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正在引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农产品成本迅速上升,就是这种变化的重要表现。它正在严重侵蚀着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并在蓄积成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隐患。对此,迫切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1991年,全国3种粮食平均和农户散养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为21.36元和165.08元,2007年分别增加到56.91元和479.53元。1991—2007年16年间,全国3种粮食平均、大豆、农户散养生猪和规模养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增加了166.4%、195.3%、227.3%和187.0%;每亩(头)总成本分别增加了212.5%、233.1%、198.8%和198.2%。
一、推动农产品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于粮食产品或畜产品,人工成本都是推动其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6年,人工成本分别占3种粮食平均、农户散养生猪和规模养猪每亩(头)总成本的34.1%、22.4%和8.1%。2001—2006年,这些产品每亩(头)总成本分别增加94.29元、154.81元和148.37元,人工成本增量占总成本增量的比重分别达24.7%、25.8%和13.9%。在稻谷等亩用工较多的农产品生产中,人工成本甚至成为导致其每亩总成本上升的首要因素。
二是就粮食产品而言,土地成本是推动其总成本上升的另一主要因素。在粮食产品中,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呈现明显的提高趋势。以2001—2006年为例,3种粮食平均的每亩土地成本增加了25.68元,占其总成本增量的27.2%;在3种粮食平均中,土地成本对总成本增加的作用还高于人工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土地要素的稀缺程度提高,导致土地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迅速上升。
三是化肥费、机械作业费增长迅速且相对较快,与能源、原材料相关的因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粮食产品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许多农产品成本的上升有所加速,特别是化肥费、农药费、机械作业费等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国内外能源价格迅速上涨所致。农药费是重要的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在粮食成本的增加中,农药费的增加也需要引起重视。以2001—2006年为例,在3种粮食平均和稻谷每亩总成本的增量中,农药费分别增加8.31元和18.02元,占总成本增量的比重分别达8.3%和15.3%。
四是尽管种子费占粮食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较低,但种子费对粮食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也不可轻视。根据2008年6月对江苏泰兴县的调查,2006—2008年,每亩小麦和水稻的种子成本分别增加了12.3%和55.4%。近年来,由于良种的推广和播种等环节的技术进步,多数粮食生产的每亩种子用量稳中略降,种子费的增加主要是单价提高所致。
五是精饲料费成为支撑养猪业产品成本上升的最主要因素,仔畜进价、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的影响也值得重视。长期以来,精饲料费占养猪业总成本的比重在农户散养生猪中超过40%、在规模养猪中超过48%,精饲料费的增长是导致养猪业成本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如2001—2006年5年间,农户散养生猪每头总成本增加154.81元,其中精饲料费增加123.77元,占总成本增量的80.0%。
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农产品成本的上升正严重侵蚀着价格提高、补贴增加带给农民的好处
如2004—2007年,3种粮食平均每亩主产品产量增加了1.5%,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提高了11.4%。由于单产和价格提高,导致3种粮食平均每亩主产品就增收74.96元,但由于其每亩总成本增加了85.61元,导致其每亩净利润不增反降了11.32元。在此期间,由于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加大,3种粮食平均的每亩补贴收入增加了16.6元,但不及每亩总成本增量的1/5。同期,农户散养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提高了52.6%,每头主副产品产值增加了53.9%;如果每头总成本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不变,每头净利润将增加242.8%;但由于每头总成本增加了112.48元,农户散养生猪的每头净利润仅增加169.7%。
(二)农产品成本的迅速上升,正在蓄积成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农产品成本的提高,不仅严重侵蚀着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也在严重动摇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一是侵蚀着农民增加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导致农业经营粗放化。二是加剧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三是导致局部地区农业商品化和现代化的退化。越来越多的农户把种粮目标转向实现口粮自给,压缩商品粮的种植和销售。近年来,由于农机作业成本迅速增加,许多农户被迫缩减农机作业量,有些地方甚至由机械作业回归手工作业。由此不仅会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还可能导致农机经营户的亏损和农机具资源的浪费。
(三)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的盈利能力和比较利益水平,仍成当务之急
