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送別诗在大量创作中,交际功能逐渐加强,诗歌的功能得到了全面发挥,已不仅限于“传情言志”,充分发挥了“可以群”的社会交往功能。在集体送别的创作场合下,为了应酬的需要,文士们必须储存一套可供临时发挥、及时套用的模式。送别诗的模式化倾向在初盛唐已初露端倪,这为中晚唐送别诗创作走向模式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送别诗;模式化;岑参
一、形式的模式化
西方学者往往从结构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范型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尽管比较机械,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启发。比如,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教授在他的《初唐诗》中评论初唐的宫廷诗,认为:“结构的各种惯例在宫廷诗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其基本结构叫做‘三部式’,由破题、描写式的展开和反应三部分组成。”[1]莫励锋先生做了更为细致的翻译:“首先是开头部分,通常是两句诗介绍背景。接着是可延伸的中间部分,由描写对偶句组成,最后部分是诗歌的旨意,或是某种使前面的描写顿生光彩的结论,有时结尾两句仅描写事件的结束。”[2]欧文教授还套用这种三部式的结构来分析唐代的送别诗,“唐代送别诗的许多惯例产生于680至710年的30年间。三部式在这类诗中十分明显。”[3]以所谓的三部式来概括初盛唐的送别诗,显然有削足适履之弊,但若考察岑参的送别诗则不失一种较为恰当的方法。
(一)三部式。即开篇点明送别之情;中间部分申述题中的意思;结尾抒分别之情。在一首律诗中,即首联破题,或说明离别的原因;或将出发点与目的地相对举;或设想旅程的艰难。颔联与颈联通常描写眼前景及与离别情绪相关的景物;或设想路途之景物及所到之地之景物。尾联抒情,依所送之人的不同,或勉之以事业成功,期之以遂意如愿;或叙羡慕;或加劝勉。
如《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
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稀。
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原因是送王奇光赴吏部之选。“西亭”是虢州的送客亭。“五马”的典故最早出于《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因此“五马”为太守美称。颔联和颈联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春初,并且描写了送别友人赴选之地潼关门的景色。尾联安慰鼓励友人不要因为落选而伤感。“送人赴选,满篇春色可喜,结二语增人信心,实则殊未必然,才调稀而落选者大有人在。”[4]
另外一首押“长”字韵的送别诗与此诗非常相似。《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
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醉经秦树远,梦怯汉川长。
雨过风过黑,云开日脚黄。知君解起草,蚤去入文昌。
这首诗是送友人仕宦之作。首联“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与上一首“红亭酒瓮香,白面绣衣郎”极其相似,并且都出现“酒”意象。点明是为礼部尚书郎李司谏而送别。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所经之地秦树蜀山与汉水的沿途风景。尾联是送李司谏早去尚书省任郎官,饱含祝福勉励之意。把这两首诗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不仅是典型的三部式,而且其韵脚相同、意象极为相似。充分地体现了岑参探题分韵送别诗的模式化倾向。正如斯蒂芬欧文在《盛唐诗》所言“送别诗的中间对句通常描写眼前与离别情绪相关的特殊景物。但还有更自由的方式,如探究在场诸人的情绪,细致说明旅行原因,或推测未来的情况。少数习惯性的并置开始出现,如在律诗的第三联以酒与歌或离别诗相对。”[5]
(二)两部式。即一首律诗,分前后四句,截为两半。往往前四句写送人之时目前景致,引发送别之意;后四句言送别之情、别后相思。或前四句写所送之人之处境,交待分别之由;后四句表现分离意趣。
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这首诗是送宇文舍人出为元城县令所作。前四句写送别友人时的景色,引起送别之意。用了“双凫”的典故,用双凫来比喻县令。并点明了送别的原由,是从卫河行舟赴任。并且说明了宇文舍人曾为近臣的处境以及行役时的状况。后四句用河南的县花和潼关的杨柳来暗示所到之处对县令宇文舍人的期待,以及诗人对友人的别后思念和对友人仕宦的鼓励和劝勉。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驷马应花枝,人人夹路窥。离心且莫问,春早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别君能几日,看取鬂成丝。
