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独特的经历和特定时代的历史风云使萧乾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特写是其创作最显著的艺术特征。这些作品的独特价值就体现在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贴近上,体现在新闻与文学的共同关系上。
关键词:萧乾 真实 文字素描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萧乾作为作家、记者、编辑、文学翻译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闻史上都产生同样重要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意义。萧乾“在文学创作上,是个多面手,他会创作,会翻译,会评论,会报道……像他这样的什么都来一手的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坛上是罕见的。”而被誉为“文学奇才”的萧乾先生本人则在《回忆创作生涯六十年》一文中自谦地说过:“综观我这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一 萧乾的创作流变:从文学到新闻
萧乾最早是以小说蜚声文坛的。萧乾的早期小说创作倾向于写意,注重小说的艺术性,但又不忘怀于“为人生”的创作,不断努力向写实方向发展。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加重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深刻书写人生的血和泪。虽然他未完全放弃身边的题材,但他还是努力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出来,用知识分子的批判眼光来关注人生和社会。萧乾自道“从1936年由津来沪后,我就有意地往战斗这个方向走”。从此,他把主要精力逐渐转移到报告文学的写作上。
这一转变绝非偶然。年轻的萧乾感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太浅”,从性格上又不愿意整体关在书房里埋头著书,因此他不再一心想当作家,决定选择“跑江湖的旅行记者”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而把小说创作作为“最终鹄的”;即使将来写不成小说,“至少在这大时代里,我曾充了一员消息的传达者”,把经历中有价值的东西,随时“报告给大众”。他在燕京大学的老师——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他产生很大影响。斯诺认为“新闻是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当一个好记者可以了解多种多样的人生……狄更斯、萧伯纳如果没有当记者的经历,也写不出后来那么多的作品”。萧乾找到了一条沟通文学和新闻的理想之路——特写。
萧乾以《平绥琐记》留下他“人生采访”的最初的足迹,1936年他发表了《流民图》。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最初两年里,他的一篇篇特写,既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边远省份的落后,又赞扬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期间,萧乾先后以英国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战地记者身份活跃于在欧洲:他曾一度是战火纷飞的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是联军攻克柏林后进入纳粹巢穴的记者之一,他经历了伦敦轰炸、诺曼底登陆、挺近莱茵河、纽伦堡审判等传奇般的历史时刻,被誉为”跨越时空的世界级记者“。萧乾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从欧洲战场源源不断地发回了最新的战地新闻和战时特写,为读者奉献了一篇篇独到的富有现场感和艺术性的特写作品。《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三日记》、《银风筝下的伦敦》真实描绘了战火阴影下的伦敦景象。《西欧堡垒观察哨系列》、《南德的暮秋》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各国人民凄惶不安、贫困的生活,记录了审判战犯的历史事件。这些特写把现实事件和历史资料结合起来,又有战时战后的现场见闻,真实再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生活风俗、社会风貌、战争风云交织在其特写中。这一时期也成为萧乾创作生涯的华彩乐章。
新中国成立后,他也发表了大量歌颂土改等一系列社会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气象的特写。但受当时文艺政策的影响,其艺术构思缺乏独特性。新时期以来,萧乾的特写恢复了原有的风格,《美国点滴》、《衣阿华的启示》等特写由事生感,自如不羁,挥洒从容。
二 萧乾特写的艺术风格: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
从萧乾的创作道路上,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一生“完全按报告文学科学的定义——文学性和新闻性高度统一 ——来熔铸自己。”一方面,萧乾始终是个优秀的作家,撰写并出版了多部中文和英文小说,被《泰晤士报》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天才之一”;另一方面,他读过新闻系,做了十四年的职业记者,记者式的观察、敏感和亲身体验使他的报告文学兼具现实性、叙述性、哲理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也可以说是用新闻题材所写的文学作品。新闻性和文学性在他的文中互相影响,巧妙交融,浑然一体。
