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大舞是健身气功的一种功法,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升、降、开、合的肢体动作, 配合呼吸、意念,调理脏腑,疏通气血,培补元气。大舞适合于不同人群练习,帮助练习者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助力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实施。为帮助练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大舞,武汉体育学院雷斌教授提出了“圆、止、观、定、慧、道”六字诀,笔者将结合自身练习体验,对“止”字诀在大舞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止”字的释义
练习健身气功崇尚“心引导体,体为心用,心体结合”,故要理解大舞中的“止”字诀含义,须从“止”字形与意的不同角度加以探讨。
1、“止”字的基本含义
从形的角度看,即“止”的字面意义,停止、暂停,是对度的把握。如宋代李邦献《省心杂言》云:“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老子云:“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但要真正能够做到做好是很困难的。因为“止”字所述停止之意,是指要这个“止”通常和 “行”相伴相生,有止有行,事物才长久。对于练习者而言,有两层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一,是最浅表的意义,运动健身要劳逸结合,练习大舞的终极目的是保持身心健康,充足的休息可以给身体以最好的调整,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解大舞,即《礼记》所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其二,在于练习大舞过程中,动作衔接、转呈要行止互融。大舞有八势,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对应人体五脏及六腑,各势之间行止的把握十分重要。如大舞第八式“飞身势”,既是对前面耕耘的收获,又是对整体的调理,通过特有的肢体动作,以加强对人体能量的吸、收、敛、藏。行止之间,让练习者理顺脏腑、通畅经络,乃至每个疲惫萎缩的细胞如拧过又放松后的海绵泡泡一样,尽情地吸收养分和能量,变得晶莹饱满而有张力。
2、“止”的文化演变
从意的角度来看,可参见于《周易》贲卦彖辞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宋代朱熹将“止”字释意为“各得其分”,即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这也是“止”字的最高境界,通过大舞这种载体,感悟行止之间的分寸,从而做到应事接物,恰如其分,于人于己,两无亏损。大行大止之间,或有思考问题豁然贯通,或登山临水,情意舒畅;或对人、对社会国家守岗尽责,这是“止”字的终极意义。对于我们大舞练习而言,知止是练好大舞前提,也是结果。知止的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练习者日常生活,从而帮助练习者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大舞各势中“止”的运用
知“止”,是练大舞的重要环节之一。初学者往往不易掌握其分寸,笔者结合自身的练习经验来看,“止”的运用要注意“形、气、神”的三位一体。这种观点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它认为人体生命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总体,三者相互融通。做到真正意义的知“止”,要由形入气、由气入神,在“有形”与“写意”之间,恰到好处的行、恰到好处的止。在传统武术里,每个动作都有其技击的意义,然而大舞的每个动作,并没有外在的追求,只有内心的调服和肢体的随顺。练习者自然经历由“形止”到“神止”的过程,即是大舞练习者进阶的必然经历。下面将利用“形、气、神”的三位一体的思想并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对大舞各势逐一分析。
