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中的时间表达具有时间经验性,与自然的变化和先民的生存感知息息相关,形成了时、日、月、年等基本的时间单位。祭祀祖先,对父母兄弟遵守孝悌之道,在这种一纵一横的血缘时间连接下,种族得以传承,达到时间的延续。时间的社会性具有实践功能,大一统体现在对正朔的肯定,“以人为纪”、“王正月”等规矩的确定,使礼的规范得以确定。《论语》中的时间注重当下,就生存而言,要规划好人生的每一阶段和把握时机。
【关键词】:《论语》;时间;连续性;社会性
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人既生活在时间中,又创造着时间,时间观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西方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分别建立了直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性时间观,其间有上帝时间观的影响,具有超越性;中国人的传统时间观来源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具有经验性,对生命的感悟,往往与“时”、“运”、“气数”等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虚无。《论语》中的时间观异于西方,并没有建立宗教式超时间的永恒,而是将生命和历史放在了时间之流中考量。前人在研究《论语》中的时间时,或追溯它的时间来源,或按程度、性质划分,建立一套时间评估体系。
一、时间的表达
我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体验,与日常接触、观察到的现象密不可分。日升日落,春去冬来,这些事物本身的变化就是时间存在流逝的证明。这种“执有观时”[1]即以物观时的方式,逐渐积累形成了人们的时间经验。《论语》中的时间不是“感性直观的形式”[2],也没有确切的科学划分。“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延续性的一种可感觉的、外部的、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日、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3]时间的基本单位有年、季、月、日等,不同的单位又有朝、夕等更细致的时段划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劳动与太阳的东升西落相联系,于是形成“日”这一时间单位。“吾日三省吾身”(1.4)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出则为朝,日入则是夕,确立了大致的时刻先后顺序。“朝闻道,夕死可矣。”(4.8)字面意思是早上听闻了道,晚上即使死去也没有遗憾,“朝”与“夕”连用一起时往往形容时间极短。一朝之忿,忘其身(12.21)有一瞬间的愤怒,就不能理性思考了,忘记了自身。日是基本单位,太阳升起至落下,是一日的长度,日的推移,月亮盈亏变化,于是有了“月”。“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19.5)“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4]日与月也就是长期和短期的对比。“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系辞下》)[5]根据观察天体有规则的运动,大自然提供给人们的时间,日、月往返推移,形成岁。“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7.1)“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7.17)这里的年岁是约定俗成的日历。
自然决定的“时”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自然万物的生命节律。“时节”、“四时”是具体的标度时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7.19)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季的更迭,细致微妙的变化提示着人们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有了记时体系,人们就知道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规范自身行为,协调人类群体,便于日常活动。子曰:“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1.5)“春言生,夏言长,秋言收,冬言藏。”[6](《吕氏春秋·十二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植物的发芽、抽叶、开花、凋零,生、死有时,栽种有时,万物依时。这些由自然决定的生命形态,它们的变化与存在,皆可视可感。社会文化决定的“时”——时机——具有抽象意义,可以理解为机会、条件。“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17.1)屡次错过时机,怎么能称得上智慧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讲求实用性,处世灵活,抓住时机,随时以处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17.1)孔子痛恨家臣专政,不欲见阳货,于是就等到他不在家的时候拜谢他。
二、时间的延续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17)孔子的感叹中潜含着时间连续不断,绵延不绝的性质。西方一些思想家强调个体性,而在宗法制社会的中国,尤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道德的儒家,人不是单独的,只有在家族、亲子后代绵延繁嗣、世代传承的前提下,才能正常的面对死亡与生命中的无常。种族的延续,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就是重祭祀与孝悌。
