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育感,以感作文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读和写往往被分开对待。读课文经常只是作为一个上课步骤,目的性不强,效果也就不显著;写作文的题目普遍也没有讲究,造成学生不知写什么,写出来的作文也是硬挤出来的文字。小学是孩子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时期,只要方法得当,就会使他们对一样事物充满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语感;教学方法
  小学是孩子接受系统教育的开始,一步步教会孩子如何算数,如何使用外语,而语文在这之中又是一门特殊的課程。学生在生活中一直接触中文。听的是中文,说的是中文,读的也是中文。所以语文课存在的意义也就不会仅仅限于能听能说,而是要能在阅读时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能够通过训练培养出学生对中文这种语言的直觉。接着还能较好地运用这种直觉来说来写,从而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小学语文如何以读育感,以感写作,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育感”,语文教学之意义
  上面提到的对语言的直觉,可以简单地归纳为语感。所有语言的使用都需要用到语感,语感的强与弱几乎直接决定了你对这门语言使用的熟练与否。中文可以算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语感较难培养。很多看似相似的话其实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来说可以传达不同的想法。再加上各种句式的使用,可以将一句话的结构颠来倒去却是一个意思,但是使用不当却又会使句意改变。语文存在的意义很大程度上说就是要增强学生对中文语感的把握,在不断练习中提高语感,简言之就是“育感”。只有拥有了较好的语感,学生对中文的运用,包括对语言的组织、文字的表达、观点的提炼等才会达到正确、熟练的程度。因此,语文教学需要提高对“育感”的重视,在平时多锻炼和鼓励学生培养语感。
  二、“以读育感”,加强语感的方法
  能够提升语感的方式有很多,而且如果单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往往并不能对语感产生长期的促进效果,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总结、多提炼出好的方法并加以运用。这里要说的“以读育感”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读”,首先是朗读。小学生在学完拼音后,对很多字词并不理解,对句式等也没有很好的概念,但是已经可以通过拼音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反复朗读,会在潜意识中留下一些词句的固定用法,也就是一种感觉。将来在说或写的过程中即使已经说不出出处,却能很自然地调用这些用法,就像是自己创造的一样。朗读之后是阅读。之所以将阅读置于朗读之后是因为朗读是浅层次的读。朗读只需要将所有精力花费在读音上,并不需要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中包含的感情,哪些地方展现的是优美的风景,哪里烘托的是紧张的氛围。相比之下,阅读则要求学生能更加关注文章的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文字的魅力。因此,一般阅读需要默读,不要考虑读音,不要纠结一个字一个词,而是感受整体,将自己置身其中。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比如,在阅读前提出一些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了疑问,往往阅读时也会更加认真揣摩。而通过内心的问答则会对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会有更长久的记忆。阅读之后,又是朗读。这次的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应该对文章有感性的认识,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有初步的体会。通过把自己设想为作者,或是故事的主人公,将文章有感情地朗读出来。这不仅能使学生对文章在感情上的理解更进一步,也会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这样或那样表达某种特定感情的方式,也就是表达感情的语感。这种语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言一方面用来表意,另一方面则用来表露情感。而意有时会被故意隐藏,只表露情感,留给听者或读者去揣测其意。因此会表达感情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三、“以感作文”,加强语感运用
  在平时交流、使用或是阅读中培养出来的语感,如果不勤加使用,则很容易遗忘或是错乱。运用的方式一般可以为说或写。就我而言,则更鼓励学生去写。相比而言,写更需要思考,更需要费神。需要为了一句话、一个表述方式在大脑中进行搜索,用培养出的语感结合记忆中的用法“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词句,能更好地表达自己感情的文字。通过多次这样的运用,某些模糊的语感就会成为更为具体的模式。这些模式往往会让学生在今后类似的表述中更为得心应手,而这些模式的积累则是学生整个语言应用中自信的源泉。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模式。可以通过先仿写他人的模式,比如在前面提到的读课文之后,对于一些特别的情感表达方式或是风景描写方式,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在积累了一些仿写的经验之后,则可以布置写作任务,关键是要对一件事或是一样东西的整体描述加以认识,要能将那些模式或是语感碎片有效地黏合在一起,使通篇显得流畅不突兀。当然,更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在一天天的积累中逐步感受语言的魅力,让文字在用到时便成竹于胸。
  要想从小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就要让他们慢慢地对语文产生自信的心理。要达到这个效果,需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的语感,读写结合,多总结出属于自己的表述模式。总结起来就是“以读育感,以感作文”,在不断运用中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淑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中华少年,2015(29).
