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山东刻瓷有陶瓷材质新、种类多,品种全等得天独厚的条件,工艺美术人员又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因此,在这片艺术的沃土上造就了一批艺高精深的刻瓷艺人,也为他们今后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刻瓷艺术大师会将他更多的刻瓷艺术精品呈现给世人。
关键词:刻瓷艺术;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刻瓷是集制瓷工艺、书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它缘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在当今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进。纵观刻瓷艺术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刻瓷艺术家在黑瓷盘上刻制人物肖像,不加任何着色,完全利用黑釉色的厚薄、疏密来表现明暗、层次、立体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瓷盘釉色强烈的反差,创作出的人物肖像作品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刻瓷艺术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进,如钻石刀、尖刻刀、扁刻刀等刻瓷工具的使用,而刀具不同的运刀方向、力度又可形成许多刀法,各种刀法灵活运用、组合变化,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刀迹的错落、深浅、疏密,可以再现书画艺术的作品原貌,又因刻瓷工具和瓷品质地的不同,又可达到软笔笔法所不能及的美学效果,以使作品形成刚劲、柔美等不同风格。其虚实、顿挫,又能表现物象的轻逸、厚重等感觉。
刻瓷,有“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之说,据不完全统计,淄博市有数千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等刻瓷艺术大师,代表了中国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随着淄博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刻瓷工具的技术革新,当今淄博刻瓷艺术可以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今刻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前人所不能比拟的。
刻瓷艺术依赖瓷器为创作基础,瓷器的器型品类很多,大到数十平方米的瓷板,小到掌中把玩的陶瓷小品,均是艺术家创作的天地。在表现题材上,人物肖像、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绘画作品等,其中人物肖像作品难度最大,除了具备坚实的刻瓷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肖像素描的基础,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肖像刻瓷作品。刻瓷艺术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起稿。即在瓷器上用拍图、用笔设计出画稿,然后照稿刻制。二是雕刻。所用工具有合金钢制做的凿(尖扁两种),金钢石刻笔、小锤、砂轮片。分线刻、点刻,面刻。线刻即用刻笔划出线条,多用以刻头发、衣纹,胡须,昆虫或轮廓线等,给人以线条流畅、细致入微之感,但因线条太细,远看效果不佳,缺乏气势。点刻,是用凿子刻出大小不同的点,以点组线,点点成面,一般刀痕的宽窄,疏密、排列方向以及线面的结合,应服从于形体结构,,质感和用笔,用墨方法。与凿子的轻重移动快慢有密切联系,“功在其内”,用此法刻出的画面,虚实相生,富有变化,整体效果和远看俱佳。面刻,是用平口凿铲出较大的面。有的则用砂轮磨。三是赋色。这是刻瓷最后一道工序。所用颜料大致有三种,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色调,用色协调,配合得当。
2刻瓷艺术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清朝便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艺术表现力稍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这在淄博中国陶瓷馆有清末民初时期的实物佐证。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了让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产生了刻瓷。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有人能用钢刀在瓷板上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绘画作品,且栩栩如生。应该说,到了这一时期,刻瓷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
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工艺,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工匠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它用于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书法等众多题材。经过刀刻斧凿,无光的画面与光亮的瓷面相互映衬,强烈对比,犹似锦上添花,它既有观赏、收藏价值,又有纪念意义。我国的刻瓷艺术,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曾多次创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的艺术家、收藏家对刻瓷艺术的概论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触有手感、观有笔墨”。
3刻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刻瓷艺术,不但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而且要有高超的雕刻艺术修养,既要讲究金石艺术的各种刀法,又要讲究中国画的笔墨功力。
纵观刻瓷艺术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刻瓷艺术家在黑瓷盘上刻制人物肖像,不加任何着色,完全利用黑釉色的厚薄、疏密来表现明暗、层次、立体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瓷盘釉色强烈的反差,创作出的人物肖像作品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类作品,在刻瓷艺术作品展览会上往往会让人眼睛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肖像作品也趋于源于摄影高于摄影的方向,追求形真的基础上神似,刀法、彩色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选材、选题和手法上,根据淄博陶瓷的不同材质和釉面色彩特性,特别是近年来,“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口号的提出,陶瓷行业研发推出许多新瓷种,无论是器型、色彩、釉料和质地,如鲁青瓷,华青瓷,都为刻瓷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艺术家通过对刀具和装饰技法的不断创新,使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研究出了堆雕与刻凿结合,喷花,绘画与刻凿结合等工艺。在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为主,运用捻,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结合得体,色彩搭配得当。不论是雕刻诗文,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既有书法,绘画的神形,又有刀与瓷的“金石味”,在中国自成一派。
结语
刻瓷是集制瓷工艺、书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它缘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在当今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献:
[1] 庞连军.刻瓷艺术浅谈[N].经济导报,2012928.