此诗是诗人在稠桑驿遇到同僚严武时所作。“严武为河南尹,岑参在虢州南池迎候未至,而于稠桑驿相逢喜甚,话及昔日供职左右省联接之旧情,不可复得矣。严武宜亦有作,今无存矣。”[6]诗的前四句写了送人之时的春季的景致,引发送别之情。后四句对严武位居高官为国事操劳表示倾慕和赞许。
可见,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在构思甚至语句上都出现了极为相似的情景,因而也影响到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许是因为迎来送往的场面太多,而且多是官场的应酬,因而缺乏真情实感,这就使得一些诗歌在艺术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当诗人以相似的语言惯性地套用这一结构时,让人感到诗歌仿佛被支解后又贴上一二三四的标签,完全丧失了诗的整体浑融性。除了在结构上有“三部式”、“两部式”的模式化倾向外,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在内容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二、内容的模式化
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赠别》从法度和技巧的角度对送别诗内容的模式化倾向做了精炼的概括:“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7]一般来说,传统的送别诗内容最多也不超过以下几个方面:送别的时间地点、惜别情怀、别后相思、路上景物时令、设想目的地的情形、对对方的赞扬。 岑參的这类送别诗在诗中大量写景。“送别诗,这一类诗在唐诗中比重较大。送别诗中含有景物指向,这一景观必为行人到达之地的特殊景观。……故在送别诗中,应描写行人至所的风景,这差不多成了送别诗的模式,对行人至所风物的描写不仅使诗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会使诗歌带上浓郁的地方气息,有了不同风格的呈现。”[8]早期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一个最显著的缺点就是将毫不相关的各种景物拼凑在诗句中,景物不是有机地组合,而是杂乱地堆砌。而到了岑参这些诗人手里,他们注意到对景物的摄取,注意到把摄取的景物进行组织、剪裁,从而组成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
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这首诗是诗人居虢州时的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由远及近写送别的环境。首句写置身红亭中远望所见。虢州四周多山,远远望去,顺山势而上的驿路如挂城头,写得很逼真。“挂”写出山势的高峻,单单选择驿路来写,暗示登程之意。第二句从远望收拢来写送别的宴饮场面,但不写酒酣耳热之时,而写客散饮罢之际,别离即在目前。“雨未收”三字告诉我们,送别的宴会已经很久了,看样子雨下的要更久。一面是遥远漫长的驿路,一面是经久难散的饯别,依依不舍的别情就在这种景物的对照中透露出来。诗的后两句由近及远,是对李判官此行的想象,在这样一个山雨濛濛的秋日,对于即将登程的友人,恐怕更多的应是挽留,而诗人却将笔锋一转,勾画出汾水的秋景:汾水之上的秋天,当时还是汉时的景象吧!今日虽已不似汉武帝时那样兴盛,而风土依旧,前程美好,此行好可做一番事业。这两句于人事变迁的慨叹之中颇含有慰勉之情。这首送别诗以送别的具体地点红亭为中心,由近及远,构造出一个烟雨濛濛的送别环境,在这种容易产生缠绵难舍之情的氛围中,却又由近及远,让思绪驰骋千年之前,千里之外,借以点出“使赴晋绛”。前后两层看去纯为景物描写,而送别之情自在其中。
另外,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还可以看出盛大的宴席送别场面,“盖唐人送别多置别宴,而同时同地酬赠诗显然亦为社交集会的产品。”[9]典型的有《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戌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这首诗为虢州刺史王奇光设宴席为送河南尹严武赴长水而作,在这样盛大的宴会饯别场合下,文士们必须探题分韵赋诗,岑参得时字。首联营造了歌舞升平的宴集场面,歌妓们演奏各种乐器,丝竹杂奏,并且诱劝客人饯饮,觥筹交错的盛大宴会场景。颔联点明了虢州刺史王奇光为地主设饯筵者,他设宴送别严武,宾客们通宵欢宴到天明,安坐勿辞也。颈联和尾联描写了虢州弘农升平的景象,宾客皆醉,严武醉似山翁。并赞美了河南之盛。
从此诗可见当时宴集饯别蔚然成风,在这种隆重的宴饯仪式下,诗人们必探题分韵赋诗,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合格的诗篇,诗人们需要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可循,因此必须储存一套可供容易仿效或临时套用的模式。能否即兴赋诗,也就成了衡量诗人才思的标准。“根据久已建立的宴会传统,在这种场合里最后成诗的朝臣要罚一定数量的酒。虽然这种处罚实际上十分温和,但受罚者肯定会因诗思迟钝而相当难堪。宫廷出游记录的确指出了最先成诗与最后成诗的人。因此,为能够承命迅速而写成雅致的诗篇而设立了一笔奖赏。而要做到迅速制作,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储存大量合适的惯例,及采用一种编排这种惯例的现成形式。”[10]可见,在这样的宴饯仪式下的群体性诗歌创作,其最基本的规则是限时和限韵。
