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执着于“学生缺什么教什么”、“差什么补什么”,为使课堂教学效果有所提高,一些教师就靠增加补课时间和做大量的题海战术,但结果却使师生身心疲惫,而且教学效果也不佳。在现代建构主义理论中提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我认为:这就要求现代型的语文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灌输,而要尝试采用“先学后教”的以人为本,以生为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积极主动的“先学”探究中破茧而出,在教师的“后教”点拨中化蛹成蝶。
一、让学生的“先学”成为破茧而出的美景
(一)提升学生“先学”信心。
曾经有人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并且,叶圣陶老先生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我想这里的“预习”,便可以理解为“先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先学”技能,我想只有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让他们了解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以培养学生自学的信心。例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让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或让各小分组的组长检查组员是否按老师规定的自学内容学习。如果能按要求做到的学生,该生便会得到一枚“学习勋章”,累积到十五颗勋章,该生就可以得到一本书或小礼品。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大家的自学兴趣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先学”能力。
在要求学生进行新课文“先学”时,我把“读——查——思——划——问——寻”这六个字作为“先学”的条件。“读”要求全体学生初读课文;“查”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知字音、晓字义;“思”要求学生对课后的习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划”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中心句、修辞句式、过渡句等重点句;“问”要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能发出心中的疑问,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带着问题来品悟文章;“寻”要求学生学会到课内或课外的資源中去搜寻答案,以解决对课文中的疑惑。在实际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先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先学”的良好习惯。
二、让“后教”成为教师相机点拨的画笔,绘出学生“化蛹成蝶”的画卷
“语文课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看到、悟到、感受到他自己个体阅读时看不到、悟不到、感不到的东西,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个人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课必然让学生感到寡然无味,课上不上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于漪老师说过一名经典的话语。我们说课堂生成中的即时性诱导和适时性点拨就是以教师的学科视野优势和学科智慧优势为基础,是对“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的深化和补充。课堂高效的相机点拨会擦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气。
(一)捕捉“亮点”,及时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意外的“奇想妙想”,尽管有时与课文的学习目标相去甚远,但这仍然是学生思维的灵感,教师也须点得及时。我在教学《滥竽充数》这篇成语故事时,在学完整个故事后,出示“南郭先生灰溜溜逃走”的插图。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时南郭先生的神态,然后选定思维训练点,让学生说“当南郭先生得知齐湣王爱听独奏时,心里会想什么”。
(二)巧设教学“支点”,适量进行点拨。
课堂的点拨理应精当,也就是由个别局部的点拨推进到实现整体的理解感悟。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找准使教学省力的“支点”,以施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力。
(三)探出“疑点”,延路点拨。
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好奇心有时会提出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但教师若能适时引路,便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的活动。苏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一文,在课文结尾处写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在品悟完全课以后,学生大多数理解了下半句的意思,突然有一学生提出:“‘我’为什么会受‘骗’呢?”这是我执教时所忽略的问题,如何对此进行点拨?我高度评价了该学生探出的这个疑点,让全班学生再读全文,找出“两次观察”有何异同。最后学生明白了:作者第一次只注意到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第二次才发现群鸟嬉戏的景象。我再指着插图上的大榕树说:“你的眼睛真的骗了你吗?”生:“是的,通过两次观察,才使‘我’真正认识到‘鸟的天堂’,才没受骗。”我接着问道:“从这个‘骗’字中,你们悟到了什么?”学生答:“认识大自然必须要全面。”这样不但肯定了学生的思维成果,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合理总结,适度“多维”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单纯地将“总结提升”误认为是对本课内容的“简单回顾”。这种理解都是片面的。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师对本文内容蕴含的思想、规律、方法等进行合理总结,“提升”的适度很关键。
我们不得不去深入思索: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因材施教,该如何实施呢?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又该如何有效的激发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学后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将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可能的、活力盎然的生命体,在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选择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发展,让学生在个自的最近发展区找到快乐学习的体验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只有勇于变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学生终会早日“化蛹成蝶”。
