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重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强调对学生的岗位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全方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作为检验学生综合实力的平台,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引。在此形势下,相关院校陆续开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进行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阐述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重要性,研究了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有效融合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方法,旨在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可行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切实让学生在专业课程实践中提升职业能力。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092-02
一、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是对教师专业教学成果和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考评的一种途径,通过让参赛者模拟设计教学方案、上课、说课等,能够全面、多层次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测评,促进其不断深化发展专业技能。
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二者的融合实践有利于教师队伍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目前,相关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致使“高耗低效”的问题尤为显著,教学投入大,学生收获少。将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后,能够实现比赛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以大赛为指导,不断丰富专业教学中关于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二者的融合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学习能力、学业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自主性上缺乏一定的控制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欠缺。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教学后,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练的方式,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逐渐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的乐趣,并在竞赛中明确学习方向,对专业学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技能有所把握,从而自主进行有导向的学习。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衡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课时设置有所失衡,对理论教学的时长设置较多,对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较少。这既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也是相关院校不重视专业技能大赛的表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设置的失衡既导致学生缺乏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使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降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一方面超长的理论学习时间意味着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扎实地掌握每个知识点,且很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时的不足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会使其在就业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目标不匹配
新时代下,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导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强调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今天,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内容做出了新的变革要求。但纵观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极少有院校主动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时代性创新和改革,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既有的教学体制下,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与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相背离。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互联网实时教学资讯的补充能力尚且欠缺,很难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进行完善,导致教学内容的实际设置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脱轨,学生在就业时难以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性。
(三)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难以支撑教学实践
对于职业类院校来说,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是其开展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追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亦然。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队伍的实践素养做支撑。目前,由于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方面的交流沟通不顺畅,或是外出学习的机会甚少,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充足。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专业技能大赛的指导能力便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中全面把握专业技能的教师人才较少,多数教师的实践经验尚且欠缺,难以有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在未来,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培养或许是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首要任務和目标。
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课程设计,融入大赛相关内容
专业技能大赛在业内的广泛推广和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相关院校应紧跟专业技能大赛发展趋势,积极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既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大赛的相关知识要点,促进课程与比赛的融会贯通。一方面相关院校要坚决落实传统的育人观念,重点在于培养“毕业即上岗”的实用型人才,在校内的专业课程设计中,强调实践环节与课堂学习的齐头并进,利用既有教学资源在进行学前教育学、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等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琴棋书画等方面的课外技能,以一技之长拓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范畴。另一方面将专业技能大赛中的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合乎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中。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多注重对基本能力、保教活动分析、授课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查,那么专业课程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这些模块的专业教学,采取案例分析、专题知识等方式,进行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二)加强“校”“园”双向互动,促进“赛、学、园”常规化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需要多单位的参与,院校与院校、院校与幼儿园等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一是院校与院校之间加强交流。作为并行的兄弟院校,相关院校间可以组织起校际间的专业比赛联盟,通过定期组织比赛培训、专业课程宣讲、在线对抗赛等,不断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运用水平,也有利于院校之间取长补短,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二是打通院校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学前教育专业育人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为幼儿园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从而持续优化幼儿园教学效果。基于此,相关院校在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时,要注重与幼儿园方面的双向互动,确保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向同幼儿园实际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实现“校”“园”合作共赢。三是相关院校要将“赛、学、园”合一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在与幼儿园的互动中不断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确保大赛与课程的融合要点符合实践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同时邀请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不断推动“赛、学、园”常规化合作。