君臣间的大型宴集饯别,文士、朝臣间的中小型送别仪式屡见不鲜。在送别这种隆重而特殊的场合,诗人们不禁要做诗赠别,何况唐代是个诗的国度。在这样的集体创作场合下,诗人们“群居相切磋”,相互提高诗技,使送别诗充分显示了其“可以群”的社会交际功能,充分发挥了其合群团结、协和关系的作用。送别诗的交际功能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担负了以诗代笺的通讯叙旧功能,并且发挥了即席而赋、因事而成的礼仪应酬作用。送别场合实际上也成了激发诗人才情,锻炼诗人才力的绝佳时机。面对隆重的宴饯送别仪式,文士必探题分韵的场合,学士朝臣们往往面对应制或应诏的特殊创作,这就需要有一种容易仿效或临时套用的模式。于是集体送别诗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形成了“有式可套、有迹可寻”的模式化倾向,这种倾向在初盛唐已初露端倪,这为中晚唐送别诗创作走向模式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译.初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8
[2]莫砺锋.唐宋诗论稿[m].辽海出版社,2001
[3][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初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228
[4]刘开扬 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c].巴蜀书社,1995,p484
[5][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译. 盛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229
[6]刘开扬 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c].巴蜀书社,1995,p452
[7][清]何文焕 辑.历代诗话(下)[c].中华书局,1981,p734
[8]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中华书局 ,2006,p59
[9]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107
[10][美]宇文所安 著贾晋华 译.初唐诗[m].三联书店,2004,p183
关键词:送别诗;模式化;岑参
一、形式的模式化
西方学者往往从结构的角度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范型进行研究,这种方法尽管比较机械,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启发。比如,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教授在他的《初唐诗》中评论初唐的宫廷诗,认为:“结构的各种惯例在宫廷诗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其基本结构叫做‘三部式’,由破题、描写式的展开和反应三部分组成。”[1]莫励锋先生做了更为细致的翻译:“首先是开头部分,通常是两句诗介绍背景。接着是可延伸的中间部分,由描写对偶句组成,最后部分是诗歌的旨意,或是某种使前面的描写顿生光彩的结论,有时结尾两句仅描写事件的结束。”[2]欧文教授还套用这种三部式的结构来分析唐代的送别诗,“唐代送别诗的许多惯例产生于680至710年的30年间。三部式在这类诗中十分明显。”[3]以所谓的三部式来概括初盛唐的送别诗,显然有削足适履之弊,但若考察岑参的送别诗则不失一种较为恰当的方法。
(一)三部式。即开篇点明送别之情;中间部分申述题中的意思;结尾抒分别之情。在一首律诗中,即首联破题,或说明离别的原因;或将出发点与目的地相对举;或设想旅程的艰难。颔联与颈联通常描写眼前景及与离别情绪相关的景物;或设想路途之景物及所到之地之景物。尾联抒情,依所送之人的不同,或勉之以事业成功,期之以遂意如愿;或叙羡慕;或加劝勉。
如《陪使君早春西亭送王赞府赴选(得归字)》:
西亭系五马,为送故人归。客舍草新出,关门花欲飞。
到来逢岁酒,却去换春衣。吏部应相待,如君才调稀。
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原因是送王奇光赴吏部之选。“西亭”是虢州的送客亭。“五马”的典故最早出于《日出东南隅行》:“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因此“五马”为太守美称。颔联和颈联点明了送别的季节是春初,并且描写了送别友人赴选之地潼关门的景色。尾联安慰鼓励友人不要因为落选而伤感。“送人赴选,满篇春色可喜,结二语增人信心,实则殊未必然,才调稀而落选者大有人在。”[4]