与上一周期农产品成本的上升阶段相比,在本周期农产品成本的上升阶段,除2007年由于粮价迅速上涨导致的特殊情况外,多数粮食产品的每亩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水平均未见明显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如2006年3种粮食平均的每亩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分别为154.96元和34.83%,分别略低于1996年的155.67元和40.05%。因此,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盈利能力,已经成为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盈利能力未能根本提高,除了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提高缓慢。最近两年来,我国粮食和生猪产品的价格出现了迅速上涨,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加快推进,非农产业收入上涨的压力迅速释放,导致农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农业盈利能力和比较利益水平低的问题仍在迅速凸显。多数农民务农的年收入,不及其在城市打工的季收入。况且,粮食、生猪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力正在迅速弱化,下降的压力却在不断加大。
(四)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农产品成本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农产品成本的变化有其周期性波动规律。若干年后,农产品成本出现连续2—3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下跌不是没有可能的。在粮食的生产中,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占据重要地位,情况更是如此。但就中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成本仍将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一是根据历史经验,尽管若干年后农产品成本可能会出现连续几年的下跌,但成本下跌阶段的低谷仍然很可能高于此前开始成本上升阶段的起点。农产品成本的短期下跌,难改其长期走高的趋势。
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将会呈现加快上涨的趋势,由此会形成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持续推力。
三是至少从中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粮食生产的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仍将呈现上升趋势。尽管近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出现了明显下跌,但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提高国内油价的动力仍然较足。这种情况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产品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等与能源相关的要素价格,在总体上仍会呈现增加趋势。
四是今后,无论是在种植业,还是在养殖业中,农产品生产的用水成本和环境成本都可能呈现不断走高的趋势。做出这种判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将会不断加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
五是我国畜产品成本提高的推力同样不可轻视。由于粮食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正在显著增强,养猪业精饲料费的变化可能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养猪业的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和保险费呈现总量加大的趋势,从而推动畜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
(五)针对农产品成本上升问题,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应该突出重点
近年来,虽然农产品成本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农产品成本上升的速度、总量和结构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相对于小麦和玉米,稻谷的成本上升最快。由于南方14省的稻谷产量仍接近全国总产的85%,而南方14省大多属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较快的地区,因此稻谷生产更容易因为比较利益的下降而出现滑坡。可见,为解决粮食成本迅速上升的问题,出台补贴政策和其他措施,应以稻谷为重点。
(六)部分地区农产品成本更高、上升更快的问题,尤应引起充分重视
一是部分主产区农产品成本较高、增速较快,利润较低。一般而言,相对于非主产区,特定农产品主产区由于具备资源优势,该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通常较低、亩利润和成本利润率通常更高。但近年来,有些农产品主产区由于农产品成本增加较快,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
二是在部分工业化、城镇化较为发达,从而农产品生产机会成本较高的地区,农产品成本高、增加快的问题更为严重,甚至其利润(率)也更低。仍以晚籼稻生产为例,2006年,全国亩均成本489.03元,但广东省和福建省,晚籼稻生产的亩均成本却分别高达509.68元和539.95元,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和10.4%;尤其是福建省晚籼稻生产的成本利润率为3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七)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农业的发展环境,为降低农产品成本创造条件
