他们有较强烈的吸引力。换句话说就是形象有趣的材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将教科书插图改版学生成喜爱的漫画,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为插图配漫画版解说词”、“画简笔画配解说词”、“画卡通连环画配解说词”等不同形式的作业。图1是学生为“食物的消化”而创作的连环漫画。小作者在画漫画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他的绘画特长,同时也理顺了自己学习的知识体系。幽默的解说词看了不禁让人会心一笑。即使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在读过这幅漫画后也对西瓜子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有了大概了解。
1.3 写一写,难懂的插图故事化
初中生物教材中不少插图反映的是生物的生理活动过程和原理,这些图由于本身蕴含的知识多而复杂,仅凭教师课堂的讲解还是有些难以理解。教师必须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用于其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用填图练习的方式固然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但这样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因此笔者尝试用写想象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归纳到一个具体的情景中。例如在“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图中包含了“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路线”、“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流动的方向”等众多知识点,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完成了课堂讲解步骤后,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他的理解,完成以“红细胞体内旅行记”为题的想象作文。以下是学生上交的作业之一——红细胞体内旅行记:
在人体血液中,你可以看到许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小东西,这就是红细胞。当然,如果你认真一些观察,也同样可以看到我。我是一个红细胞,在人体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的冒险即将展开,随我来吧!
起点在左心室,我做着准备运动。“一二一.一二一”口号不绝于耳。回头一看,无数弟兄也在摩拳擦掌,一个个鼓起精神,就绪待发呢!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第一个冲出去。
不出所料,我一马当先,在左心室强有力的肌肉帮助下,我冲出了动脉瓣,开始了我的冒险。
左心室的肌肉真是一个强劲的加速器。我感到如风的速度在冲刺。不一会儿,就遇见了一个岔道口,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上。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向上的路一切畅通,很快,我来到了一个十分狭窄的地方,只能由一个红细胞通过。在缓慢前进中,望着两边的“贫民”细胞(对不起,我一向这么称呼),我于心不忍了,将身体内的氧气与一些营养物质给了他们。他们毫不客气的收下了,却恩将仇报,把二氧化碳等废物给我,我只好带走。但每次来这儿我都善心大发,这也是习惯了。顿时,我感到窒息。氧气的需求让我向终点狂奔。
很快,我进入了右心房,穿过房室瓣,来到右心室。我努力向着氧气供应点——肺前进。终于,我吸足了氧气,神清气爽,又回到左心室,为着下一次冒险做着必要的准备……
通过学生的作品。不难看出,在这个孩子的认知结构中对血液循环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教师教给他的那些知识点,而是经过加工的、内化的、自己完全理解了的知识。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归纳、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写作能力也有所进步。
1.4拍一拍,陌生的插图生活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他们已有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再 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教科书中用了许多反映生态系统、生物形态结构的插图,本意是想用这些直观的图片唤起他们已有的直接经验。但是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对周围的事物缺少观察,缺乏实践。所以教科书中的这些插图对他们而言仍然离得那么遥远、那么陌生。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拉近学生和这些图片的距离呢?在数码相机如此普及的今天,拿起手中的相机出门拍照吧!
比如在学习种子和花的结构前,可以让学生拍下各种已经解剖开、能展示它们内部结构的微距图片;
学过生态系统的类型后可以布置学生找到当地拥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将它们定格在相机中;
可以拍下超市的分類货架了解分类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可以拍下各类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分类;
可以拍下制作馒头、酸奶、泡菜、甜酒的过程与同伴分享微生物是如何为人类所利用的;
可以拍下鱼的鳍、鸭的爪、猫狗牛的腿、蝶蛾鸟的翅分析动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进行运动的;
可以拍下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拍照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练就了学生注意观察的本领、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欲望、验证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自然也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保证作业质量的措施
2.1选择布置时机
作业的目的不同,作业的布置时机也就应当有所变化。一般来说用于增加学生直观经验的作业可以在授课之前完成;用于验证所学知识、巩固、归纳所学知识的作业在课后完成。
2.2巧妙点拨引导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教师课堂引导点拨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插图教学,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领会插图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头脑中的记忆表象重新加工、组合,进行合理的想象。
当然,在学生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提供合适的范例供学生参考。这些范例可以从以往的学生作品中挑选,但是最好挑选一些中上水平的作品。作为范例的作品如果太完美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难以超越的自卑感,而太差的作品又起不到示范作用。
2.3设置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表现出来的能力特长也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梦想和权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学完“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课后,笔者就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设计了四种类型的作业:擅长写作的写《尿素体内旅行记》想象作文;喜欢画画的画漫画;语言幽默的为课本插图配解说词;这几种都不擅长的根据课文内容填图。
2.4及时交流评价
