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糖的“替身”,是否甜得健康?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王玉#教授
  王玉#代糖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王玉(教授) 苓朋春
  专家简介
  王玉
  兰州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爱吃甜食又怕胖,是很多现代人的困扰,因此市面上涌现出很多代糖食品,它们并不加传统的糖,如白糖、砂糖、蔗糖,而是以号称“无负担”的代糖替代,既保持甜味,又减少能量。我们身边有哪些代糖,食用代糖就可以让我们“甜得健康”吗?
  身边的代糖
  1. 阿斯巴甜
  前几年,一款标签上声称无糖的汽水饮料“零度”可乐上市,受到不少担心摄入过多能量的“可乐粉”的欢迎。“零度”可乐与普通可乐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低能量的甜味剂取代蔗糖,如阿斯巴甜,所以“零度”可乐虽然无糖,却与传统可乐一样具有甜味。
  从备受怀疑到被批准使用 早在1965年,人们就发现了阿斯巴甜,但因其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一直备受怀疑,尤其是致癌的“指控”。许多研究机构纷纷出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也没有找到“罪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81年批准阿斯巴甜在某些食品中使用。1996年,FDA取消对它的使用限制,允许其使用于任何食品中。近期,欧盟食品安全局(EFSA)完成对阿斯巴甜的全面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按目前的使用量,阿斯巴甜及其分解物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是安全的。对一般人而言,阿斯巴甜的安全摄入量是每日每千克体重不高于40毫克。一听易拉罐(355毫升)低能量饮料一般约含180毫克阿斯巴甜。也就是说,体重为50千克的人每天喝10听含有阿斯巴甜成分的饮料都是安全的。
  阿斯巴甜的广泛使用 阿斯巴甜不仅用于可乐,还可作为强力甜味剂和风味增效剂广泛应用于各种食品、饮料中,如口香糖、碳酸饮料、糖果、巧克力、酒与酒精饮料、甜点心、固体粉末饮料、果酱与果冻、茶叶饮料、果味涂抹食品、乳粉与酸牛乳、谷物食品等。
  苯丙酮尿症患者应警惕摄入量 然而,阿斯巴甜的上述剂量上限不适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包括孕妇),因为这类患者对饮食中苯丙氨酸(合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的摄入有极其严格的限制,摄入量必须极低。
  2. 木糖醇
  近年来流行的木糖醇口香糖被视为健康口香糖,主打“防龋齿”及“低糖低能量”,其所用的主要甜味剂就是木糖醇。
  部分患者适合食用木糖醇 木糖醇不仅甜度与蔗糖相近,而且由于不产酸,会抑制突变链球菌的生长,且不能被口腔微生物发酵,从而具有防龋齿的功效;进入血液后,不需要胰岛素就能透入细胞,代谢速度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长期适量食用可控制体重、抑制肥胖;实验证明可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木糖醇主要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肝病患者。
  大量食用有副作用 木糖醇虽是大多数人眼中的“好东西”,但它也有些“副作用”。木糖醇性偏凉,对肠胃有刺激作用,不易被胃酶分解,大量木糖醇很难顺利地被消化吸收,易引起腹部不适、胀气、肠鸣;1克木糖醇可产生能量10.04千焦(2.4千卡),故过量食用也可能导致肥胖;大量食用木糖醇还可引起高尿酸血症或高草酸血症,进而损害肾功能;可加强乳酸合成,严重时可造成乳酸中毒。
  目前我国对木糖醇的摄入量尚无严格标准。以中国人的体质来看,木糖醇的平均日摄入量不得超过90克或平均单次摄入量不超过50克。
  3. 其他代糖
  糖精,通常用于冷饮、饮料、果冻等;安赛蜜,广泛用于固体饮料、酱菜类、蜜饯、餐桌用甜味料;蔗糖素,用于饮料、口香糖、冷冻甜点、果汁、果冻等;甜菊糖,可用于茶、饮料、点心、罐头食品、腌制品、蜜饯、果脯及果糕、酒类、肉、口香糖等。
  被代糖掩盖的问题
  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以代糖替代传统糖的食品,可以保持甜味、减少能量。但有时食用代糖食品时,问题恰会被所添加的代糖所掩盖,让人掉以轻心。
  主食类 代糖糕点、月饼等米面类制品。这类糕点虽用代糖添加甜味,但本身仍由面粉制作,大量食用依旧可导致血糖升高而不易控制。
  饮料类 代糖冰激凌、饮料或纯果汁。代糖饮料一般用阿斯巴甜作为甜味剂,能量极低,一般可以比较放心地饮用,但苯丙酮尿症患者应注意摄入量。
  水果糖 润喉糖、水晶糖等。由于其所含能量极少,当发生低血糖时,一定不要选择这类糖果,而应立即进食一点主食或普通糖果。
  药膳类代糖食品 山药粉、南瓜粉等。这类食品的主要成分仍是多糖,故不宜大量食用。
  烹调用糖 主要成分是阿斯巴甜。因受高热易分解而使甜味减弱或消失,故烹调时应在熄火后再将其加入。
  甜得健康?没有定论
  代糖是可以提供甜味的可食用合成化学品,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需要减肥却又嗜甜的人而言,代糖几乎不可或缺。
  然而,近来不少研究发现,大量使用某些代糖,有可能导致腹泻,甚至有报道称,代糖食品会过度刺激或干扰神经末梢,增加肌肉紧张,引发偏头痛。代糖可能并没有厂商宣传的那样健康,对人体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出于对健康的考虑,建议控制代糖的摄入量。
其他文献
