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外贸英语是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生命力的培养外贸人才的重要英语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既能够促使外贸英语教学回归高职教学职业性的特点,又能够真正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对外贸易人才。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外贸英语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的具体思路,以期为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的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外贸英语 工作过程 教学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走出去”和“引进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交往的深入开展对既懂外贸知识,又精通英语应用的实践型外贸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外贸函电作为开展对外经贸活动最常用的练习方式,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学生走出校门,掌握工作岗位必备能力的关键。
二、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外贸英语函电的具体授课实践中存在实践环节占比小的現象,由于没有摆脱传统学校教学重理论的思路束缚,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使得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丧失了本该具备的实践性色彩。很多教师本身不具备在外贸领域工作或实习的经验,教授知识更多地局限于理论领域,照本宣科,忽视了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的培养。
此外,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偏重理论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容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厌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外贸函电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差,主观能动性缺失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实际出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贯彻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层层递进的培养思路,是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上就是在深入贯彻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根据未来外贸岗位群的具体需求,以职业情境为依据开展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外贸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以外贸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设计依据,灵活运用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
1.摆脱教材束缚,重组教学内容。外贸英语函电的课本内容安排习惯以章节将知识系统性地呈现出来,并不适合具有变化性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基于此,教师不妨将课本内容按照外贸业务的大体流程进行模块化重组,使课程内容设计能够紧密贴合外贸工作实际。具体而言,按照业务关系确立、交易协商、交易达成、支付、包装、运输、保险以及索赔的极大模块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按照以上业务流程层层推动教学过程朝着流程化方向改革。这样针对性强的变化不仅富有实战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快速掌握相应领域的外贸实战技能。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多样化体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体现出实战性特点,从而满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通过让学生在接近真实外贸情境的仿真环境中实现学做一体化。例如,在外贸英语函电课堂教学中以实践性、高效性为基本着眼点,积极探索“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以具有层次性和实效性的三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即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巧妙融合,这三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在发挥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也通过相互包含、促进和制约的关系紧密贴合外贸函电教学的实战性要求。具体的案例和任务设计都可以从外贸工作的实际情景入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应体现出多样化特点,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外贸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知识原理,向学生展示外贸中使用的各种票据、单证和信函等,帮助学生对外贸业务形成直观性的印象。同时,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教师还可以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渠道,制作外企资料、商品交易、商务谈判等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服务。
3.摒弃传统考核方式,凸显过程性考核。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应摒弃传统的重视结果输出的课程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推动考核方式的过程化改革。课程考核应采取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并重的形式,凸显对高职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考察,以培养学生在富于变化性的工作情景中实际的应变能力。考核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知识考核为引,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职业能力考察以评价学生在外贸业务具体工作场景中的执行情况为依据,重点评价学生实际业务能力的提升,赋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应有的权重,其中职业精神表现、处理问题能力都应该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教师在确定考核方式时,应重点体现外贸函电教学的功能性特征,为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的业务沟通能力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学生在句法、语法甚至单词拼写中的基础能力。
四、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是对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变革,能够将高职学生拉回到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的正确轨道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中,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一切以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实际的外贸工作过程为教学前提,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况卫华.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208-209.
【关键词】外贸英语 工作过程 教学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走出去”和“引进来”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模式。对外交往的深入开展对既懂外贸知识,又精通英语应用的实践型外贸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外贸函电作为开展对外经贸活动最常用的练习方式,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改革,是推动学生走出校门,掌握工作岗位必备能力的关键。
二、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外贸英语函电的具体授课实践中存在实践环节占比小的現象,由于没有摆脱传统学校教学重理论的思路束缚,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使得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丧失了本该具备的实践性色彩。很多教师本身不具备在外贸领域工作或实习的经验,教授知识更多地局限于理论领域,照本宣科,忽视了未来工作环境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要求的培养。
此外,由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偏重理论教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容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厌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外贸函电课堂上,学生积极性差,主观能动性缺失是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实际出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贯彻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层层递进的培养思路,是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际上就是在深入贯彻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根据未来外贸岗位群的具体需求,以职业情境为依据开展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外贸职业能力为核心教学目标,以外贸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设计依据,灵活运用工学融合的教学模式。
1.摆脱教材束缚,重组教学内容。外贸英语函电的课本内容安排习惯以章节将知识系统性地呈现出来,并不适合具有变化性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基于此,教师不妨将课本内容按照外贸业务的大体流程进行模块化重组,使课程内容设计能够紧密贴合外贸工作实际。具体而言,按照业务关系确立、交易协商、交易达成、支付、包装、运输、保险以及索赔的极大模块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并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按照以上业务流程层层推动教学过程朝着流程化方向改革。这样针对性强的变化不仅富有实战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快速掌握相应领域的外贸实战技能。
2.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多样化体系。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体现出实战性特点,从而满足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要求,通过让学生在接近真实外贸情境的仿真环境中实现学做一体化。例如,在外贸英语函电课堂教学中以实践性、高效性为基本着眼点,积极探索“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是以具有层次性和实效性的三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即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巧妙融合,这三种教学模式的融合在发挥各自特点的基础上,也通过相互包含、促进和制约的关系紧密贴合外贸函电教学的实战性要求。具体的案例和任务设计都可以从外贸工作的实际情景入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应体现出多样化特点,如使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外贸工作的业务流程和知识原理,向学生展示外贸中使用的各种票据、单证和信函等,帮助学生对外贸业务形成直观性的印象。同时,为了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教师还可以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学习渠道,制作外企资料、商品交易、商务谈判等网络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课后学习活动,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及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服务。
3.摒弃传统考核方式,凸显过程性考核。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外贸英语函电教学应摒弃传统的重视结果输出的课程评价方式,而应积极推动考核方式的过程化改革。课程考核应采取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并重的形式,凸显对高职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考察,以培养学生在富于变化性的工作情景中实际的应变能力。考核内容设计上,以基本知识考核为引,以职业能力考核为核,职业能力考察以评价学生在外贸业务具体工作场景中的执行情况为依据,重点评价学生实际业务能力的提升,赋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应有的权重,其中职业精神表现、处理问题能力都应该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教师在确定考核方式时,应重点体现外贸函电教学的功能性特征,为培养学生在工作情境中的业务沟通能力服务,而不是简单地追求学生在句法、语法甚至单词拼写中的基础能力。
四、结语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是对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变革,能够将高职学生拉回到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的正确轨道上。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中,贯彻工学结合的理念,一切以培养合格的外贸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实际的外贸工作过程为教学前提,才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况卫华.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中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2):208-209.