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生课程性质的变化,许多高中生无法适应从初中到高中的课程变化,从而出现了消极怠工,违反课堂行为规范,扰乱课堂秩序的情况。这些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上课质量,也严重阻碍了高中教育的发展。我国学者对中小学生的课堂研究比较多,对高中生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就高中生在课堂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影响其行为的因素并加以解决,力求为提高高中生课堂质量做贡献。
关键词::问题行为;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课堂行为通常被定义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阻挠和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影响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效益。”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背景知识积累、而且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发展。我们研究高中生课堂问题相对较弱,因此加强对高中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的研究,解决高中生的課堂问题行为非常必要。
一、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
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过程中影响学与教的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互动领域的产物,导致高中生课堂被动行为,既有课堂情境,也有高中生的个人原因。高中生在课堂上经常有以下问题:
1.自我行为。上课睡觉、交头接耳、看课外书、擅换座位、抠摸小东西等。
2.影响他人行为。递纸条、高声谈笑、敲打作响、发怪声和奇异的动作等。
3.反抗性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等。
二、高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家庭教养和教师管理方面
1.家庭疏忽大意的恶果。父母往往会花太多精力去爱孩子,生怕孩子不开心、难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宠坏、固执,责任感差,不明白什么是责任以及如何去做。
2.缺乏团结和协作。因为都是孩子,父母把他们照顾得很好,他们没有机会和同龄人一起生活,他们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爱和谦虚。再加上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的形成,在班级里,不分场合,随心所欲。有时心情不好,就产生排斥和反抗,甚至公然不服从老师。
3.缺乏实践经验和危机感。一项调查显示,零食、文化产品、服装、保健品和餐具消费占到了总消费的65%。研究有力地表明,孩子们过着舒适的生活,并认为生活如此轻松。再加上他们父母的宠爱,没有兴趣,过着无聊的生活。
4.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期望过高。孩子达不到期望从而选择消极懈怠,甚至自暴自弃,消极反抗就会出现违背父母或老师意愿的情况。
5.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和管理结果不当。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老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人生观和态度、不良的课堂管理行为也会导致课堂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课堂问题行为。
(二)学生自己身心方面
1.身心发展不平衡、自私行为和强烈的嫉妒心理导致不健康的人格因素。个性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导致课堂上行为问题发生。大多数科学家在研究人格与课堂行为的关系时,大多采用人格维度的需求分类来解释课堂行为。
①活泼外向、内向的学生对课堂问题有不同的行为。活泼乐观的学生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情绪冲动且难以控制,渴望刺激,一感觉课堂上缺乏新意,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并做出一些刺激性的挑衅行为;内向的学生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所以他们会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吸引别人的注意。因此,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是隐性的。
②情绪不稳定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情绪稳定的学生不太容易焦虑,懂得节制和自我控制,因此这些学生不太可能出现有问题的课堂行为。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则可能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影响而冲动,在课堂上发生一些问题行为。
2.叛逆心理导致学生对教师不当的教学方法或教育手段进行报复。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但当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习时,他们受自身情况的影响,要么倒退或逃避,要么采取一些措施报复老师,寻求暂时的心理安慰。
3.任性、傲慢的心态会导致不正确的情感需求。获得老师的关注是学生高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生无法以优异的成绩或成就满足这种需求。无数次感到被忽视后,一旦将偶尔的违纪与老师的关切联系起来,“操作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并不断强化,学生机械地了解到,违纪会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不是忽视自己的存在。
4.畏难情绪。当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和令人沮丧时,他们往往会通过让学科、教师或学校等外部因素为他们的失败负责,或者通过抱怨、批评、拖延甚至拒绝满足学习需求而放弃。
社会环境、家庭教养、独特的个性和心理状态都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3、高中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
1.用班规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采用民主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规制定中,用他接受的方式对其自身进行约束。
2.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学生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老师一起监督并帮助其改正。
3.关注身心,正确引导。了解孩子的身心区别和需求,引导他们用正面积极地方式来表现。
结论
幸运的是,研究表明,大多数在青春期行为问题较多的学生已经成功地成长起来,并适应社会发展,有一些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对课堂问题行为采取积极的、发展的态度,并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应该积极形成高中生素质教育,不应负面打击高中生和批评。只有家庭和社会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解决高中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治.多向集聚渐进认知——高中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研(数学),2021(06):30-35.
[2]徐从凤.面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以《让我们的PPT页面带些设计感》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1(14):109-110+96.
[3]董元君.新高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解析——以人教版“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15):38-39.
[4]荣嘉.关注高中课堂教学中历史的延续性——以三省六部制的教学中的存在误区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9):117.
[5]王小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主导——主体”教学理念的思考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1(37):115-116.
[6]毛永健.捋清线性思路,牵搭教学支架——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结构化课堂之路径[J].中学语文,2021(13):50-55.
[7]黄霞.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与思考——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8):35-36+39.
