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艺术之旅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27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平等、博爱”——参访法国文化部
  初到法国,塞纳河畔的建筑、高耸的教堂屋顶、街角的音乐咖啡馆、随意的艺术画报都彰显出巴黎这座城市的品位——传统与非传统。“艺术不分时间先后,重作品不重历史”的观念使得艺术的宽度、高度和厚度得到无限延伸。正如法国第一任总统马尔罗(Malraux)自始至终所提倡的,要让所有人接触到法国文化遗产,这也确实是我抵达巴黎后的一大感受。
  在欣赏音乐的问题上,历来有一个有意思的争论:当艺术呈现在所有人的面前时,是需要教育还是自然会懂?其实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这恐怕和想懂的程度有关。对于政府而言,扶持和鼓励艺术创造的同时兼顾教育功用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在法国文化部的努力下,通过推广文化网络关注文化消费者的行为得到了越来越多艺术家和演出团体的肯定。
  巴黎十九区的新希望——音乐城
  这是小巴黎(小巴黎指巴黎市内的二十个区,大巴黎指巴黎市内的二十个区和周围的91、92、93、94省)里不太受欢迎的一个区域,算是贫民区和黑人区。巴黎政府在改造这个地方时,想到的并不是金融或者经济,而是选择了巴黎人最能接受的艺术方式,建立了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分校和新建的“巴黎音乐城”。
  由巴黎音乐城副首席运营官卡玛斯(Thibaud de Camas)带队,我们走在这个一年六千万欧元成本运作的音乐园区内,穿梭在音乐厅、博物馆和培训中心间。小剧场有二百五十个座位,小巧玲珑。中剧场相对大很多,有一个半圆形的舞台和可容纳一千名观众的场地,随行的一位同学忍不住站上了舞台,将歌声留在了这片音乐的沃土上。整个园区正在建设中的高科技交响乐厅最具亮点,呈超现实主义风格,全钛合金外墙,鸟案镶嵌其中,充满诗意。中间的音乐厅外观像一个“被挤压的罐头”(Be Pressed Can),铝的材质颇具外星神秘感,设计师凭此还斩获了国际设计金奖。对于一个音乐厅来说,最重要的一定是听觉感受,国际知名声效设计师丰田泰久(Toyota Yasuhisa,他同时也是上海交响乐团新音乐厅的设计师)别出心裁地将整个座位成片地悬浮在空中,观众入座时由于腾空的四周,耳朵会被音乐环抱。流线型、碎片化的现代感扑面而来。我特别喜欢她的夜景,很期待落成后的音乐演出。


  在巴黎音乐园里,我们听了一场音乐会。法国当红女高音歌唱家多娜(Donatienne MichelDansac)携钢琴、竖琴、长笛、短笛、小提琴、大提琴和单簧管,为二百五十位观众献上了一台多元的音乐会。开场是无调性的现代环境音乐,其实只能将它当作一种“声音”。舞台上一片漆黑,围观四周80%都是白发老人家,小孩10%左右,几乎没有年轻人。不经意间,乐手们陆续登台,很随意。让人意外的是,歌唱家并不是最后单独登台迎接掌声的,而是同其他乐手们一样,平等而淡然地站在舞台的一角,每首作品间歇也不下台,而是在台侧摆放了一个谱架、椅子和水。作为当今一流的法国女歌唱家多娜,她的演唱曲目非常特别,后现代派的无调性歇斯底里,反讽传统歌剧的表演性演唱,带有法国香颂感觉的歌曲和最后那首《Yesterday once more》都显示着她把握歌曲的游刃有余。和法国人相比,为什么中国歌唱家永远只是那么严肃地在歌唱?
