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的三位夫人

来源 :今古传奇·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婚姻从不是他生活的重心
  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
  陈独秀的反叛精神,体现在他的私人感情生活上,引起巨大的争议。
  陈独秀考上秀才后,很多富户人家托人来说媒。1897年冬,陈独秀与高晓岚结婚。这是一场包办婚姻:门当户对,文武相亲,至于当事人对结婚有什么意见,则无关紧要。
  高晓岚长陈独秀三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出身将门却目不识丁。结婚后,除了1927年去武汉探望患重病的儿子陈乔年,她从没出过陈家大门。高晓岚是旧式妇女,墨守成规,希望丈夫本分过日子;而陈独秀走南闯北,思想日新月异。夫妻之间越来越谈不拢,“平时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陈独秀东渡留学时,“欲借其夫人十两重金镯作为游资,坚决不肯,时常吵口”。
  20世纪初,陈独秀办报创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及其恶俗,他提倡婚姻自由,攻击封建包办婚姻“不合乎情理”,夫妻配合不当,成了仇人,“家都不安宁,那一国如何安宁呢!”提倡自由恋爱,婚姻大事“自己作主”。
  高君曼是高晓岚同父异母的妹妹,与高晓岚不同的是,她略识文学,思想新颖,与陈独秀颇相得,关系渐趋亲密,“进而发生爱情”。1911年,陈独秀在杭州与高君曼同居,并结为夫妻。
  这引起了陈家人的反对。陈独秀的继父陈衍庶认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比陈独秀干革命还让人难以容忍,骂他败坏门风,扬言今后不许他踏进陈家大门。高家也认为两姐妹同嫁一人为礼教所不容。
  1930年9月9日,高晓岚去世,享年55岁。高君曼带着孩子回安庆奔丧,陈家人和亲友对她和陈独秀的婚事仍有所非议。陈独秀姐姐的孩子本应呼高君曼为舅妈,却偏叫她小姨。高君曼气愤地说:“叫我小姨当然也可以,但他们对舅舅(指陈独秀)是怎样称呼的?难道也叫姨夫吗?”
  由于高君曼向往稳定宁谧的家庭生活,而陈独秀颠沛流离,特别是陈独秀参与创建中共后,高君曼的生活就充满了动荡,甚至还陪着他一起坐过牢房。最终,夫妻间的矛盾无可调和,高君曼带着孩子离陈独秀而去。1931年,高君曼因患癌症去世,至死也没见陈独秀一面。
  大约1931年,陈独秀与上海英美烟厂的一位青年女工潘兰珍相识。潘兰珍,江苏南通人,1908年出生于貧苦农家,比陈独秀小29岁。两人结婚后,陈独秀教她读书识字,进行启蒙教育。
  1932年,陈独秀被捕时,巨幅照片贴得满街都是,潘兰珍这才知道,原来陈独秀是个名人。陈独秀在南京坐牢时,潘兰珍也到南京租了一间破屋住下来,就近照料陈独秀。晚年的陈独秀贫病交迫,她不但不嫌弃,而且一直陪伴着他,料理他的生活。这是陈独秀晚年不幸中的唯一幸事。
  陈独秀临终时,嘱咐潘兰珍:“今后一切自主,生活务求自立。”潘兰珍分得了陈独秀的一部分稿费,后来另嫁他人。1949年春,潘兰珍因病在上海去世。
  陈独秀一生为革命奔走,四处漂泊。婚姻,从不是他生活的重心。陈独秀的三段婚姻,分别照应了他人生的三个阶段:旧式秀才、新思潮领袖、末路英雄,折射出他重要的人生转变。
其他文献
新中国扶贫事业的开拓者  他很受毛泽东、周恩来欣赏,相当于党内的“少壮派”。他个性鲜明,对工作人员非常严格,稍微松懈,就会严厉批评。如果对于上级的批评想不通,也会直言不讳  2018年9月13日早上7时零6分,林乎加在农业部期间的秘书、农业部兽医局原局长贾幼陵接到林乎加小女儿林大建发来的短信:“老爸今早4点43分去世了,走得很安详,特告。”   林乎加,原中顾委委员之一。改革开放初期,他临危受命
期刊
全员恶人  财富帝国的“富三代”们,一切皆是与生俱来、唾手可得,既无法体验祖父辈“炮弹下淘金”的艰辛与惊险,也无法感受父辈倾尽全力谋求家族发展的压力  韩进集团,韩国十大财阀公司之一、全球最大的运输物流公司之一,是一个包括大韩航空、韩进海运、韩进重工等12家颇具规模的企业在内,集海、陆、空各种运输业务为一身的庞大帝国,市值一度高达200多万亿韩元。但近年来,韩进集团丑闻不断,形象一落千丈,甚至一度
期刊