预备势,即利用动作引导练习者进入练习状态。根据“止”字诀要求,“形”者要求周身中正,舒胸垂臂。“气”者,自然呼吸,凝神返照,气沉丹田。《素问》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放松有利于体内气机正常有序的升、降、出、入,给体内气机创造一个稳态的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内心平和,不受其他念头的干扰,更有内安诸脏,外松筋骨,利于气血运行的效果。“止”字诀反映在外表的“神”上,则体现为练习者从容淡定、蓄势待发,为后面的动作做好充足准备。要求练习者全身放松,身体中正,呼吸自然,目光内含,心平气和,从而达到人体“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状态。
“形、气、神”三者的“知止”是逐层深入、步步为赢的。初学者需在“形”上多下功夫,这也是通过反复练习最易掌握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练习者不断的理解、消化和感悟,会逐渐感到体内“气”的存在,进而体味气随形动之感。而最难习得的是“神”的层面“知止”,因为这并不是努力、勤奋的必然结果。“神”的层面“知止”更像是一种自然的馈赠,当练习者充分理解并将“形、气”两层面融汇于身体,“神”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在练习者平素的外表甚至处事为人上,有意无意的指导练习者恰到好处的做事,与周围人与事和谐相处。
第一势——昂首势,这一式由预备势的静,开始过渡到动。要求练习者左右肩胛向神道穴适度挤压和收敛,该动作要充分领会“知止”的内涵,重点在于把握“并步举抱,屈膝按掌”动作的“屈、抱”之力,一屈一抱要及时“知止”,充分把握度,做到恰到好处,过度收敛则动作畸形不雅,收敛不足则显神散气虚。这时四肢均衡自然,气血运行流而不滞,利于经脉之气畅达于四肢。《灵枢·九針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十二原穴。”举抱,可对腕上的原穴进行刺激按摩,对心肺疾病的康复有一定作用。同时配合手掌上托下落,能增加气机的升降,有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充分把握“知止”的度,可使丹田与命门之气逐渐融通,感受到蓄势待发的升腾之气,从而体味“意在若有若无之间”的概念,用意松弛,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第二势——开胯势,该势要求练习者腰部微微发力,催动肩胛侧开,力量经肩、肘、腕传递至十指,带动尾椎到颈椎逐节侧屈拔伸,再节节还原。这个过程的重点在于外形开合与丹田开合相配合,行止相间、行止相通、行止相融。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在“形气神”三个层面逐渐体味“止”字诀的内涵。身体的形态上,重点把握“上步内收开胯 ,退步内收开胯”的“收”的动作,理解“收”的目的和结果是“张”,即充分理解欲张先收的辩证关系。此节功法在动作起落过程中调节体内气机,配合外在动作,调控气息,动时均匀吐纳,静时稍加屏息。呼出为浊气,吸取为自然之清气,完成与自然界的气体交换,有利于增强人体的生理活动。本势充分运用四肢力量,下蹲时双脚如负重物,起身时如托千斤,有增加内气之功。中医认为脾主四肢,通过对四肢的锻炼,可以增强脾脏功能。随着练习逐步展开,练习者大脑逐渐放空,心神知“止”,沉静空灵。 第三势——抻腰势,此势的基本动作是合十双掌,与膻中穴同高。经络理论认为膻中是人体八会穴之一,为人体之气会,具有理气安神之功效。掌合十于胸前,可起到气定神敛、均衡身体左右气机的作用;单腿直立,进而后脚跟向后下方牵引,由颈椎到尾椎节节抻拉,手臂则向前上方引伸,进一步刺激脊柱。这个动作的重点在于练功者要重点体会双侧肢体“动与静、行与止”的贯序交替,即一侧提腿前跨,另一侧脚需知“止”,脚趾紧紧抓地;当一侧脚跟落地后,屈膝,另一脚掌继而抬起。本式单脚着地压迫涌泉,有助于激发、启动足少阴肾经的经气,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气”的层面,练习者需细细体会随手臂向前上方牵引的过程中,重心随之移动,但应保持在双脚之间。注意控制气息,尽量做到动作“止”则气息“止”,在动作的行进过程中均匀呼吸,做到不调息而息自调的状态。在“形、气”的层面上贯彻“止”字诀有利于闭气状态下肌肉及意识的放松,从而在“神”的层面达到调节脏腑作用。