一是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轨道。要注意利用农产品成本迅速上升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努力降低单位耕地面积或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量,促进农业生产中的节约用肥、节约用药、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四是面向农业产业链,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优先支持农业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特别是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通过增加农产品单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五是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如通过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减少动植物疫病的发生,为在种植业中减少农药的使用,在畜牧业中降低医疗防疫费和死亡损失费创造条件。从地区来看,要把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重点,放在农业主产区和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较快,从而农业经营机会成本较高的地区,缓解这些地区农产品成本迅速增加对农民增收和增加农产品供给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991年,全国3种粮食平均和农户散养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为21.36元和165.08元,2007年分别增加到56.91元和479.53元。1991—2007年16年间,全国3种粮食平均、大豆、农户散养生猪和规模养猪每50公斤主产品总成本分别增加了166.4%、195.3%、227.3%和187.0%;每亩(头)总成本分别增加了212.5%、233.1%、198.8%和198.2%。
一、推动农产品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一是对于粮食产品或畜产品,人工成本都是推动其总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2006年,人工成本分别占3种粮食平均、农户散养生猪和规模养猪每亩(头)总成本的34.1%、22.4%和8.1%。2001—2006年,这些产品每亩(头)总成本分别增加94.29元、154.81元和148.37元,人工成本增量占总成本增量的比重分别达24.7%、25.8%和13.9%。在稻谷等亩用工较多的农产品生产中,人工成本甚至成为导致其每亩总成本上升的首要因素。
二是就粮食产品而言,土地成本是推动其总成本上升的另一主要因素。在粮食产品中,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呈现明显的提高趋势。以2001—2006年为例,3种粮食平均的每亩土地成本增加了25.68元,占其总成本增量的27.2%;在3种粮食平均中,土地成本对总成本增加的作用还高于人工成本。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土地要素的稀缺程度提高,导致土地经营成本和机会成本迅速上升。
三是化肥费、机械作业费增长迅速且相对较快,与能源、原材料相关的因素越来越成为推动粮食产品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许多农产品成本的上升有所加速,特别是化肥费、农药费、机械作业费等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明显增强,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国内外能源价格迅速上涨所致。农药费是重要的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在粮食成本的增加中,农药费的增加也需要引起重视。以2001—2006年为例,在3种粮食平均和稻谷每亩总成本的增量中,农药费分别增加8.31元和18.02元,占总成本增量的比重分别达8.3%和15.3%。
四是尽管种子费占粮食产品总成本的比重较低,但种子费对粮食产品成本上升的推动作用也不可轻视。根据2008年6月对江苏泰兴县的调查,2006—2008年,每亩小麦和水稻的种子成本分别增加了12.3%和55.4%。近年来,由于良种的推广和播种等环节的技术进步,多数粮食生产的每亩种子用量稳中略降,种子费的增加主要是单价提高所致。
五是精饲料费成为支撑养猪业产品成本上升的最主要因素,仔畜进价、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的影响也值得重视。长期以来,精饲料费占养猪业总成本的比重在农户散养生猪中超过40%、在规模养猪中超过48%,精饲料费的增长是导致养猪业成本增加的最主要因素。如2001—2006年5年间,农户散养生猪每头总成本增加154.81元,其中精饲料费增加123.77元,占总成本增量的80.0%。
二、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农产品成本的上升正严重侵蚀着价格提高、补贴增加带给农民的好处
如2004—2007年,3种粮食平均每亩主产品产量增加了1.5%,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提高了11.4%。由于单产和价格提高,导致3种粮食平均每亩主产品就增收74.96元,但由于其每亩总成本增加了85.61元,导致其每亩净利润不增反降了11.32元。在此期间,由于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加大,3种粮食平均的每亩补贴收入增加了16.6元,但不及每亩总成本增量的1/5。同期,农户散养生猪每50公斤主产品平均出售价格提高了52.6%,每头主副产品产值增加了53.9%;如果每头总成本保持在2004年的水平不变,每头净利润将增加242.8%;但由于每头总成本增加了112.48元,农户散养生猪的每头净利润仅增加169.7%。
(二)农产品成本的迅速上升,正在蓄积成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农产品成本的提高,不仅严重侵蚀着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带给农民的好处,也在严重动摇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一是侵蚀着农民增加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导致农业经营粗放化。二是加剧农业劳动力老弱化和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三是导致局部地区农业商品化和现代化的退化。越来越多的农户把种粮目标转向实现口粮自给,压缩商品粮的种植和销售。近年来,由于农机作业成本迅速增加,许多农户被迫缩减农机作业量,有些地方甚至由机械作业回归手工作业。由此不仅会影响农产品品质的提高,还可能导致农机经营户的亏损和农机具资源的浪费。
(三)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的盈利能力和比较利益水平,仍成当务之急