从全国800多名学者中脱颖而出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由一群文质彬彬的学者最先推开。52位赴美留学的学者无一人滞留美国。  回国后,他们成为各自行业的领军人物  1978年12月26日,52位学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拍下一张合影。当晚,他们登上飞往美国的航班,打开了中美间教育和科学交流的大门,吹响了中国对外学术交流的号角。   在中美正式建交和邓小平访问美国前夕,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几乎停滞了20年的大
期刊
“如果中国灭亡了,我还能逃到哪里去”  从1988年到2001年,金信40余次来到中国,成为第一个走遍中国所有省份的韩国人。他曾说:“等我走遍中国时,我要写一篇文章,就写我是一个中国人。”  金九是著名的朝鲜独立运动领袖。在朝鲜半岛,尤其是韩国,他的政治地位相当于中国的孙中山,被誉为韩国“国父”。20世纪初,日本侵入朝鲜半岛,金九流亡到中国,建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各地辗转27年。日本投降后,
期刊
“一辈子都要干事情,任何情况下,只要活着,就要干事,只要有事可做,生命就有意义”  褚时健东山再起之后,他种橙子的哀牢山成了神圣之地。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要上哀牢山和褚时健聊聊;都市白领朝九晚五,人生迷茫要来哀牢山问问褚时健;情感受困的年轻人,试图自杀,想来哀牢山听听褚时健的建议;企业家陷入瓶颈,不知如何破局,也来学学这位老前辈的经验……   这个时代的人渴望成功却无比迷茫,褚时健的传奇是一座
期刊
很多人把父亲叫做“国贼”  那个时候,日本人不了解中国,父亲甚至怀疑有可能被人在饭里下毒。父亲从中国回来后,自民党要求他辞去议员职务,甚至要求他剖腹谢罪  日中恢复邦交已经40多年了,两国很多的年轻人都已经把这段往事给忘记了。作为田中角荣的女儿,我(田中真纪子)了解父亲为恢复日中邦交而产生的烦恼,仍然记得那段辗转反侧的岁月。   40多年前,日本和台湾之间有《日华和平条约》。当时,“亲台派”在日
期刊
徒手抓鸡粪、摆摊卖水果、背着输液袋在山上奔波……如履薄冰地一步步走下去,花了近20年时间,最终以近90岁的高龄,实现了一代“橙王”的华丽蜕变  2003年,著名企业家、深圳万科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石来探望褚时健,看到他蹲在山路边和一个铺设水管的工人讨价还价。直到多年后,王石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工人要80,褚老还价说,60吧。”   那时,王石领导的万科已连续三年当选“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王
期刊
“因为家庭出现困境,我帮着母亲当家,得到了很多人生经验和做事经验。一个人小时候的环境的确很重要,小时候的经历,无论好坏,都会给以后的人生经历带来很大影响。”  褚时健自少年起,就不断品尝命运的无情。他15岁丧父,后辍学回家和母亲撑起了全家生计;他青年求学时遭遇战争,亲人牺牲;1950年母亲也离他而去。这段经历促使他养成能承受、坚韧、埋头苦干的性格。     “人必须有一技之长”   1928年
期刊
秀才、总编辑、北大教授、新文化运动领袖、“五四运动”总司令、中共中央总书记、“叛徒”“汉奸”……毛泽东曾说:“他对我的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陈独秀为革命奔走30年,4次坐牢,但他像“一匹不羁之马,奋力驰去,不峻之坂弗上”,他的子女有的走上革命道路,义无反顾,英勇牺牲;有的隐姓埋名,过着低调的生活。  与张作霖既为兄弟又是同窗  陈独秀,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1879年10
期刊
“五四运动”100周年  原计划于5月7日举行运动,为何提前到5月4日;被捕学生的“牢狱生活”;谁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称呼  2019年5月4日,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日。1919年5月4日那些当事人和亲历者如今已大多不在人世。但他们中许多人都在文章、书信和日记中记下了对那场运动的观察、评价和思考,那些余温尚存的鲜活记忆为后人了解“五四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和途径。     罗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