第四势——震体势,“形”的 “知止”在本势中表现的较为突出,练习者屈膝下蹲,两臂内收,从腹前、胸前提至头顶上方,配合提膝,然后经两侧的合谷穴轻击两侧的胆经,震动整个身体。在屈膝、内收及轻击的过程,要重点把握“止”字诀的要义,注意分寸的拿捏,从而使动作轻盈。轻击胆经的动作可屏持气息,保持包括呼吸在内的绝大多数肢体的“止”的状态,可以突出轻击胆经局部动作的视觉差异。本势中包括动作间的速度变化,正确理解、运用“止”字诀,可使练习者动作协调而富有节律,摄魂固精,顾护正气,进而影响练习者的精神面貌,正如东坡所云“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五势——揉脊势,其势特点为混圆、流畅,与太极拳的“云手”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特点为以腰带动两臂旋转,做到从腰到胸,从肩到手逐节引动。初练者很难体味知“止”在此势中的重要性,需反复体味其中奥义。从“形”的角度 ,此势中动作间是连续往复、生生不息的,但应注意身体的力是随“形”依次传递的,力到达下一部位时上一部位应相对、暂时的知“止”,使各关节间韧带得到充分牵拉。练习此势时,“气”的配合及知“止”也十分重要,四肢为清阳之本,上臂划弧可振奋培补胸中阳气,可选择自然呼吸或配合动作吸吐,增强呼吸运动的同时,增大了肺活量,肺气宣达无碍,气行则血行,心肺循环得以改善。故“气”的行止均匀交替,有助于练习者内气发散,并使内气与外形动作凝聚交融,从而保证内气在外形的引领下形成劲力。本势讲究“行”后有“止”、刚柔并济,遵守“止”字诀,自然呼吸或配合动作吸气,从而达到疏通上肢经络和疏肝宣肺的作用。本节功法对于脊柱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经络理论认为,脊柱是督脉的主要循行路线。督脉总督一身阳经之气,对全身阳经的气血起到调节作用,故称之为“阳脉之海”。本式功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立足于对脊柱的锻炼而达到疏通督脉的作用,脊柱督脉通达,可强腰固肾,使全身经气发动,阳气充足,精力充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功效。
第六势——摆臀势,知“止”在此势中的运用重点在于摆臀动作中肢体的协调,其动作要点为以尾闾穴为着力点,画圆摆臀,牵引腰、胸、颈椎随势摆动,双手合十,向摆臀动作相反方向摆动,其基本动作可简化为类似字母“Z”的外形,上下肢达到两极后及时知“止”,转而相向而行。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颈椎、头,从下向上依次缓缓逐节伸直,两掌提至胸前合掌,及两掌沿腰部下推,使腰背部及各椎体间组织得到充分伸展和按摩,可以减轻肌肉和韧带劳损,有助于畅通任督及手三阴,手三阳经脉。
第七势——摩肋势,本式有升发气机及宽胸益脾的作用。“形”而知止,需做到以腰为相对“止”点,带动脊柱做拧转运动,配合俯身抡臂、攀足,两手交替推摩两胁做弧形动作。“止”字诀的应用可避免练习中内力过猛引起的韧带拉伤,可促进周身经络疏通,调和气血运行。摩肋势与摆臀势、揉脊式类似,均要在连绵不绝的动作中体味“止”的精髓,对初学者难度较大,“形”的层面上理解,可以将一个连续的动作分为无数个小的片段,片段与片段之间均有极小的静“止”,但从一个宏观角度来看,又是一个永续不断的过程,用这种整体和部分辩证的关系看“止”与“行”,有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入门的方法。而“气”和“神”的层面,需练习在掌握“形”的基础上,内化为“气”,再外彰于“神”,从而做到心神安定,形意相随。
第八势——飞身势,本势与太极拳经典的“白鹤亮翅”似有相似,却也大有不同。大舞的飞身势更为悠扬且富有灵性,这种区别主要来自“止”在大舞中的作用。练习者应体会,在每个动作的停止前其力已“止”,而有意放由肢体随惯性继续前进,逐渐减弱停止,继而切换下一动作。同时也要注意,后退时手臂的逆向上扬是由躯干充分向左或向右旋转带动的,而并不是主動抬臂所致。通过扩展胸部,畅通心肺之气,改善呼吸功能加强气血运行。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有所主,输血于脉,血液充盈,血行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胸部舒畅。根据上述方法做到形而知“止”,可使得练习者动作舒展,有连绵、悠扬之感,从而实现“形止”而“神不绝”,在放松中理顺全身气血,从而使腰背部及脊柱得到充分运动。