  愈久弥香——巴黎索邦大学
  作为欧洲大学的鼻祖,索邦大学创立于十二世纪末,我们参访的是最古老、最正统的巴黎第四大学,也是如今唯一有资格沿用“索邦”之名的大学。坐拥塞纳河畔的她,以高贵的姿态傲视着世界,不同于国内无围墙、开放式的校区,这里是只有教授提前预约才能入内参访的。接待我们的是一位拄着拐杖的年轻男士,一看就是公务官员,上半身的打扮非常精致,头发梳理油光到近乎苛刻。他迎接我们之后,开门见山的第一句话就是:“对你们而言,索邦大学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试图回答了各个人名、形容词之后,他朝我们一笑,淡淡地说道:“其实我想让你们回答的只是大学而已。”所有人晕倒。瞧,他的这种来自索邦大学的傲慢是来自骨子里的。参观中,我们巧遇了一位和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里的魔药剂老师斯内普打扮十分相像的教授,他是索邦大学艺术管理系的教授,同时还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客座教授,对民族音乐的理解颇为独到。
  很幸运的是,我们还与四大校长之一的“胖先生”晤面,非常重视与国外交流拓展的他,为索邦注入了一股股新源泉。走在索邦,不见华服、不见LV、不见浓妆、不见名牌裹身的教授学生,更不见豪车接美女,有的只是匆匆的脚步,坚实地踏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几个世纪以来,文学与科学的交相辉映,是对过去的敬畏,对未来的自信。
  五岁的巴黎104艺术中心PK五百多岁的夏特勒剧院
  在法国,满眼的“古老、传统”,从建筑到音乐、雕塑、绘画甚至路边的某家咖啡馆、面包店,动不动就几百年历史,这种无形的笼罩也许使法国人心生“厌倦和腻味”,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充满着对新兴、前沿艺术的无限热情和追求。就像在这里,剧院很古老,但几乎听不到传统的巴洛克、莫扎特甚至罗西尼、德彪西。歌剧、音乐剧一定是现代原创或全新的舞台演绎诠释版本。就像我们在那里听到的一场讲述洛杉矶地震发生后一群年轻人故事的音乐剧,极简主义的音乐融入了大量流行、爵士音乐,舞台上几块白色空心的立体方块被巧妙地投上大量变化的多媒体光影。演员的挑选也很花心思,他们大多来自前不久也经历过地震的意大利艺术家们,感同身受的挣扎会让他们在表演时更真实一些。这就是如今重获新生的夏特勒剧院。而104艺术中心(Le Centquatre)是向年轻艺术家免费开放的创作和排练地,正滋养和催生着艺术火苗和灵感。看到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们或望着排练厅里的舞者、戏剧演员,或坐在地上,用笔勾勒着他们眼里的艺术品,也难怪巴黎的新艺术之路总能遥遥领先。


  古罗马里的法式浪漫——里昂富维耶之夜艺术节
  只需两个多小时,就能从巴黎抵达里昂。这是一个更亲民的城市,随处散发着平易近人的美。这座城市还有“艺术之都”的美誉。我总是那么喜欢有高低起伏的地方,看着那些上上下下的大街小巷,就心生喜悦。公车慢吞吞地在城市中蜿蜒,总能给不属于这里的人一份随意和安心感。和巴黎有很大的不同,里昂有着一种更包容的姿态。在去往夏维耶艺术节的路上,要乘坐一列向上攀爬的地铁,穿过一个狭窄的山洞,红色复古车厢很有拍电影的感觉。
  艺术节的场地坐落在一个古罗马遗址的花园里,两处罗马歌剧院很有中世纪的风格,圆形斗兽场的阶梯座位看似朴素简陋,却经过精确的声学计算,舞台中央只要发出个小小的声音,哪怕最远的角落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登上石阶,一个不经意的转头,你会惊讶于整座里昂尽收眼底的景致,红顶绿瓦,时光与空间的交错也莫过于心头闪过的那片怡然。这个艺术节每年会来这座公园“借光”两个月时间,一大一小两个罗马剧院,加上草地里临时搭建的一个马戏团舞台。我们在那儿看了一场有着现代西方马戏之父的表演,现代手风琴伴奏整场可谓最大亮点,现代舞的融入和自然的舞台为马戏融入了很多艺术性。