“对先祖、甚而那些久远的死者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中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7]对祖先的怀念,反映在日常行为中,就是祭祀。爱其亲,敬其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5)孔子告诉弟子樊迟,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服侍他们,去世后,仍要按照礼仪来祭拜,丧葬礼仪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孔子很重视祭祀,《八佾》与《乡党》篇集中讲了祭礼。“慎终追远”(1.9)《论语集解》:“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论语集解义疏》:“慎终,谓丧尽其哀也。丧为人之终,人子宜穷其哀戚,是慎终也。追远,谓三年之后为之宗庙,祭尽其敬也。三年去亲转远,而祭极敬,是追远也。”[8]祭祀祖先也是孝的一种表现。
对待在世的亲人,尊敬父母与长者,友爱兄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孔子的“仁者爱人”,即爱其亲。而爱其亲人从双亲、子女始。“孝”,在《说文解字》中是“善事父母”的含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4.21)亲子以活着的方式关联生与死的距离。父母年长,以其长寿而感到欢喜。与此同时,父母年老,身体衰弱,见其老态又忧惧死亡的到来。“长辈的生命总在以死亡逼临(将要到来)的与再临(活着的过去)的方式构成着这年。”[9]亲辈在我的经历中走向衰老,而我在孝顺亲辈时,正体验着死亡。这种向下的方式,也使我们的“将来”感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重视后代,就是对死亡哀恐的一种表现,因为没有子孙,就没有了血缘的延续,追求的长久时间都将断裂。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18.7)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9.16)孝,是纵向时间的联系,通过子孙、父祖这种血缘的尊敬从而使时间之流得以延续。悌,则是共时时间。孝与悌通过文化、制度的连贯,将纵横时间连接。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于是,无限的宇宙之流与有限的个体生命统一起来,去世的祖先、亲人仍在时间之中,时间记忆的持久抵抗着忘记。
“在中国哲学中,对时间的关切既是一种真实性和存在的形而上原则,也是道德行为和文化实践的原则。中国哲学因此可以说以时间哲学(在形而上的层面)和时间性的哲学(在伦理层面)为其特征的。”[10]祭祖是自己朝向死亡的存在,孝悌是面对死亡做出的事先判断。祭祖与孝悌立足于“现在”这个时间维度,一端连接过去,一端朝向将来。这种生存方式,通过血缘时间观延续着生命的意义。
三、时间的社会性
“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在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1]马克思的时间观中,人是能动的主体。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不同的个体构成了社会,因此时间具有社会性。时间的社会性,也可以说社会时间,即“以社会为主体的时间”。[12]
社会时间不是观念上形而上的存在着,它具有实践性。“社会时间在文化、制度的中介中达成了社会时间的观念的建构。”[13]中国的大一统传统体现在对“正朔”的认同,“岁颁其正于万邦,万邦奉之,无敢变乱,以明大统之所在,以一诸夏之所承。自唐虞以来,未之或改,《书》所谓‘协时月正日’是也。周置太史以掌之,六卿于此班治政焉。诸侯受而藏之庙,岁之首则朝庙而行之,谓之朝正。及其衰也,太史失班,诸侯失朝,而天下始异尚矣。”[14]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15.11)治理国家用夏朝的历法,因为夏朝以农历正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春夏秋冬合乎自然现象。出行用商代的车子,因为商代的车比周代的自然质朴,“大辂、越席,昭其俭也。”[15]戴周代的礼帽,“周之礼文而备,取其纩塞耳,不任视听。”[16]朱熹的注云:“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也。然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故孔子尝曰:‘吾得夏时焉’。”[17]朱熹的注解中把夏、商、周三代的岁首分别照应人、地、天。“显然,《论语》里‘古’的时间是被支配、被秩序化的:‘作事’之人当遵从‘以人为纪’的‘夏时’,不可随意乱纪。如此,方是合乎时间规矩的。”[18]《春秋公羊传》开篇说:“元年,春,王正月。”“王正月”作为春秋公羊学的一大命题,其实质是正人伦纲纪,推行王道,达到大一统的目的。[19]
只有确定了正朔,把握了天道,识得人伦规矩,才能坚守礼乐典章的细节。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室式微,礼乐崩坏,诸侯国不合礼仪之处,可谓恒河沙数。孔子的母国鲁使用超越自身等级的礼乐,孔子对此深恶痛绝。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季氏使用只有天子才能享有的乐舞,孔子怒不可遏。然而,当时有僭越行为的诸侯不止季氏一家,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2)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祀祖先时,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这篇诗来徹除祭品。原本奏《雍》乐时,天子严肃的居中主祭,诸侯只能立于两侧。如今,三家如此作为,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社会时间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20]对混乱现世的不满,驱使孔子对先王、先贤无比的崇拜。“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不与焉!”