教师及时公正、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每次作业批改后在学习园地展出优秀学生作品,也可以在学年结束时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作为期末礼物发放给学生。
2.5注重作品利用
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展开生物教学。其实学生的作品就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而且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补充材料。
例如在“开花和结果”一课中,桃花的插图展示的子房偏小,在形状上与桃的果实没有多大相似之处,学生很难将“子房”和“果实”联系起来。但在学生的摄影作品中有一幅剪去了雄蕊的豌豆花,清晰地展露了与果实形状高度一致的子房。即便教师不解释,学生也就立刻明白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道理;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将学生的漫画或想象作文适当修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就可以成为让学生看起来很有亲切感的练习题;当学生找不到思路的时候,上一届学生的作业就是为学生提供参考的范文……
总之,插图教学是每位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教学内容,以插图为立足点的课外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关键词 插图 特色作业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翻开人教版新课标初中生物教材,就会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图文并茂,以图代文。这些精美的插图有些是生活场景的再现,有些是生物实验操作的示意图,有些描述了生物的形态结构,有些阐明了生物学的原理。它们不仅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又将教材中一些用文字无法表述清楚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的有效直观手段。因此插图教学成为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生物教师的关注。
在生物课堂上,教材插图的作用被教师们发挥得淋漓尽致:(1)运用插图,创设情境,激趣引入;(2)运用插图,传授知识,培养能力;(3)运用插图,理解概念,训练思维;(4)运用插图,复习巩固,提高记忆。与之相反,离开了生物课堂,教材插图的作用却被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忽略,仅仅成为复习功课的一个工具,一项检验知识掌握程度的作业而已。
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把作业变成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笔者在任教班级中进行了“以课本插图为内容,适当拓展一些”的課后特色作业尝试,与课堂上的插图教学相得益彰,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特色作业的内容
1.1做一做,平面的插图立体化
不可否认,教科书中的插图在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结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美中不足的是所有的插图都仅仅是二维的平面图,缺乏立体感,不利于学生理解物体的空间位置和立体形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对物体空间特性的感知是以视觉为主,多个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想要让学生领会生物的三维结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就应当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多观察;同时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所以让学生依图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生物模型是帮助学生理解插图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学过花的结构后,笔者布置了制作花的结构模型的课外作业,材料任选。作品交流的时候,学生拿出了用卡纸、橡皮泥、塑料泡沫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花朵,互相观赏,互相点评,没有任何负担,分享的是制作的快乐。
学了细胞的结构后,笔者布置的作业是“寻找身边类似的物品讲解细胞的结构”,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得让人叹为观止。有人拿出了一个鸡蛋“蛋壳相当于细胞壁,里面的那层膜相当于细胞膜,蛋白像细胞质,蛋黄相当于细胞核”;有人用果冻讲解“外面的塑料壳相当于细胞壁和细胞膜,果冻相当于细胞质,里面的果肉相当于细胞核”;有人用塑料袋装了些水,塞了一个乒乓球:“塑料袋是细胞膜,水是细胞质,乒乓球是细胞核”……可以开展类似活动的还有“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制作小肠结构模型”、“组装呼吸系统图”、“组装消化系统图”等。
1.2画一画,枯燥的插图变漫画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插图的兴趣仅仅表现在拿到新书的那段时间,新鲜劲过后往往就不再翻看了。但是初中阶段的孩子们对漫画却情有独钟,百看不厌。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对比插图和漫画,不难看出,漫画中可爱的造型、幽默的语言都是吸引学生眼球的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初中生的随意注意虽然有进一步发展,但他们的不随意注意仍然起较大作用,直接兴趣和客观对象的鲜明特点对他们有较强烈的吸引力。换句话说就是形象有趣的材料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将教科书插图改版学生成喜爱的漫画,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为插图配漫画版解说词”、“画简笔画配解说词”、“画卡通连环画配解说词”等不同形式的作业。图1是学生为“食物的消化”而创作的连环漫画。小作者在画漫画的过程中不仅展示了他的绘画特长,同时也理顺了自己学习的知识体系。幽默的解说词看了不禁让人会心一笑。即使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在读过这幅漫画后也对西瓜子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有了大概了解。
1.3 写一写,难懂的插图故事化
初中生物教材中不少插图反映的是生物的生理活动过程和原理,这些图由于本身蕴含的知识多而复杂,仅凭教师课堂的讲解还是有些难以理解。教师必须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用于其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用填图练习的方式固然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但这样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因此笔者尝试用写想象作文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归纳到一个具体的情景中。例如在“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图中包含了“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路线”、“血液成分的变化”、“血液流动的方向”等众多知识点,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完成了课堂讲解步骤后,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他的理解,完成以“红细胞体内旅行记”为题的想象作文。以下是学生上交的作业之一——红细胞体内旅行记:
在人体血液中,你可以看到许多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的小东西,这就是红细胞。当然,如果你认真一些观察,也同样可以看到我。我是一个红细胞,在人体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的冒险即将展开,随我来吧!
