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女人在蒙古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lix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个不懂蒙古语的汉族女人,因为爱石,为了觅石,曾多次前往蒙古国。在蒙古的日子里,那才真的是有惊险,有快乐,有收获,有失望;有笑的时候,也有哭的时候,受了很多罪,也结识了许多蒙古朋友,酸甜苦辣的滋味,真是值得一辈子回味。
  自从中国和蒙古两国定时开关贸易以来,蒙古的绒毛皮张,废弃的钢铁铜铝等就大量涌向中国口岸市场,几年后,蒙古的石头市场也被石商们炒得沸沸扬扬。
  每逢开关的日子,商人们都会如期而至。通过了两国边防口岸的检查,我们的车便铆足了劲儿驶向蒙古生活区。一路上荒无人烟,因为多年的干旱,草原几乎失去了绿色,偶尔会看到一两棵死去的胡杨树。在草原出现一株株梭梭草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头野生的单峰白骆驼孤零零地走着。车子摇摇晃晃地前进,路两边的沙土不时从车缝里灌进来,呛得我们捂了口鼻,不再说话。
  “蒙古生活区”其实就是蒙古商人搭建的一些简易的砖房和蒙古包。砖房是用啤酒瓶子和砖垒成的,蒙古包是牧民临时搭建的,我们要在那里吃住。
  大约四五十分钟,我们的车到了生活区。大家迅速下车,分头行动。卖石头的车早在前一天就到了,停在离生活区一里地远,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站在那里。卖石头的大多是牧民,他们害怕招惹是非,吃住在车上,不敢靠近生活区。
  车门一般是开着的,看上了就讲价。一番讨价还价,成了便抱着心仪的石头迅速离开,去看另外的车。如果有看上的石头就赶紧下手,要是犹豫几分钟,你就会看见别人抱着跑掉了,这种后悔的事也是常有的。
  与蒙古人讲价的那些蒙古话我们是学会了的,因为这个时候一般是“狼多肉少”,同行的朋友这会儿只能自顾自了。
  买了石就带回自己住的蒙古包打包。蒙古族的老额吉(老妈妈)早已炖好了羊肉,等待客人的到来。在这里吃饭,我们也学习蒙古人的习惯,各结各的帐,AA制。
  这里的水很金贵,要到十几里外的一口大井拉回来,水中永远飘着碎碎的草花,吃喝都用这水,我们学会了用一点点水洗脸。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老额吉会为我们铺好被褥,很薄的。生活好的人家还会加一块毛毡子。这种地铺只有夏天舒服,其它的时候,我都会在后半夜冻得腿抽筋,无法入睡。男男女女都挤在一起睡,很有原始社会群居的感觉。
  夏天的夜晚要是不刮风,包顶是开着的,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离我们那么近,好像爬到包顶就能摘下来,一颗颗一闪一闪的,是那么的璀璨。
  要是住在啤酒瓶子垒成的房子里,那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夜里常会听到一声尖叫,那又是一只大老鼠去谁的被窝里与人相伴了。
  蒙古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的小男孩会在冬天里光着身子跑出去撒尿,一般不会生病,生了病没钱买药,抵抗不过去就会死掉。我听一个老额吉说,她曾生育了十三个儿女,活到成人的时候只有七个了。
  蒙古的天气极其恶劣,几乎每天都刮风,那漫天的黄沙磨练了蒙古人民坚强的意志。我还亲自目睹了一场蝗灾,这是个只有老人们能讲出来的故事。铺天盖地的蝗虫在三天的时间里给草原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所到之处再无一根绿草,蝗虫的尸体厚厚的铺满了草原。我见到老额吉时,她泪流不止,说草原又要遭灾了,他们的日子更难过了。
  在蒙古包的正中间悬挂着成吉思汗的画像,女人是不能坐在下面的,我却坐过一次。2004年4月11日晚上,有个蒙古男人在我们的蒙古包过生日,他坐在正中间,有十几个朋友和他一起唱歌喝酒。我无意中说出这一天也是我的生日,惊讶之余,他们看了我的身份证,便邀我一同坐在画像下面,一起为我唱歌,每个人都在我的额头上轻轻吻了一下,我读懂了那是一种温暖,是一种友谊,是一种祝福。我幸福极了,在这个异国他乡,我度过了我的三十四岁生日。
   去蒙古买石有快乐的时候,也有让我心惊肉跳的时候。那是2004年的冬天,我买的石头塞了满满一面包车,有几百辆大车排成长龙堵在哨所一卡,一卡每天只放十辆车,原因是两国皆不放货。石头车排了两天,还没前进五百米,这样下去闭关之前是无法出去的。晚上,负责过关的蒙古人来找我商量绕道走,绕过一卡。我知道这是在冒险,所以不同意。蒙古的法律不健全,买卖石头没人理就没事,有人管就是走私。又排了两天还是没有进展,过关人执意要绕道走,否则卸货,我无可奈何地同意了。