(8.18)对尧舜禹的功绩和人格赞叹不已,大加推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8.19)尧作为君主很成功。舜“无为而治”[21]不扰百姓,“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周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向殷商称臣。孔子虽然盛赞尧舜禹的“先王之道”(1.12)但他实际操作中是推崇周代的礼乐文化制度。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自命是周公的文化传人,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8.11)子曰:“甚以吾衰也!久矣不复梦见周公!”(7.5)对制礼作乐的周公可谓魂牵梦绕。除此四人外,《论语》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贤人就是伯夷、叔齐。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5.23)(冉有)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谓仁,又何怨。”(7.15)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今称之。(16.12)尧舜禹等这些不受时间限制的道德楷模,是世人学习的典范。远古时期成为人们向往的时代,这些先贤通过人们的传颂,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被转化成历史。承先贤之志,启子孙万代之祉。
孔子在川上的流水之喻,“不舍昼夜”对时间的流逝从容不迫,表面上是大自然的河水在时间中的流逝,深层暗含着生命像流水一样昼夜不停的消逝。这并不能说孔子对时间流逝的妥协屈服。相反,时间是连续不尽的,在这种绵延中蕴含着生机,日日新,等待时机,伺机而动。时间与万物联系在一起,物我相融的生命情调。夫子见川水之流迅速,兴言时事往者皆像川水,生命似流水奔腾不息,东到大海,是动态的过程,最终也会消亡。“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7.1)生时间流逝不可逆转、不可抗拒,面对未来之死与当下之生的选择,个体生命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对现世生活密切关注,把握时机,对流逝的时间进行抗争与挽救。在有限的时间中建功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丰富生命的密度。个体生命都将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重视这个大时间的始终,对每个动态的时间点合理规划,以便创造“個人时间”。把握人生中的每一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这并不是简单的用年岁把生命分割成一小段,而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心理也应在“一日三省”中有成长的过程。 《论语》中的时间表达程度有所不同,过去的时间概念表述相对模糊,对现在的时间规划很清晰具体,不涉及对未来的讨论。时间的延续性与社会性包含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这些具有规训意味的仁、礼涵盖整个社会,对现世人生有多种意义。
注释:
[1]詹冬华.中国古代三种基本的观时方式——切入古代时间意识的一个维度[J].文史哲,2008(01).第80页.
[2](德)康德.纯碎理性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35页.
[3]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第19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56页.
[5]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304页.
[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页.
[7]路易·加迪.存在与时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56页.
[8]黄侃.论语集解义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第8页.
[9]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第20页.
[10]转引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第38页.
[1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532页.
[12]吳兰丽.社会时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第20页.
[13]吴兰丽.社会时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第22页.
[14]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卷一[M].中华再造善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1页.
[15]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39页.
[16]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39页.
[17][宋]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第177页.
[18]王琴.《论语》的时间与规训[J].中国文化研究,2014.第58页.
[19]余治平.“王正月”与“《春秋》新王论”——董仲舒《春秋》思想略论[J].河北学刊,2014(01).第39页.
[20]赵纯昌.论时间与空间的社会性[J].北方论丛,1995(02).第36页.
[2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82页.