1 “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重要”:萧乾特写的新闻内核
萧乾从一开始就努力想成为“人生的采访者”,得到丰富翔实的人生经验,所以看重真实体验和亲身经历,在作品中总是毫不掩饰地告诉读者遇到他什么、听到或想到什么。即使少数他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他也能通过对当事人深入细致的采访,尽量做到写实。他认为:“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更为重要……所以我从不为了加强效果而虚构什么。”在50年代、60年代的几次专门讨论中,萧乾都坚持必须真实的立场。当有人问他到底允不允许虚构时,他虽然说过“写人物内心活动时,作些合乎情理的、适当的推想,我看是可以的”,但同时他仍强调:“原则来说,还是不虚构为宜。”他讲过这样的话:“解放前我的特写大都是职业文字,东西在报上发表后,倘若读者来信指出有不实之处,报馆被动,我个人也会砸破饭碗。就今天而言,当然主要是宣传效果问题。一旦掺了假,读者对它的真实性就要打个折扣,效果势必大为削弱。”他坚信,“感动人的不是文字,而是英雄事迹本身。”
1939年至1946年的7年,萧乾在欧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作为最早在西欧采访的中国随军记者,他完成的《矛盾交响曲》、《伦敦三日记》、《战争与宗教》、《剑桥书简》、《到莱茵前线去》、《纽伦堡审战犯》等不仅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情形及时、精彩、权威的特写报告,而且被称作“欧洲发展史重要的见证”。因其特写承载的厚重历史感和难以磨灭的文学光辉,1986年萧乾荣获挪威王国政府颁发的国家勋章,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
当然特写毕竟不是新闻消息,不能仅仅是客观报道。萧乾认为在反映真实的时候是可以使用“文艺笔法”的。在《人生采访·前言》中,他谈到如何给报告文学“涂上防腐剂”,使它们“待时过境迁后,还值得一读”的问题,他的答案是:增强作品的形象性,“通过形象来表达观点和思想”。萧乾特写中多次运用场景描写、细节、人物外貌乃至人物语言来描绘生动的现场气氛和鲜明的意象。
2 “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萧乾特写的文学笔法
萧乾认为自己的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 读者经常可以看到他用白描的手法,将他所看到的东西用文字“画”出来,不知不觉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形象生动的场景。
萧乾动手写作伊始,即对特写这一体裁的特质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加上他的职业身份使其特写呈现一种“旅人”的匆匆行色:一方面,记者的报道使命使特写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要求写作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萧乾的文字写生只能是简笔勾勒;另一方面,萧乾的天赋使他可以在简短篇幅内做出最具文学意味的精当表达。
萧乾的“二战”题材特写都不是以对政治军事的观察和分析见长,而是通过人物、场景的捕捉,通过点滴小事、细微末节去展现当时面貌。这些人物、场景简练到只有一两笔,却又是多么具体、细致、生动而富于时代特征。经常可以看到他用白描的手法,将他所看到的东西用文字“画”出来,不知不觉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形象生动的场景。在不虚构、不夸张的基础上,萧乾的特写注意描绘细节。一部特写犹如一部电影,有远镜头,中镜头,也在近镜头,萧乾注意镜头的放大和再现,而近镜头的描绘,是作者对人物及其个性的观察理解转化为形象的枢纽,也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枢纽。
萧乾的这种素描笔法,尤其表现在他在伦敦大轰炸时的作品中。当时情势极其紧迫,作者在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的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地速写生活:德国飞机轰炸下不忘美容的妇女,作防空巡视员的大诗人艾略特,送奶车上悬挂的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的种种谐句……这些既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包含着人文主义关怀的“素描”,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 “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萧乾特写的结构经营
萧乾在面对大量已经掌握的材料面前,通过自己的主观思考、加工和选择,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特殊的单位,形成特殊的意义。萧乾认为特写的 “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
剪裁首先体现在对素材进行精心的筛选和压缩。《伦敦三日记》其实是根据近十天的日记压缩而成,作者穿过巴伐利亚省沿着中欧阿尔卑斯山直趋巴黎的旅行,事实走了十八天,报告本身却只有十一天,作者把一些琐事删掉了。剪裁的另一面也包括了对已经采访过的素材进行合理组合的意思。对确定使用的素材也决不是简单、无序的堆积,而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精心编排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有序的、逻辑性的、富有层次感的感受。萧乾常常通过类似剪辑电影的手法将一个个富有内在联系的瞬间罗列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组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字似乎一下子“活”了起来,变得更有感染力,更有表现力,更有意义,更有深度。