  [2]薛慧鸣.借助仿写 提升读写结合训练效果[J].广西教育,2015(37).
  编辑 薛直艳
其他文献
教师的教育情感作为一种维系教育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面对的是幼儿,其情感投入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儿童的世界是情感的世界,幼儿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但是,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47.7%的幼儿教师感觉“工作太枯燥,太累了,没有劲头”,42%的幼儿教师认为“将会离开工作岗位,从事其他行业”。这些严峻的数据告诉我们: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情感投入严重不足。只有正确认识
摘 要:作文是学生自主创造的活动过程,反映了学生个人的生活经验与喜怒哀乐,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个性化作文就是鼓励小学生说自己经历的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写出真实的事件、写出具有真实情感体验的作文。不断推进小学生个性作文,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拓宽个性作文的天地,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个性化;作文;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引导学生关注
摘 要:幼儿园活动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近些年在大部分幼儿园推广开来。幼儿园活动区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占据着一定的重要作用,重视幼儿园活动区的活动实践,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提高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前教育;指南;幼儿园活动区;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幼儿的个人学习发展中起到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
摘 要:简要分析微课的含义,以及微课设计原则,然后研究小学数学逻辑思维微课设计,微课功能结构与微课界面设计。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逻辑思维;微课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锻炼学生心理能力。而要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智力,就必须关注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数学是一门非常注重逻辑性、系统性以及严谨的学科,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其他综合
摘 要:孩子对游戏充满了向往。在幼儿园中,他们做着有趣的游戏,在师生精心设计的区域角中找到自己所喜欢的项目,开动脑筋,积极动手创造。农村小学美术课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形式,让美术学习活动更加多样化。让低段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区域角活动的形式,在老师指导下,大胆参与自己喜欢的内容,积极动手,找到乐趣,既学到知识,又能培养乐趣。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想过,仅仅局限于一样的学习模式,同时学习一样的东西
摘 要: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有效倾听进行学习,以收到较高的学习效率?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探讨:用“创设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倾听兴趣、言语和荣誉激励”等手段使学生“乐于倾听”;在“使学生明白倾听同样重要”和“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中让学生“善于倾听”;教给学生“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听记结合,以记促听”“提取信息,辩证对待”等方法“学会倾听”。  关键词:倾听;乐听;善听;会听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学
课外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更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通过课外作业,学生不仅把刚学过的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思维得到了锻炼。数学作业布置不在“多”,而在“精”,适量有效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提高学习成效。若作业简单、枯燥无味,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遏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性,要设计形式多样、内容有趣的作业,使课外
摘 要: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的习惯会影响他的一生。而幼儿时期刚好是一个人养成习惯最关键的时期,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很多的启蒙知识都是在这一阶段习得的。在这一阶段孩子接受着新事物,好奇地想要知道世界的奥妙之处。所以,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在这一阶段对孩子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甚至有时候还任性霸道。我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怎样才能将这些懵懂无邪的孩子转变成遵守纪律、谦虚懂礼、热爱学习的合格的小学生呢?我在心里不断的思索并在行动中不断的尝试。  记得有一次,单位组织旅游,同事们有的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的,我们同坐一辆大巴,开始了这次充满期待的旅行。碰巧,坐在我位子前面的是隔壁班的班主任和他正在上中班的儿子嘟嘟(化名)。一路上,他一直站
摘 要: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句富含哲理的话语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后进生,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都能感觉到自身独有的长处和优势。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深入到全国各地,然而在课改的潮流中还存在着这么一批思想素质相对较差、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被称为“后进生”,也有人称他们是“已经被上帝放弃了的孩子”。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那么,作为“有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