另外一首押“长”字韵的送别诗与此诗非常相似。《送李司谏归京(得长字)》:
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醉经秦树远,梦怯汉川长。
雨过风过黑,云开日脚黄。知君解起草,蚤去入文昌。
这首诗是送友人仕宦之作。首联“别酒为谁香,春官驳正郎”与上一首“红亭酒瓮香,白面绣衣郎”极其相似,并且都出现“酒”意象。点明是为礼部尚书郎李司谏而送别。颔联和颈联描绘了所经之地秦树蜀山与汉水的沿途风景。尾联是送李司谏早去尚书省任郎官,饱含祝福勉励之意。把这两首诗相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不仅是典型的三部式,而且其韵脚相同、意象极为相似。充分地体现了岑参探题分韵送别诗的模式化倾向。正如斯蒂芬欧文在《盛唐诗》所言“送别诗的中间对句通常描写眼前与离别情绪相关的特殊景物。但还有更自由的方式,如探究在场诸人的情绪,细致说明旅行原因,或推测未来的情况。少数习惯性的并置开始出现,如在律诗的第三联以酒与歌或离别诗相对。”[5]
(二)两部式。即一首律诗,分前后四句,截为两半。往往前四句写送人之时目前景致,引发送别之意;后四句言送别之情、别后相思。或前四句写所送之人之处境,交待分别之由;后四句表现分离意趣。
如《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得阳字)》:
双凫出未央,千里过河阳。马带新行色,衣闻旧御香。
县花迎墨绶,关柳拂铜章。别后能为政,相思淇水长。
这首诗是送宇文舍人出为元城县令所作。前四句写送别友人时的景色,引起送别之意。用了“双凫”的典故,用双凫来比喻县令。并点明了送别的原由,是从卫河行舟赴任。并且说明了宇文舍人曾为近臣的处境以及行役时的状况。后四句用河南的县花和潼关的杨柳来暗示所到之处对县令宇文舍人的期待,以及诗人对友人的别后思念和对友人仕宦的鼓励和劝勉。
《稠桑驿喜逢严河南中丞便别(得时字)》:
驷马应花枝,人人夹路窥。离心且莫问,春早自应知。
不谓青云客,犹思紫禁时。别君能几日,看取鬂成丝。
此诗是诗人在稠桑驿遇到同僚严武时所作。“严武为河南尹,岑参在虢州南池迎候未至,而于稠桑驿相逢喜甚,话及昔日供职左右省联接之旧情,不可复得矣。严武宜亦有作,今无存矣。”[6]诗的前四句写了送人之时的春季的景致,引发送别之情。后四句对严武位居高官为国事操劳表示倾慕和赞许。
可见,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在构思甚至语句上都出现了极为相似的情景,因而也影响到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也许是因为迎来送往的场面太多,而且多是官场的应酬,因而缺乏真情实感,这就使得一些诗歌在艺术上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当诗人以相似的语言惯性地套用这一结构时,让人感到诗歌仿佛被支解后又贴上一二三四的标签,完全丧失了诗的整体浑融性。除了在结构上有“三部式”、“两部式”的模式化倾向外,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在内容上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化倾向。
二、内容的模式化
元代杨载《诗法家数·赠别》从法度和技巧的角度对送别诗内容的模式化倾向做了精炼的概括:“赠别之诗,当写不忍之情,方见襟怀之厚。然亦有数等,如别征戍,则写死别,而勉之努力效忠;送人远游,则写不忍别,而勉之及时早回;送人仕宦,则写喜别,而勉之忧国恤民,或诉己穷居而望其荐拔,如杜公唯待吹嘘送上天之说是也。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第一联叙题意起。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咐,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前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要次第。末句要有规警,意味渊永为佳。”[7]一般来说,传统的送别诗内容最多也不超过以下几个方面:送别的时间地点、惜别情怀、别后相思、路上景物时令、设想目的地的情形、对对方的赞扬。 岑參的这类送别诗在诗中大量写景。“送别诗,这一类诗在唐诗中比重较大。送别诗中含有景物指向,这一景观必为行人到达之地的特殊景观。……故在送别诗中,应描写行人至所的风景,这差不多成了送别诗的模式,对行人至所风物的描写不仅使诗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会使诗歌带上浓郁的地方气息,有了不同风格的呈现。”[8]早期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一个最显著的缺点就是将毫不相关的各种景物拼凑在诗句中,景物不是有机地组合,而是杂乱地堆砌。而到了岑参这些诗人手里,他们注意到对景物的摄取,注意到把摄取的景物进行组织、剪裁,从而组成一幅和谐、生动的画面。
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
西原驿路挂城头,客散江亭雨未收。
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