  土壤——里昂舞蹈之家
  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五位重原创性的编舞家创立的舞蹈之家是此次音乐之旅唯一一个“非音乐、同艺术”的参观机构。他们拥有可容纳一千一百五十个座位的剧场,即位于红十字山上的红十字剧院,每两年这里会举办一次“里昂舞蹈节”,这可是世界三大舞蹈节之一。每年会有十五万人次的观众和一百五十场演出,其中平均50%的固定观众成为了每年舞蹈节主要的受众群体。整个舞蹈之家与三十八个舞蹈公司有合作,共同制作舞蹈演出百余场,以2012年为例,就有两场世界首演、一场法国首演、十一部当年创造的新作品,足以体现“新”的理念。
  四十人的团队撑起了整个舞蹈之家的运营。节目演绎、艺术家对话、互动教学片段观赏、针对儿童的舞蹈工作坊、各类有主题的大舞会、舞蹈家走入身边的各类活动都体现了政府和机构对于艺术公众的培养力度。
  2012年,法国二十二个类似的舞蹈机构联合,建立了一个数字网络平台(numeridanse.tv),全部免费提供各类演出视频的观赏,由艺术家授权,除了舞蹈之外还有一些纪录片和文章。这种由法国文化部投入资金和扶持的网站对于宣传整个舞蹈之家和提高票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有利于整个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反观国内,这样的大手笔投入和版权问题的解决都比较现实和让人头疼。
  阳光、薰衣草、音乐——埃克斯普罗旺斯艺术节
  1948年在普罗旺斯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创立的埃克斯艺术节如今已与萨尔茨堡艺术节齐名。埃克斯艺术节创立之初主要上演莫扎特的音乐,如今则以巴洛克、中世纪音乐为主,艺术节在每年7月到8月举行,为期一个月左右,今年的曲目主要是维瓦尔第、瓦格纳、布里顿和威尔第。除了这些特别传统的音乐,艺术节每年还会首演一部当代优秀歌剧,例如今年就是委约了一位1977年生的年轻葡萄牙作曲家创作的歌剧。从节目安排上,就能看出艺术节的定位:Traditional & Creative,搭起现代和过去的连接;Living Opera,活着的歌剧艺术更是融合在每一届的艺术节里。
  整个艺术节每年约有八万观众,其中四万人可以买到二十欧以下的票,露天巡演时的观众会特别多,估计有五千人一场。为了扩大普罗旺斯AIX艺术节的影响面,除了音乐家,视觉艺术家、画家、雕塑家等也可能被艺术节邀请。每年,几乎有四十八个国家二百五十多位音乐家有幸能来艺术节开办的欧洲音乐学校上课,排演歌剧。我们也顺道聆听了一场公开课,钢琴、单簧管、圆号、大管和双簧管的组合新奇而温润,莫扎特重奏曲中高低音声部的抒情性、Legato(连奏)如沐春风,就像普罗旺斯的阳光一样,暖透人心。加入长笛后的普朗克音乐掀翻了先前的优雅,转为现代感十足的灵动、果断、跳跃和风趣。同时还有老师的讲解,虽然听不懂法文,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对于音乐的美好欣赏,这些学生的演出如果能搬上上海的音乐厅舞台,无疑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


  最令人感动的是,艺术节对今年上演的两部歌剧演出近乎苛刻的偏执。由于场地的限制,每晚只有一个小剧院可以上演歌剧。为了确保来访者呆两晚可以看到两场不同的演出,每天在这个局促的剧场,工作人员从凌晨开始拆台、装台,循环交替整整两个月。如果将一场歌剧演满一个月再换另一部歌剧,那么只需要一次的舞台交换,而如今,这六十次看似“犯傻”的行为真正反映出了法国音乐人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在感动和钦佩之余,我们更需要反思,如果在中国,会如何选择?
