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我们必须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只是要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提升,有利于要学生的将来发展。
关键词: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情景预设和生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1
很多地区和学校近一段时期正在大力推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想改变目前中学教学中几乎都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而且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说到底也就是效率低下。所以有效教学的推进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吸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和教育动态信息,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备课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我认为学生发展与否是衡量教学效益最重要的指标。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围绕目标所做的准备。比如本节课你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为完成此目标你的课是怎样备的,突破手段是什么等等,同时围绕着三维目标所制定的计划既要实际可行又要保证最终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第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既依靠老师能否有效的组织起教学也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第三:最终的反思总结。老师能否通过课后的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这个反思也应包括学生的反思,学生在学完后,能否以此为鉴,进一步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下面就第二个环节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双方面的行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既依靠老师能否有效的组织起课堂教学,也依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能否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中。
第一,从教师这方面来看。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要对这节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知道本节课的主线是什么,围绕着这条主线教材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安排展开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突破的,一定要有好的情景的预设。我感觉到现在的教学设计不再是我会什么我用什么,而是学生会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用什么。设计教学环节时,一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要关注社会面向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关注。例如:设计本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测定,当地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当地为充分采光计算楼间距离等探究性活动,这样一个个的情景预设,变枯燥为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教学过程的展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案及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有人说最高级的地理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教师“导”出来的。
第二,从学生这方面来看。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情景生成,让学生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我在讲《工业区位》时,运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我预设一个情景:我所在城市的边缘的乡镇(我工作的学校就在这个乡镇),以他的某一块土地使用方式的逐步改变,循序渐进层层展开,这样就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简单易懂。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教学就是学生会解题,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回答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也说明不少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还停留于最初的阶段,对教学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尚缺乏理性的思考。用今天的标准看,如果一个教师只理会他教的课本,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领会学科的精髓,势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因此,地理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生活价值,是否能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领会地理文化。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求转变地理课堂的教导的模式和学习的模式,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地理课程标准有深刻的理解,对地理教材作科学的处理,对课堂教学作合理的设计,对学生学习作正确的引导。
其实教无定法,有效教学也要求我们摈弃已经固化、熟化的教学模式。敢于求变,应时代而变、应学生而变,变得简洁、实用、高效!
关键词:教学模式;有效教学;情景预设和生成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29 -01
很多地区和学校近一段时期正在大力推进课堂的有效教学。新课程的实施就是想改变目前中学教学中几乎都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而且学生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就是说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说到底也就是效率低下。所以有效教学的推进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现代教学手段,吸取最新的科学信息和教育动态信息,以创新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备课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我认为学生发展与否是衡量教学效益最重要的指标。
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完成;第一: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围绕目标所做的准备。比如本节课你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为完成此目标你的课是怎样备的,突破手段是什么等等,同时围绕着三维目标所制定的计划既要实际可行又要保证最终要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第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既依靠老师能否有效的组织起教学也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第三:最终的反思总结。老师能否通过课后的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这个反思也应包括学生的反思,学生在学完后,能否以此为鉴,进一步端正自己的价值观。
下面就第二个环节谈谈我的一些看法。课堂的教学是一个双方面的行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既依靠老师能否有效的组织起课堂教学,也依靠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能否最大程度的参与到课堂中。
第一,从教师这方面来看。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做好教学设计。要对这节课有一个全局的把握,知道本节课的主线是什么,围绕着这条主线教材的各个部分是如何安排展开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突破的,一定要有好的情景的预设。我感觉到现在的教学设计不再是我会什么我用什么,而是学生会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我用什么。设计教学环节时,一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要关注社会面向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关注。例如:设计本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测定,当地太阳能热水器仰角的调整,当地为充分采光计算楼间距离等探究性活动,这样一个个的情景预设,变枯燥为兴趣,变抽象为具体,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和地理学习过程化的新理念。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教学过程的展现,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依据教案及课堂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有人说最高级的地理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教师“导”出来的。
第二,从学生这方面来看。我们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好坏取决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情景生成,让学生把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能很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我在讲《工业区位》时,运用学生身边的案例,我预设一个情景:我所在城市的边缘的乡镇(我工作的学校就在这个乡镇),以他的某一块土地使用方式的逐步改变,循序渐进层层展开,这样就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简单易懂。
其实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效教学就是学生会解题,考试能取得好成绩,这样回答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却也说明不少教师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还停留于最初的阶段,对教学有效性这样的问题尚缺乏理性的思考。用今天的标准看,如果一个教师只理会他教的课本,教学生应付考试,而不领会学科的精髓,势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有益。因此,地理教学有效性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是教的法则,而是要明确学习这门课程究竟有怎样的生活价值,是否能帮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领会地理文化。地理课堂有效教学,要求转变地理课堂的教导的模式和学习的模式,这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对地理课程标准有深刻的理解,对地理教材作科学的处理,对课堂教学作合理的设计,对学生学习作正确的引导。
其实教无定法,有效教学也要求我们摈弃已经固化、熟化的教学模式。敢于求变,应时代而变、应学生而变,变得简洁、实用、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