收势,诸势收于此,有蓄积、涵养之意,此势与起势相呼应,使整个大舞完整统一,起到均衡身体各部机能的作用。“止”字诀在此势中有意义重大。形而知“止”在此势中包括三个方面:1、动作要慢,要稳,把动作做到位,不要匆忙结束;2、动作完成不要马上走动,再静立几秒钟甚至更长,让身体完全顺遂;3、动作结束后,再做一些放松肌肉动作,如拍打全身、散步等。“气”的层面知止,要做到逐渐沉气,使气息逐渐平稳、归于丹田。在“止”字诀的指引下,这种先收紧后放松的惬意感可以帮助疏导人体经络,调和阴阳。收势是大舞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充分、完全而有步骤的知“止”,是整首曲子和谐圆满的关键,进而达到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三、生活中践行“止”
1、体验“止”,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完全、充分、辩证的理解“止”字诀,是应用“止”字诀的前提,从而做到循序渐进,将“止”字诀活用于大舞的练习及平时的为人处事中。作为初学者,首先应该多在“形”上下功夫,细心体味外在动作的行与止,注意动作的衔接、转呈要行止互融。在此基础之上,再慢慢转而体味“意”层面的知“止”。“知止”可以潜移默化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及做人处事原则,现在社会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知止”渐远,以致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及时知止,不过度苛求,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最佳途径。故充分理解“止”,可以帮助自身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2、体悟“止”,注重修心养性
健身气功·大舞自编创以来就受到了群众们的广泛喜爱, 它的动作恬静、优美, 练习者通过学习能迅速接受并掌握。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是,大舞强调“心身并练、重点练心”。外在的动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修养与提升。不断的体悟“止”,不断的在生活中践行,知“止”能让练习者养成清静、忘我、恬淡的人生态度。因此大舞的要点不在于简单的比比划划的动作,而在于复杂的心灵训练过程,从而做到真正的修心养性。大舞的大部分受众为中老年人,大舞可使这部分群体获得集体生活乐趣,消解独处生活的孤独感。
综上所述,“止”字诀在大舞的习练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学会适当的停止、中止,但停止中止都不是终止,只是暂停而已。“止”是为了调整,是为了恢复、更新状态,以便能够更好的行动,重新上路。对于大舞的练习者而言,要充分体会“知止”的思想,借助“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方法,并根据这三个维度有效的分解大舞各势的动作,对“止”字的理解、感悟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大舞的精要。
大舞是健身气功的一种功法,是中华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综合运用升、降、开、合的肢体动作, 配合呼吸、意念,调理脏腑,疏通气血,培补元气。大舞适合于不同人群练习,帮助练习者提升自身健康水平,助力国家“健康中国2030”规划实施。为帮助练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大舞,武汉体育学院雷斌教授提出了“圆、止、观、定、慧、道”六字诀,笔者将结合自身练习体验,对“止”字诀在大舞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一、“止”字的释义
练习健身气功崇尚“心引导体,体为心用,心体结合”,故要理解大舞中的“止”字诀含义,须从“止”字形与意的不同角度加以探讨。
1、“止”字的基本含义
从形的角度看,即“止”的字面意义,停止、暂停,是对度的把握。如宋代李邦献《省心杂言》云:“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老子云:“知止常止,终身不耻”。但要真正能够做到做好是很困难的。因为“止”字所述停止之意,是指要这个“止”通常和 “行”相伴相生,有止有行,事物才长久。对于练习者而言,有两层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一,是最浅表的意义,运动健身要劳逸结合,练习大舞的终极目的是保持身心健康,充足的休息可以给身体以最好的调整,从而更好的掌握理解大舞,即《礼记》所讲“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其二,在于练习大舞过程中,动作衔接、转呈要行止互融。大舞有八势,按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对应人体五脏及六腑,各势之间行止的把握十分重要。如大舞第八式“飞身势”,既是对前面耕耘的收获,又是对整体的调理,通过特有的肢体动作,以加强对人体能量的吸、收、敛、藏。行止之间,让练习者理顺脏腑、通畅经络,乃至每个疲惫萎缩的细胞如拧过又放松后的海绵泡泡一样,尽情地吸收养分和能量,变得晶莹饱满而有张力。