4 “画出我的爱和恨”:萧乾特写的情感情色彩
萧乾的人生经历、人格个性、文学底蕴和美学趣味使他的特写感情涌动,文气酣畅淋漓。
早年的艰难经历让萧乾认定“以后要以民生的疾苦为笔下题材”。在其数量众多的特写中,少有宏大叙事和政要人物登场,给人留下突出印象的是:蒙冤狱的爱国农民、被欺辱的德国女裁缝、抢筑滇缅路的民工、辗转挣扎在外国码头的成千上万的海员……他们卑微、普通,但善良、坚强、无畏。虽然有悲伤与痛苦,但更多的是乐观与豁达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这种感觉从萧乾的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点滴文字中渗透出来,在人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林徽因曾当面对萧乾说:“你是用感情来写作的,这很难得。”
当然,萧乾的表达方式是以“事实+感情+有感而发的议论”为主,而不仅仅是感情的抒发。弱者蒙难、哀鸿遍野的情景更容易激发他作为文人的性格侧面,那种对于苦难与生俱来的敏感和感同身受,使萧乾的特写具有了动人心魄的事实力量和饱蘸感情的文学气质。
解放后,萧乾热情洋溢歌地颂祖国和人民的新生活,先后写下了《土地回老家》、《万里赶羊》、《时代在草原上飞跃》等优美动人的特写文章,每一篇特写都是从他心里流淌出来的欢乐乐章。时隔22年后,萧乾重新拿起笔时也不是感时伤怀,而是自由不羁,从容自如。
萧乾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90年代止的创作生涯中所表现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历时最长、数量最多、成就最大、风格最为独特的还是他的特写,是其创作和人生的华彩乐章。有研究者认为他在特写的“开拓之功高于小说,此为以往的新文学史所忽略”。
注: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WX07)。
参考文献:
[1] 冰心:《〈萧乾传〉序》,《萧乾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2] 赵令杨:《萧乾作品分析》,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年。
[3] 萧乾:《回忆创作生涯六十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4] 萧乾:《萧乾文集》(第八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5] 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6] 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外作家论报告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 萧乾:《我爱新闻工作》,《新闻研究资料》,1979年第1期。
[8] 鲍霁编:《萧乾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
[9] 杨义:《〈萧乾全集〉序》,《萧乾全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田茫茫,女,1968—,长春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在职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和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萧乾 真实 文字素描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萧乾作为作家、记者、编辑、文学翻译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新闻史上都产生同样重要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意义。萧乾“在文学创作上,是个多面手,他会创作,会翻译,会评论,会报道……像他这样的什么都来一手的作家,在现代中国文坛上是罕见的。”而被誉为“文学奇才”的萧乾先生本人则在《回忆创作生涯六十年》一文中自谦地说过:“综观我这一生,可说是介于文艺与新闻之间的两栖动物。”
一 萧乾的创作流变:从文学到新闻
萧乾最早是以小说蜚声文坛的。萧乾的早期小说创作倾向于写意,注重小说的艺术性,但又不忘怀于“为人生”的创作,不断努力向写实方向发展。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梦之谷》,加重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深刻书写人生的血和泪。虽然他未完全放弃身边的题材,但他还是努力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出来,用知识分子的批判眼光来关注人生和社会。萧乾自道“从1936年由津来沪后,我就有意地往战斗这个方向走”。从此,他把主要精力逐渐转移到报告文学的写作上。
这一转变绝非偶然。年轻的萧乾感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太浅”,从性格上又不愿意整体关在书房里埋头著书,因此他不再一心想当作家,决定选择“跑江湖的旅行记者”作为自己从事的职业,而把小说创作作为“最终鹄的”;即使将来写不成小说,“至少在这大时代里,我曾充了一员消息的传达者”,把经历中有价值的东西,随时“报告给大众”。他在燕京大学的老师——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对他产生很大影响。斯诺认为“新闻是文学创作的准备阶段。当一个好记者可以了解多种多样的人生……狄更斯、萧伯纳如果没有当记者的经历,也写不出后来那么多的作品”。萧乾找到了一条沟通文学和新闻的理想之路——特写。