中医对中药的煎、服方法非常之考究。同样一张药方,因为药物的煎服方法不同,适应证和治疗效果就不一样。治疗一种病,即便辨证再准确,用药再恰当,如果煎药、服药方法不当,就不可能发挥药物应有的疗效。  应选用什么器具和煎法煎煮中药,我们已在前几期的杂志中进行过“大盘点”,下面再就煎中药的“水火”问题介绍一二。  煎前准备:用凉水浸泡,切不可冲洗  沸水煎煮不如凉水浸泡 中药多为植物或动物的干燥组织,其有效
健康大事件1:从中国癌症流行情况看癌症防治策略  2017年中国癌症大数据报告结果显示,2013年全国癌症新发病例约为368.2万例,发病率为270.59/10万,其中,城市地区发病率为283.79/10万,农村地区为255.27/10万。  肺癌仍是我國发病率居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例约73万人,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5。  健康大事件2:北京、上海、深圳 共建共享无烟城市  世界卫生组织《
专家简介  董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常务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全国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国家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上海中心主任,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上海)主任。  医疗专长:擅长神经科的疑难杂症及脑血管病的诊治。  专家门诊:周三全天   由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脑卒中分会、脑电图及临床电
土豆学名为马铃薯,别名很多,各地叫法不同。中国东北、河北称其为“土豆”,华北地区称其为“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其为“洋芋”,江浙一带称之为“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等等。土豆有多深入民心?问一问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众医学”微信“粉丝”便可大开眼界。  四川:酸辣土豆丝  @脱氧核糖:我妈做的酸辣土豆丝最好吃,酸辣可口又开胃,想到就流口水。  重庆:锅巴土豆  @最念巴蜀情:我离开重庆五年了
外出旅行,出汗不可避免。汗流浃背、口干舌燥時,应及时补充已损失的水分,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  旅行途中,不少人自己带水,以便随时补水;也有人在旅游景点或沿途购买各种瓶装水和饮料;还有一些人,看到从山上流下的瀑布及清澈见底的溪水,会用双手掬水,有滋有味地品尝,甚至用杯子或瓶子装上山泉水一路享用。品尝山泉水时,大多数人的心情都会特别舒畅,但从安全卫生的角度来讲,是很不妥当的。  泉水是地下水通过地表裂
专家简介  张重华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西医结合学会上海分会耳鼻喉科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和上海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生物工程学上海分会常务理事。  张重华,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领先人物,曾经的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如今古稀之年卸下行政重任,一心一意坐堂行医。  张重华是西医,却对传统医学有着深厚感情,20世纪60年代在眼耳鼻喉科医院组建
专家简介  张贤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读者咨询:  我感冒发热时曾与妻子同房,不料妻子就此怀孕了。现在我们很担心,这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精液质量受体温影响  研究表明,精液质量受体温的影响很大,男子睾丸产生精子的最合适温度是35.6
医生手记:越来越常见的年轻人脑出血  李某,男,37岁。大学毕业后在武汉某知名报社任职,选题、赶稿、采访样样不落。繁忙的工作使他养成了吸烟、熬夜等习惯,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工作之余还要忙于应酬。3个月前,李某在下午开会时,突然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感。晚上,他自觉症状没有好转,便至我院急诊。头颅CT检查提示,其右侧丘脑出血。入院后经详细检查后,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经保守治疗后,患者基本康复。 
季建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常委。擅长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症等各类心理障碍的诊治。  生活实例  半年前,王女士开始忙新家的装修,身体较为疲劳。3个月前,她在家休息时,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喘不过气的症状,持续几分钟后自行缓解。三天后,王女士再次出现同样症状,持续了近10分钟,
微信“粉丝”咨询:  又到过年、学生放假这段时间了。而这是我最不喜欢的一段时间,因为外面的人实在太多。我不喜欢人多的地方,看到人群密集时,就会烦躁,有时甚至头晕、出汗。朋友说我是不是有点孤僻的性格,需要去锻炼,适应这种环境。但对我来说,这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请教专家,这是怎么回事,我应该如何改正、适应呢?  认识“人群密集恐惧”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爱看热闹,爱往人多的地方凑。可有些人正好相反,熙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