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语文美的应有之义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整体之于语文,至少具有整体解读、整体设计及整体学习三层意义,其中,整体设计最为关键。整体设计的具体策略有:在“回归”中,出入整体,增值新意;在“勾连”中,运用整体,挖掘深度;在“反复”中,串联整体,链接内外;在“呼应”中,照顾整体,智慧教学。立足策略之基,循着“求简”、“知舍”、“好用”的思路可以进一步探索“目标更集中,内容很确定,方式最适合”的整体设计,最终重塑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美学观。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设计;策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8-022-3
  一、引子:从笔者的一堂实验课说起
  苏教版语文五上《嫦娥奔月》教学
  板块一:围绕“奔月”,品味情境之美
  引导学生从“嫦娥奔月”四字想象说话,“嫦娥奔月图”观察说话,描写“奔月”的课文第6自然段读后交流,即从一个成语,一幅图画,一段文字中,感受嫦娥奔月的“情境之美”。
  板块二:围绕“嫦娥”,体会人物之美
  建议学生把第6自然段放回课文整体读,思考:嫦娥奔月之美,仅仅是画面情境之美吗?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探究人物的“心灵之美”。
  具体实施:抓“接济”和“周旋”(什么是“接济”呢?你能想象嫦娥是怎样接济贫苦的乡亲们的吗?进行“想象说话”深入理解“接济”;什么叫“周旋”呢?嫦娥会怎样与逢蒙周旋?通过“想象表演”深入理解“周旋”)实现“知识与能力穿插其中”,提示阅读人物的方法(如通过心理描写、反衬、环境烘托等表现人物的善良,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机智等)实现“过程中方法的指导渗透”,再读后羿对嫦娥的深情呼唤及第6自然段,体会人物的品质(嫦娥心地善良,舍己为民)实现“探究中领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板块三:围绕“文体”,领悟神话之美
  提示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往往可以抓住“经典画面”和“主要人物”,重点品悟“人物性格”,读懂“神话之美”。
  评课声音1:此教学中,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意态度三维目标的实现并非单个目标的简单累加,而是融于一炉,重新锻铸,智慧整合在“体会人物之美”一个教学整体的实施中了。
  评课声音2:由这个教学自然想到于永正老师教学古诗《草》的经典片段:扮演妈妈、哥哥、奶奶等多个角色,让学生背诗与学生互动。这个兼顾整体展开教学的环节,既是复习古诗内容,又巧妙重温诗意,理解重点词,还调动了学习兴趣,让课堂生机盎然,发挥出多重功效。
  笔者感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着教师往往用“模式化解读”和“肢解式讲解”破坏课文整体、教学整体及语文学习整体的突出问题。呼唤整体,追寻语文的整体之美,应该成为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迫切诉求。
  二、内涵:整体之于语文的三层意义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其综合性,需要统筹考虑,整合设计,整体上把控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因其实践性,语文学习活动的组织要立足实践效果,“顾全大局”,懂得详略取舍,而不能处处平均用力。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讨论“整体感知”或“整体把握”时,提出要区分“整体感知(把握)”在阅读层面和阅读教学层面的不同含义。受此启发,笔者以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整体之于语文,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
  1.整体解读。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要有整体意识,要能依据文本的特质,文体的特征,语体的特点,表达的特色等,正确解读文本,并抓住关键点、紧要处,整体把握文本。这是课堂教学整体设计的基础。
  2.整体设计。
  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三维目标的词句段篇、语修逻文、听说读写、关联呼应、方式方法、情意态度等方面作总体思考,融通兼顾,将条分缕析的教学思考整合设计,生成浑然一体的适宜的课堂教学实践,以期更有效地促进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语文素养的达成。这是构建整体课堂的关键。
  3.整体学习。
  课堂教学中,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立足学习者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让学习者体验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思维的情感的锻炼和提升。这才是整体解读、整体设计的终极目的。