关键词::问题行为;分析;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课堂行为通常被定义为:“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阻挠和干扰课堂学习活动正常进行的行为,影响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效益。”课堂问题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背景知识积累、而且影响个人社会化的发展。我们研究高中生课堂问题相对较弱,因此加强对高中生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的研究,解决高中生的課堂问题行为非常必要。
一、高中生课堂问题行为现状
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上师生互动过程中影响学与教的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是“课堂”互动领域的产物,导致高中生课堂被动行为,既有课堂情境,也有高中生的个人原因。高中生在课堂上经常有以下问题:
1.自我行为。上课睡觉、交头接耳、看课外书、擅换座位、抠摸小东西等。
2.影响他人行为。递纸条、高声谈笑、敲打作响、发怪声和奇异的动作等。
3.反抗性行为。语言粗暴、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等。
二、高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
(一)家庭教养和教师管理方面
1.家庭疏忽大意的恶果。父母往往会花太多精力去爱孩子,生怕孩子不开心、难过。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被宠坏、固执,责任感差,不明白什么是责任以及如何去做。
2.缺乏团结和协作。因为都是孩子,父母把他们照顾得很好,他们没有机会和同龄人一起生活,他们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缺乏爱和谦虚。再加上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的形成,在班级里,不分场合,随心所欲。有时心情不好,就产生排斥和反抗,甚至公然不服从老师。
3.缺乏实践经验和危机感。一项调查显示,零食、文化产品、服装、保健品和餐具消费占到了总消费的65%。研究有力地表明,孩子们过着舒适的生活,并认为生活如此轻松。再加上他们父母的宠爱,没有兴趣,过着无聊的生活。
4.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期望过高。孩子达不到期望从而选择消极懈怠,甚至自暴自弃,消极反抗就会出现违背父母或老师意愿的情况。
5.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行为和管理结果不当。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老师的教学理念、学生的人生观和态度、不良的课堂管理行为也会导致课堂管理不善,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课堂问题行为。
(二)学生自己身心方面
1.身心发展不平衡、自私行为和强烈的嫉妒心理导致不健康的人格因素。个性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导致课堂上行为问题发生。大多数科学家在研究人格与课堂行为的关系时,大多采用人格维度的需求分类来解释课堂行为。
①活泼外向、内向的学生对课堂问题有不同的行为。活泼乐观的学生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情绪冲动且难以控制,渴望刺激,一感觉课堂上缺乏新意,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并做出一些刺激性的挑衅行为;内向的学生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所以他们会尽量避免出现问题,吸引别人的注意。因此,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是隐性的。
②情绪不稳定会导致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情绪稳定的学生不太容易焦虑,懂得节制和自我控制,因此这些学生不太可能出现有问题的课堂行为。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则可能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影响而冲动,在课堂上发生一些问题行为。
2.叛逆心理导致学生对教师不当的教学方法或教育手段进行报复。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学习,但当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习时,他们受自身情况的影响,要么倒退或逃避,要么采取一些措施报复老师,寻求暂时的心理安慰。
3.任性、傲慢的心态会导致不正确的情感需求。获得老师的关注是学生高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些学生无法以优异的成绩或成就满足这种需求。无数次感到被忽视后,一旦将偶尔的违纪与老师的关切联系起来,“操作条件反射”就建立起来并不断强化,学生机械地了解到,违纪会引起老师的注意,而不是忽视自己的存在。
4.畏难情绪。当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和令人沮丧时,他们往往会通过让学科、教师或学校等外部因素为他们的失败负责,或者通过抱怨、批评、拖延甚至拒绝满足学习需求而放弃。
社会环境、家庭教养、独特的个性和心理状态都是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3、高中课堂问题行为的解决策略
1.用班规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采用民主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规制定中,用他接受的方式对其自身进行约束。
2.家校联合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学生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和老师一起监督并帮助其改正。
3.关注身心,正确引导。了解孩子的身心区别和需求,引导他们用正面积极地方式来表现。
结论
幸运的是,研究表明,大多数在青春期行为问题较多的学生已经成功地成长起来,并适应社会发展,有一些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对课堂问题行为采取积极的、发展的态度,并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应该积极形成高中生素质教育,不应负面打击高中生和批评。只有家庭和社会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解决高中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实现学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治.多向集聚渐进认知——高中数学课堂中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中学教研(数学),2021(06):30-35.
[2]徐从凤.面向深度学习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以《让我们的PPT页面带些设计感》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1(14):109-110+96.
[3]董元君.新高考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索与解析——以人教版“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学为例[J].数学教学通讯,2021(15):38-39.
[4]荣嘉.关注高中课堂教学中历史的延续性——以三省六部制的教学中的存在误区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9):117.
[5]王小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主导——主体”教学理念的思考与探索[J].考试周刊,2021(37):115-116.
[6]毛永健.捋清线性思路,牵搭教学支架——构建高中语文教学结构化课堂之路径[J].中学语文,2021(13):50-55.
[7]黄霞.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施与思考——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8):35-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