  大约四五点钟,我迷迷糊糊地被翻译叫醒,爬到车上坐在冰冷的石头上。我们的车不敢开灯,司机凭着记忆摸黑前进了十几分钟。突然,前面有两道雪亮的车灯直直地照在我们的车上,接着又是两道灯光。完了,是警察,那是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中国海关抓捕毒贩子的镜头,我这会儿却亲身体验了,当时一下子就懵了。
  呼啦啦一下子围上来七八个警察。一个警察开门看了一下,问是谁的货,司机指了一下我,问了名字,说抓的就是你,要司机把车开到警察局。翻译要我赶紧下车,不要上车来。我迅速下车,站在雪地里,风夹着雪花像刀子一样无情地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翻译和过关人在警车里与警察说着好话,警察不理,也不过来拉我上车。我知道蒙古人尊重女人,要是个男人,这会儿肯定要挨一顿胖揍了。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任凭我冻僵也决不让我上车。
  僵持了一个小时左右,又有一辆警车开过来,我以为我真的在劫难逃了。车开近了,下来一个警察,我一看认识。前一天刚好借我的手机打过电话,当时中国商人很多,没有一个愿意借的,只有我主动掏出手机。蒙古的信号不好,打电话要到一座高高的山上,他拿走了近一个小时,所有的人都说要不回来了,我不相信。送回手机时他说:“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也会帮助你的。”难道这是上帝派来解救我的吗?我真不敢相信。
  他走过来握了握我的手,问我怎么回事。我忙叫翻译过来,说明了事情,央求他去说情。他看看我,告诉我去车里等。我顺从地爬上车,这时我都被冻僵了。
  我看见他在两辆车之间来来回回好几趟,大约过了半小时,他招手叫我们到警车里见他们的中队长,说拿两千元给他们的头儿,我赶紧掏钱给他,他打了个手势,要我们赶紧走。我知道他尽了力,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最好的结局了。这时天已经渐渐亮了,风停了,雪也停了。
   后来,他告诉我,是有人嫉妒我买了好货,去警察局告发我走私。那天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将我“人赃俱获,带回审查”。进了警察局就更不好办了。他还说,警察们都很佩服我一个汉族女人不懂蒙语一个人跑出来做买卖,看我那么坚强地站在雪地里都冻僵了,他们心软了。
  再后来,我们成了很亲的铁哥们。
  这几年,因为身体不好,我已经不再去蒙古了。那些蒙古朋友们还会来看我,偶尔还会打个国际长途问候我。
   在我的记忆里,已经无法抹去那漫天的黄沙,荒芜的草原。在那个落后的国家,我深深感受到了蒙古国人民的友谊,看到了写在蒙古同胞脸上的沧桑,也听懂了蒙古歌曲的忧伤和凄凉。
   我深深爱上了那片土地,那个可以让我为它流泪的地方。
  
  蒙古生活区是不允许拍照的,如果被人告了,没收相机罚款是小事,被当成窃取国家秘密的特务间谍可就是大事了。为了让石友了解我们在蒙古买石头的情况,我决定冒险去拍这些珍贵的照片。
  四月一日,我们要进入蒙古了。过蒙古海关时,同行的七人把我夹在中间,像保护国宝似的。快轮到我时,我紧张得要命,包也不敢背了,递给我身后的敖登姐姐,她是蒙古族,要是查出相机,也好和蒙古警察交涉。轮到检查她时,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为了掩护相机,我在包里装了一大堆化妆品和吃的东西,警察翻了翻没看到什么,让我们过去了。好险,我这才发现我的衣服凉飕飕的,一摸全是汗,是吓的。
  卖石头的车只有五辆,原来那种热火朝天的买卖石头的场面没有了,蒙古的石头资源已经枯竭了。
  照相的时候,身边石友一直掩护着,那感觉就像个间谍。
  终于还是拍了一些蒙古风光和买卖石头的照片,以飨国内外石友。
其他文献
当代诗人牛汉认为,石有三个高洁品性,第一,它坚硬,经得住埋没,抗得住腐化;第二,它沉默,耐得住寂寞;第三,它心甘情愿中聚着不灭的火,遇到打击,能灿然迸发出来。这三点中,他最欣赏的是石头的沉默,因为沉默是最坚固的语言,沉默是最深远的境界。  的确如此,无论在山川沉睡千年,还是登堂入室被人供于案头,石头总是默默无语,宠辱不惊,正像陆游所说“石不能言最可人”,它看似傻呆,其实藏巧于拙、超尘脱俗。  石头
期刊
我的身上优点明显弱于臭毛病。读过几本扫盲的书,看图识字的那种,让我灵光乍泄,便玩命往知识分子堆里扎,结果沾染了那个群体的愤世嫉俗、刻薄尖酸的不少恶习。  数月前,柳州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我的哥们儿刘开建给我电话,约我做第五届柳州奇石节的评委。尽管这免费旅游还能混吃混喝的机会是我所向往的,但是表面上还要装出一副犹豫再三,日理万机却盛情难却的样子。然后就像个应招女郎一样眼巴巴地等着奇石节的开幕。  