(三)高效开发信息资源,布局专业技能培训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中实际蕴含着当前业内和业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剖析,通过对大赛进行解读,能够充分了解专业课程技能培训的要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资源实现了共享,为当代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了众多途径。例如,可以引入网上专家对专业技能比赛试题的讲解视频,将其与线下课堂教学融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视频课与课堂教学的穿插融合,从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相关院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挖掘网上课程教学资源,以此为鉴,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和创新,通过筛选网上对专业技能的实时解读,布局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可行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方案,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以互联网专业技能大赛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培训主路径,进行专业内的资源共享、在线考核、实时反馈等,部署“分模块教学—在线检测—反馈整改—模拟竞赛”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四)提升教师实践素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离不开高素质教师的参与,尤其是专业技能大赛包含着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量,更需要教师队伍具备扎实牢固的专业理论内涵和丰富可靠的实践教学素养。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素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相关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校际间开展交流会。交流会主要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进行讨论,不同院校间的与会者就自己对大赛的看法、观点、教学实践、未来展望等进行研讨,在交流中迸发思想的火花,以正确把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相关院校可以考虑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是针对幼儿园而设立的,如果专业教師缺乏对幼儿园实际情况的了解,就很难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相关院校可以与幼儿园加强合作,采取自主报名的形式,定期将预培养教师队伍送至幼儿园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参与幼儿园基层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了解提高教学实践实用性的着力点。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强化学前教育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个性化教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时融合专业技能大赛的相关内容,已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赛教结合的方式,将现阶段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衔接,带领、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到融合教学实践中,不断夯实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持续强化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同时具备职业精神、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学前教育精英,满足新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妍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130-131.
[2]李珊.职业技能大赛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探索[J].当代旅游,2019(6):176-177.
[3]丁雪玲.开发艺术课校本课程助核心素养在中职学校落地的研究与实践: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备赛为例[J].学周刊,2019(14):21.
[4]庞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18(18):21-22.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课程;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0-0092-02
一、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是对教师专业教学成果和对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考评的一种途径,通过让参赛者模拟设计教学方案、上课、说课等,能够全面、多层次地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测评,促进其不断深化发展专业技能。
将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二者的融合实践有利于教师队伍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目前,相关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较为陈旧,致使“高耗低效”的问题尤为显著,教学投入大,学生收获少。将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后,能够实现比赛式教学模式的形成,以大赛为指导,不断丰富专业教学中关于职业道德、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二者的融合有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学习能力、学业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自主性上缺乏一定的控制力,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欠缺。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教学后,通过以赛促学、以学促练的方式,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逐渐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的乐趣,并在竞赛中明确学习方向,对专业学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实践技能有所把握,从而自主进行有导向的学习。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衡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课时设置有所失衡,对理论教学的时长设置较多,对实践教学的课时设置较少。这既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也是相关院校不重视专业技能大赛的表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设置的失衡既导致学生缺乏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使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降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能力。一方面超长的理论学习时间意味着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扎实地掌握每个知识点,且很容易出现知识不成体系的问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课时的不足导致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到位,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会使其在就业中面临较大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与实际教学目标不匹配
