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堵墙”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d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弄听众”的由来
  萨蒂的钢琴作品乐谱中遍布着奇奇怪怪的法文,有时集中写在乐谱的某个空白角落,有点像背景描述;有时洋洋洒洒地写在大谱表中间,类似歌词的样子。世人仅从一些文献中得知,萨蒂在幽默创作时期确有这种“作笔记”式的写作习惯,而且这些“笔记”是无法向听众公开的。文献中并没有为这种现象冠名,“戏弄听众”这个实验的名称是我经过思考命名的。
  在研读孙慧柱先生所著的《“第四堵墙”——戏剧的结构与解构》时,我发现书中所谈及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著名演员、导演、戏剧教育家和理论家、舞台艺术改革家)的戏剧表演体系中关于“第四堵墙”的理论与萨蒂的那些奇怪的乐谱“笔记”似乎有某种互通之处,于是便顺着这种“共鸣”感,继续挖掘其中的奥妙。
  先请大家回顾一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表演体系的核心理论:他认为演员的表演状态应该是一种“当众的孤独”。这种“孤独”的意思就是在表演中假想观众并不存在,他只是独处于自己的生活世界之中,集中精力扮演自己的角色,为求把剧中人物的生活表演得生动而真实,让观众相信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怎样来假想观众的不存在呢?也就是假想舞台与观众间有一堵墙存在,观众“看不见”我们……不管这一方法是怎么来解释其他相关问题的,但它在处理舞台表演与观众的交流上,是一种虚拟的完全切断,即表演者的表演并不是一种目标(为观众)明确的“呈现”,也完全忽视或掩盖观众的“反应”。这在表演中能否办到呢?很难,很多时候只会是一种“伟大的假想”,不过,这种“第四堵墙”的理论却影响很大。在这种认识中,表演的“呈现”性消失了,观众的“反应”性也不见了,同时,“呈现”与“反应”间的互动也就不存在了……
  假如我们大胆地把这种“第四堵墙”的理论意义应用于萨蒂的“戏弄听众”实验,是否可以把那些遍布乐谱的奇怪文字理解为一种“当众的孤独”?——这种“孤独”对于观众而言并不存在,他只是独处于演奏者的世界中。顺着这样的思路来看,想要挖掘出那些文字的真正用意,或许还是要从文字现象本身入手。
  演奏者的“视界”
  通过查询乐谱文本,我们会发现,事实上,萨蒂在钢琴作品的乐谱中写出奇异文字,这中现象并不是从幽默创作时期才开始的,在其早期的钢琴作品中就已经伴有文字现象了。但是,仔细看来,早期作品中的文字与幽默钢琴创作时期的文字有很大不同:从文字篇幅来看,前者(早期的钢琴作品中的文字现象)短小,短语居多,而后者(幽默钢琴创作时期的文字现象)稍长,有时出现长句,甚至形成段落;从文字在音乐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前者很像是“音乐术语”——它取代了意大利音乐术语,而变为怪异的词汇,后者更像是音乐的一个“声部”——一个悬挂于音符之外、却与音乐融为一体的无声的声部。可见,无论是从形态,还是从其意义来看,文字现象作为萨蒂的一个写作特征,是在幽默创作时期才形成气候的。如果说早期作品中那种“意大利术语”式的文字是萨蒂最初的一种实验性的尝试的话,那么幽默创作时期的文字真正做到了交于音符、融入乐思。
  幽默创作时期的钢琴作品每一曲都存在文字现象,根据其形态分布特征,可以概括为“句群式”“段落式”两类。
  “句群式”文字一般由短语或长句构成,出现在音乐当中——某一声部的上方或下方。文字通常会随着新的乐思闪现,洋洋洒洒,直至音乐结束。代表作品有:《可向任一方向翻阅的篇章》(第1、3曲)、《大木头好人的素描与戏弄》(全部3曲)、《自动描绘》(全部3曲)、《百年与瞬间》(全部3曲)、《威尼斯古币与古胸甲》(第1、2曲)、《生动的稚气》(全部3曲)、《倒数第二的思想》(全部3曲)等。
  “段落式”文字通常形成一两段规模,但篇幅仍不会很长。它们集中出现在乐曲的标题之下——音乐尚未开始的地方,即乐曲标题与五线谱之间。在音乐进行当中,仍会有简短的语汇伴随新乐思出现。代表作品有:《可向任一方向翻阅的篇章》(第 2曲)、《干胚》(全部3曲)、《威尼斯古币与古胸甲》(第3曲)、《恶心的附庸风雅者的三首优雅圆舞曲》(全部3曲)等。
  萨蒂的钢琴作品是其全部创作中最受关注的一个领域,出版的CD虽不是很多,但也算是比较全面了。比如:索尼唱片发行的《萨蒂钢琴作品集》中涵盖了萨蒂不少重要的钢琴作品;EMI发行的《萨蒂钢琴作品全集》,阿尔多·奇克里尼(Aldo Ciccolini)将萨蒂的钢琴曲演释的得美妙绝伦,虽无磅礴气势,也无激情四射,但却将萨蒂钢琴作品的本真“气质”——恬静、淡雅、淳朴、简洁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真实地还原了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意图。
