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留守儿童就是在经济迅速发展条件下产生的。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工作只是为了改善自己家庭生活条件,解决一些硬件问题;但另一方面也容易忽视自己孩子的相关教育,由于父母均在外长期打工,无法照顾孩子,所以盲目采取物质上的给予,这也造成了很多孩子形成不爱学习、贪图享乐、奢侈的习惯,產生“读书无用”,“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他们认为不读书也可以用工作赚钱,在城市生活也会有发展。但这些相关存在的家庭问题却急需得到相关部门解决。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137-01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监护人教育能力较低,监护不力。
由于监护人受自身的文化、年龄、身体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其对儿童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只能满足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能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家庭和情感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的状态,这和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的状况差距太远。据调查,临时监护人中,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的比例高达93.5%;监护人能时常辅助孩子功课的只占13.9%,从来没有辅导孩子的占到了52.4%。调查还显示,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监护的比例达到87.2%,由亲属照顾的比例达到的9.9%;留守儿童感觉其父母“非常关注”自己的只有42.6%,留守儿童信任其监护人的占38.4%。所以对留守儿童学习的监督和帮助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基本在放任的状态下学习、生活,即使取得好的成绩,也没有人称赞;而学习成绩差了,也没有人教育,渐渐地,孩子们变得不再努力、变得懒散、行为逐渐去规范、变得冷漠、变得消极等等。因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邪途上,所以行为出现偏差,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开始慢慢出现在儿童身上。父母因为孩子的留守而缺乏家庭的关爱所以产生同情的心理,因此对孩子一味溺爱,孩子们的行为出现了偏差也不能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脱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缺乏纪律的约束而造成的不当行为或越轨,这在留守儿童的群体中很常见。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
因父母外出的特殊原因,造成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他们在心理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多的问题和困惑,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更需要教师、班集体的温暖,留守儿童亲情的缺乏会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因为老师的素质、学校教育的条件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比如缺乏教育理念、农村学校很少有条件提供特殊的心理学课程和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学校难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存教育,心理教育等等。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在幼小的年龄就离开父母,没有父母的爱,虽然有祖父母或亲友的监督,但和父母在身边相比,其感觉相差太远。正因为此,他们会感觉很无助,会变得不愿意与人沟通,性格内向,自卑,缺乏自信。
第二、孤独无助。他们的父母外出,留守在家的孩子感到空虚,孤独,出现抑郁症等问题。
第三、怨恨父母。留守儿童大多都不理解父母,认为自己家穷,父母没有能力,不得不外出工作,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到家后,远离他们的父母,和父母出现情感上的隔膜,甚至抱怨没有爱。
第五、心理和情感世界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毕竟年幼,他们在情感上不能独立,还存在相当的依赖性,由于长期的情感缺乏,极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父母照顾,很难找到感情上的支持和鼓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长此以往,他们就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被遗弃的焦虑,自闭症。
第六、道德行为的差异。“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他们往往无法区分好的和坏的,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更容易受到负面的社会影响,容易形成一些不良行为。
3.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性格暴躁孤僻。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一般和老年人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这些人一般文化水平偏低,没有能力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重养轻教,让孩子学习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4.来自儿童家长的负面影响
父母自己的想法对孩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他们努力工作赚的钱也不比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的人少甚至更多,所以他们有一个新的“读书无用论”,对他们的孩子学习没有太高的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能读就读,不能读就早些打工还可以早些赚钱”的概念广泛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关心。“留守儿童”在其父母沉重的思想负担下,承受了巨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在寄宿制学校中要优先考留守儿童。各地在寄宿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改善食宿条件、完善配套设施,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庭。学校组织有相关经验的老师定期为孩子们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孩子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一些不好的心理问题的产生。
2.申请更多相应的国家财政补助,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分布广,家庭条件差,问题多具有十分明显特点。由于地域的分布较广,精度较高的调查便难以实现,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就难以得到确认和记录;所以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的专业调查变得很严峻,事前的专业培训也便显得极其重要。
3.加强宣传,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教育是双方面的,学校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赡养法的出现,让子女不赡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了依据。所以,建立相关的对于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抚养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子女的抚养不仅仅是只提供物质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要飞速发展,孩子由于心智后还未发展成熟,需要的是父母悉心教导和正确引导。
4.加强道德培养,树立道德标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孩子父母的身上,农村经济条件落后,早婚早育现象严重。很多人在15岁左右就已经结婚生子。由于自身年龄较小,加上知识水平的有限性,这些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是有很大的缺陷的。年龄小,人生阅历和经验不足,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也往往会很迷茫或者一刀切,将自己的一些自己认为对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的很大的伤害,也使得这些家庭的小孩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从而做出一些危害性的事来。
5.学校教育应占主导。学校应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由于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这也就需要更加精确的心理调查。针对各个地方的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派展业的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同时每个学校都应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每星期一节。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因旨在发现和疏导学生在成长过程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在业余时间里,可以多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集体归属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掘学生的各方面的优势,让他们明白有人关心他们,有地方需要他们,使他们更有责任心和热情。
