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路运输业是一个独立的、特殊的物质生产部门,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物质集体化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设施。各界在对待铁路建设的问题上,大部分从体制改革方面入手。笔者认为,加强各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固然很好,但也应根据地方自身实力和情况来作决定。在人口、经济、服务质量等总体条件既定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差异仍然会对铁路交通需求构成一定的影响,可以此为一种依据,来规划地区铁路的发展。
交通量的产生源于运输需求,但交通量与运输量之间往往并非同步增长,其原因在于交通运行车辆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铁路客运需求量大幅增加,一方面诱发了更多可选性出行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铁路在整个交通需求中的发展。因此,铁路客运量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较好地反映区域客运量需求的变化。考察基尼系数对铁路需求量的影响,可以从分析其与客运量的关系入手。
一、基尼系数对客运量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近年来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为了简化对客运量研究方法,笔者未考虑人口数量因素,即研究既定人口条件下,居民收入对客运量的影响。为了得到更加明确的结果,笔者考察了一年中各地区人均收入与客运量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铁路的建设,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可知,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可把城市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型,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0元及以下的城市中,黑龙江处于较高水平,西藏、青海、宁波、海南等城市铁路客运量接近于0;第二类型,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0~15000元的城市,辽宁处于较高位置,内蒙古、重庆、福建、天津等城市处于较低位置;第三类型,人均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城市,广东的客运量较高,而浙江、北京、上海,特别是后两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铁路客运量相比其他城市来说较低,说明这些城市对客运量的消费占地区收入水平的比重并不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在交通选择方面更偏向于铁路以外的交通工具。
二、基尼系数对客运量影响的实例分析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客运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全国各省、直辖市的统计结果而言,体现出地区客运量受人均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基尼系数双重影响的现实情况。
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与各地区消费水平相对应,铁路客运量明显偏高的地区主要包括陕西、江西、四川、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辽宁。其中,只有四川省成都市和湖南省长沙市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而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区,人均GDP均超过4000元,铁路客运量偏少。由此可知,消费水平较高,人均GDP大于4000美元时,基尼系数较大地区,铁路需求量较小;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人均GDP小于4000美元时,基尼系数较小地区。根据以上结果,其铁路需求量反而相对较大。这一结论恰恰说明了基尼系数对铁路客运量的分析,即从全国总量来看,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并且人均GDP小于4000美元,铁路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从各地区来看,则会出现上述所说的情况。
从我国近年来铁路需求量的变化过程来看,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不断增长阶段,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考虑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变大的状况,对铁路需求量的高速增长有很大的影响。
三、铁路需求量的发展趋势
根据笔者以上的调查研究,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总体增长,交通需求表现出两种增长方式。一方面,社会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客运量高速增长,从而带动铁路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来看,在财富相对集中地区,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未来将表现出对铁路需求的抑制作用;而在收入水平相对不高但经济发展在不断上升的地区,对铁路需求却显示了较高的需求,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笔者从铁路需求量出发,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考察居民收入对地区交通需求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我国,发展中地区应该积极发展铁路行业,而在发达地区则应依照地区实情,因地制宜地发展铁路行业。一个地区铁路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交通,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除了考虑基尼系数之外,还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制定相关的铁路发展政策。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交通量的产生源于运输需求,但交通量与运输量之间往往并非同步增长,其原因在于交通运行车辆的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铁路客运需求量大幅增加,一方面诱发了更多可选性出行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直接影响着铁路在整个交通需求中的发展。因此,铁路客运量的变化情况,可以从一个侧面较好地反映区域客运量需求的变化。考察基尼系数对铁路需求量的影响,可以从分析其与客运量的关系入手。
一、基尼系数对客运量的影响分析
考虑到我国多数地区近年来人口数量相对稳定,为了简化对客运量研究方法,笔者未考虑人口数量因素,即研究既定人口条件下,居民收入对客运量的影响。为了得到更加明确的结果,笔者考察了一年中各地区人均收入与客运量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国家加大铁路的建设,我国人均收入水平都有很大提高。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可知,按照人均收入水平,可把城市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型,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0元及以下的城市中,黑龙江处于较高水平,西藏、青海、宁波、海南等城市铁路客运量接近于0;第二类型,人均收入水平在10000~15000元的城市,辽宁处于较高位置,内蒙古、重庆、福建、天津等城市处于较低位置;第三类型,人均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城市,广东的客运量较高,而浙江、北京、上海,特别是后两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铁路客运量相比其他城市来说较低,说明这些城市对客运量的消费占地区收入水平的比重并不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地区在交通选择方面更偏向于铁路以外的交通工具。
二、基尼系数对客运量影响的实例分析
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客运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全国各省、直辖市的统计结果而言,体现出地区客运量受人均消费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基尼系数双重影响的现实情况。
根据2006年统计年鉴,与各地区消费水平相对应,铁路客运量明显偏高的地区主要包括陕西、江西、四川、河南、河北、黑龙江、湖南、辽宁。其中,只有四川省成都市和湖南省长沙市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而北京、上海、浙江、天津等地区,人均GDP均超过4000元,铁路客运量偏少。由此可知,消费水平较高,人均GDP大于4000美元时,基尼系数较大地区,铁路需求量较小;消费水平相对较低,人均GDP小于4000美元时,基尼系数较小地区。根据以上结果,其铁路需求量反而相对较大。这一结论恰恰说明了基尼系数对铁路客运量的分析,即从全国总量来看,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水平较低并且人均GDP小于4000美元,铁路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从各地区来看,则会出现上述所说的情况。
从我国近年来铁路需求量的变化过程来看,目前我国铁路正处于不断增长阶段,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考虑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变大的状况,对铁路需求量的高速增长有很大的影响。
三、铁路需求量的发展趋势
根据笔者以上的调查研究,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总体增长,交通需求表现出两种增长方式。一方面,社会经济所处发展阶段,客运量高速增长,从而带动铁路需求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从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来看,在财富相对集中地区,随着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未来将表现出对铁路需求的抑制作用;而在收入水平相对不高但经济发展在不断上升的地区,对铁路需求却显示了较高的需求,发展空间相对较大。
笔者从铁路需求量出发,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考察居民收入对地区交通需求的影响。根据以上分析结果,在我国,发展中地区应该积极发展铁路行业,而在发达地区则应依照地区实情,因地制宜地发展铁路行业。一个地区铁路的发展,不仅方便了当地人民的交通,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除了考虑基尼系数之外,还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综合制定相关的铁路发展政策。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