  每每听起这些音乐,我都会对乐谱中那些怪异的文字产生好奇:文字在音乐中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是音乐在表现文字?还是文字在提示音乐?演奏者如何把这些“无声的音符”传递给听众?这些文字是演奏指令吗?还是萨蒂仅仅留给演奏者去欣赏的一个“特殊的声部”?……
  文字的“担当”
  萨蒂作品中的“文字”现象其实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文字的角色;第二,文字的传递。
  文字的角色问题其实反映的也是文字与音乐的关系问题。在幽默钢琴创作时期的作品中,无论是“句群式”的文字,还是“段落式”的文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达了一种情景(有些文字甚至形成了一个小故事)。当人们读到这样的文字时,很自然的反应就是音乐如何表达了这种文字背景?但其实人们通常的这种自然反应用在萨蒂的作品中不太适宜,因为当你在寻找音乐如何表现文字时,无形之中已经把文字提高到了一个高于音乐的位置——成为音乐的依据。
  在萨蒂的音乐中,声音与文字是同等重要的,两者处于平等地位。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谁表现谁,而在于两者共同存在才塑造了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也就是说,文字是作品的一个无声的“声部”,是构成音乐的一个部分。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原因涉及到第二个方面——文字的传递。萨蒂本人曾经对演奏者提出这样的演释要求:“大家须知,演出本人音乐时,我禁止任何人朗读谱中的文字。任何不注意本说明的人,都会招致我理所当然的怒斥。法律途径是回避不了的。” ——引自格蕾特·魏迈尔《萨蒂》   萨蒂是严令禁止诵读作品中的文字的,这就意味着,只有演奏者本人才能看到乐谱中的文字,而听众只能听到声音,根本不知道文字内容。所以,也正是禁止朗诵文字这一指令说明了文字与音乐的平等关系,因为萨蒂显然很清楚,一旦文字被朗诵,听众就会很自然地随着文字的提示去联想音乐,这样一来就使音乐处于从属地位。
  萨蒂的“禁令”正是在极力地维护音乐与文字的平等关系,进而表明文字扮演了与音乐共同塑造作品的平等角色。这样一来我们就被带入了一个死胡同——听众看不到文字,萨蒂又禁止任何人朗诵文字,那么听众欣赏作品时如何才能感受到文字的存在?依照这样来看,听众根本就无法欣赏到完整的作品。
  戏弄听众——偷换“欣赏者”
  对于萨蒂为何要这样“戏弄观众”,起初,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自己做了一个实验:自己先扮演听众,放录音——只能感受到音响;然后,自己亲自弹奏——同时感受到自己弹奏出的声音和乐谱中的文字,那种感觉就像自己导演并演释了一出情景剧。于是恍然醒悟,也许对于萨蒂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我们所担心的文字如何传递给听众的问题,因为听众很可能根本不是萨蒂头脑中所设定的“欣赏者”,真正的欣赏者是演奏者自身——只有他(或她)才能把握到这种视、听相结合的音乐作品。
  文字现象实际上是萨蒂对于音乐的“欣赏者”这一概念的一种突破。一直以来,我们毫不怀疑地认为音乐的“欣赏者”就是坐在台下的听众,然而萨蒂完全颠覆了这种定义,他让听众无法把握的一种因素——乐谱中的文字——以一个独立的角色参与到作品中,于是,台上台下的人物角色也如同时空变换般地转换——听众仅仅成为“声音倾听者”,而演奏者成为唯一一个真正的“作品欣赏者”。
  停笔至此,我突然又感觉这种“戏弄听众”的实验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表演体系中的“第四堵墙”虽有互通,但也存在细微的差别。“斯坦尼体系对戏剧动作的要求突出一个‘真’字。他要演员尽可能地与角色接近,舞台动作尽可能地与生活动作接近,在极其明确具体的规定情景之中,达到惟妙惟肖的逼真,让观众以通过隐去的第四堵墙,好像通过钥匙孔或者隔着窗户窥伺到室内人们的生活。”
  斯坦尼的“第四堵墙”实质上是维护了“墙内”的“真实”,以供欣赏者最大程度地看到其中的“逼真”之处,而“戏弄听众”实验所形成的“第四堵墙”实质上是隔离了“墙内”的“真实”,以供演奏者最大程度地感受其中的“逼真”,听众仅仅是“听”众,演奏者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欣赏者”。
其他文献
庄加逊绝对是个异数。  她拉大提琴,自己上台演出,也做音乐演出,翻译自己感兴趣的书,给一些朋友的项目做策划,就连信手涂鸦的东西也被行家说有灵气。当然她也写文章,有关音乐,却和时下的乐评毫无相干。不少编辑第一次跟她打交道时都会说“庄加逊先生”,因了她名字的误导,也因了她大气沉静的文风。  读她的文字,哪怕是旧文也能读出新意。比如新近结集出版的《陌上花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通灵的人。这里的“灵”不是装
期刊