【关键词】:《论语》;时间;连续性;社会性
时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反映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人既生活在时间中,又创造着时间,时间观就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西方希腊哲学和基督教分别建立了直线性时间观与循环性时间观,其间有上帝时间观的影响,具有超越性;中国人的传统时间观来源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具有经验性,对生命的感悟,往往与“时”、“运”、“气数”等联系在一起,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虚无。《论语》中的时间观异于西方,并没有建立宗教式超时间的永恒,而是将生命和历史放在了时间之流中考量。前人在研究《论语》中的时间时,或追溯它的时间来源,或按程度、性质划分,建立一套时间评估体系。
一、时间的表达
我国古代以农耕为主,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和体验,与日常接触、观察到的现象密不可分。日升日落,春去冬来,这些事物本身的变化就是时间存在流逝的证明。这种“执有观时”[1]即以物观时的方式,逐渐积累形成了人们的时间经验。《论语》中的时间不是“感性直观的形式”[2],也没有确切的科学划分。“相对的、表观的和通常的时间是延续性的一种可感觉的、外部的、通过运动来进行的量度,我们通常就用诸如小时、日、月、年等这种量度以代替真正的时间。”[3]时间的基本单位有年、季、月、日等,不同的单位又有朝、夕等更细致的时段划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劳动与太阳的东升西落相联系,于是形成“日”这一时间单位。“吾日三省吾身”(1.4)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日出则为朝,日入则是夕,确立了大致的时刻先后顺序。“朝闻道,夕死可矣。”(4.8)字面意思是早上听闻了道,晚上即使死去也没有遗憾,“朝”与“夕”连用一起时往往形容时间极短。一朝之忿,忘其身(12.21)有一瞬间的愤怒,就不能理性思考了,忘记了自身。日是基本单位,太阳升起至落下,是一日的长度,日的推移,月亮盈亏变化,于是有了“月”。“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19.5)“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6.7)[4]日与月也就是长期和短期的对比。“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周易·系辞下》)[5]根据观察天体有规则的运动,大自然提供给人们的时间,日、月往返推移,形成岁。“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7.1)“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7.17)这里的年岁是约定俗成的日历。
自然决定的“时”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是自然万物的生命节律。“时节”、“四时”是具体的标度时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17.19)春、夏、秋、冬四季的四季的更迭,细致微妙的变化提示着人们时间的存在与流逝。有了记时体系,人们就知道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规范自身行为,协调人类群体,便于日常活动。子曰:“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1.5)“春言生,夏言长,秋言收,冬言藏。”[6](《吕氏春秋·十二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植物的发芽、抽叶、开花、凋零,生、死有时,栽种有时,万物依时。这些由自然决定的生命形态,它们的变化与存在,皆可视可感。社会文化决定的“时”——时机——具有抽象意义,可以理解为机会、条件。“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17.1)屡次错过时机,怎么能称得上智慧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做事讲求实用性,处世灵活,抓住时机,随时以处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17.1)孔子痛恨家臣专政,不欲见阳货,于是就等到他不在家的时候拜谢他。
二、时间的延续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9.17)孔子的感叹中潜含着时间连续不断,绵延不绝的性质。西方一些思想家强调个体性,而在宗法制社会的中国,尤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道德的儒家,人不是单独的,只有在家族、亲子后代绵延繁嗣、世代传承的前提下,才能正常的面对死亡与生命中的无常。种族的延续,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就是重祭祀与孝悌。