其他文献
有一些乐评同仁对我说:“克莱斯勒和托斯卡尼尼今天在香港能复兴,唱片能够畅销,你的功劳不小!”说实话,在今天,艺术的真正价值已在很大程度上为商业宣传所掩饰,要真正懂得,一般乐迷是需要介绍了解的。香港乐坛节目水平,自去年文化中心把马勒“第九”搬上舞台之后,已有很大的提高。再以吉塞金和霍洛维茨为例,很久以来,尽管我也佩服霍,但却一直以为霍的声誉是时势造英雄,超过了他真正的成就;因为除了弹老柴和拉赫玛尼诺
期刊
(In Mozart’s Shadow: His Sister’s Story)  Harcourt Children’s Books出版社,2008年  作者:卡洛琳·梅耶(Carolyn Meyer)  搞音乐的人群里,有一件事情是颇为悲剧的: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其实没多大天赋。可是,另外一件事情则比它悲剧得多:你有了足够的天赋,却不得不身为莫扎特的姐姐。这本书所讲的,就是娜内
期刊
大提琴是一件完美的乐器,它的声音充满温暖的阳光感,有着雄性般的健康魅力。大提琴演奏艺术流入中国多年,出自中华大地的大提琴演奏家已经在世界乐坛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中国却始终没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囊括教学、研究、演奏在内的一流大提琴艺术节。如今,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上了——首届北京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节举办了各类教学、研讨、演奏的大师班和音乐会十余场,来自全国各专业院校和演奏团体
期刊
2013年当全球乐坛在隆重纪念瓦格纳、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时,有一位作曲家多少有些被忽略了,他就是本杰明·布里顿,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纪念大年,上海交响乐团于10月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隆重上演了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这也是其中国首演。演出由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执棒,携手伦敦之声合唱团、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以及女高音塔基亚娜·巴甫洛夫斯卡娅、男高音约翰·马克·恩斯利、低男中
期刊
德裔俄国古典浪漫派钢琴家鲁道夫·克列尔(Rudolf Kehrer)于2013年10月30日在瑞士去世,享年九十岁。这位高龄的天才钢琴家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坎坷。在二战和苏联时代,生活的贫困让他几乎放弃了钢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又踏进钢琴艺术的殿堂,遂逐渐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荣誉虽然姗姗来迟,但最终赢得国际音乐界的一致推崇。  鲁道夫·克列尔擅长演奏李斯特、肖邦以及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
期刊
在声乐艺术的声部分类中,女低音应该是最为稀少也最为珍贵的一个声部了。二十世纪真正伟大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女低音歌唱家只有两位,那就是美国的玛丽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和英国的凯瑟琳·费里尔(Kathleen Ferrier)。1950年是一个对于声乐艺术史而言颇有些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其时费里尔正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歌剧院上演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在排练期间,安德森与
期刊
影片中,当主教亲手将银烛台交到冉·阿让手里时,也燃起了冉·阿让心中对未来的不灭火光。而当寇姆·威尔金森(Colm Wilkinson)将银烛台交到莱明·卡里姆罗(Ramin Karimloon)手里的时候,新的冉·阿让也将给观众带去曙光与希望。  正在多伦多上演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迎来了一场特别演出。该剧原版主演寇姆·威尔金森,继电影版《悲惨世界》之后,首度登台出演主教,并在演出中亲手把银烛台交到
期刊
武满彻,如斯特拉文斯基所说,一个能写出音乐的强烈,却身形瘦弱的人。背靠着枯木、面朝着流水是他在唱片封套上代表性的姿态。武满彻的宁静中有一半的苦态,为纤弱的面纱所覆盖。在各种主义横行的今日,他成为超现实主义、印象派、偶然音乐、非具象表现主义、现代无调性、日本传统雅乐……各方元素争相阐释的对象。  再三琢磨,用某个派别或主义来描述一个日本作曲家是多么不合分寸,这本就是一个信奉“无常”的民族。有句禅语将
期刊
“戏弄听众”的由来  萨蒂的钢琴作品乐谱中遍布着奇奇怪怪的法文,有时集中写在乐谱的某个空白角落,有点像背景描述;有时洋洋洒洒地写在大谱表中间,类似歌词的样子。世人仅从一些文献中得知,萨蒂在幽默创作时期确有这种“作笔记”式的写作习惯,而且这些“笔记”是无法向听众公开的。文献中并没有为这种现象冠名,“戏弄听众”这个实验的名称是我经过思考命名的。  在研读孙慧柱先生所著的《“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
期刊
作为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磅音乐演出之一,中国大提琴家王健于2013年11月14、15日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巴赫的全套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这部极具分量的作品堪称大提琴音乐文献中的“圣经”,由于技巧难度艰深,情感内涵深刻,不同组曲和各组分曲的风格多样而复杂,极少有大提琴演奏家愿意将整套作品通过现场音乐会的方式完整地进行演释。作为大提琴演奏家的“试金石”,这套作品演奏时“最难达到的是一种必要的平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