萧乾以《平绥琐记》留下他“人生采访”的最初的足迹,1936年他发表了《流民图》。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最初两年里,他的一篇篇特写,既揭露了国民党统治的腐败、边远省份的落后,又赞扬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抗击侵略者的精神,在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战”期间,萧乾先后以英国伦敦大学讲师、剑桥大学研究生、《大公报》战地记者身份活跃于在欧洲:他曾一度是战火纷飞的西欧战场上唯一的中国随军记者,是联军攻克柏林后进入纳粹巢穴的记者之一,他经历了伦敦轰炸、诺曼底登陆、挺近莱茵河、纽伦堡审判等传奇般的历史时刻,被誉为”跨越时空的世界级记者“。萧乾根据自己的耳闻目睹,从欧洲战场源源不断地发回了最新的战地新闻和战时特写,为读者奉献了一篇篇独到的富有现场感和艺术性的特写作品。《矛盾交响曲》、《血红的九月》、《伦敦三日记》、《银风筝下的伦敦》真实描绘了战火阴影下的伦敦景象。《西欧堡垒观察哨系列》、《南德的暮秋》反映了战争带来的深重灾难,各国人民凄惶不安、贫困的生活,记录了审判战犯的历史事件。这些特写把现实事件和历史资料结合起来,又有战时战后的现场见闻,真实再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生活风俗、社会风貌、战争风云交织在其特写中。这一时期也成为萧乾创作生涯的华彩乐章。
新中国成立后,他也发表了大量歌颂土改等一系列社会改革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气象的特写。但受当时文艺政策的影响,其艺术构思缺乏独特性。新时期以来,萧乾的特写恢复了原有的风格,《美国点滴》、《衣阿华的启示》等特写由事生感,自如不羁,挥洒从容。
二 萧乾特写的艺术风格: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
从萧乾的创作道路上,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一生“完全按报告文学科学的定义——文学性和新闻性高度统一 ——来熔铸自己。”一方面,萧乾始终是个优秀的作家,撰写并出版了多部中文和英文小说,被《泰晤士报》誉为“中国最优秀的文学天才之一”;另一方面,他读过新闻系,做了十四年的职业记者,记者式的观察、敏感和亲身体验使他的报告文学兼具现实性、叙述性、哲理性和艺术性。他的作品可以说是“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也可以说是用新闻题材所写的文学作品。新闻性和文学性在他的文中互相影响,巧妙交融,浑然一体。
1 “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重要”:萧乾特写的新闻内核
萧乾从一开始就努力想成为“人生的采访者”,得到丰富翔实的人生经验,所以看重真实体验和亲身经历,在作品中总是毫不掩饰地告诉读者遇到他什么、听到或想到什么。即使少数他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件,他也能通过对当事人深入细致的采访,尽量做到写实。他认为:“真实对特写比什么都更为重要……所以我从不为了加强效果而虚构什么。”在50年代、60年代的几次专门讨论中,萧乾都坚持必须真实的立场。当有人问他到底允不允许虚构时,他虽然说过“写人物内心活动时,作些合乎情理的、适当的推想,我看是可以的”,但同时他仍强调:“原则来说,还是不虚构为宜。”他讲过这样的话:“解放前我的特写大都是职业文字,东西在报上发表后,倘若读者来信指出有不实之处,报馆被动,我个人也会砸破饭碗。就今天而言,当然主要是宣传效果问题。一旦掺了假,读者对它的真实性就要打个折扣,效果势必大为削弱。”他坚信,“感动人的不是文字,而是英雄事迹本身。”
1939年至1946年的7年,萧乾在欧洲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过程。作为最早在西欧采访的中国随军记者,他完成的《矛盾交响曲》、《伦敦三日记》、《战争与宗教》、《剑桥书简》、《到莱茵前线去》、《纽伦堡审战犯》等不仅被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情形及时、精彩、权威的特写报告,而且被称作“欧洲发展史重要的见证”。因其特写承载的厚重历史感和难以磨灭的文学光辉,1986年萧乾荣获挪威王国政府颁发的国家勋章,1995年中国作家协会授予他“抗战胜利者作家纪念牌”。
当然特写毕竟不是新闻消息,不能仅仅是客观报道。萧乾认为在反映真实的时候是可以使用“文艺笔法”的。在《人生采访·前言》中,他谈到如何给报告文学“涂上防腐剂”,使它们“待时过境迁后,还值得一读”的问题,他的答案是:增强作品的形象性,“通过形象来表达观点和思想”。萧乾特写中多次运用场景描写、细节、人物外貌乃至人物语言来描绘生动的现场气氛和鲜明的意象。
2 “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萧乾特写的文学笔法
萧乾认为自己的特写“基本上是用文字从事的素描写生”, 读者经常可以看到他用白描的手法,将他所看到的东西用文字“画”出来,不知不觉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形象生动的场景。
萧乾动手写作伊始,即对特写这一体裁的特质形成了自己的理解:“用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导”,加上他的职业身份使其特写呈现一种“旅人”的匆匆行色:一方面,记者的报道使命使特写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要求写作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萧乾的文字写生只能是简笔勾勒;另一方面,萧乾的天赋使他可以在简短篇幅内做出最具文学意味的精当表达。