《歌剧新闻》Opera News  2013年 9月号  9月23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第一百二十九个音乐季以《叶甫根尼·奥涅金》作为首场剧目开幕,女主角是当今最红的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涅特布科(Anna Netrebko)。杂志以《安娜时代》为题刊出长篇访谈文章。生活中的涅特布科似乎更美艳迷人,具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超凡魅力。这位俄罗斯女高音现在被誉为自帕瓦罗蒂之后世界上最耀眼的歌剧巨星。她与乌拉圭男中
期刊
有一些乐评同仁对我说:“克莱斯勒和托斯卡尼尼今天在香港能复兴,唱片能够畅销,你的功劳不小!”说实话,在今天,艺术的真正价值已在很大程度上为商业宣传所掩饰,要真正懂得,一般乐迷是需要介绍了解的。香港乐坛节目水平,自去年文化中心把马勒“第九”搬上舞台之后,已有很大的提高。再以吉塞金和霍洛维茨为例,很久以来,尽管我也佩服霍,但却一直以为霍的声誉是时势造英雄,超过了他真正的成就;因为除了弹老柴和拉赫玛尼诺
期刊
(In Mozart’s Shadow: His Sister’s Story)  Harcourt Children’s Books出版社,2008年  作者:卡洛琳·梅耶(Carolyn Meyer)  搞音乐的人群里,有一件事情是颇为悲剧的: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其实没多大天赋。可是,另外一件事情则比它悲剧得多:你有了足够的天赋,却不得不身为莫扎特的姐姐。这本书所讲的,就是娜内
期刊
大提琴是一件完美的乐器,它的声音充满温暖的阳光感,有着雄性般的健康魅力。大提琴演奏艺术流入中国多年,出自中华大地的大提琴演奏家已经在世界乐坛占有了一席之地,然而,中国却始终没有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囊括教学、研究、演奏在内的一流大提琴艺术节。如今,这个空白终于被填补上了——首届北京国际大提琴艺术节由中央音乐学院主办。音乐节举办了各类教学、研讨、演奏的大师班和音乐会十余场,来自全国各专业院校和演奏团体
期刊
2013年当全球乐坛在隆重纪念瓦格纳、威尔第诞辰两百周年时,有一位作曲家多少有些被忽略了,他就是本杰明·布里顿,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在这个纪念大年,上海交响乐团于10月3日在东方艺术中心,隆重上演了布里顿的《战争安魂曲》,这也是其中国首演。演出由指挥大师夏尔·迪图瓦执棒,携手伦敦之声合唱团、黄浦区青少年艺术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以及女高音塔基亚娜·巴甫洛夫斯卡娅、男高音约翰·马克·恩斯利、低男中
期刊
德裔俄国古典浪漫派钢琴家鲁道夫·克列尔(Rudolf Kehrer)于2013年10月30日在瑞士去世,享年九十岁。这位高龄的天才钢琴家一生起伏跌宕,命运坎坷。在二战和苏联时代,生活的贫困让他几乎放弃了钢琴。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又踏进钢琴艺术的殿堂,遂逐渐活跃于国际音乐舞台。荣誉虽然姗姗来迟,但最终赢得国际音乐界的一致推崇。  鲁道夫·克列尔擅长演奏李斯特、肖邦以及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
期刊
在声乐艺术的声部分类中,女低音应该是最为稀少也最为珍贵的一个声部了。二十世纪真正伟大的、可以载入史册的女低音歌唱家只有两位,那就是美国的玛丽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和英国的凯瑟琳·费里尔(Kathleen Ferrier)。1950年是一个对于声乐艺术史而言颇有些特殊纪念意义的年份。其时费里尔正在美国西部的旧金山歌剧院上演格鲁克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在排练期间,安德森与
期刊
影片中,当主教亲手将银烛台交到冉·阿让手里时,也燃起了冉·阿让心中对未来的不灭火光。而当寇姆·威尔金森(Colm Wilkinson)将银烛台交到莱明·卡里姆罗(Ramin Karimloon)手里的时候,新的冉·阿让也将给观众带去曙光与希望。  正在多伦多上演的音乐剧《悲惨世界》迎来了一场特别演出。该剧原版主演寇姆·威尔金森,继电影版《悲惨世界》之后,首度登台出演主教,并在演出中亲手把银烛台交到
期刊
武满彻,如斯特拉文斯基所说,一个能写出音乐的强烈,却身形瘦弱的人。背靠着枯木、面朝着流水是他在唱片封套上代表性的姿态。武满彻的宁静中有一半的苦态,为纤弱的面纱所覆盖。在各种主义横行的今日,他成为超现实主义、印象派、偶然音乐、非具象表现主义、现代无调性、日本传统雅乐……各方元素争相阐释的对象。  再三琢磨,用某个派别或主义来描述一个日本作曲家是多么不合分寸,这本就是一个信奉“无常”的民族。有句禅语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