与上一周期农产品成本的上升阶段相比,在本周期农产品成本的上升阶段,除2007年由于粮价迅速上涨导致的特殊情况外,多数粮食产品的每亩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水平均未见明显提高,甚至还有所下降。如2006年3种粮食平均的每亩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分别为154.96元和34.83%,分别略低于1996年的155.67元和40.05%。因此,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盈利能力,已经成为增加农产品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粮食生产的盈利能力未能根本提高,除了粮食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外,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提高缓慢。最近两年来,我国粮食和生猪产品的价格出现了迅速上涨,但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加快推进,非农产业收入上涨的压力迅速释放,导致农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农业盈利能力和比较利益水平低的问题仍在迅速凸显。多数农民务农的年收入,不及其在城市打工的季收入。况且,粮食、生猪产品价格上涨的动力正在迅速弱化,下降的压力却在不断加大。
(四)从中长期的角度看,农产品成本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农产品成本的变化有其周期性波动规律。若干年后,农产品成本出现连续2—3年,甚至更长时期的下跌不是没有可能的。在粮食的生产中,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占据重要地位,情况更是如此。但就中长期来看,我国农产品成本仍将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
一是根据历史经验,尽管若干年后农产品成本可能会出现连续几年的下跌,但成本下跌阶段的低谷仍然很可能高于此前开始成本上升阶段的起点。农产品成本的短期下跌,难改其长期走高的趋势。
二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产品生产的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将会呈现加快上涨的趋势,由此会形成对农产品成本上升的持续推力。
三是至少从中长期趋势来看,我国粮食生产的能源价格主导型成本仍将呈现上升趋势。尽管近期内国际能源价格出现了明显下跌,但从中长期的角度看,提高国内油价的动力仍然较足。这种情况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产品生产中化肥、农药、农膜、机械作业等与能源相关的要素价格,在总体上仍会呈现增加趋势。
四是今后,无论是在种植业,还是在养殖业中,农产品生产的用水成本和环境成本都可能呈现不断走高的趋势。做出这种判断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将会不断加大;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
五是我国畜产品成本提高的推力同样不可轻视。由于粮食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正在显著增强,养猪业精饲料费的变化可能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养猪业的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和保险费呈现总量加大的趋势,从而推动畜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
(五)针对农产品成本上升问题,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应该突出重点
近年来,虽然农产品成本在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不同农产品成本上升的速度、总量和结构往往表现出较大差异。相对于小麦和玉米,稻谷的成本上升最快。由于南方14省的稻谷产量仍接近全国总产的85%,而南方14省大多属于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较快的地区,因此稻谷生产更容易因为比较利益的下降而出现滑坡。可见,为解决粮食成本迅速上升的问题,出台补贴政策和其他措施,应以稻谷为重点。
(六)部分地区农产品成本更高、上升更快的问题,尤应引起充分重视
一是部分主产区农产品成本较高、增速较快,利润较低。一般而言,相对于非主产区,特定农产品主产区由于具备资源优势,该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通常较低、亩利润和成本利润率通常更高。但近年来,有些农产品主产区由于农产品成本增加较快,这种状况已有所改变。
二是在部分工业化、城镇化较为发达,从而农产品生产机会成本较高的地区,农产品成本高、增加快的问题更为严重,甚至其利润(率)也更低。仍以晚籼稻生产为例,2006年,全国亩均成本489.03元,但广东省和福建省,晚籼稻生产的亩均成本却分别高达509.68元和539.95元,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2%和10.4%;尤其是福建省晚籼稻生产的成本利润率为34.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七)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农业的发展环境,为降低农产品成本创造条件
一是建立与农资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二是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走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轨道。要注意利用农产品成本迅速上升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努力降低单位耕地面积或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量,促进农业生产中的节约用肥、节约用药、节约用水和节约用地。四是面向农业产业链,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优先支持农业优质高产、节本增效技术,特别是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通过增加农产品单产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五是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如通过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减少动植物疫病的发生,为在种植业中减少农药的使用,在畜牧业中降低医疗防疫费和死亡损失费创造条件。从地区来看,要把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重点,放在农业主产区和工业化、城镇化推进较快,从而农业经营机会成本较高的地区,缓解这些地区农产品成本迅速增加对农民增收和增加农产品供给更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