  三者之中,整体设计最为关键。因为它一头挑着教师对文本整体解读的智慧,一头挑着教师对学生整体学习的考量。
  三、策略:寻觅整体设计的课堂之钥
  1.回归:出入整体,增值新意。
  苏教版语文六下《孔子游春》(笔者在华东地区优质课展评中的教学)
  撇开学生能够读懂的课文“赏景”、“娱乐”和“言志”等部分,而直接指向学生不太能够读懂的“论水”部分(第八自然段),在充分感知并体悟了“水是真君子”的道理之后,让该段重新“回归”课文整体,“回归”的目的在于:
  一是通过不断地“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体会“意味深长”的三重“意味”(论水本身,论自己,论对弟子的教育);
  二是让学生把“论水”与课文其他内容放在一起考量,体会孔子让弟子们“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智慧(“赏景”是诗情画意的教室,“论水”是意味深长的课本,“娱乐”是其乐融融的课堂氛围);
  三是让学生思考“论水”、“言志”,这两件事在历史上并非同一天发生,为什么这篇课文要把这两部分联结在一起写?(表现孔子教育智慧)感知“创作一篇文章是要根据写作目的进行选材”的写作奥秘。
  以上教学,“论水”仿佛是森林里一棵重要的“参天大树”,本身应是学习的重点自不必说,然而“就树论树”,单纯就“论水”学习,文本价值仍未得到充分发掘。“树木”应该回归“森林”,因为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中的部分应该放到整体中去考察。而一放入整体,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就不在拘泥于某一段或某一处的“一亩三分地”,而是对课文有了整体观,有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崭新的发现与阅读的惊喜。一出一入之间,让文本的阅读教学价值有了增值,让教学有了新意。   注重整体进行设计,就是要重视文本整体感,整体的美感,努力追求提纲挈领,纲举目张(非只有纲没有目),就是要明晰整体文本的教学价值绝非部分的简单累加,而再重要的部分也不能脱离整体进行教学。
  注重整体进行设计,提出整体设计的“回归”策略,就是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遗珠之憾,就是要避免因嚼得太碎,分解得太细,太强调重点部分等而破坏了整体,遗漏了整体的教学价值。
  2.勾连:运用整体,挖掘深度。
  苏教版语文六下《孔子游春》(笔者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的教学片段)
  师:司空见惯的流水,为什么孔子却能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联系上下文想想(1)。
  生:从前文“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弟子”,“心情像泗水”,“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遇水必观”等字里行间,体会到孔子经常观水,望水,对水情有独钟,经常体会思考,所以能看出“深奥的道理”。
  师:这番道理,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这就叫“意味深长”。孔子论水的深长“意味”仅仅是在“论水”吗?联系上下文思考(2)。
  生:也是在托物言志,希望自己成为真君子。课文“论水”着力表现孔子的教育理念、方式,育人之德行和善施教化,“娱乐”“言志”则表现孔子和弟子间的深厚情谊,是有情义,也提及了孔子的志向。
  生:同时,孔子用水来打比方,巧妙地暗示弟子也要做个真君子。
  师:孔子的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弟子们领悟了吗?联系上下文再思考(3)。
  生:下文提到,子路乐善好施,有如水的哺育众生,有情有义,颜回希望成为不好表功的人,他的谦虚沉稳正如水的和顺温柔。他们都想成为真君子,领悟老师的话了。
  本段教学,通过三次联系上下文思考,将“论水”一段,分别“勾连”了:一、孔子与水有关的文句,二、反映孔子真君子品行的有关文句,三、弟子们“言志”的部分。这样不断启发学生“联系起来整体思考”,既让学生懂得了“意味深长”的三重“意味”,让词语在学生心中生了根,又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走向了深入,同时,还让学生切身体会了“联系上下文思考”这一重要阅读方法所带来的收获和惊喜。可谓“一举三得”,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意态度三合一。整个教学显得饱满,丰厚,有深度,且兼顾了学生的学习可能与需求。
  实际上,语文教学理应有自己思想的、语言的深度,拒绝浮华、肤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理应“深挖一口井”。人无我有之外,人有我优,应该成为更普遍的追求。层层深入、渐入佳境的导读导悟,让课堂精彩叠现,使节奏张弛有度。而“勾连”上下文,运用整体,挖掘深度,正是一种不错的整体设计策略。
  3.反复:串联整体,链接内外。
  苏教版语文五下《望月》(笔者在全国课改名校、名师教学展示上的教学)
  思考:《望月》的教学,面对散文“形散”的文本风格,“月下江景”、“比赛背诗”和“对月想象”三块内容如何有机串接呢?
