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从不是他生活的重心
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
陈独秀的反叛精神,体现在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上,引起巨大的争议。
陈独秀考上秀才后,很多富户人家托人来说媒。1897年冬,陈独秀与高晓岚结婚。这是一场包办婚姻:门当户对,文武相亲,至于当事人对结婚有什么意见,则无关紧要。
高晓岚长陈独秀三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出身将门却目不识丁。结婚后,除了1927年去武汉探望患重病的儿子陈乔年,她从没出过陈家大门。高晓岚是旧式妇女,墨守成规,希望丈夫本分过日子;而陈独秀走南闯北,思想日新月异。夫妻之间越来越谈不拢,“平时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陈独秀东渡留学时,“欲借其夫人十两重金镯作为游资,坚决不肯,时常吵口”。
20世纪初,陈独秀办报创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及其恶俗,他提倡婚姻自由,攻击封建包办婚姻“不合乎情理”,夫妻配合不当,成了仇人,“家都不安宁,那一国如何安宁呢!”提倡自由恋爱,婚姻大事“自己作主”。
高君曼是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与高晓岚不同的是,她略识文学,思想新颖,与陈独秀颇相得,关系渐趋亲密,“进而发生爱情”。1911年,陈独秀在杭州与高君曼同居,并结为夫妻。
这引起了陈家人的反对。陈独秀的继父陈衍庶认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比陈独秀干革命还让人难以容忍,骂他败坏门风,扬言今后不许他踏进陈家大门。高家也认为两姐妹同嫁一人为礼教所不容。
1930年9月9日,高晓岚去世,享年55岁。高君曼带着孩子回安庆奔丧,陈家人和亲友对她和陈独秀的婚事仍有所非议。陈独秀姐姐的孩子本应呼高君曼为舅妈,却偏叫她小姨。高君曼气愤地说:“叫我小姨当然也可以,但他们对舅舅(指陈独秀)是怎样称呼的?难道也叫姨夫吗?”
由于高君曼向往稳定宁谧的家庭生活,而陈独秀颠沛流离,特别是陈独秀参与创建中共后,高君曼的生活就充满了动荡,甚至还陪着他一起坐过牢房。最终,夫妻间的矛盾无可调和,高君曼带着孩子离陈独秀而去。1931年,高君曼因患癌症去世,至死也没见陈独秀一面。
大约1931年,陈独秀与上海英美烟厂的一位青年女工潘兰珍相识。潘兰珍,江苏南通人,1908年出生于貧苦农家,比陈独秀小29岁。两人结婚后,陈独秀教她读书识字,进行启蒙教育。
1932年,陈独秀被捕时,巨幅照片贴得满街都是,潘兰珍这才知道,原来陈独秀是个名人。陈独秀在南京坐牢时,潘兰珍也到南京租了一间破屋住下来,就近照料陈独秀。晚年的陈独秀贫病交迫,她不但不嫌弃,而且一直陪伴着他,料理他的生活。这是陈独秀晚年不幸中的唯一幸事。
陈独秀临终时,嘱咐潘兰珍:“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潘兰珍分得了陈独秀的一部分稿费,后来另嫁他人。1949年春,潘兰珍因病在上海去世。
陈独秀一生为革命奔走,四处漂泊。婚姻,从不是他生活的重心。陈独秀的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旧式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
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
陈独秀的反叛精神,体现在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上,引起巨大的争议。
陈独秀考上秀才后,很多富户人家托人来说媒。1897年冬,陈独秀与高晓岚结婚。这是一场包办婚姻:门当户对,文武相亲,至于当事人对结婚有什么意见,则无关紧要。
高晓岚长陈独秀三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出身将门却目不识丁。结婚后,除了1927年去武汉探望患重病的儿子陈乔年,她从没出过陈家大门。高晓岚是旧式妇女,墨守成规,希望丈夫本分过日子;而陈独秀走南闯北,思想日新月异。夫妻之间越来越谈不拢,“平时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陈独秀东渡留学时,“欲借其夫人十两重金镯作为游资,坚决不肯,时常吵口”。
20世纪初,陈独秀办报创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及其恶俗,他提倡婚姻自由,攻击封建包办婚姻“不合乎情理”,夫妻配合不当,成了仇人,“家都不安宁,那一国如何安宁呢!”提倡自由恋爱,婚姻大事“自己作主”。
高君曼是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与高晓岚不同的是,她略识文学,思想新颖,与陈独秀颇相得,关系渐趋亲密,“进而发生爱情”。1911年,陈独秀在杭州与高君曼同居,并结为夫妻。
这引起了陈家人的反对。陈独秀的继父陈衍庶认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比陈独秀干革命还让人难以容忍,骂他败坏门风,扬言今后不许他踏进陈家大门。高家也认为两姐妹同嫁一人为礼教所不容。
1930年9月9日,高晓岚去世,享年55岁。高君曼带着孩子回安庆奔丧,陈家人和亲友对她和陈独秀的婚事仍有所非议。陈独秀姐姐的孩子本应呼高君曼为舅妈,却偏叫她小姨。高君曼气愤地说:“叫我小姨当然也可以,但他们对舅舅(指陈独秀)是怎样称呼的?难道也叫姨夫吗?”
由于高君曼向往稳定宁谧的家庭生活,而陈独秀颠沛流离,特别是陈独秀参与创建中共后,高君曼的生活就充满了动荡,甚至还陪着他一起坐过牢房。最终,夫妻间的矛盾无可调和,高君曼带着孩子离陈独秀而去。1931年,高君曼因患癌症去世,至死也没见陈独秀一面。
大约1931年,陈独秀与上海英美烟厂的一位青年女工潘兰珍相识。潘兰珍,江苏南通人,1908年出生于貧苦农家,比陈独秀小29岁。两人结婚后,陈独秀教她读书识字,进行启蒙教育。
1932年,陈独秀被捕时,巨幅照片贴得满街都是,潘兰珍这才知道,原来陈独秀是个名人。陈独秀在南京坐牢时,潘兰珍也到南京租了一间破屋住下来,就近照料陈独秀。晚年的陈独秀贫病交迫,她不但不嫌弃,而且一直陪伴着他,料理他的生活。这是陈独秀晚年不幸中的唯一幸事。
陈独秀临终时,嘱咐潘兰珍:“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潘兰珍分得了陈独秀的一部分稿费,后来另嫁他人。1949年春,潘兰珍因病在上海去世。
陈独秀一生为革命奔走,四处漂泊。婚姻,从不是他生活的重心。陈独秀的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旧式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