一、让学生的“先学”成为破茧而出的美景
(一)提升学生“先学”信心。
曾经有人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并且,叶圣陶老先生也说:“一篇精读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好习惯,就自然非教他们预习不可。”我想这里的“预习”,便可以理解为“先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先学”技能,我想只有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让他们了解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学”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以培养学生自学的信心。例如: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让同桌互相检查对方或让各小分组的组长检查组员是否按老师规定的自学内容学习。如果能按要求做到的学生,该生便会得到一枚“学习勋章”,累积到十五颗勋章,该生就可以得到一本书或小礼品。让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大家的自学兴趣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二)培养学生“先学”能力。
在要求学生进行新课文“先学”时,我把“读——查——思——划——问——寻”这六个字作为“先学”的条件。“读”要求全体学生初读课文;“查”要求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知字音、晓字义;“思”要求学生对课后的习题进行初步的思考;“划”要求学生划出文中的中心句、修辞句式、过渡句等重点句;“问”要求学生在读完课文后能发出心中的疑问,学会提问,学会质疑,带着问题来品悟文章;“寻”要求学生学会到课内或课外的資源中去搜寻答案,以解决对课文中的疑惑。在实际具体操作过程中,我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先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先学”的良好习惯。
二、让“后教”成为教师相机点拨的画笔,绘出学生“化蛹成蝶”的画卷
“语文课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让学生看到、悟到、感受到他自己个体阅读时看不到、悟不到、感不到的东西,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如果教师的‘教’和学生个人的‘学’在一个平面上移动,课必然让学生感到寡然无味,课上不上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于漪老师说过一名经典的话语。我们说课堂生成中的即时性诱导和适时性点拨就是以教师的学科视野优势和学科智慧优势为基础,是对“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效果的深化和补充。课堂高效的相机点拨会擦起学生智慧的火花,推动学习目标的达成,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让语文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气。
(一)捕捉“亮点”,及时点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冒出许多意外的“奇想妙想”,尽管有时与课文的学习目标相去甚远,但这仍然是学生思维的灵感,教师也须点得及时。我在教学《滥竽充数》这篇成语故事时,在学完整个故事后,出示“南郭先生灰溜溜逃走”的插图。教师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这时南郭先生的神态,然后选定思维训练点,让学生说“当南郭先生得知齐湣王爱听独奏时,心里会想什么”。
(二)巧设教学“支点”,适量进行点拨。
课堂的点拨理应精当,也就是由个别局部的点拨推进到实现整体的理解感悟。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找准使教学省力的“支点”,以施展“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力。
(三)探出“疑点”,延路点拨。
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好奇心有时会提出让教师始料不及的问题,但教师若能适时引路,便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的活动。苏教版四年级《鸟的天堂》一文,在课文结尾处写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在品悟完全课以后,学生大多数理解了下半句的意思,突然有一学生提出:“‘我’为什么会受‘骗’呢?”这是我执教时所忽略的问题,如何对此进行点拨?我高度评价了该学生探出的这个疑点,让全班学生再读全文,找出“两次观察”有何异同。最后学生明白了:作者第一次只注意到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第二次才发现群鸟嬉戏的景象。我再指着插图上的大榕树说:“你的眼睛真的骗了你吗?”生:“是的,通过两次观察,才使‘我’真正认识到‘鸟的天堂’,才没受骗。”我接着问道:“从这个‘骗’字中,你们悟到了什么?”学生答:“认识大自然必须要全面。”这样不但肯定了学生的思维成果,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能动学习的积极性。
(四)合理总结,适度“多维”提升。
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单纯地将“总结提升”误认为是对本课内容的“简单回顾”。这种理解都是片面的。这一教学环节是教师对本文内容蕴含的思想、规律、方法等进行合理总结,“提升”的适度很关键。
我们不得不去深入思索: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因材施教,该如何实施呢?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又该如何有效的激发呢?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学后教”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将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多样化发展可能的、活力盎然的生命体,在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选择中,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合适的发展,让学生在个自的最近发展区找到快乐学习的体验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只有勇于变革陈旧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学生终会早日“化蛹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