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时刻提醒我——班主任要在教育中关注孩子的长远发展,“智商+情商+人格”的发展。
初中的孩子是非常感性的,需要家长的督促、陪伴,老师的引导、帮助。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据这一观点,我常采取鼓励、鼓动等方式唤起孩子们的热情,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科学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懂得筹划自己的生活,调动他们最大的热情投入到个人的全面进步中。
同时,教育界的共识认为,初中教育重规范、重基础、重积累。教育要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的细节,学习、行为规范成为了初中起步学习的重中之重。需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行为品德修养和科学学习素养。对于一名青年教师而言,组建新班级;营造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严谨求实,锐意进取的学风,并没有速成的捷径。
读书之时,导师告诉我,“做学问要能够‘胸中有大局,手中有典型’”,这话同样适用于工作。“胸中有大局”是前提,班主任工作要解决的“大局”就是教育观念——以何种角色定位,介入对学生的教育;又以何种方式充分发挥角色作用,增强教育的影响力。我想,应该坚定自己的复合型角色,更要强化自己的教育型管理者形象!蕴含着“人文气息”的理念是带有探索性的,很难有固定的模式去遵循着操作。如何在大目标指引之下,理清思路,制定出每一个阶段的小目标,将班级组建成优秀班集体,反复的思考琢磨和踏实践行后,明白需要爱,更需要爱的清醒。
班主任首先应该是教育型的管理者,更深入了解孩子,能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争取能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在教学上更是需要不断进步。我们要增多“管”中的教育因素,我们是要争取教育孩子们——不是怕某個人,而是服从真理。因此在爱孩子的前提之下,我们必须狠抓孩子的行为规范(作息时间、仪容仪表、文明礼仪、男女生交往等)、学习规范(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订正、再复习、时间安排)。如对老师的文明礼仪不过关,孩子不能做到“受教”,无法吸收老师所讲的所有知识,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所有潜力;听课习惯不好,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也无法接受所有的重点知识……
一、在学期初着力于“抓心”工作:
(一)多留心观察孩子的生活:
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女教师的心比较细,也具备先天的优势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大到生病住病,小到问寒问暖,着装坐姿等,都可以“婆婆妈妈”地进行问候;
(二)俯下身来,倾听他们的思想:
反复向孩子表态,老师的职责是教会学生,教好学生,所以老师喜欢犯错误的孩子,以此显示了老师的存在价值。再施以温和、慈爱、微笑等方式,告诉孩子,老师更喜欢知错能改的孩子,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双赢”,我还展开“如何正确面对老师的批评”等班会,向孩子们渗透“知错能改”……一系列活动下来,才能赢得了孩子的信任,他们大多数能敞开心扉和我说自己的心里话。孩子们感觉到,在老师面前自己的感受被接纳了,老师也能帮助孩子坦然地面对自己的感受。这对班主任工作的积极作用是:孩子们很清楚老师是爱他们的,可能还是会害怕老师,能够做到“受教”,但是内心不会恐惧老师,师生之间的沟通也较为通畅。这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班主任对“问题学生”思想教育的难度。
(三)多开展集体活动,深入学生,培养感情:
利用课间时间在教室观察学生,或与学生聊天,目的是抓住可以挤出的点滴时间和学生在一起,进行深入交流。可以在课间组织学生练习长跑、和孩子们比赛短跑、牵着孩子的手跳长绳;上课正好有契机之时,唱歌给孩子们听;和孩子们一起学英语、数学、生物、历史等……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和学生的感情,甚至让孩子们感觉到老师是“多才多艺”的。
(四)真正把孩子当成“孩子”,不和孩子怄气较真
班级中总有几个“活跃分子”,顽皮甚至“闹事”的天性不可能随时都能镇压得住,有时候也会被几个“问题学生”弄得心情不好,这时候,最好多采取冷处理,用一些看似轻松的语言和孩子们“斗智斗勇”,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再提出要求。让他们明白,犯错误不是不可以,自由的想法和行为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甚至惩罚。
(五)强化集体主义
学期初提出班级的总体奋斗目标,以班训为指针,使同学们振奋精神,树立“我以班级为荣,班级以我为骄傲”的良好氛围;抓好每一次集体活动,争取在每一次集体活动中出类拔萃,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集体力量,以班级为傲;制造温馨的班级氛围,如关注每一位同学的生日等情况,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对他们的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出场”机会,为学生争取对外展现的机会,同时在能力之内尽量多指导学生;着重表扬为班级增光彩的好人好事,树立榜样。这样的好处是:养成习惯后,比较容易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同时增强自己的集体使命感、责任心。
二、在教育活动中,抓心和抓效要结合起来,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应该“爱心+严格管理”,以“爱心”为前提,以“严格管理”为手段,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目的。
(一)、狠抓学习、生活行为规范――“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積小流,无以成江海。教育中不能忽视每一个细节。充分利用开学第1-2周的班会时间及以后发现问题的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的作息安排,讲明初中学习、行为规范要求,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节奏。具体包括仪容仪表、文明礼节、卫生习惯、早会两操、出勤、作业规范、自习纪律、爱护公物等方面,落实每一个学生能按一中的要求养成良好的习惯。力争每一周年段量化评比列年段前茅;按照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订正、再复习的学习节奏,严格管理学生的学习规范,杜绝不交作业、迟交作业、作业不规范、不认真现象。具体要求和措施见班级公约、量化细则。
(二)、培养好班干部――“管是为了不管”;
班干部的选拔和培养是最伤脑筋的,很容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好班干部需要集责任心、明辨是非、正义感、勇气和魄力于一体。
1、和学生一起讨论,民主产生对班干部选拔的要求,要让学生认可;
2、制定班干部分工职责;并对班干部进行思想和具体工作培训;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绝对不能出现班级事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
3、出台量化考核班干部的细则;
4、帮助班干部树立在班级的威信;
(三)、学习思维的培养——“方法影响效率”:
1、准确率问题: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下笔就得分,在每一次任何科目的考试之前都要作这样的思想动员;
2、学习方式指导:学习包括向老师学习、向同学学习和自己独立学习,让学生懂得鉴别什么问题该自己独立思考,什么问题需要讨论得知;帮助学生完善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再复习的学习步骤;
3、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最大化”思维,利用现有的时间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多拓展课外知识;
(四)、保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致性——“双管齐下”:
1、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氛围,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不适当之处,渗透正确的教育思想,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和信任,获得保持家校教育一致性的可能; 2、结合每次月考试成绩,做好家校联系表格,开好每次的家长会,针对学生的现状,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
3、针对问题学生,采取个别家访、电话联系、邮件沟通等方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
(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做一名专业上不断学习、进步的教师,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中有所得,更多地得,于此向学生渗透“在其位谋其职”的观念;做一名满腔热情、全心投入、虚心上进、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的班主任,保持良好的心态,轻松乐观的氛围,和学生“同甘共苦”,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学生教育无小事,班主任应尽量在与学生有关的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目的不在于增强自我影响力,而是在于介入学生,形成最为广大的了解,以作出最为有力度的引导。教育路上,我将继续春风化雨,夯实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