“对先祖、甚而那些久远的死者的尊敬、赞美和崇拜,在中国人心理和行为中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7]对祖先的怀念,反映在日常行为中,就是祭祀。爱其亲,敬其长,“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2.5)孔子告诉弟子樊迟,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服侍他们,去世后,仍要按照礼仪来祭拜,丧葬礼仪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孔子很重视祭祀,《八佾》与《乡党》篇集中讲了祭礼。“慎终追远”(1.9)《论语集解》:“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论语集解义疏》:“慎终,谓丧尽其哀也。丧为人之终,人子宜穷其哀戚,是慎终也。追远,谓三年之后为之宗庙,祭尽其敬也。三年去亲转远,而祭极敬,是追远也。”[8]祭祀祖先也是孝的一种表现。
对待在世的亲人,尊敬父母与长者,友爱兄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孔子的“仁者爱人”,即爱其亲。而爱其亲人从双亲、子女始。“孝”,在《说文解字》中是“善事父母”的含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4.21)亲子以活着的方式关联生与死的距离。父母年长,以其长寿而感到欢喜。与此同时,父母年老,身体衰弱,见其老态又忧惧死亡的到来。“长辈的生命总在以死亡逼临(将要到来)的与再临(活着的过去)的方式构成着这年。”[9]亲辈在我的经历中走向衰老,而我在孝顺亲辈时,正体验着死亡。这种向下的方式,也使我们的“将来”感到“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人重视后代,就是对死亡哀恐的一种表现,因为没有子孙,就没有了血缘的延续,追求的长久时间都将断裂。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18.7)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9.16)孝,是纵向时间的联系,通过子孙、父祖这种血缘的尊敬从而使时间之流得以延续。悌,则是共时时间。孝与悌通过文化、制度的连贯,将纵横时间连接。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26)于是,无限的宇宙之流与有限的个体生命统一起来,去世的祖先、亲人仍在时间之中,时间记忆的持久抵抗着忘记。
“在中国哲学中,对时间的关切既是一种真实性和存在的形而上原则,也是道德行为和文化实践的原则。中国哲学因此可以说以时间哲学(在形而上的层面)和时间性的哲学(在伦理层面)为其特征的。”[10]祭祖是自己朝向死亡的存在,孝悌是面对死亡做出的事先判断。祭祖与孝悌立足于“现在”这个时间维度,一端连接过去,一端朝向将来。这种生存方式,通过血缘时间观延续着生命的意义。
三、时间的社会性
“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在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11]马克思的时间观中,人是能动的主体。人是群居性动物,每个不同的个体构成了社会,因此时间具有社会性。时间的社会性,也可以说社会时间,即“以社会为主体的时间”。[12]
社会时间不是观念上形而上的存在着,它具有实践性。“社会时间在文化、制度的中介中达成了社会时间的观念的建构。”[13]中国的大一统传统体现在对“正朔”的认同,“岁颁其正于万邦,万邦奉之,无敢变乱,以明大统之所在,以一诸夏之所承。自唐虞以来,未之或改,《书》所谓‘协时月正日’是也。周置太史以掌之,六卿于此班治政焉。诸侯受而藏之庙,岁之首则朝庙而行之,谓之朝正。及其衰也,太史失班,诸侯失朝,而天下始异尚矣。”[14]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15.11)治理国家用夏朝的历法,因为夏朝以农历正月为每年的第一个月,春夏秋冬合乎自然现象。出行用商代的车子,因为商代的车比周代的自然质朴,“大辂、越席,昭其俭也。”[15]戴周代的礼帽,“周之礼文而备,取其纩塞耳,不任视听。”[16]朱熹的注云:“夏时,谓以斗柄初昏建寅之月为岁首也。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故斗柄建此三辰之月,皆可以为岁首。而三代迭用之,夏以寅为人正,商以丑为地正,周以子为天正也。然时以作事,则岁月自当以人为纪,故孔子尝曰:‘吾得夏时焉’。”[17]朱熹的注解中把夏、商、周三代的岁首分别照应人、地、天。“显然,《论语》里‘古’的时间是被支配、被秩序化的:‘作事’之人当遵从‘以人为纪’的‘夏时’,不可随意乱纪。如此,方是合乎时间规矩的。”[18]《春秋公羊传》开篇说:“元年,春,王正月。”“王正月”作为春秋公羊学的一大命题,其实质是正人伦纲纪,推行王道,达到大一统的目的。[19]
只有确定了正朔,把握了天道,识得人伦规矩,才能坚守礼乐典章的细节。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室式微,礼乐崩坏,诸侯国不合礼仪之处,可谓恒河沙数。孔子的母国鲁使用超越自身等级的礼乐,孔子对此深恶痛绝。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1)季氏使用只有天子才能享有的乐舞,孔子怒不可遏。然而,当时有僭越行为的诸侯不止季氏一家,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3.2)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祀祖先时,用天子的礼,唱着《雍》这篇诗来徹除祭品。原本奏《雍》乐时,天子严肃的居中主祭,诸侯只能立于两侧。如今,三家如此作为,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社会时间的发展决定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广度和深度。”[20]对混乱现世的不满,驱使孔子对先王、先贤无比的崇拜。“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不与焉!”(8.18)对尧舜禹的功绩和人格赞叹不已,大加推崇。