萧乾的“二战”题材特写都不是以对政治军事的观察和分析见长,而是通过人物、场景的捕捉,通过点滴小事、细微末节去展现当时面貌。这些人物、场景简练到只有一两笔,却又是多么具体、细致、生动而富于时代特征。经常可以看到他用白描的手法,将他所看到的东西用文字“画”出来,不知不觉地在读者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形象生动的场景。在不虚构、不夸张的基础上,萧乾的特写注意描绘细节。一部特写犹如一部电影,有远镜头,中镜头,也在近镜头,萧乾注意镜头的放大和再现,而近镜头的描绘,是作者对人物及其个性的观察理解转化为形象的枢纽,也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情感交流的枢纽。
萧乾的这种素描笔法,尤其表现在他在伦敦大轰炸时的作品中。当时情势极其紧迫,作者在随时可能丧失生命的情况下,仍然兴致勃勃地速写生活:德国飞机轰炸下不忘美容的妇女,作防空巡视员的大诗人艾略特,送奶车上悬挂的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的种种谐句……这些既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又包含着人文主义关怀的“素描”,让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 “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萧乾特写的结构经营
萧乾在面对大量已经掌握的材料面前,通过自己的主观思考、加工和选择,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特殊的单位,形成特殊的意义。萧乾认为特写的 “艺术加工主要是在剪裁上”。
剪裁首先体现在对素材进行精心的筛选和压缩。《伦敦三日记》其实是根据近十天的日记压缩而成,作者穿过巴伐利亚省沿着中欧阿尔卑斯山直趋巴黎的旅行,事实走了十八天,报告本身却只有十一天,作者把一些琐事删掉了。剪裁的另一面也包括了对已经采访过的素材进行合理组合的意思。对确定使用的素材也决不是简单、无序的堆积,而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精心编排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有序的、逻辑性的、富有层次感的感受。萧乾常常通过类似剪辑电影的手法将一个个富有内在联系的瞬间罗列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组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这种手法的运用使得文字似乎一下子“活”了起来,变得更有感染力,更有表现力,更有意义,更有深度。
4 “画出我的爱和恨”:萧乾特写的情感情色彩
萧乾的人生经历、人格个性、文学底蕴和美学趣味使他的特写感情涌动,文气酣畅淋漓。
早年的艰难经历让萧乾认定“以后要以民生的疾苦为笔下题材”。在其数量众多的特写中,少有宏大叙事和政要人物登场,给人留下突出印象的是:蒙冤狱的爱国农民、被欺辱的德国女裁缝、抢筑滇缅路的民工、辗转挣扎在外国码头的成千上万的海员……他们卑微、普通,但善良、坚强、无畏。虽然有悲伤与痛苦,但更多的是乐观与豁达和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这种感觉从萧乾的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点滴文字中渗透出来,在人们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林徽因曾当面对萧乾说:“你是用感情来写作的,这很难得。”
当然,萧乾的表达方式是以“事实+感情+有感而发的议论”为主,而不仅仅是感情的抒发。弱者蒙难、哀鸿遍野的情景更容易激发他作为文人的性格侧面,那种对于苦难与生俱来的敏感和感同身受,使萧乾的特写具有了动人心魄的事实力量和饱蘸感情的文学气质。
解放后,萧乾热情洋溢歌地颂祖国和人民的新生活,先后写下了《土地回老家》、《万里赶羊》、《时代在草原上飞跃》等优美动人的特写文章,每一篇特写都是从他心里流淌出来的欢乐乐章。时隔22年后,萧乾重新拿起笔时也不是感时伤怀,而是自由不羁,从容自如。
萧乾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90年代止的创作生涯中所表现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但是历时最长、数量最多、成就最大、风格最为独特的还是他的特写,是其创作和人生的华彩乐章。有研究者认为他在特写的“开拓之功高于小说,此为以往的新文学史所忽略”。
注: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WX07)。
参考文献:
[1] 冰心:《〈萧乾传〉序》,《萧乾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
[2] 赵令杨:《萧乾作品分析》,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年。
[3] 萧乾:《回忆创作生涯六十年》,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
[4] 萧乾:《萧乾文集》(第八卷),浙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
[5] 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6] 茅盾:《关于报告文学》,《中外作家论报告文学》,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 萧乾:《我爱新闻工作》,《新闻研究资料》,1979年第1期。
[8] 鲍霁编:《萧乾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
[9] 杨义:《〈萧乾全集〉序》,《萧乾全集》(第一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田茫茫,女,1968—,长春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在职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和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