三.结语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区对待这些问题。在实行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双边教育以及政府的正确引导,都是密切相关的。未来是年轻一代的,所以他们的整体随之水平也决定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将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研究对策
中图分类号:TU3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7-0137-01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监护人教育能力较低,监护不力。
由于监护人受自身的文化、年龄、身体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其对儿童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只能满足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只能要求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家庭和情感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的状态,这和父母陪在身边的孩子的状况差距太远。据调查,临时监护人中,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的比例高达93.5%;监护人能时常辅助孩子功课的只占13.9%,从来没有辅导孩子的占到了52.4%。调查还显示,留守儿童由祖父母监护的比例达到87.2%,由亲属照顾的比例达到的9.9%;留守儿童感觉其父母“非常关注”自己的只有42.6%,留守儿童信任其监护人的占38.4%。所以对留守儿童学习的监督和帮助大大减少,甚至完全没有,基本在放任的状态下学习、生活,即使取得好的成绩,也没有人称赞;而学习成绩差了,也没有人教育,渐渐地,孩子们变得不再努力、变得懒散、行为逐渐去规范、变得冷漠、变得消极等等。因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他邪途上,所以行为出现偏差,一些不道德的行为,开始慢慢出现在儿童身上。父母因为孩子的留守而缺乏家庭的关爱所以产生同情的心理,因此对孩子一味溺爱,孩子们的行为出现了偏差也不能及时进行教育引导,让孩子脱离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缺乏纪律的约束而造成的不当行为或越轨,这在留守儿童的群体中很常见。
2.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
因父母外出的特殊原因,造成留守儿童感觉自己孤立无援,他们在心理上比其他学生有更多的问题和困惑,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更需要教师、班集体的温暖,留守儿童亲情的缺乏会对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因为老师的素质、学校教育的条件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比如缺乏教育理念、农村学校很少有条件提供特殊的心理学课程和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学校难以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生存教育,心理教育等等。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在幼小的年龄就离开父母,没有父母的爱,虽然有祖父母或亲友的监督,但和父母在身边相比,其感觉相差太远。正因为此,他们会感觉很无助,会变得不愿意与人沟通,性格内向,自卑,缺乏自信。
第二、孤独无助。他们的父母外出,留守在家的孩子感到空虚,孤独,出现抑郁症等问题。
第三、怨恨父母。留守儿童大多都不理解父母,认为自己家穷,父母没有能力,不得不外出工作,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到家后,远离他们的父母,和父母出现情感上的隔膜,甚至抱怨没有爱。
第五、心理和情感世界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毕竟年幼,他们在情感上不能独立,还存在相当的依赖性,由于长期的情感缺乏,极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没有父母照顾,很难找到感情上的支持和鼓励,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长此以往,他们就形成了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被遗弃的焦虑,自闭症。
第六、道德行为的差异。“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督,他们往往无法区分好的和坏的,难以客观地看待问题,更容易受到负面的社会影响,容易形成一些不良行为。
3.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性格暴躁孤僻。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一般和老年人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这些人一般文化水平偏低,没有能力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同时,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重养轻教,让孩子学习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监督。
4.来自儿童家长的负面影响
父母自己的想法对孩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他们努力工作赚的钱也不比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的人少甚至更多,所以他们有一个新的“读书无用论”,对他们的孩子学习没有太高的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志,“能读就读,不能读就早些打工还可以早些赚钱”的概念广泛存在于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对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不关心。“留守儿童”在其父母沉重的思想负担下,承受了巨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健康发展。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在寄宿制学校中要优先考留守儿童。各地在寄宿容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改善食宿条件、完善配套设施,使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庭。学校组织有相关经验的老师定期为孩子们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增强孩子们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一些不好的心理问题的产生。
2.申请更多相应的国家财政补助,为留守儿童建档立卡。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分布广,家庭条件差,问题多具有十分明显特点。由于地域的分布较广,精度较高的调查便难以实现,很多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产生的许多问题就难以得到确认和记录;所以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的专业调查变得很严峻,事前的专业培训也便显得极其重要。
3.加强宣传,建立相关的制度保障。教育是双方面的,学校教育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视的。古语有云:养不教父之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赡养法的出现,让子女不赡养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了依据。所以,建立相关的对于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抚养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子女的抚养不仅仅是只提供物质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求也要飞速发展,孩子由于心智后还未发展成熟,需要的是父母悉心教导和正确引导。
4.加强道德培养,树立道德标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在孩子父母的身上,农村经济条件落后,早婚早育现象严重。很多人在15岁左右就已经结婚生子。由于自身年龄较小,加上知识水平的有限性,这些父母在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是有很大的缺陷的。年龄小,人生阅历和经验不足,在教育小孩的时候也往往会很迷茫或者一刀切,将自己的一些自己认为对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的很大的伤害,也使得这些家庭的小孩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从而做出一些危害性的事来。
5.学校教育应占主导。学校应配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由于不同地区的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这也就需要更加精确的心理调查。针对各个地方的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派展业的心理教师进行辅导;同时每个学校都应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每星期一节。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的原因旨在发现和疏导学生在成长过程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在业余时间里,可以多组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集体归属感。在活动的过程中去发掘学生的各方面的优势,让他们明白有人关心他们,有地方需要他们,使他们更有责任心和热情。
三.结语
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区对待这些问题。在实行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的双边教育以及政府的正确引导,都是密切相关的。未来是年轻一代的,所以他们的整体随之水平也决定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将来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