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加入情感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广泛应用,基于此,本文从情感教学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情感教学对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三点作用: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加强情感修养,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情感教学作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情感教学;音乐修养;课堂氛围
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思想的单独个体,感性的发展与理性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不能片面的追求理性发展,感性的发展也同样重要。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情感教育,他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是积极向上的,能陶冶情操启发心智。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过程才是理想的状态。丰富和注重情感体验也逐渐的被提到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进程上来。
一、情感教学内涵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就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情感是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宰,是学生学好各个学科的催化剂与调和剂,不容忽视。情感教学也是教学的核心所在,想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就必须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统一,但从现实角度上说,情感教学是对教学实践中长久以来所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一种矫正。
二、情感教学对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作用
(一)营造课堂氛围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例如:某中学的音乐老师在给初一年级的新同学上音乐课的时候,从学生的眼中它可以看得出这些初一新生们是期待与向往的,并且还略显羞涩,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以唱歌的形式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的,老师选了一首很经典而且许多同学们都熟知的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率先唱了起来,热情真挚的演唱并伴以丰富的肢体动作,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并且有些学生在老师演唱的过程中跟着哼唱起来,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大,同学们也从当初紧张、不敢唱转变成积极主动地举手示意、欢呼雀跃。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支持,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完美的展示了情感对于教学的作用,营造班级内轻松学习的氛围、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是教好一门学科的要领,音乐课本是轻松有趣的,其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习兴趣
學生只有对学习的课程产生兴趣,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这一门课程,实际上,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认真听并且唱出来,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完成情感融入的过程,只有投入全部的情感,才会体会到音乐的美。初中生刚刚接触音乐这门艺术学科,会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情绪,此时教师们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为学生排解心中不良情绪。例如:老师在教唱初一年级课本中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向学生讲述了创作历程及灵感来源:这首歌的作者是一个蒙古农奴的女儿,她叫美丽其格,新社会改变了他当牛做马的命运,并让他得到了进修中央音乐学院的机会,试想,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的?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鞭子,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歌喉唱起这首歌。营造出意境,并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之后,再让学生们唱一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此时,同学们的歌声高亢悠远,情意满满。只有同学进入到音乐的场景中,歌声才会动听,才会具有生命力[1]。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极大地提高了情感教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要性。
(三)加强艺术修养
音色、节奏、旋律是构成音乐主体的三大要素,音色是实现音乐与情感沟通的桥梁,赋予音符生命,以声音为载体表现出来,音色的不同传递给人的情感也不同,例如:嘹亮、高亢的长笛或者小提琴让人情绪激昂澎湃。低沉、灰暗的大提琴会给人带来一丝厚重感。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也有诸多的富含民族特色的乐器:古筝、琵琶、二胡等等。通过音符长短强弱的不断变化形节奏,节奏是塑造整体音乐特点、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他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产生稳重、悠长感觉的较长节奏;产生欢快愉悦感觉的短促节奏。旋律作为情感的主要传达途径,可以很好的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老师们以旋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为例,通过小提琴的诗情画意与大提琴的浑厚低沉相互照应,既体现了梁祝二人的心心相印,又在副歌部分体现了依依惜别。利用声音作为情感交流方式,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为音乐课堂的活跃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如何发挥情感教学对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作用
(一)个人魅力引发情感共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宗旨不在于单纯的传授本领,而在于教师以激励、鼓舞的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并加以肯定的情感对待每一位同学,为提高情感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例如: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了同学们上音乐课时状态散漫、课程不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于是她将自己的授课方式做出了如下修改:在着装方面她选择了清新淡雅的颜色,并利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并伴有幽默诙谐的语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最近网上的各种热点新闻,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充分的向学生传达了个人魅力,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
(二)师生合作,创造情境
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上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才能进行情感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主导课堂为中心,促进课堂的灵活性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跳跃性,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例如:老师在《中国民歌》这一课中的《澧水船夫号子》中,他不仅会让学生们静下心来听这首民歌,还会创造师生共同体验、创作环节,让学生们当一回真正的船夫,“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动作,边吆喝边做动作,很自然地就会在学生心中得到情感教育,并且能够和老师一起表现歌曲富含的情感。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经过上文分析可得,挖掘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助力学生音乐修养的启迪,利用老师的个人魅力并适时地创造情境可以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使学生们放松下来能够更好地领悟老师传递的知识与情感。因此,有必要将情感教学引入到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桂云.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89-90.
[2]王文玫.中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239.