这首诗是诗人居虢州时的送别之作。诗的前两句由远及近写送别的环境。首句写置身红亭中远望所见。虢州四周多山,远远望去,顺山势而上的驿路如挂城头,写得很逼真。“挂”写出山势的高峻,单单选择驿路来写,暗示登程之意。第二句从远望收拢来写送别的宴饮场面,但不写酒酣耳热之时,而写客散饮罢之际,别离即在目前。“雨未收”三字告诉我们,送别的宴会已经很久了,看样子雨下的要更久。一面是遥远漫长的驿路,一面是经久难散的饯别,依依不舍的别情就在这种景物的对照中透露出来。诗的后两句由近及远,是对李判官此行的想象,在这样一个山雨濛濛的秋日,对于即将登程的友人,恐怕更多的应是挽留,而诗人却将笔锋一转,勾画出汾水的秋景:汾水之上的秋天,当时还是汉时的景象吧!今日虽已不似汉武帝时那样兴盛,而风土依旧,前程美好,此行好可做一番事业。这两句于人事变迁的慨叹之中颇含有慰勉之情。这首送别诗以送别的具体地点红亭为中心,由近及远,构造出一个烟雨濛濛的送别环境,在这种容易产生缠绵难舍之情的氛围中,却又由近及远,让思绪驰骋千年之前,千里之外,借以点出“使赴晋绛”。前后两层看去纯为景物描写,而送别之情自在其中。
另外,岑参的探题分韵送别诗还可以看出盛大的宴席送别场面,“盖唐人送别多置别宴,而同时同地酬赠诗显然亦为社交集会的产品。”[9]典型的有《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戌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昔时。
这首诗为虢州刺史王奇光设宴席为送河南尹严武赴长水而作,在这样盛大的宴会饯别场合下,文士们必须探题分韵赋诗,岑参得时字。首联营造了歌舞升平的宴集场面,歌妓们演奏各种乐器,丝竹杂奏,并且诱劝客人饯饮,觥筹交错的盛大宴会场景。颔联点明了虢州刺史王奇光为地主设饯筵者,他设宴送别严武,宾客们通宵欢宴到天明,安坐勿辞也。颈联和尾联描写了虢州弘农升平的景象,宾客皆醉,严武醉似山翁。并赞美了河南之盛。
从此诗可见当时宴集饯别蔚然成风,在这种隆重的宴饯仪式下,诗人们必探题分韵赋诗,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合格的诗篇,诗人们需要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可循,因此必须储存一套可供容易仿效或临时套用的模式。能否即兴赋诗,也就成了衡量诗人才思的标准。“根据久已建立的宴会传统,在这种场合里最后成诗的朝臣要罚一定数量的酒。虽然这种处罚实际上十分温和,但受罚者肯定会因诗思迟钝而相当难堪。宫廷出游记录的确指出了最先成诗与最后成诗的人。因此,为能够承命迅速而写成雅致的诗篇而设立了一笔奖赏。而要做到迅速制作,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储存大量合适的惯例,及采用一种编排这种惯例的现成形式。”[10]可见,在这样的宴饯仪式下的群体性诗歌创作,其最基本的规则是限时和限韵。
君臣间的大型宴集饯别,文士、朝臣间的中小型送别仪式屡见不鲜。在送别这种隆重而特殊的场合,诗人们不禁要做诗赠别,何况唐代是个诗的国度。在这样的集体创作场合下,诗人们“群居相切磋”,相互提高诗技,使送别诗充分显示了其“可以群”的社会交际功能,充分发挥了其合群团结、协和关系的作用。送别诗的交际功能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担负了以诗代笺的通讯叙旧功能,并且发挥了即席而赋、因事而成的礼仪应酬作用。送别场合实际上也成了激发诗人才情,锻炼诗人才力的绝佳时机。面对隆重的宴饯送别仪式,文士必探题分韵的场合,学士朝臣们往往面对应制或应诏的特殊创作,这就需要有一种容易仿效或临时套用的模式。于是集体送别诗的创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形成了“有式可套、有迹可寻”的模式化倾向,这种倾向在初盛唐已初露端倪,这为中晚唐送别诗创作走向模式化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译.初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8
[2]莫砺锋.唐宋诗论稿[m].辽海出版社,2001
[3][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初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228
[4]刘开扬 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c].巴蜀书社,1995,p484
[5][美]宇文所安 著 贾晋华 译. 盛唐诗[m].三联书店, 2004,p229
[6]刘开扬 笺注.岑参诗集编年笺注[c].巴蜀书社,1995,p452
[7][清]何文焕 辑.历代诗话(下)[c].中华书局,1981,p734
[8]戴伟华.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m].中华书局 ,2006,p59
[9]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p107
[10][美]宇文所安 著贾晋华 译.初唐诗[m].三联书店,2004,p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