  结论:围绕“是月亮把我叫醒了”一句进行组织。具体实施:
  首先是把小外甥叫醒了,读、划、写、交流“月下江景”一段——叫醒了“人”;
  接着围绕“背古诗”“说想象”进行教学,
  “背古诗”从形式多样的角色读,到引出拓展背诵写月亮的诗句——叫醒了“诗”;
  “说想象”从“小时不识月”句,到小外甥绝妙比喻的感悟——叫醒了“想象”;
  最后——“我”也被月亮叫醒了;
  引出最后一段,课堂仍沉浸在一派诗意中——叫醒了“月亮文化”的意象探究……
  反复,是一种修辞,也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在写作中,运用反复往往能够提领文心,扣紧题眼,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而抓住一词一句,一咏三叹,不断推进,精彩生成,是“反复”策略在整体设计教学中的智慧采用。
  首先,凭借什么“反复”?往往需要教师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慧眼识珠,于平常处发现惊奇,找到教学线索,串联教学成整体。整体解读发现文心,整体设计重整教路,而这两者,是为学生的整体学路铺垫与服务。
  其次,如何进行“反复”?往往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的深入学习。以上教例中,叫醒小外甥,叫醒诗,叫醒想象,叫醒“我”,叫醒“月亮文化”……一次次“叫醒”,一次次深入,一次次带来学习与探究的惊喜,也就让学生有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散文阅读的深度体验。
  再次,如何更好“反复”?螺旋上升,拓宽视野,链接课内与课外,把进一步拓展的“余韵”留待学生,让学生“得法课内,得益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意。
  4.呼应:照顾整体,智慧教学。
  苏教版语文六下《孔子游春》(笔者在华东地区优质课展评中的教学)
  教学末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时,先用“泗水河畔,孔子教育弟子们是多么循循善诱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多么地情谊深厚啊!”与之对比,体会“直白”的无味和“含蓄”的耐人寻味的“意味”;
  再将此处“意味”再与前面教学“孔子论水”时的“意味深长”呼应,畅谈这里的“春意更浓了”实际上也是在说什么:师生情谊,孔子智慧,教育氛围……(学生们生成了许多精彩的感悟)
  课堂本身亦如一篇整体文章,不能只是破碎的精彩,零散的妙悟,缺失了整体,精妙将大打折扣。一个内容,两处教学,前后之间的“呼应”不但能够使教学浑然一体,而且能够让学生“温故知新”,学以致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如上述案例中,暗的“意味”呼应明的“意味”,既是对“意味深长”的回顾巩固,更是指向对“意味深长”的运用,即借助“春意更浓”体会其深刻含义和耐人寻味之处。
  四、路径:叩开整体设计的实践之门
  1.求简——经常试试“五分钟备课”,让目标更集中。
  五分钟备课,既可以理解为“花五分钟时间备课”,也可以理解为“备只上五分钟的课”。“花五分钟时间备课”,传达的是“快速锁定目标”的强烈意识,可以警醒教师思考“这节课最重要的是为了什么,要教学什么”。而“备只上五分钟的课”,则是去粗取精、删繁就简的意识锻炼,极少的时间指向的是鲜明的目标,精要的内容,精简的环节,精当的方法。与流行的深入研磨(往往是“乱花迷人眼”,“不识真面目”)不同,经常试试“五分钟备课”,能让教者回归本真,豁然开朗。   2.知舍——经常想想“不讲又如何”,让内容很确定。
  经常想想“不讲又如何”,一方面,可以反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更加逼近语文学习的本质。在实践层面,至少可以“认识语文课程中本体性教学内容和非本体性教学内容的区别,并且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明确本体性教学内容,然后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的落实来组织语文课教学”(吴忠豪语),或者让语文教学常常是模糊一片的内容更加确定,洗净许多夹杂其中的可讲可不讲的内容。也诚如王荣生教授所言,当前,研制合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比找寻适合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不讲又如何”,彰显的是语文教学“舍”中求“得”的智慧。
  3.好用——经常问问“学生喜欢吗”,让方式最适合。
  立足学生角度来反观课堂教学,经常问问“学生喜欢吗”,可以让教学方式更加适合学生。怎么适合呢?一是“适量”之“得”。阅读教学,应让学生或得一读书方法,或学会质疑释疑,或欣赏感悟语言之美,不一而足。学有所得,一课一得。二是“适性”之“乐”,阅读教学应该力避太多的负载让课堂沉重而沉闷,应“轻装上阵”,努力让阅读展开轻盈的翅膀飞翔,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如游戏、比赛、活动等)来组织教学。三是“适时”之“需”。不同年龄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的教学安排和所选方式不能一厢情愿,合其所好,才有功效。
  五、启示:重塑阅读教学整体美学观
  追寻语文的整体之美,不唯是方法策略的探索和路径的找寻,更是思想观念的更新。阅读教学整体设计,理应成为一种需要重新定义与建构的教学主张,它比之传统的整体教学法应该有更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智慧,它指向的是重塑阅读教学的整体美学观,实质上,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本质的一种探寻和把握。
  当然,本文主要只是在策略层面粗浅探讨了阅读教学的整体设计,回归、勾连、反复、呼应等实践策略,可以为构建整体课堂打开一扇窗。而要重塑阅读教学整体美学观,还需要在整体设计的价值与意义,要素及维度,不同的文本适用何种策略,中低年级整体设计应如何进行等诸多方面,作更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
  所幸,语文阅读教学繁、杂、偏、绕等流弊已为我们所警惕,而追寻语文的整体之美,我们也已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钱发华.智慧整合:还学生语文学习的“森林”[J].小学教学研究,2013(01).
