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文学史料学学科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系统,该系统涉及众多相关学科,如何厘清现代文学史料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学科属性,对该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发展历程与学科属性。
关键词: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学科属性
中图分类号:D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长期以来学者将现代文学史料学基本上视为一门辅助性、工具性的学科,而忽视其自身的“超越性价值”有关。界定现代文学史料学的超学科性,并不意味着否认其学科性。现代文学史料学虽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但它不能也不应脱离现代文学。既注重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学科性,又充分肯定其本身的超学科性,才是我们应当秉持的一种态度和看法。
1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边界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交汇点上生发起来的,它的历史逻辑始终包含两个层面,一面是与传统文学无法割裂的关联,一面是与外国文学不断深入的交流,而同时连接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学最独特、最有价值之处。如果用一个坐标系代表中国文学的时空发展,纵坐标意味着时间上从古到今,横坐标意味着空间上从中到外,那么现代文学恰好处在两个坐标轴的交汇点上,彻底的、大规模的古今碰撞与中外交流集中发生于现代文学时期,使之成为时空交汇的历史“原点”。
1988年,一些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试图突破文学阶级史观的窠臼。这自然就牵涉到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跨度问题。现在看来,把1917年前后视为中国现代文学起点,学界并无太大争议。至于中国现代文学是否终结则分歧明显。从学科理论和概念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已经终结。这是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概念已经提出,并推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术成果。从事物命名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概念,应该是具有本质差异性的命名。前者的本质是“现代性”,后者的本质是“当代性”。假如事物根本属性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似乎也没有重新命名的必要。所以,这些情况变相地承认中国现代文学的终结。当然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正在展开当下文学叙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没有结束,是开放性和延续性的[1]。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更多学者并不在意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及其边界的问题。如果中国现代文学已经终结,那么它何时终结?终结的依据又是什么?作为现代学科,中国现代文学的严谨性、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历史边界不是任人拿捏或主观设定的,必然是由其自身客观本质属性赋予的。这种本质属性必然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当文学的本质保持相对稳定,它的历史进程就会延伸;相反,如果内在规定性发生了质变或根本性颠覆,那么这种性状的文学就会被另一种异质文学取代,进而終结自己的使命。文学的历史边界由此被确立下来。
2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及其响应1985年,马良春发表《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将“现代文学史料学”予以学科化的倡议,这标志着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开始提上日程。马良春的倡议很快获得一些响应。1986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在当时即被视为“对马良春同志一再呼吁建立的新文学史料学是个实在的推动”。1989年,樊骏发表《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指出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取得的突破进展,“不仅是现代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完整的成熟的学科所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标志着史料工作开始成为这门学科中一个有自己的理论和体系的分支”。此文被视为“现代文学史料学这个分支学科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严家炎)。进入21世纪,国内人文学术经历90年代的“喧嚣”之后,在沉潜、冷静中发生深刻变迁。文学史料工作异乎寻常地受到普遍重视,学界涌现出“史料热”。不但“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重新受到关注、得到积极响应,甚至有学者指出:“有必要强调和提出‘当代文学文献史料学’问题,在研究思路、格局、向度和方法上进行一次带有革命性意义的重要‘战略转移’”(吴秀明)。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把史料学的地位抬升到“重要‘战略转移’”的高度,但是“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2]。
3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学科属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史料的划分一直处于摸索之中。196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一辑发表了周天的长文《关于现代文艺资料整理、出版工作的一些看法》,他把已经整理、出版、发表的一些资料书籍和文章按它们在资料性质上的区别分为五类:一、调查、访问、回忆;二、专题文字资料的整理、选辑;三、编目;四、影印;五、考证。这只是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年来现代文学史料整理和研究成绩的一次系统总结和评估,所以这并非是对现代文学史料的科学分类。1985年,马良春撰文倡议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第一次较完备地将现代文学史料分为七类:第一类:专题性研究史料。包括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文学史上某种文学现象的研究资料等。第二类:工具性史料。包括书刊编目、年谱(年表)、文学大事记、索引、笔名录、辞典、手册等。第三类:叙事性史料。包括各种调查报告、访问记、回忆录等。第四类:作品史料。包括作家作品编选(全集、文集、选集)、佚文的搜集、书刊(包括不同版本)的影印和复制等。第五类:传记性史料。包括作家传记、日记、书信等。第六类:文献史料。包括实物的搜集、各类纪念活动的录音、录像等。第七类:考辨性史料。考辨工作渗透在上述各类史料之中,在各类史料工作的基础上可以产生考辨性史料著述[3]。
结束语
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表述很有意思,将其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新文学”等等。其实,不管如何命名,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这种文学的本质规定性是确定的,它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为该事物而非其他的根本依据。只有在把握“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前提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可能具有实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千年文脉”视野中的“现代文学”——陈平原学术关怀与研究方法述略[J].李浴洋.晋阳学刊.2020(06).