关键词:情感教学;音乐修养;课堂氛围
前言:每个人都是一个有思想的单独个体,感性的发展与理性的发展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不能片面的追求理性发展,感性的发展也同样重要。音乐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情感教育,他所表达的思想和内容是积极向上的,能陶冶情操启发心智。在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过程才是理想的状态。丰富和注重情感体验也逐渐的被提到中学音乐教育的改革进程上来。
一、情感教学内涵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我国古语中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意思就是学生只有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情感是人类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学生精神世界的主宰,是学生学好各个学科的催化剂与调和剂,不容忽视。情感教学也是教学的核心所在,想要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就必须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积极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统一,但从现实角度上说,情感教学是对教学实践中长久以来所普遍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一种矫正。
二、情感教学对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作用
(一)营造课堂氛围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例如:某中学的音乐老师在给初一年级的新同学上音乐课的时候,从学生的眼中它可以看得出这些初一新生们是期待与向往的,并且还略显羞涩,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以唱歌的形式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是低着头、一言不发的,老师选了一首很经典而且许多同学们都熟知的曲目《让我们荡起双桨》,率先唱了起来,热情真挚的演唱并伴以丰富的肢体动作,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并且有些学生在老师演唱的过程中跟着哼唱起来,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大,同学们也从当初紧张、不敢唱转变成积极主动地举手示意、欢呼雀跃。每一个学生都需要老师的鼓励、支持,老师在他的课堂上完美的展示了情感对于教学的作用,营造班级内轻松学习的氛围、打开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是教好一门学科的要领,音乐课本是轻松有趣的,其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及音乐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学习兴趣
學生只有对学习的课程产生兴趣,才会有动力去学习这一门课程,实际上,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和创造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们认真听并且唱出来,这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完成情感融入的过程,只有投入全部的情感,才会体会到音乐的美。初中生刚刚接触音乐这门艺术学科,会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情绪,此时教师们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为学生排解心中不良情绪。例如:老师在教唱初一年级课本中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向学生讲述了创作历程及灵感来源:这首歌的作者是一个蒙古农奴的女儿,她叫美丽其格,新社会改变了他当牛做马的命运,并让他得到了进修中央音乐学院的机会,试想,她怀着怎样的心情写这首歌的?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幸福而自由的翻身农奴一边挥动鞭子,一边用草原牧民特有的歌喉唱起这首歌。营造出意境,并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之后,再让学生们唱一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此时,同学们的歌声高亢悠远,情意满满。只有同学进入到音乐的场景中,歌声才会动听,才会具有生命力[1]。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极大地提高了情感教学对音乐课程的重要性。
(三)加强艺术修养
音色、节奏、旋律是构成音乐主体的三大要素,音色是实现音乐与情感沟通的桥梁,赋予音符生命,以声音为载体表现出来,音色的不同传递给人的情感也不同,例如:嘹亮、高亢的长笛或者小提琴让人情绪激昂澎湃。低沉、灰暗的大提琴会给人带来一丝厚重感。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也有诸多的富含民族特色的乐器:古筝、琵琶、二胡等等。通过音符长短强弱的不断变化形节奏,节奏是塑造整体音乐特点、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他有很多种类型,比如产生稳重、悠长感觉的较长节奏;产生欢快愉悦感觉的短促节奏。旋律作为情感的主要传达途径,可以很好的激发人们的情感体验。老师们以旋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为例,通过小提琴的诗情画意与大提琴的浑厚低沉相互照应,既体现了梁祝二人的心心相印,又在副歌部分体现了依依惜别。利用声音作为情感交流方式,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为音乐课堂的活跃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如何发挥情感教学对中学音乐课程教学的作用
(一)个人魅力引发情感共鸣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的宗旨不在于单纯的传授本领,而在于教师以激励、鼓舞的方式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并加以肯定的情感对待每一位同学,为提高情感教学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地位奠定了基础。例如: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了同学们上音乐课时状态散漫、课程不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于是她将自己的授课方式做出了如下修改:在着装方面她选择了清新淡雅的颜色,并利用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并伴有幽默诙谐的语调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最近网上的各种热点新闻,通过与学生们的交流,充分的向学生传达了个人魅力,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
(二)师生合作,创造情境
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上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只有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才能进行情感体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主导课堂为中心,促进课堂的灵活性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跳跃性,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例如:老师在《中国民歌》这一课中的《澧水船夫号子》中,他不仅会让学生们静下心来听这首民歌,还会创造师生共同体验、创作环节,让学生们当一回真正的船夫,“开船、扯帆、拉纤、靠岸”等动作,边吆喝边做动作,很自然地就会在学生心中得到情感教育,并且能够和老师一起表现歌曲富含的情感。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中学的音乐教学中,引入情感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经过上文分析可得,挖掘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助力学生音乐修养的启迪,利用老师的个人魅力并适时地创造情境可以使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堂的氛围中来,使学生们放松下来能够更好地领悟老师传递的知识与情感。因此,有必要将情感教学引入到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王桂云.中学音乐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教学策略分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5):89-90.
[2]王文玫.中学音乐教学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