2、“止”的文化演变
从意的角度来看,可参见于《周易》贲卦彖辞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宋代朱熹将“止”字释意为“各得其分”,即恰到好处或恰如其分,这也是“止”字的最高境界,通过大舞这种载体,感悟行止之间的分寸,从而做到应事接物,恰如其分,于人于己,两无亏损。大行大止之间,或有思考问题豁然贯通,或登山临水,情意舒畅;或对人、对社会国家守岗尽责,这是“止”字的终极意义。对于我们大舞练习而言,知止是练好大舞前提,也是结果。知止的思想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练习者日常生活,从而帮助练习者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
二、大舞各势中“止”的运用
知“止”,是练大舞的重要环节之一。初学者往往不易掌握其分寸,笔者结合自身的练习经验来看,“止”的运用要注意“形、气、神”的三位一体。这种观点首见于西汉《淮南子》,它认为人体生命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并且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总体,三者相互融通。做到真正意义的知“止”,要由形入气、由气入神,在“有形”与“写意”之间,恰到好处的行、恰到好处的止。在传统武术里,每个动作都有其技击的意义,然而大舞的每个动作,并没有外在的追求,只有内心的调服和肢体的随顺。练习者自然经历由“形止”到“神止”的过程,即是大舞练习者进阶的必然经历。下面将利用“形、气、神”的三位一体的思想并结合脏腑、经络理论对大舞各势逐一分析。
预备势,即利用动作引导练习者进入练习状态。根据“止”字诀要求,“形”者要求周身中正,舒胸垂臂。“气”者,自然呼吸,凝神返照,气沉丹田。《素问》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所以放松有利于体内气机正常有序的升、降、出、入,给体内气机创造一个稳态的内部环境。从而使得内心平和,不受其他念头的干扰,更有内安诸脏,外松筋骨,利于气血运行的效果。“止”字诀反映在外表的“神”上,则体现为练习者从容淡定、蓄势待发,为后面的动作做好充足准备。要求练习者全身放松,身体中正,呼吸自然,目光内含,心平气和,从而达到人体“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状态。
“形、气、神”三者的“知止”是逐层深入、步步为赢的。初学者需在“形”上多下功夫,这也是通过反复练习最易掌握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练习者不断的理解、消化和感悟,会逐渐感到体内“气”的存在,进而体味气随形动之感。而最难习得的是“神”的层面“知止”,因为这并不是努力、勤奋的必然结果。“神”的层面“知止”更像是一种自然的馈赠,当练习者充分理解并将“形、气”两层面融汇于身体,“神”会自然而然的体现在练习者平素的外表甚至处事为人上,有意无意的指导练习者恰到好处的做事,与周围人与事和谐相处。
第一势——昂首势,这一式由预备势的静,开始过渡到动。要求练习者左右肩胛向神道穴适度挤压和收敛,该动作要充分领会“知止”的内涵,重点在于把握“并步举抱,屈膝按掌”动作的“屈、抱”之力,一屈一抱要及时“知止”,充分把握度,做到恰到好处,过度收敛则动作畸形不雅,收敛不足则显神散气虚。这时四肢均衡自然,气血运行流而不滞,利于经脉之气畅达于四肢。《灵枢·九針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十二原穴。”举抱,可对腕上的原穴进行刺激按摩,对心肺疾病的康复有一定作用。同时配合手掌上托下落,能增加气机的升降,有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充分把握“知止”的度,可使丹田与命门之气逐渐融通,感受到蓄势待发的升腾之气,从而体味“意在若有若无之间”的概念,用意松弛,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第二势——开胯势,该势要求练习者腰部微微发力,催动肩胛侧开,力量经肩、肘、腕传递至十指,带动尾椎到颈椎逐节侧屈拔伸,再节节还原。