新时代下,学前教育专业的社会导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强调人的个性化发展的今天,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内容做出了新的变革要求。但纵观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院校,极少有院校主动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时代性创新和改革,大多仍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在既有的教学体制下,按照原来的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与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相背离。同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互联网实时教学资讯的补充能力尚且欠缺,很难对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进行完善,导致教学内容的实际设置与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脱轨,学生在就业时难以充分发挥所学专业知识的实践性。
(三)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难以支撑教学实践
对于职业类院校来说,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是其开展专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和追求,对于学前教育专业亦然。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队伍的实践素养做支撑。目前,由于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方面的交流沟通不顺畅,或是外出学习的机会甚少,导致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实践经验并不充足。通过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对专业技能大赛的指导能力便可以看出,教师队伍中全面把握专业技能的教师人才较少,多数教师的实践经验尚且欠缺,难以有效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在未来,对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培养或许是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首要任務和目标。
三、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一)优化教学课程设计,融入大赛相关内容
专业技能大赛在业内的广泛推广和社会认可度的不断提高,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相关院校应紧跟专业技能大赛发展趋势,积极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在既有教学内容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融入大赛的相关知识要点,促进课程与比赛的融会贯通。一方面相关院校要坚决落实传统的育人观念,重点在于培养“毕业即上岗”的实用型人才,在校内的专业课程设计中,强调实践环节与课堂学习的齐头并进,利用既有教学资源在进行学前教育学、幼儿卫生与保健、学前心理学等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在琴棋书画等方面的课外技能,以一技之长拓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范畴。另一方面将专业技能大赛中的资源、活动、设计等方面合乎专业课程教学需要的内容融入教学实践中。例如,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多注重对基本能力、保教活动分析、授课水平、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查,那么专业课程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中融入这些模块的专业教学,采取案例分析、专题知识等方式,进行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二)加强“校”“园”双向互动,促进“赛、学、园”常规化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需要多单位的参与,院校与院校、院校与幼儿园等需要加强沟通与合作。一是院校与院校之间加强交流。作为并行的兄弟院校,相关院校间可以组织起校际间的专业比赛联盟,通过定期组织比赛培训、专业课程宣讲、在线对抗赛等,不断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运用水平,也有利于院校之间取长补短,汲取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二是打通院校与幼儿园的沟通渠道。学前教育专业育人的目的是源源不断地为幼儿园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从而持续优化幼儿园教学效果。基于此,相关院校在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时,要注重与幼儿园方面的双向互动,确保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方向同幼儿园实际需要保持一致,从而实现“校”“园”合作共赢。三是相关院校要将“赛、学、园”合一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在与幼儿园的互动中不断改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确保大赛与课程的融合要点符合实践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同时邀请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参与到课程设计中来,不断推动“赛、学、园”常规化合作。
(三)高效开发信息资源,布局专业技能培训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内容中实际蕴含着当前业内和业外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剖析,通过对大赛进行解读,能够充分了解专业课程技能培训的要点。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资源实现了共享,为当代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了众多途径。例如,可以引入网上专家对专业技能比赛试题的讲解视频,将其与线下课堂教学融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视频课与课堂教学的穿插融合,从而提升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相关院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时,需要充分挖掘网上课程教学资源,以此为鉴,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改革和创新,通过筛选网上对专业技能的实时解读,布局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可行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方案,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以互联网专业技能大赛的网络课程资源为培训主路径,进行专业内的资源共享、在线考核、实时反馈等,部署“分模块教学—在线检测—反馈整改—模拟竞赛”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以实际操作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变能力。
(四)提升教师实践素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离不开高素质教师的参与,尤其是专业技能大赛包含着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考量,更需要教师队伍具备扎实牢固的专业理论内涵和丰富可靠的实践教学素养。如何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素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相关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校际间开展交流会。交流会主要围绕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的内容进行讨论,不同院校间的与会者就自己对大赛的看法、观点、教学实践、未来展望等进行研讨,在交流中迸发思想的火花,以正确把握师资队伍建设的方向。另一方面相关院校可以考虑培养“双师型”教育人才。学前教育专业是针对幼儿园而设立的,如果专业教師缺乏对幼儿园实际情况的了解,就很难以社会需要为导向进行教学实践。相关院校可以与幼儿园加强合作,采取自主报名的形式,定期将预培养教师队伍送至幼儿园外出考察学习,通过参与幼儿园基层教学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了解提高教学实践实用性的着力点。在学习交流中,不断强化学前教育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个性化教育教学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院校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时融合专业技能大赛的相关内容,已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赛教结合的方式,将现阶段对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渗透到专业教学中,推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衔接,带领、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到融合教学实践中,不断夯实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持续强化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同时具备职业精神、专业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学前教育精英,满足新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妍婷.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12):130-131.
[2]李珊.职业技能大赛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融合探索[J].当代旅游,2019(6):176-177.
[3]丁雪玲.开发艺术课校本课程助核心素养在中职学校落地的研究与实践: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备赛为例[J].学周刊,2019(14):21.
[4]庞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以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为例[J].广西教育,2018(18):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