起点在左心室,我做着准备运动。“一二一.一二一”口号不绝于耳。回头一看,无数弟兄也在摩拳擦掌,一个个鼓起精神,就绪待发呢!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第一个冲出去。
不出所料,我一马当先,在左心室强有力的肌肉帮助下,我冲出了动脉瓣,开始了我的冒险。
左心室的肌肉真是一个强劲的加速器。我感到如风的速度在冲刺。不一会儿,就遇见了一个岔道口,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上。因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嘛。向上的路一切畅通,很快,我来到了一个十分狭窄的地方,只能由一个红细胞通过。在缓慢前进中,望着两边的“贫民”细胞(对不起,我一向这么称呼),我于心不忍了,将身体内的氧气与一些营养物质给了他们。他们毫不客气的收下了,却恩将仇报,把二氧化碳等废物给我,我只好带走。但每次来这儿我都善心大发,这也是习惯了。顿时,我感到窒息。氧气的需求让我向终点狂奔。
很快,我进入了右心房,穿过房室瓣,来到右心室。我努力向着氧气供应点——肺前进。终于,我吸足了氧气,神清气爽,又回到左心室,为着下一次冒险做着必要的准备……
通过学生的作品。不难看出,在这个孩子的认知结构中对血液循环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教师教给他的那些知识点,而是经过加工的、内化的、自己完全理解了的知识。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他们不仅归纳、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写作能力也有所进步。
1.4拍一拍,陌生的插图生活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他们已有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从感性到理性再 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教科书中用了许多反映生态系统、生物形态结构的插图,本意是想用这些直观的图片唤起他们已有的直接经验。但是学生平时忙于学习,对周围的事物缺少观察,缺乏实践。所以教科书中的这些插图对他们而言仍然离得那么遥远、那么陌生。用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拉近学生和这些图片的距离呢?在数码相机如此普及的今天,拿起手中的相机出门拍照吧!
比如在学习种子和花的结构前,可以让学生拍下各种已经解剖开、能展示它们内部结构的微距图片;
学过生态系统的类型后可以布置学生找到当地拥有的生态系统类型,将它们定格在相机中;
可以拍下超市的分類货架了解分类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可以拍下各类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运用所学知识对他们进行分类;
可以拍下制作馒头、酸奶、泡菜、甜酒的过程与同伴分享微生物是如何为人类所利用的;
可以拍下鱼的鳍、鸭的爪、猫狗牛的腿、蝶蛾鸟的翅分析动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进行运动的;
可以拍下由于环境污染、植被破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唤醒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拍照拉近了学生与自然的距离、练就了学生注意观察的本领、激发了主动探究的欲望、验证了课堂所学的知识,自然也就拉近了学生与课本的距离,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2.保证作业质量的措施
2.1选择布置时机
作业的目的不同,作业的布置时机也就应当有所变化。一般来说用于增加学生直观经验的作业可以在授课之前完成;用于验证所学知识、巩固、归纳所学知识的作业在课后完成。
2.2巧妙点拨引导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与教师课堂引导点拨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重视插图教学,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领会插图的含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头脑中的记忆表象重新加工、组合,进行合理的想象。
当然,在学生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提供合适的范例供学生参考。这些范例可以从以往的学生作品中挑选,但是最好挑选一些中上水平的作品。作为范例的作品如果太完美会让学生产生一种难以超越的自卑感,而太差的作品又起不到示范作用。
2.3设置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表现出来的能力特长也不尽相同,但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梦想和权力。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跳起来摘到属于他自己的果实,体验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学完“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课后,笔者就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兴趣,设计了四种类型的作业:擅长写作的写《尿素体内旅行记》想象作文;喜欢画画的画漫画;语言幽默的为课本插图配解说词;这几种都不擅长的根据课文内容填图。
2.4及时交流评价
教师及时公正、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每次作业批改后在学习园地展出优秀学生作品,也可以在学年结束时将优秀作品汇编成册,作为期末礼物发放给学生。
2.5注重作品利用
生物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展开生物教学。其实学生的作品就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完成作业,而且可以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补充材料。
例如在“开花和结果”一课中,桃花的插图展示的子房偏小,在形状上与桃的果实没有多大相似之处,学生很难将“子房”和“果实”联系起来。但在学生的摄影作品中有一幅剪去了雄蕊的豌豆花,清晰地展露了与果实形状高度一致的子房。即便教师不解释,学生也就立刻明白果实是由子房发育来的道理;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将学生的漫画或想象作文适当修改,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就可以成为让学生看起来很有亲切感的练习题;当学生找不到思路的时候,上一届学生的作业就是为学生提供参考的范文……
总之,插图教学是每位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的教学内容,以插图为立足点的课外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开阔视野,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