期刊
酒泉地处被称为“塞上江南” 的甘肃河西走廊西端,以敦煌艺术著称于天下,以航天科技闻名于世界,是一块富含资源的神奇之地。《中华奇石》 甘肃酒泉通联站坐落在酒泉市“西汉酒泉胜迹”西南50米处的《石缘斋》内。《石缘斋》以石为主,石种繁多,琳琅满目,辅以摄影作品和字画。站长徐福国,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协会会员, 酒泉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徐福国在大学里学的是新闻摄影专业,毕业后分配在甘肃玉门
期刊
由内蒙古乌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乌海市文联、海勃湾区人民政府、巴林石集团、乌海市赏石协会承办的“2009中国·乌海市赏石博览会暨巴林石精品展”于2009年5月19日拉开帷幕,乌海市相关领导及来自各地的赏石家,《中华奇石》、《鉴石》等媒体应邀出席了展会。这是乌海市举办的第三届赏石博览会,也是建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将当地赏石氛围推向了高潮。此次博览会不仅使观者大饱眼福,而且使人们感受到了乌海市人民如同初
期刊
【本刊讯】(记者 其实)由中共南昌西湖区委、西湖区人民政府、南昌市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西湖区文化广播旅游局、南昌市绳金塔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2009中国·南昌绳金塔奇石精品博览会”于5月13日拉开帷幕。南昌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化杰宣布博览会开幕,市政协副主席侯捷出席开幕式。国内著名赏石专家侯桂林、李彦森、吴培龙及《中华奇石》、《石友》等石界媒体代表应邀参加了展会。  本次奇石精品博览会为期1
期刊
近日,参加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精品奇石运回了哈密。其中哈密市代表新疆组织了17吨展销奇石、200块精品奇石应邀参展。涵盖了硅化木、风凌石、泥石、玛瑙等新疆大漠奇石的主要品种。此次展会场面十分火爆,内地客商纷至沓来,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全国30多个省市组团参加。此次文博会无疑给哈密奇石注入了一剂良药,使哈密玩石人看到了哈密奇石发展的前景。    奇石市场:哈密人十年造一市    
期刊
我常常怀念王老,并非因他是一代美学宗师和著名学者,而是因为老人就像一个平常的老人,更多时还有一颗纯净快乐的童心。回忆和王老相交的日子,他总是能把至深至奥的美学道理像唠家常一样浅显地说给我,使我这个除石之外所知无几的人,获得了很多如何欣赏美的方法。有关美学的书我也看过几本,有西人的也有国人的,但那里边不是苏格拉底怎样说,就是康德、黑格尔怎样说,好像那些从术语到理论的枯燥才是揭示美、判定美的尺子,而这
期刊
“形、质、色、纹、韵”五大要素,赏石界人人皆知,其在指导我们选石、鉴石、藏石方面功不可没;中国观赏石协会成立以后,它被定为观赏石的五项基本鉴评要素而列入《观赏石鉴评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随着赏石种类的增加,赏石文化的发展,五项要素在赏石活动中的作用愈显重要,同时也要求它更科学、更严谨、更具概括性和操作性。寿嘉华会长在观赏石鉴评师培训班上的讲话《新形势下的中国观赏石文化》中指出:“观赏石事业的
期刊
因地缘和爱好关系,近年来,笔者数次赴蚌埠探访仿古玉制作的过程及发展现状,现就所知简述于笔章,以供同仁借证指教。  蚌埠地处安徽北部,淮河岸边,乃“古采珠之地”,所以又称“珠城”。但时至今日,蚌埠的珍珠采集已成为历史,“珠城”亦转誉为“淮河上的一颗明珠”了。  也许是一种机缘巧合,天然珍珠绝迹的珠城,如今又和仿古玉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仿古玉生产规模令人咋舌,工艺与陕西咸阳的青铜仿古、江苏扬州的字画仿
期刊
编者按  成功后的喜悦是一样的,但通往成功的道路却各不相同。石界成功人士很多,也有各自的创作理念和收藏心得。收藏的成功,除了坚韧的信念与执着的坚持,独到的思维方式和必要的知识积累也不容小觑。平青的五百罗汉组合创作,在这些方面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记者:对于收集奇石的人来说,应该是石头越稀奇古怪越好,为什么你单单去收集九龙璧的人物石,而且是佛教人物呢?  平青:稀奇古怪是有标准的,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