这个过程的重点在于外形开合与丹田开合相配合,行止相间、行止相通、行止相融。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在“形气神”三个层面逐渐体味“止”字诀的内涵。身体的形态上,重点把握“上步内收开胯 ,退步内收开胯”的“收”的动作,理解“收”的目的和结果是“张”,即充分理解欲张先收的辩证关系。此节功法在动作起落过程中调节体内气机,配合外在动作,调控气息,动时均匀吐纳,静时稍加屏息。呼出为浊气,吸取为自然之清气,完成与自然界的气体交换,有利于增强人体的生理活动。本势充分运用四肢力量,下蹲时双脚如负重物,起身时如托千斤,有增加内气之功。中医认为脾主四肢,通过对四肢的锻炼,可以增强脾脏功能。随着练习逐步展开,练习者大脑逐渐放空,心神知“止”,沉静空灵。 第三势——抻腰势,此势的基本动作是合十双掌,与膻中穴同高。经络理论认为膻中是人体八会穴之一,为人体之气会,具有理气安神之功效。掌合十于胸前,可起到气定神敛、均衡身体左右气机的作用;单腿直立,进而后脚跟向后下方牵引,由颈椎到尾椎节节抻拉,手臂则向前上方引伸,进一步刺激脊柱。这个动作的重点在于练功者要重点体会双侧肢体“动与静、行与止”的贯序交替,即一侧提腿前跨,另一侧脚需知“止”,脚趾紧紧抓地;当一侧脚跟落地后,屈膝,另一脚掌继而抬起。本式单脚着地压迫涌泉,有助于激发、启动足少阴肾经的经气,有滋阴补肾的功效。“气”的层面,练习者需细细体会随手臂向前上方牵引的过程中,重心随之移动,但应保持在双脚之间。注意控制气息,尽量做到动作“止”则气息“止”,在动作的行进过程中均匀呼吸,做到不调息而息自调的状态。在“形、气”的层面上贯彻“止”字诀有利于闭气状态下肌肉及意识的放松,从而在“神”的层面达到调节脏腑作用。
第四势——震体势,“形”的 “知止”在本势中表现的较为突出,练习者屈膝下蹲,两臂内收,从腹前、胸前提至头顶上方,配合提膝,然后经两侧的合谷穴轻击两侧的胆经,震动整个身体。在屈膝、内收及轻击的过程,要重点把握“止”字诀的要义,注意分寸的拿捏,从而使动作轻盈。轻击胆经的动作可屏持气息,保持包括呼吸在内的绝大多数肢体的“止”的状态,可以突出轻击胆经局部动作的视觉差异。本势中包括动作间的速度变化,正确理解、运用“止”字诀,可使练习者动作协调而富有节律,摄魂固精,顾护正气,进而影响练习者的精神面貌,正如东坡所云“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五势——揉脊势,其势特点为混圆、流畅,与太极拳的“云手”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特点为以腰带动两臂旋转,做到从腰到胸,从肩到手逐节引动。初练者很难体味知“止”在此势中的重要性,需反复体味其中奥义。从“形”的角度 ,此势中动作间是连续往复、生生不息的,但应注意身体的力是随“形”依次传递的,力到达下一部位时上一部位应相对、暂时的知“止”,使各关节间韧带得到充分牵拉。练习此势时,“气”的配合及知“止”也十分重要,四肢为清阳之本,上臂划弧可振奋培补胸中阳气,可选择自然呼吸或配合动作吸吐,增强呼吸运动的同时,增大了肺活量,肺气宣达无碍,气行则血行,心肺循环得以改善。故“气”的行止均匀交替,有助于练习者内气发散,并使内气与外形动作凝聚交融,从而保证内气在外形的引领下形成劲力。本势讲究“行”后有“止”、刚柔并济,遵守“止”字诀,自然呼吸或配合动作吸气,从而达到疏通上肢经络和疏肝宣肺的作用。本节功法对于脊柱具有很好的锻炼作用。经络理论认为,脊柱是督脉的主要循行路线。督脉总督一身阳经之气,对全身阳经的气血起到调节作用,故称之为“阳脉之海”。本式功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立足于对脊柱的锻炼而达到疏通督脉的作用,脊柱督脉通达,可强腰固肾,使全身经气发动,阳气充足,精力充沛,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良好功效。
第六势——摆臀势,知“止”在此势中的运用重点在于摆臀动作中肢体的协调,其动作要点为以尾闾穴为着力点,画圆摆臀,牵引腰、胸、颈椎随势摆动,双手合十,向摆臀动作相反方向摆动,其基本动作可简化为类似字母“Z”的外形,上下肢达到两极后及时知“止”,转而相向而行。由骶椎至腰椎、胸椎、颈椎、头,从下向上依次缓缓逐节伸直,两掌提至胸前合掌,及两掌沿腰部下推,使腰背部及各椎体间组织得到充分伸展和按摩,可以减轻肌肉和韧带劳损,有助于畅通任督及手三阴,手三阳经脉。