[2] 季云华.刻瓷工艺创作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
关键词:刻瓷艺术;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刻瓷是集制瓷工艺、书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它缘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在当今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进。纵观刻瓷艺术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刻瓷艺术家在黑瓷盘上刻制人物肖像,不加任何着色,完全利用黑釉色的厚薄、疏密来表现明暗、层次、立体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瓷盘釉色强烈的反差,创作出的人物肖像作品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1刻瓷艺术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刻瓷艺人将刻瓷艺术不断创新,刻瓷工具和雕刻技法不断改进,如钻石刀、尖刻刀、扁刻刀等刻瓷工具的使用,而刀具不同的运刀方向、力度又可形成许多刀法,各种刀法灵活运用、组合变化,有着极强的表达能力。刀迹的错落、深浅、疏密,可以再现书画艺术的作品原貌,又因刻瓷工具和瓷品质地的不同,又可达到软笔笔法所不能及的美学效果,以使作品形成刚劲、柔美等不同风格。其虚实、顿挫,又能表现物象的轻逸、厚重等感觉。
刻瓷,有“世界刻瓷在中国,中国刻瓷看淄博”之说,据不完全统计,淄博市有数千位专业从事刻瓷艺术的工作者。张明文、冯乃江、李梓源等刻瓷艺术大师,代表了中国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随着淄博陶瓷工艺技术的发展刻瓷工具的技术革新,当今淄博刻瓷艺术可以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当今刻瓷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是前人所不能比拟的。
刻瓷艺术依赖瓷器为创作基础,瓷器的器型品类很多,大到数十平方米的瓷板,小到掌中把玩的陶瓷小品,均是艺术家创作的天地。在表现题材上,人物肖像、山水花鸟、飞禽走兽、书法绘画作品等,其中人物肖像作品难度最大,除了具备坚实的刻瓷基本功外,还必须具有深厚的肖像素描的基础,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肖像刻瓷作品。刻瓷艺术一般有三个步骤:一是起稿。即在瓷器上用拍图、用笔设计出画稿,然后照稿刻制。二是雕刻。所用工具有合金钢制做的凿(尖扁两种),金钢石刻笔、小锤、砂轮片。分线刻、点刻,面刻。线刻即用刻笔划出线条,多用以刻头发、衣纹,胡须,昆虫或轮廓线等,给人以线条流畅、细致入微之感,但因线条太细,远看效果不佳,缺乏气势。点刻,是用凿子刻出大小不同的点,以点组线,点点成面,一般刀痕的宽窄,疏密、排列方向以及线面的结合,应服从于形体结构,,质感和用笔,用墨方法。与凿子的轻重移动快慢有密切联系,“功在其内”,用此法刻出的画面,虚实相生,富有变化,整体效果和远看俱佳。面刻,是用平口凿铲出较大的面。有的则用砂轮磨。三是赋色。这是刻瓷最后一道工序。所用颜料大致有三种,即油画颜料,发光油和陶瓷釉,应根据瓷器釉面色调,用色协调,配合得当。
2刻瓷艺术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清朝便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艺术表现力稍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这在淄博中国陶瓷馆有清末民初时期的实物佐证。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常在自己特别喜欢的瓷器上题诗,用以寄情抒怀。为了让御迹能保留长久,宫庭艺人就想办法将墨宝刻于瓷器上,从而产生了刻瓷。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有人能用钢刀在瓷板上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绘画作品,且栩栩如生。应该说,到了这一时期,刻瓷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
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工艺,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工匠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它用于表现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书法等众多题材。经过刀刻斧凿,无光的画面与光亮的瓷面相互映衬,强烈对比,犹似锦上添花,它既有观赏、收藏价值,又有纪念意义。我国的刻瓷艺术,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曾多次创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的艺术家、收藏家对刻瓷艺术的概论是:“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触有手感、观有笔墨”。
3刻瓷艺术的发展趋势
刻瓷艺术,不但要求作者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而且要有高超的雕刻艺术修养,既要讲究金石艺术的各种刀法,又要讲究中国画的笔墨功力。
纵观刻瓷艺术发展趋势,近年来,有刻瓷艺术家在黑瓷盘上刻制人物肖像,不加任何着色,完全利用黑釉色的厚薄、疏密来表现明暗、层次、立体变化,充分利用和发挥黑瓷盘釉色强烈的反差,创作出的人物肖像作品具有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类作品,在刻瓷艺术作品展览会上往往会让人眼睛一亮,留下深刻的印象。人物肖像作品也趋于源于摄影高于摄影的方向,追求形真的基础上神似,刀法、彩色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创作选材、选题和手法上,根据淄博陶瓷的不同材质和釉面色彩特性,特别是近年来,“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口号的提出,陶瓷行业研发推出许多新瓷种,无论是器型、色彩、釉料和质地,如鲁青瓷,华青瓷,都为刻瓷艺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艺术家通过对刀具和装饰技法的不断创新,使艺术的表现力更加丰富,研究出了堆雕与刻凿结合,喷花,绘画与刻凿结合等工艺。在表现手法上,以平口刀为主,运用捻,转,平,侧等刀法,使点、线、面结合得体,色彩搭配得当。不论是雕刻诗文,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既有书法,绘画的神形,又有刀与瓷的“金石味”,在中国自成一派。
结语
刻瓷是集制瓷工艺、书画和雕刻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刻瓷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术,它缘于远古的甲骨刻字、青铜铸雕,在当今文化事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献:
[1] 庞连军.刻瓷艺术浅谈[N].经济导报,2012928.
[2] 季云华.刻瓷工艺创作之我见[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