“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唯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8.19)尧作为君主很成功。舜“无为而治”[21]不扰百姓,“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8.20)周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仍向殷商称臣。孔子虽然盛赞尧舜禹的“先王之道”(1.12)但他实际操作中是推崇周代的礼乐文化制度。周公是孔子心目中的圣人,自命是周公的文化传人,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8.11)子曰:“甚以吾衰也!久矣不复梦见周公!”(7.5)对制礼作乐的周公可谓魂牵梦绕。除此四人外,《论语》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贤人就是伯夷、叔齐。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5.23)(冉有)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谓仁,又何怨。”(7.15)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今称之。(16.12)尧舜禹等这些不受时间限制的道德楷模,是世人学习的典范。远古时期成为人们向往的时代,这些先贤通过人们的传颂,经过了时间的考验,被转化成历史。承先贤之志,启子孙万代之祉。
孔子在川上的流水之喻,“不舍昼夜”对时间的流逝从容不迫,表面上是大自然的河水在时间中的流逝,深层暗含着生命像流水一样昼夜不停的消逝。这并不能说孔子对时间流逝的妥协屈服。相反,时间是连续不尽的,在这种绵延中蕴含着生机,日日新,等待时机,伺机而动。时间与万物联系在一起,物我相融的生命情调。夫子见川水之流迅速,兴言时事往者皆像川水,生命似流水奔腾不息,东到大海,是动态的过程,最终也会消亡。“日月逝矣,岁不我与”(17.1)生时间流逝不可逆转、不可抗拒,面对未来之死与当下之生的选择,个体生命的有限与宇宙的无限,对现世生活密切关注,把握时机,对流逝的时间进行抗争与挽救。在有限的时间中建功立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就丰富生命的密度。个体生命都将经历由生到死的过程,重视这个大时间的始终,对每个动态的时间点合理规划,以便创造“個人时间”。把握人生中的每一阶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4)这并不是简单的用年岁把生命分割成一小段,而是在时间的流逝中,心理也应在“一日三省”中有成长的过程。 《论语》中的时间表达程度有所不同,过去的时间概念表述相对模糊,对现在的时间规划很清晰具体,不涉及对未来的讨论。时间的延续性与社会性包含着儒家的道德伦理,这些具有规训意味的仁、礼涵盖整个社会,对现世人生有多种意义。
注释:
[1]詹冬华.中国古代三种基本的观时方式——切入古代时间意识的一个维度[J].文史哲,2008(01).第80页.
[2](德)康德.纯碎理性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35页.
[3]塞耶.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第19页.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56页.
[5]孔颖达.周易正义[M].十三经注疏(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304页.
[6]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3页.
[7]路易·加迪.存在与时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56页.
[8]黄侃.论语集解义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第8页.
[9]张祥龙.孝意识的时间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第20页.
[10]转引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第38页.
[1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第532页.
[12]吳兰丽.社会时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第20页.
[13]吴兰丽.社会时间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9.第22页.
[14]张大亨.春秋五礼例宗·卷一[M].中华再造善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第1页.
[15]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39页.
[16]何晏邢昺.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239页.
[17][宋]朱熹.四书集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第177页.
[18]王琴.《论语》的时间与规训[J].中国文化研究,2014.第58页.
[19]余治平.“王正月”与“《春秋》新王论”——董仲舒《春秋》思想略论[J].河北学刊,2014(01).第39页.
[20]赵纯昌.论时间与空间的社会性[J].北方论丛,1995(02).第36页.
[2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第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