  [4]吴忠豪.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J].小学语文教师,2013(01).
  [5]何福田.三适连环教育[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
  [6]钱穆.晚学盲言[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注意从习惯、勇于尝试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学习经验的能力、学以致用的习惯方面着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60-1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要注意“四个靠”。一靠激发
摘要: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学校品牌的策划、运营必须以学校文化为依托,体现学校文化的价值追求。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两者能够同谋共划,水乳交融。文章以苏州市彩虹小学校的实践为例,从学校文化的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阐述学校文化与学校品牌的关系。  关键词:学校文化;学校品牌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07-2  正如企业文化是品牌价值实现
摘 要:大家已经认识到“唯分而论”的评价体制的弊端,但是如何恰当、有效地进行评价?亦有一些迷茫。本文从“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的教育理念出发,从“以学生为主、以学习为主、以学力为主”三个方面入手,谈了“评价亦教育”的尝试性做法。  关键词:评价;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6-025-1  在评价多元化的今天,老师们评价一个学生的标
摘要: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与要求的变化影响着高三语文老师和学生复习迎考的方法和训练,审题、立意、选材、谋篇、结构等方面的合理指导与训练,往往影响着复习效果;高考考场作文是检验效果的最后一关。由于高考作文批改与成绩出现的独特形式决定了高三师生不能了解在高考考场这一特定情景下的作文情况,因此,通过参加高考阅卷,我了解了一些考场作文情况,产生了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与高中语文同仁分享。  关键词:新材料;核心
摘 要: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因此,如何让高中生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喜爱,是高中生物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重视“科学家访谈”、重视“引言”“导入”、重视“教法”、重视“实验课”和重视“作业和练习”五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构建学生喜爱高中生物课堂的方法。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
摘要:先进的教学媒体生动形象,图形兼备,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活跃学生的思维。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学会合理运用电教媒体,就能发挥它的最佳效应,让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提高“学力”!  关键词:思考;借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9-071-1  新学期开学,学校启用修订后的新教材,教室里也配备了一体机。怀着欣喜之情,开始了我
摘 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和亲身体会,就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小课程长作业”模式的相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的见解,旨在为新时期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献计献策。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小课题;长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76-1  一、运用“小课题长作业”的必要性  1.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看。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
摘要: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观念,从一个管理者、决策者和监督者的身份,转变为班级管理的协助者。同时学生应转变长期依赖教师,依靠教师的管理成长的情况,逐步形成自主管理意识,锻炼自主管理能力,最终培养良好的自主管理品质。  关键词:自主德育;低年级;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2-083-1  一、转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潜能  1.尊重学生的主
摘要:新版译林英语教材的Cartoon time板块是趣味阅读板块。本版块的趣味卡通故事是供学生表演的鲜活剧本,趣味读演之后的续篇更能助孩子们打开智慧的大门,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趣味读演;续篇创作;语言技能;阅读技能  中图分类号:G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69-1  纵观译林新版《英语》三年级教材,笔者认为Cartoo
摘要:逆反心理容易造成学生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具体原因,在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时科学、有效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实事求是地估计自身的能力和特点。教师要成为家长和学生的润滑剂和沟通桥梁。  关键词:逆反心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