第七势——摩肋势,本式有升发气机及宽胸益脾的作用。“形”而知止,需做到以腰为相对“止”点,带动脊柱做拧转运动,配合俯身抡臂、攀足,两手交替推摩两胁做弧形动作。“止”字诀的应用可避免练习中内力过猛引起的韧带拉伤,可促进周身经络疏通,调和气血运行。摩肋势与摆臀势、揉脊式类似,均要在连绵不绝的动作中体味“止”的精髓,对初学者难度较大,“形”的层面上理解,可以将一个连续的动作分为无数个小的片段,片段与片段之间均有极小的静“止”,但从一个宏观角度来看,又是一个永续不断的过程,用这种整体和部分辩证的关系看“止”与“行”,有助于初学者快速掌握入门的方法。而“气”和“神”的层面,需练习在掌握“形”的基础上,内化为“气”,再外彰于“神”,从而做到心神安定,形意相随。
第八势——飞身势,本势与太极拳经典的“白鹤亮翅”似有相似,却也大有不同。大舞的飞身势更为悠扬且富有灵性,这种区别主要来自“止”在大舞中的作用。练习者应体会,在每个动作的停止前其力已“止”,而有意放由肢体随惯性继续前进,逐渐减弱停止,继而切换下一动作。同时也要注意,后退时手臂的逆向上扬是由躯干充分向左或向右旋转带动的,而并不是主動抬臂所致。通过扩展胸部,畅通心肺之气,改善呼吸功能加强气血运行。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心有所主,输血于脉,血液充盈,血行正常,则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胸部舒畅。根据上述方法做到形而知“止”,可使得练习者动作舒展,有连绵、悠扬之感,从而实现“形止”而“神不绝”,在放松中理顺全身气血,从而使腰背部及脊柱得到充分运动。
收势,诸势收于此,有蓄积、涵养之意,此势与起势相呼应,使整个大舞完整统一,起到均衡身体各部机能的作用。“止”字诀在此势中有意义重大。形而知“止”在此势中包括三个方面:1、动作要慢,要稳,把动作做到位,不要匆忙结束;2、动作完成不要马上走动,再静立几秒钟甚至更长,让身体完全顺遂;3、动作结束后,再做一些放松肌肉动作,如拍打全身、散步等。“气”的层面知止,要做到逐渐沉气,使气息逐渐平稳、归于丹田。在“止”字诀的指引下,这种先收紧后放松的惬意感可以帮助疏导人体经络,调和阴阳。收势是大舞乐曲的最后一个音符,充分、完全而有步骤的知“止”,是整首曲子和谐圆满的关键,进而达到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三、生活中践行“止”
1、体验“止”,养成合理的生活方式
完全、充分、辩证的理解“止”字诀,是应用“止”字诀的前提,从而做到循序渐进,将“止”字诀活用于大舞的练习及平时的为人处事中。作为初学者,首先应该多在“形”上下功夫,细心体味外在动作的行与止,注意动作的衔接、转呈要行止互融。在此基础之上,再慢慢转而体味“意”层面的知“止”。“知止”可以潜移默化影响我们日常的生活及做人处事原则,现在社会人们在物质的侵蚀下,在多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容易行为失据,离“知止”渐远,以致常常心理失衡,痛苦绝望。所以,保持平常心,及时知止,不过度苛求,何尝不是消除烦恼,赢得快乐的一种最佳途径。故充分理解“止”,可以帮助自身形成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2、体悟“止”,注重修心养性
健身气功·大舞自编创以来就受到了群众们的广泛喜爱, 它的动作恬静、优美, 练习者通过学习能迅速接受并掌握。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点是,大舞强调“心身并练、重点练心”。外在的动作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内心修养与提升。不断的体悟“止”,不断的在生活中践行,知“止”能让练习者养成清静、忘我、恬淡的人生态度。因此大舞的要点不在于简单的比比划划的动作,而在于复杂的心灵训练过程,从而做到真正的修心养性。大舞的大部分受众为中老年人,大舞可使这部分群体获得集体生活乐趣,消解独处生活的孤独感。
综上所述,“止”字诀在大舞的习练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学会适当的停止、中止,但停止中止都不是终止,只是暂停而已。“止”是为了调整,是为了恢复、更新状态,以便能够更好的行动,重新上路。对于大舞的练习者而言,要充分体会“知止”的思想,借助“形、气、神”三位一体的方法,并根据这三个维度有效的分解大舞各势的动作,对“止”字的理解、感悟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大舞的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