[2]报刊体“文学话”与现代文学共同体的建构[J].杨瑞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3]“民粹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J].张秋蘋.教育现代化.2019(90).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
关键词:现代文学;发展历程;学科属性
中图分类号:D0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长期以来学者将现代文学史料学基本上视为一门辅助性、工具性的学科,而忽视其自身的“超越性价值”有关。界定现代文学史料学的超学科性,并不意味着否认其学科性。现代文学史料学虽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但它不能也不应脱离现代文学。既注重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学科性,又充分肯定其本身的超学科性,才是我们应当秉持的一种态度和看法。
1中国现代文学及其历史边界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交汇点上生发起来的,它的历史逻辑始终包含两个层面,一面是与传统文学无法割裂的关联,一面是与外国文学不断深入的交流,而同时连接这两个层面的关系,恰恰是中国现代文学最独特、最有价值之处。如果用一个坐标系代表中国文学的时空发展,纵坐标意味着时间上从古到今,横坐标意味着空间上从中到外,那么现代文学恰好处在两个坐标轴的交汇点上,彻底的、大规模的古今碰撞与中外交流集中发生于现代文学时期,使之成为时空交汇的历史“原点”。
1988年,一些学者提出“重写文学史”,试图突破文学阶级史观的窠臼。这自然就牵涉到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跨度问题。现在看来,把1917年前后视为中国现代文学起点,学界并无太大争议。至于中国现代文学是否终结则分歧明显。从学科理论和概念来看,中国现代文学已经终结。这是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概念已经提出,并推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学术成果。从事物命名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概念,应该是具有本质差异性的命名。前者的本质是“现代性”,后者的本质是“当代性”。假如事物根本属性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似乎也没有重新命名的必要。所以,这些情况变相地承认中国现代文学的终结。当然有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正在展开当下文学叙述,中国现代文学进程没有结束,是开放性和延续性的[1]。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更多学者并不在意中国现代文学的命名及其边界的问题。如果中国现代文学已经终结,那么它何时终结?终结的依据又是什么?作为现代学科,中国现代文学的严谨性、科学性是不言而喻的。其历史边界不是任人拿捏或主观设定的,必然是由其自身客观本质属性赋予的。这种本质属性必然贯穿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全过程。具体地说,当文学的本质保持相对稳定,它的历史进程就会延伸;相反,如果内在规定性发生了质变或根本性颠覆,那么这种性状的文学就会被另一种异质文学取代,进而終结自己的使命。文学的历史边界由此被确立下来。
2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及其响应1985年,马良春发表《关于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建议》,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将“现代文学史料学”予以学科化的倡议,这标志着现代文学史料学建设开始提上日程。马良春的倡议很快获得一些响应。1986年,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在当时即被视为“对马良春同志一再呼吁建立的新文学史料学是个实在的推动”。1989年,樊骏发表《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工作的总体考察》,指出现代文学史料工作取得的突破进展,“不仅是现代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完整的成熟的学科所不可或缺的,同时也标志着史料工作开始成为这门学科中一个有自己的理论和体系的分支”。此文被视为“现代文学史料学这个分支学科的里程碑式的著作”(严家炎)。进入21世纪,国内人文学术经历90年代的“喧嚣”之后,在沉潜、冷静中发生深刻变迁。文学史料工作异乎寻常地受到普遍重视,学界涌现出“史料热”。不但“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重新受到关注、得到积极响应,甚至有学者指出:“有必要强调和提出‘当代文学文献史料学’问题,在研究思路、格局、向度和方法上进行一次带有革命性意义的重要‘战略转移’”(吴秀明)。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把史料学的地位抬升到“重要‘战略转移’”的高度,但是“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2]。
3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学科属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史料的划分一直处于摸索之中。1962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一辑发表了周天的长文《关于现代文艺资料整理、出版工作的一些看法》,他把已经整理、出版、发表的一些资料书籍和文章按它们在资料性质上的区别分为五类:一、调查、访问、回忆;二、专题文字资料的整理、选辑;三、编目;四、影印;五、考证。这只是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年来现代文学史料整理和研究成绩的一次系统总结和评估,所以这并非是对现代文学史料的科学分类。1985年,马良春撰文倡议建构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第一次较完备地将现代文学史料分为七类:第一类:专题性研究史料。包括作家作品研究资料、文学史上某种文学现象的研究资料等。第二类:工具性史料。包括书刊编目、年谱(年表)、文学大事记、索引、笔名录、辞典、手册等。第三类:叙事性史料。包括各种调查报告、访问记、回忆录等。第四类:作品史料。包括作家作品编选(全集、文集、选集)、佚文的搜集、书刊(包括不同版本)的影印和复制等。第五类:传记性史料。包括作家传记、日记、书信等。第六类:文献史料。包括实物的搜集、各类纪念活动的录音、录像等。第七类:考辨性史料。考辨工作渗透在上述各类史料之中,在各类史料工作的基础上可以产生考辨性史料著述[3]。
结束语
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表述很有意思,将其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新文学”等等。其实,不管如何命名,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这种文学的本质规定性是确定的,它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之所以为该事物而非其他的根本依据。只有在把握“中国现代文学”概念的前提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才可能具有实质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千年文脉”视野中的“现代文学”——陈平原学术关怀与研究方法述略[J].李浴洋.晋阳学刊.2020(06).
[2]报刊体“文学话”与现代文学共同体的建构[J].杨瑞峰.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3]“民粹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研究[J].张秋蘋.教育现代化.2019(90).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