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2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9
【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40例,记为2013年组,对患儿所接触前的物品和接触后的物品分别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病原学检测,从而找到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基于此,制订了以"手消毒"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将其应用到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中,记为2014年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情况。结果: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64.5%,2014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18.6%,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组和2014年组护理人员手部、听诊器、奶瓶轮状病毒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2013年组患儿30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而2014年患儿38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无死亡例数。结论: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为主,"手消毒"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主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感染率,减缓患者痛苦,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字】轮状病毒;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管理模式
轮状病毒属于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是引起肠炎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疾病,也是临床患儿中比较高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患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症状比较轻,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腹泻、血便等,甚至死亡。对此,为了分析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控制护理管理模式,现针对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40例,记为2013年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胎龄35~45周,22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同时收集 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记为2014年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胎龄38~60周,20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所有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轮状病毒院内感染标准
经过病原学检查发现,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呈现阳性;肠道细菌培养下,病菌未发生生长现象。临床学上表现为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等。
1.3传播途径查找
对2013年组的患儿所接触前的物品和接触后的物品分别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病原学检测,其中包括奶瓶、听诊器等物品,从而找到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1.4以"手"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
首先,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指征方面的培训,其中包括接触患儿黏膜或损皮肤前后等,尤其是在轮状病毒院流行期间,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手卫生措施的全面性。其次,加强手卫生方面的护理措施,应严格按照手卫生指征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尤其是做好轮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消毒隔离工作,如加强对水杯、水平等用品的消毒,护理患儿后应对双手进行消毒清洗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事情。
1.5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2013年组和2014年组患儿感染情况及预后等相关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临床疗效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院内感染率情况 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64.5%,2014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18.6%,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接触物品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 2013年组和2014年组护理人员手部、听诊器、奶瓶轮状病毒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3 经过治疗后,2013年组患儿30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而2014年患儿38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无死亡例数。
3讨论
由于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消化道、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对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中已经证实。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可通过以下做法进行。首先,通过加强对院内感染培养工作,提供医护人员手部卫生保护意识,尤其在接触患儿前后对手部进行洗手消毒。其次要治疗患儿时,应采用无菌消毒措施,比如戴消毒手套、穿好隔离衣、将患儿隔离到单独的房间等。再次将患儿所有物品,如衣服等,消毒之后方可带出隔离房间。最后还要定期对轮状病毒院内感染患儿进行病原学监测[1]。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护理管理方法均能够达到消毒隔离的作用。比如,规范医院的设施,为患儿配备一次性手套,或者配备消毒剂、洗手等手卫生措施,使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提高。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指定合理的以"手消毒"为核心的管理措施[2],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手部、奶瓶等轮状病毒阳性率明显降低,因此,做好手部消毒工作是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最佳途径。总之,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为主,"手消毒"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主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感染率,减缓患者痛苦,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娟,彭兰兰,金绍梅等.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98-3200.
[2]赵俊琢.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9):278-279.
【摘要】目的:研究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40例,记为2013年组,对患儿所接触前的物品和接触后的物品分别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病原学检测,从而找到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基于此,制订了以"手消毒"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并将其应用到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中,记为2014年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感染情况。结果: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64.5%,2014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18.6%,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013年组和2014年组护理人员手部、听诊器、奶瓶轮状病毒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2013年组患儿30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而2014年患儿38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无死亡例数。结论: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为主,"手消毒"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主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感染率,减缓患者痛苦,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字】轮状病毒;院内感染;控制护理管理模式
轮状病毒属于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是引起肠炎和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疾病,也是临床患儿中比较高发的疾病。通常情况下,患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症状比较轻,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腹泻、血便等,甚至死亡。对此,为了分析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控制护理管理模式,现针对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40例,记为2013年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胎龄35~45周,22例早产儿,18例足月儿;同时收集 2014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患儿,记为2014年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胎龄38~60周,20例早产儿,10例足月儿。所有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基本资料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轮状病毒院内感染标准
经过病原学检查发现,大便轮状病毒抗原呈现阳性;肠道细菌培养下,病菌未发生生长现象。临床学上表现为腹泻、呕吐、呼吸困难等。
1.3传播途径查找
对2013年组的患儿所接触前的物品和接触后的物品分别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病原学检测,其中包括奶瓶、听诊器等物品,从而找到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
1.4以"手"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
首先,通过采取多种途径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指征方面的培训,其中包括接触患儿黏膜或损皮肤前后等,尤其是在轮状病毒院流行期间,应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手卫生措施的全面性。其次,加强手卫生方面的护理措施,应严格按照手卫生指征的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尤其是做好轮状病毒流行期间的消毒隔离工作,如加强对水杯、水平等用品的消毒,护理患儿后应对双手进行消毒清洗后再进行其他方面的事情。
1.5 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2013年组和2014年组患儿感染情况及预后等相关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临床疗效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院内感染率情况 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64.5%,2014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为18.6%,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接触物品轮状病毒阳性率比较 2013年组和2014年组护理人员手部、听诊器、奶瓶轮状病毒阳性率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2.3 经过治疗后,2013年组患儿30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而2014年患儿38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无死亡例数。
3讨论
由于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途径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有消化道、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这一点在本研究中对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中已经证实。因此,为了有效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可通过以下做法进行。首先,通过加强对院内感染培养工作,提供医护人员手部卫生保护意识,尤其在接触患儿前后对手部进行洗手消毒。其次要治疗患儿时,应采用无菌消毒措施,比如戴消毒手套、穿好隔离衣、将患儿隔离到单独的房间等。再次将患儿所有物品,如衣服等,消毒之后方可带出隔离房间。最后还要定期对轮状病毒院内感染患儿进行病原学监测[1]。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护理管理方法均能够达到消毒隔离的作用。比如,规范医院的设施,为患儿配备一次性手套,或者配备消毒剂、洗手等手卫生措施,使手卫生的依从性得到提高。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2013年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2014年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指定合理的以"手消毒"为核心的管理措施[2],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同时医护人员手部、奶瓶等轮状病毒阳性率明显降低,因此,做好手部消毒工作是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最佳途径。总之,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以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为主,"手消毒"为核心的护理管理措施主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病情,降低感染率,减缓患者痛苦,使护理管理质量得到增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娟,彭兰兰,金绍梅等.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7):3198-3200.
[2]赵俊琢.控制轮状病毒院内感染的护理策略及效果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19):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